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探索小麦与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的核型特点,本试验采用根尖压片法对小麦、野燕麦及其远缘杂交后代稳定株系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母本小麦的染色体数目为28条,核型为1A或2A;父本野燕麦的染色体数目为14或42,核型为2A或2B;三个远缘杂交组合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为42,核型为2A或2B。杂交后代0878株系染色体相对长度分布在3.38~6.09,染色体长度比为1.80,核型公式为2n=6x=42=36m(2sat)+6sm(2sat)。T2W3株系的染色体相对长度分布在3.23~6.66,染色体长度比为2.06,核型公式为2n=6x=42=30m(2sat)+10sm+2st(2sat)。TP2株系染色体相对长度分布在2.59~7.19,染色体长度比为2.78,核型公式为2n=6x=42=6M+24m(2sat)+12sm(2sat)。小麦与野燕麦成功远缘杂交获得了进化程度高于其母本的普通小麦型小麦新种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展10种淫羊藿属植物核型分析,为该属植物系统分类和起源进化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细胞学证据。【方法】运用压片法对10个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的根尖有丝分裂进行观察,并对其核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供试的10种淫羊藿属植物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12,都为二倍体,2n=2x=12。10个种的核型基本相似,都为2A对称核型。第1对同源染色体都具有中间随体;除E.perralderianum核型公式为2n=2x=8m(2SAT)+4sm外,其他9个种核型公式均为2n=2x=6m(2SAT)+6sm。【结论】核型分析结果支持该属属下Epimedium和Rhizophyllum 2个亚属的划分,也显示淫羊藿属植物在小檗科明显是一个起源上更古老的类群,且与其他属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远。核型分析对淫羊藿属属下类群系统学研究意义有限,但对属上分类级别的系统进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玉米及其近缘种大刍草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玉蜀黍属现今分类的所有大刍草种和玉米进行染色体核型比较研究,为揭示其进化趋势与种间亲缘关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根尖压片法确定玉米和大刍草的染色体数目,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玉蜀黍属内各个种及亚种染色体数目除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为 2n=4x=40 外,其余种 (亚种) 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0.玉蜀黍属内亚属问以及亚属内物种问染色体核型结构差异较小,各个种及亚种染色体均由中部着丝点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随体全部位于短臂上;除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具2对随体外,其余种(亚种)均具 1 对随体,其中,玉米的随体位于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上,大刍草的随体均位于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上.核型分类上,繁茂亚属的4个种均为2A型,玉蜀黍亚属主要属于2B型.[结论]细胞学证据表明,玉蜀黍属除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染色体数目为2n=40,其余种(亚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玉米和大刍草作为同属的物种,染色体核型结构差异较小;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不是由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加倍演化而来,它们是2个独立的种.  相似文献   

4.
2个西藏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的核型分析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2个西藏白菜型油菜褐籽品种"嘎壤油菜"和黄籽品种"雪巴黄籽油菜"的细胞学信息,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及比较,结果表明:2个西藏白菜型油菜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二倍体,均由中部着丝粒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有1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带有随体;染色体组成结构、核型参数具有一定的差异,褐籽品种的核型参数均大于黄籽品种。褐籽品种"嘎壤油菜"进化程度较高,为中间类型2B型,黄籽品种"雪巴黄籽油菜"的进化程度较低,较为原始,为对称类型1A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7个月季和5个玫瑰品种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为玫瑰和月季种间杂交育种研究提供细胞遗传学资料。【方法】采用常规压片法,对7个现代月季品种和5个玫瑰品种的倍性及核型进行研究。【结果】7个现代月季品种中除"霍尔恩"是三倍体(2n=3x=21)外,其余均为四倍体(2n=4x=28),5个玫瑰品种均为二倍体(2n=2x=14)。7个月季品种的核型包括1A、2A和1B3种,5个玫瑰品种则包括1B和2B2种核型。月季品种"霍尔恩"染色体相对长度为10.33%~20.67%,其余品种染色体相对长度均在4.63%~10.97%。玫瑰品种染色体的相对长度为7.62%~24.07%,与月季品种相比明显不同。7个月季品种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小于2.00与大于2.00的品种比例为3∶4,而5个玫瑰品种的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值均大于2.00。本研究所涉及的月季与玫瑰品种的染色体臂比、核不对称系数以及着丝粒指数差异性不大,分别介于1.00~2.14、54.63%~60.86%和31.82%~50.00%,染色体类型以中部(m)和近中部(sm)染色体为主,未发现端部染色体(t)和随体。【结论】现代月季品种和玫瑰品种的核型和倍性存在明显差异,玫瑰品种的核型总体较现代月季品种进化。  相似文献   

6.
波斯菊9个品种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以波斯菊的9个品种为研究材料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波斯菊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染色体数目稳定,未见异常染色体,染色体类型中含有m、sm和st 3个类型。(2)核型类型有1A和2A型,矮杆均为1A型,高杆均为2A型。(3)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值范围为1.36~1.63,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占染色体总数的百分比范围是0%~33.33%,矮杆的3个品种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占染色体总数的百分比均为0%。(4)核型不对称系数范围为55.38%~65.46%,核型的不对称程度较高,推测波斯菊的进化程度较为进化,其中‘玫瑰糖’最原始,‘梦之蓝’最为进化。(5)不同品种的核型公式有所差异,说明不同品种之间具有丰富的染色体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补充蝇子草属的染色体数据,并为蝇子草属的系统分类以及探讨多倍化现象、多倍化物种形成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植物细胞学常规压片法对3种蝇子草属(Silene sp.)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以及核型进行了首次研究报道。【结果】3种蝇子草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均为x=12,中期染色体数目、核型公式及核型分别为:喜马拉雅蝇子草(S. himalayensis)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n=4x=48m,核型为1A;喇嘛蝇子草(S. lamarum)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2n=2x=19m+5sm,核型为2A;墨脱蝇子草(S. namlaensis)的染色体数目为2n=72,核型公式为2n=6x=72m,核型为1A。【结论】中国西南地区的蝇子草种间存在倍性变化,具有多倍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定豌4号、草原23号、中豌4号、中豌5号、中豌6号、中豌9号6个不同豌豆品种(系)的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虽然6个品种(系)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2x=14,但染色体类型与核型各不相同,定豌4号的核型公式为2n=4m+8sm+2sm(SAT),核型类型为3A;草原23号的核型公式为2n=2x=10m+4sm,核型类型为1A;中豌4号的核型公式为2n=2x=2m+12sm,核型类型为1A;中豌5号的核型公式为2n=2x=2m(SAT)+12sm,核型类型为2A;中豌6号的核型公式为2n=2x=12m+2sm,核型类型为1A;中豌9号的核型公式为2n=2x=2m+10sm+2sm(SAT),核型类型为3A。表明6个不同豌豆品种(系)间存在染色体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推断它们的进化程度为:定豌4号、中豌9号进化程度较高,中豌5号次之,草原23号、中豌4号、中豌6号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西瓜属6个主要变种的染色体核型特征,为西瓜属作物品种亲缘关系鉴定及新品种培育等提供细胞学参考。【方法】以西瓜属6个主要变种饲用西瓜(PI296341)、普通西瓜(黑崩筋)、黑籽瓜(内蒙黑中片)、红籽瓜(江西信丰)、黏籽西瓜(PI254723)、药西瓜(PI386015)的根尖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制片法制片,对其染色体数目、核型和进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对6个变种的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西瓜属6个主要变种的染色体类型均为二倍体(2n=2x=22),含有不同数量的m和M染色体;根据相对长度系数可知各变种包括L、M_2、M_1和s等4种类型,其中L型染色体在饲用西瓜(PI296341)、普通西瓜(黑蹦筋)、黑籽瓜(内蒙黑中片)、红籽瓜(江西信丰)、药西瓜(PI386015)中均有出现,只有黏籽西瓜(PI254723)中未见;s型染色体在红籽瓜和黏籽西瓜中未出现,在其他4个变种中均有出现。西瓜属6个主要变种染色体的平均臂比值为1.09~1.36,核型类型属1A型和1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2.20%~57.42%。西瓜属6个主要变种的染色体核型进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黑籽瓜(内蒙黑中片)、黏籽西瓜(PI254723)、饲用西瓜(PI296341)、药西瓜(PI386015)、普通西瓜(黑蹦筋)和红籽瓜(江西信丰)。【结论】西瓜属6个主要变种的核型特征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核型进化趋势总体由对称向不对称发展;在核型特征上,饲用西瓜与药西瓜、药西瓜与普通西瓜亲缘关系较近,而红籽瓜(江西信丰)与其他5个变种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染色体常规制片方法,对三峡紫皮大蒜和百合大蒜进行染色体核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峡紫皮大蒜染色体数目为2n=2x=16,染色体基数x=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16=12m+4sm,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6=2L+6M2+6M1+2S,属于"2A"型,核型不对称性为60.04%;百合大蒜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16,染色体基数x=8,染色体核型公式K(2n)=16=14m+2sm,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为2n=2L+6M1+6M2+2S,属于"2B"型。核型不对称性为60.88%。通过这2种植物核型分析比较,表明三峡紫皮大蒜和百合大蒜在进化中属于比较原始的物种,百合大蒜的进化程度稍高于三峡紫皮大蒜,两者核型相似表明亲缘关系比较近,可能两者基因交流比较频繁。  相似文献   

11.
采用压片法对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不同品系植株的染色体数目进行统计及核型分析。结果显示,黄连3个品系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18;但核型公式和核型类型有所差异,大花叶黄连和有光叶黄连的核型公式均为2n=18=18m,小花叶黄连核型公式为2n=18=6m+10sm+2tm;大花叶黄连和有光叶黄连核型类型均为1A,小花叶黄连核型类型为3B。黄连不同品系间染色体进化程度有所差异,可以为栽培上筛选良种和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疆野苹果的不同种下类型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是新疆伊犁地区的主要野生苹果种质资源,是中国苹果资源中的独特分支,加强该资源的研究对保护苹果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具有重大意义。对新疆野苹果的不同种下类型进行细胞学分类,探讨新疆野生苹果种下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为新疆野苹果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自伊犁的新疆野苹果24个种下类型为研究对象,在4月初至4月中旬,选取其幼嫩的茎尖,采用改进的适合新疆野苹果核型分析的染色体制片方法进行压片,并根据不同种下类型染色体数目及其相对长度、平均臂比等核型指标,观察分析新疆野苹果24个种下类型染色体的核型特征。【结果】(1)新疆野苹果24个种下类型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4条,所有种质染色体相对长度平均值为3.23 μm,属小染色体。从着丝点位置观察,多数类型均含有不同数量的m和sm染色体,个别类型只有m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34=34m、2n=2x=34=30m+4sm、2n=2x=34=28m+6sm、2n=2x=34=32m+2sm等4种类型。从染色体长度观察,除了香酸野苹果和长柄红霞果以外,其他的类型均含有不同数目的长染色体(L)、中长染色体(M2)、中短染色体(M1)以及短染色体(s)等4种类型,没有发现随体。(2)染色体结构特征方面,新疆野苹果24个种下类型染色体的平均臂比为1.27-1.56,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01%-63.39%。核型类型大部分为1A和1B型,也有个别的2A和2B;1A、1B、2A、2B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1.67%、37.5%、8.33%和12.50%。(3)进化趋势图显示,黄圆野苹果最为特殊,其核型不对称系数最高(63.39%),其进化程度最高,其次是霍城圆果野苹果和清香野苹果,小花野苹果的进化程度最低(56.01%);其余20个种下类型进化趋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趋势较为集中;其中,大扁心野苹果的进化程度最低。(4)聚类分析显示,24个种下类型分为3类,第一类包括9个种下类型,它们具有较高的核型特征相似性,大多数类型的平均臂比大于其他类型,结合进化趋势结果,发现它们的进化趋势比别的类群较高;第二类包括11个,核型类型大多数为1B、2A、2B;第三类4个类型,它们的平均臂比和核型不对称系数最小,核型类型属于1A和1B,说明这类群的遗传相对稳定。【结论】新疆野苹果24个种下类型的核型特征有一定差异,根据核型特征,可以对其进行分类;与传统分类方法比较,其揭示的种下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更加明晰,聚类结果更能反映出类型之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结合核型特征可初步判断种下类型的进化趋势,这对进一步研究新疆野苹果种下类型的系统进化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铁线莲核型特征与种间的亲缘关系,以10种(品种)铁线莲组培苗幼嫩根尖为材料,应用常规压片法分析染色体特征,并进行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核型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除1个栽培种‘杰克曼’的染色体数为14外,其余9个种的染色体数2n=16,染色体基数为8;10种铁线莲核型特征参数种间存在的差异,可作为铁线莲属植物分类和亲缘关系判定的依据。以核型似近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在核型似近系数为0.818 1时,10种铁线莲聚为3类;在核型似近系数为0.893 9时,10种铁线莲聚为4类。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半边莲属(Lobelia Linn.)2种植物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半边莲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8,其中江南山梗菜的核型为2n=28=18m+8sm+2s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3.42%,核型类型为2B;线萼山梗菜的核型为2n=28=22m+6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65%,核型类型为2A.这2种山梗菜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吉林农业科学》2016,(3):18-24
以2种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为材料,用Co~(60)-γ射线为照射源辐照干种子,辐射剂量分别为0 Gy、100 Gy、200Gy、300 Gy,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方法对辐射处理材料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对照组2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均相同(2n=42),均属于大染色体,但在核型组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多数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核型多为对称型。2)同一品种高羊茅在不同剂量辐射下染色体核型存在差异,而相同剂量辐射下不同品种染色体结构变化也存在差异。3)辐射后的高羊茅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出现40条和42条两种情况。4)核型类型有3种,分别为:2B、2C和1B。5)组成结构大多都为中部染色体和近中部染色体,少数有正中部染色体或者近端部染色体,极少数出现了小染色体和随体。本文从染色体水平上进行研究,旨在为草坪草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提供细胞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疆两种蓝刺头植物的核型差异.[方法]应用改进的染色体制片方法研究新疆两种蓝刺头植物的核型.[结果]天山蓝刺头的细胞染色体数为2n=30,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16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为14对,在第5,6对染色体长臂上带有随体,核型为2A型,核型公式为2n=2x=30=16m+14sm(4SAT).硬叶蓝刺头的细胞染色体数为2n=28,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22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为6对,在第2对染色体长臂上带有随体,核型为2A型,核型公式为2n=2x=28=22m(2SAT)+6sm.[结论]两种蓝刺头染色体数目不同,随体存在与否及数目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采用常规制片方法,观察与分析了卫茅科两种植物阿拉伯茶和冬青卫茅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结果显示阿拉伯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2条,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32=3L 4M2 4M1 5S;核型公式是K(2n)=32=11m(2SAT) 5 s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61.48%;核型分类标准属于“2B”型。冬青卫茅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也为2n=2x=32;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32=3L 3M2 7M1 3S;核型公式是K(2n)=32=10m(2SAT) 6 s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63.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细胞学层面分析LA百合品系的遗传特点,为百合遗传育种中亲本选择和后代鉴定提供可靠的染色体信息。[方法]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用Olympus(BX-51)显微镜进行镜检,分析8个LA百合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结果]8个LA百合品种均为三倍体(2n=3x=36),‘Serrada’核型为3A型,其余7个品种均为3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1.84%~76.33%;染色体主要由2~3对中部着丝点(m)或近中部着丝点(sm)及近端部(st)和端部着丝点(t)组成;品种间次缢痕的位置和数目有差异。[结论]染色体的随体、次缢痕的特征可作为杂交后代早期鉴定的依据;大多数LA百合杂种系都含有基因组重组染色体,可用于筛选目标性状优良的子代。  相似文献   

19.
山核桃属部分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山核桃属中的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浙江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云南山核桃Carya tonkinensis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山核桃和云南山核桃染色体数目为32,核型类型为2A,浙江山核桃核型公式为K(2n)=8sm 22m 2T,云南山核桃核型公式K(2n)=8sm 22m(SAT) 2T,美国山核桃染色体数目为32,核型类型为2B,核型公式为K(2n)=10sm 20m 2T,根据分析结果,讨论了它们的亲缘关系,进化地位及分类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采自海南黎安港的3种水鳖科海草—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泰来藻(Thalassia hemprichii)和小喜盐草(Halophila minor)的染色体及其核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根尖及小喜盐草的腋芽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制备染色体玻片标本,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染色体数目为 2n=18,小喜盐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28,两者均未发现B染色体和随体;海菖蒲、泰来藻和小喜盐草的核型公式分别为K(2n)=18=12m+6sm,K(2n)=18=12m+6sm,K(2n)=28=16m+8sm+4st;按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染色体属2A类型,小喜盐草为2B型。[结论]通过对3种海草核型进行比较发现,海菖蒲与泰来藻的核型差距很小,而它们与小喜盐草的核型差距较大,说明海菖蒲与泰来藻的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