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持土体及防风固沙等多方面作用。文章阐述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探讨植被措施在小流域治理中的作用,提出生态型小流域治理布局与要求,最后针对生态型小流域治理问题介绍了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生物措施,简单地说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在需要保护的坡面种植植物,包括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等措施。与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相比,生物措施具有治根治本、成效显著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建设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深入实施,生物措施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对仡达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小流域治理采用了较为全面的农业优化、典型措施、人员培训、经典模式借鉴等治理方式,使小流域治理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但是在治理决策视角、统筹协调、管理倾向等方面还应当继续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4.
小流域治理在我盟尚属首次,文章通过对清河流域通辽市余粮堡镇段,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调查结果,分析论证了小流域治理方案及有关技术措施,为今后小流域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小流域治理技术的特点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实行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模式。实践证明:小流域治理既能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能调动广大群众治山治水造林的积极性。巴林右旗经过几年的建设,原来光秃的荒山,  相似文献   

6.
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之一。为探讨小流域恢复森林前后的水文效应,治理效果,我们于1987年选择乌江中下游德江板桥河小流域为治理示范区,先后实施封山育林与封山护林,营造水源林、水保林等治理措施,其森林植被覆被率已由治理前的14.4%(1986年)提高到24.3%(1990年),坡耕地面积减少22.9%。小流域内的综合治理试验区——马尿区集水区,通过封山育林与护林,营造水源林、水保林、坡改梯修  相似文献   

7.
阐述永胜县水冲河小流域土壤侵蚀的类型、影响及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措施;生物措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工程措施(农地坡改梯,修建谷坊、拦沙坝、拦洪墙等);土壤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8.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近年来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介绍了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风沙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城郊型生态景观小流域治理模式等3种小流域治理模式。提出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应结合本地区小流域治理的实践经验,合理地运用各种模式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
高志义 《沙棘》1994,7(2):10-13,23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山区治理开发的基本道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林业始终是主导的关键措施。沙棘为广生态幅植物,沙棘资源建设已经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紧密联系起来,沙棘已成为生产中受欢迎的主要造林树种。沙棘资源建设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结合,才能确保沙棘永续不断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黄家二岔小流域地处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自1983年以来,该小流域作为小流域治理和农业发展技术的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一系列小流域治理和农业综合发展技术的试验研究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黄家二岔小流域不同治理阶段所存在的问题、目标、研究思路、内容、技术措施、成果和经验,以期对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流域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程静 《林业调查规划》2002,27(Z1):55-58
分析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形成机制 ,针对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提出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方法及其优化配置 ,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应以生物措施为主 ,以治理源头和上游为主 ,进行治理施工要自上而下 ,用多种生物谷坊坝群多层阻截 ,以减缓径流 ,让植被进一步恢复 ,治理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以郭家河小流域为例,在3S技术的支持下,采集和处理各类数据,建立小流域基础地理数据库。采用土壤侵蚀快速评估的方法确定土壤侵蚀强度,建立土地等级评价模型,评价分析流域内土地等级。确定总体规划目标,合理安排农、林、牧等各业用地,因地制宜地布设综合治理措施。3S技术的应用,使得整个工程实现了空间可视化、定量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对迤者小流域径流场降雨、产流和产沙进行了观测,了解小流域的产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并通过分析了解等高反坡阶对坡面产流产沙的控制作用,用量化指标评价了该流域产流产沙输出量和水土保持措施对产流产沙的总体效果,为以后的清洁小流域的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西南岩溶山区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受岩溶作用和人类不合理活动(如陡坡垦荒等)驱动,局部区域的水土流失严重,基岩裸露,同时可耕种的面积减少,这是造成当地村民难以脱贫的原因之一。提出了小流域石漠化进程差异较大,各个地区应根据各自石漠化的特点,按小流域治理模式,采取"五小水利工程"和其他综合措施,从根本上治理岩溶山区的石漠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小流域治理效果及在山区建设中的作用,本文对朝阳县肖三家小流域治理效益进行了浅析。调查得知,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达88.4%,自1982年开始进行了综合治理,采取鱼鳞坑,竹节壕,土、石谷坊等治理措施,营造水保林、经济林及草类,使工程和生物措施有机地结合;治理后平均草灌植物的生长密度已达500~700株/m~2,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11.65%,综合治理区比单纯工程区蓄水截留效益高30~50%,粮食产量平均提高79%,1988年人均收入是1982年的273%。实践证明,丘陵山区开展小流域治理是改变山区生态环境、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造福子孙的千秋大业。  相似文献   

16.
罗定市以小流域为单元,对全市13个乡镇17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进行了治理,其面积达94.56km2。文章重点介绍了山地和崩岗水土流失的综合规划、治理、开发利用的技术措施,以及效益估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芹河沙地小流域防护林生长情况的调查研究 ,认为杨树、榆树、刺槐等在沙地小流域中生长情况良好 ,防护效果显著 ,是沙地小流域治理的适用树种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在京津风沙源项目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所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平江南江区水土流失现状分析,认为形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土壤因素;二是气候条件;三是人为因素。并提出一系列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如调整产业结构,小流域治理,恢复森林植被等。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实施退耕还林(草)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西县九华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采用地势平缓的结带修筑软埂连台水平梯田,发展高效农业,梁峁山脊整地,营造防篥;小型支毛沟封沟绿化;山腰地带推广软埂隔坡梯田,种植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良牧草;较大支沟,安排拦泥淤地坝和蓄洪骨干工程,拦蓄洪水等措施,使小流域得到根本治理,据此提出了具体的退耕还林,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方案。 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