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初步了解河南省清丰县奶牛新孢子虫病流行情况,于2017年3-9月应用ELISA技术对清丰县6个奶牛养殖场按20.0%比例随机采集438份血液样品进行奶牛新孢子虫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438份血液样品中有63份检测为新孢子虫病血清抗体阳性,平均阳性率为14.38%,6个奶牛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06%-19.05%;不同年龄阶段奶牛新孢子虫病血清抗体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流产奶牛较未流产奶牛阳性率高。结果表明,奶牛新孢子虫病感染在清丰县广泛存在,应引起养殖场(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本次实验目的是了解安阳市部分地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情况及特点,为有效实施相关的免疫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应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抗体检测试剂盒对4个奶牛场248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4个奶牛场均有抗体阳性奶牛,阳性率为100%,其中阳性率最高的奶牛场为88.70%,最低的奶牛场为41.10%,共有153份血清检测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61.69%。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安阳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情况较为严重,当地畜牧部门和养殖户必须加强对该病进行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3.
为调查重庆地区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2008—2013年重庆地区1 606份牛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 606份样品中有787份呈阳性,阳性率为49.00%;按不同年份计,2008—2013年牛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7.14%、66.00%、47.80%、75.00%、43.48%、40.31%。按不同来源分,奶牛场奶牛阳性率为61.82%,规模化肉牛场肉牛阳性率为51.32%,散养户牛阳性率为44.74%。通过血清学调查发现,重庆地区牛支原体感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为初步了解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奶牛副结核病流行情况与分布特点,于2017年4~10月对安阳市6个规模化奶牛场共480份奶牛血清样品进行副结核病抗体检测,旨在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数据。结果显示,共有27份血清样品检测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5.63%,不同发育阶段奶牛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小牛最高,为16.07%。副结核病在安阳市殷都区奶牛场广泛存在,感染率较低,但养殖场(户)仍需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上海崇明地区奶牛副结核病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7年4~5月随机在该地区6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血样15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奶牛副结核病血清抗体。结果显示,有4个奶牛场检出血清阳性牛,阳性率从15%~25%不等,场感染阳性率为66.7%,样品血清平均阳性率为13.33%。  相似文献   

6.
本次实验目的是了解方城县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情况及特点,为有效实施相关的免疫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应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抗体检测试剂盒对4个奶牛场248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4个奶牛场均有抗体阳性奶牛,阳性率为100%,其中阳性率最高的奶牛场为88.70%,最低的奶牛场为41.10%,共有153份血清检测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61.69%.此次调查结果表明方城县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情况较为严重,当地畜牧部门和养殖户必须加强对该病进行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上海崇明地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情况,2017年4-5月随机对崇明地区6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血样15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抗体。结果6个被检牛场中有5个奶牛场检出血清阳性牛,阳性率从40%~89.3%不等,场感染阳性率为83.3%,样品血清平均阳性率为61.3%。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区奶牛犬新孢子虫病血清学抗体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上海地区奶牛新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上海地区奶牛血清样品进行新孢子虫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被检的41个奶牛场1239份奶牛血清中有63份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08%。各场阳性率变幅较大(0-44.23%)。  相似文献   

9.
为了初步掌握衣原体病在河南平顶山奶牛群的感染情况,本试验于2017年6月~9月对该市6个奶牛场共390份血清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借鉴。结果显示,112份奶牛血清样品检测为衣原体病阳性,平均阳性率为28.71%,规模化奶牛场阳性率低于散养场,分别为20.42%和42.0%;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奶牛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经产奶牛阳性率最高,为34.82%,后备青年牛次之,为22.53%,犊牛最低,为8.33%。该市奶牛衣原体病流行情况较为严重,需引起养殖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弓形虫病为重要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之一,奶牛为重要的宿主之一,奶牛弓形虫病对人类公共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于2017—2018年应用IHA法对遂平县部分地区奶牛弓形虫病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被检测的672份奶牛血清样品中共72份为弓形虫病抗体阳性,平均阳性率为10.71%(72/672),2017年和2018年奶牛弓形虫病阳性率分别为12.59%和9.51%;不同规模奶牛场弓形虫病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散养户较规模奶牛场高,分别为15.03%和10.02%。此外,养猫的奶牛场弓形虫病阳性率较不养猫的奶牛场高,分别为13.87%和6.51%。  相似文献   

11.
由牛支原体引起的奶牛支原体肺炎和乳房炎所导致的经济损失非常巨大,而目前我国尚无较详细的奶牛牛支原体病流行病学资料。2008~2016年,本课题组采用牛支原体间接ELISA、直接培养法和特异性PCR检测法对国内12个地区30个规模化奶牛场进行了牛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及分析,共对843份血清和60份肺脏、关节液及鼻腔黏液、1 090份乳样中的牛支原体抗体和牛支原体及其核酸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2.31%(441/843);病料阳性率为55%(33/60);乳样阳性率为34.22%(373/1090);从样本中共分离保存了55株支原体菌种。检测结果表明,国内大部分奶牛场存在牛支原体感染,部分奶牛场发生牛支原体肺炎、乳房炎及关节炎临床病例,并存在垂直传播的风险。牛支原体感染可能成为危害国内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健康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了解山东省滨州地区及周边规模化牛场支原体流行的基本情况,[方法]对该区域14个规模化奶牛场和肉牛场进行了血清采集,采用牛支原体IgG抗体ELISA检测方法进行牛支原体血清抗体检测,并使用SPSS 20进行卡方统计学检验。[结果]山东省规模化牛场的牛支原体IgG抗体总阳性率为77.86%,奶牛场的阳性率为74.29%,肉牛场的阳性率为81.43%,奶牛场牛支原体IgG阳性率与肉牛场的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奶牛场不同场区,肉牛场不同场区之间,牛支原体的IgG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山东省滨州地区及周边规模化牛场存在不同程度的牛支原体感染,牛支原体感染可能成为危害国内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健康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我国北方地区规模奶牛场的Q热流行情况,在7个规模奶牛场采集233份奶牛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Q热抗体检测;采集103份棉拭子,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Q热病原检测。结果显示:从233份血清中检测到Q热阳性抗体34份,血清学阳性率为14.59%;从103份棉拭子样品中检测到Q热病原核酸12份,病原学阳性率为11.65%;7个规模奶牛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Q热病原感染,阳性率介于3%~33%。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地区规模奶牛场Q热流行较为广泛,应引起养殖场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必要加强Q热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以及新型诊断技术研发,以控制该病在动物间传播,降低人员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了解河南省新蔡县奶牛弓形虫病感染情况,并探讨感染率与不同规模奶牛场、年龄阶段之间的关系,为制定防控措施奠定基础。2017年4月~2018年3月,应用间接血凝试验法(IHA)对新蔡县7个养殖场共324份奶牛血清样品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共有24份样品检测为抗体阳性,阳性率为7.41%,不同年龄阶段奶牛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7岁以上奶牛阳性率最高,为15.00%;散养户(10.71%)较规模养殖场(6.25%)高,表明新蔡县弓形虫病在多数奶牛场存在,且感染率较高,需要引起养殖场(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支原体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调查新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支原体的感染情况,采用牛支原体间接ELISA和特异性PCR检测牛血清中的牛支原体抗体及病料中牛支原体核酸,共检测9个地区15个规模化奶牛场437份血清,肺脏、关节液及鼻腔黏液44份。结果显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6.43%(334/437),其中脐带血抗体阳性率为40.00%(4/10);病料阳性率为40.91%(18/44)。检测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大部分奶牛场存在牛支原体感染,部分奶牛场发生牛支原体肺炎及关节炎病例,并存在垂直传播的风险。牛支原体感染可能成为危害新疆规模化奶牛场犊牛健康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牛副结核病在山东省规模牛场的发病和流行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抽检山东省25个牛场(13个奶牛场、12个肉牛场)血清样品738份(奶牛血清383份,肉牛血清355份),进行牛副结核病抗体检测。[结果]25个牛场中有12个牛场存在牛副结核病抗体阳性,群体阳性率为48.00%。738份样品中35份为阳性,个体阳性率为4.74%。表明牛副结核病在山东省部分规模化牛场普遍存在。[结论]此次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摸清山东省部分规模化牛场牛副结核病的感染情况,为今后该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国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主要病原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与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的血清流行情况,使用抗体检测试剂盒,对4个省份的28家奶牛场采集的1 601份血清样品进行ELISA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奶牛IBRV、BVDV、BPIV3和BRS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6.2%、60.5%、63.2%和45.4%,奶牛场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2%、75.0%、85.7%和89.3%。不同省份奶牛IBRV、BVDV、BPIV3和BRS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1%~90.3%、42.3%~81.3%、26.9%~81.1%和32.2%~51.9%,奶牛场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0%~100%、57.2%~100%、75.0%~100%和75.0%~100%。奶牛IBRV、BVDV、BRSV抗体阳性检出率在3—5月最高,BPIV3抗体阳性检出率在12月到次年2月最高。奶牛场存在IBRV、BVDV、BPIV3和BRSV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且各病原流行存在一定的地区和季节性差异。结果提示应加强对上述病原流行的控制,提高奶牛场管理水平。本研究为奶牛场呼吸道相关病毒病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为阿克苏地区牛结核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试验在2020—2021年间于阿克苏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采集全血3 215份(2020年1 668份和2021年1 547份),对采集的全血分离血清,使用牛结核抗体快速检测卡(胶体金法)对血清进行抗体阳性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2020年共计检测1 668份不同繁殖状态样品,阳性样品23份,可疑样品3份,阳性率为1.38%;其中妊娠奶牛阳性率最高,为2.03%。2021年共计检测1 547份不同繁殖状态样品,阳性样品35份,可疑样品5份,阳性率为2.26%;其中妊娠奶牛阳性率最高,为2.26%。2020年共计检测1 577份不同月龄样品,阳性样品23份,可疑样品3份,阳性率为1.46%;其中6~10月龄奶牛阳性率最高,为1.82%。2021年共计检测1 477份不同月龄样品,阳性样品35份,可疑样品5份,阳性率为2.37%;其中6~10月龄奶牛阳性率最高,为2.84%。2020年共计检测874份不同胎次样品,阳性样品20份,可疑样品3份,阳性率为2.29%;其中7胎以上奶牛阳性率最高,为5.56%。2021年共计检测777...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河南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流行情况,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IDEXX)对本省部分地区6个奶牛场、5个肉牛养殖场的181份牛奶样品和395份血清样品进行BVD抗体的检测.结果检出阳性牛奶106份,阳性率最高为93.3%,最低的为5.0%,平均阳性率为58.6%.其中有5个规模化奶牛场牛奶样品阳性率均在75%以上.肉牛血清样品共检出阳性124份,最高阳性率为74.12%,最低5.80%,平均阳性率31.39%.结果表明,该病在所调查地区中奶牛和肉牛均有感染,不同牛场间感染率差异较大,其中规模化奶牛的感染率较高.表明应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对该病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河南省济源地区奶牛血液焦虫病流行情况,应用姬姆萨染色法于2016年9~10月对济源市某地区4个奶牛场的180份血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检测为阳性的样品42份,阳性率为23.33%,4个奶牛场奶牛焦虫病阳性率分别为17.78%、20.00%、26.67%及28.29%;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奶牛群焦虫病阳性率存在差异,其中成年奶牛感染率较高,为25.87%,而犊牛感染率稍低,为13.51%。结果表明济源地区奶牛焦虫病流行情况较为严重,应该进行相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