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讨新疆绿洲区不同灌溉方式及灌溉量对苜蓿田间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运移的影响,在苜蓿生长第二年设滴灌和漫灌两种灌溉方式,每种灌溉方式设3个灌溉梯度,对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苜蓿生长季内,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及灌水次数的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呈波动式递减变化趋势。灌溉后垂直方向上0~40cm、水平方向上0~3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且垂直方向上土壤水分湿润峰明显大于水平方向。苜蓿整个生育期随灌水量及收获茬次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逐渐下降。滴灌和漫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4.55~5.48kg/(mm·hm2)、3.21~3.81kg/(mm·hm2),与漫灌相比,滴灌方式总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2%~44%。当滴灌灌溉量为3000m3/hm2、漫灌为5250m3/hm2时,苜蓿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
曹彪  何建村  白云岗 《草地学报》2017,(6):1380-1388
为了研究寒旱荒漠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适宜的灌水周期和灌水量,寻找合理的灌溉制度,对紫花苜蓿在浅埋式滴灌条件下开展了大田滴灌试验,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灌水周期和灌水定额对不同生育阶段紫花苜蓿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周期和灌水定额对不同生育阶段的紫花苜蓿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合理安排灌水周期和灌水定额可以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寒旱荒漠地区紫花苜蓿全生育期适当的灌水总量约为6 450m3·hm~(-2)。其中第一茬紫花苜蓿灌水约8次,灌水量约为3 075m3·hm~(-2);第二茬紫花苜蓿灌水约10次,灌水量约3 375m3·hm~(-2)。  相似文献   

3.
在连续3年的定位研究中:(1)对以芦苇+海韭菜为主要的草地进行施肥、划破草皮和刈割等培育措施.结果表明,施肥可提高草地质量,当施N量不超过300kg/hm2时,草地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最佳的刈割时间为秋季;采用的划破草皮的方法对草地质量无显著的影响.(2)在芦苇+赖草为主的草地中,研究了3个不同的灌溉频率处理对草地植被和土壤水盐含量的影响.草地土壤含盐量随灌溉次数的增加而降低;连续灌溉第3年时,草地产量随灌溉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年灌溉1次、2次、3次的草地产量分别为141g/m2、178g/m2和211g/m2,年灌溉3次使某些一年生盐生植物如盐角草的数量有所增加,表明灌水在造成土壤水盐含量变化的同时进一步引起了植被的演替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绿洲区不同灌溉方式及灌溉量对苜蓿田土壤盐分空间分布及运移的影响,在苜蓿生长第2年设滴灌和漫灌2种灌溉方式,每种灌溉方式设3个灌溉梯度,对土壤电导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及灌水次数的增加,整个苜蓿生育期内土壤盐分含量呈波动式递减的变化趋势。滴灌方式下0~40 cm 土层、漫灌方式下0~30 cm 土层在灌溉后土壤处于脱盐状态;滴灌方式下在50~60 cm 土层、漫灌方式下在40~60 cm土层土壤处于积盐状态。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随灌水量的增加,2种灌溉方式下土壤盐分峰值位均呈下移趋势,灌溉后土壤盐分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盐分主要集中于土壤40~60 cm 土层,且滴灌方式下的“驱盐”效果要好于漫灌。在考虑成本、产出等综合经济效益时,当灌水量达到某种定额(滴灌下3000 m3/hm2,苜蓿干草产量为1406 kg/667 m2,漫灌下5250 m3/hm2,其干草产量为1504 kg/667 m2)后即可达到最佳的“驱盐”及高产效果,在绿洲区苜蓿田过多的灌溉量只会导致水资源的更多浪费。对绿洲区盐渍化较重的农田进行灌溉时,应尽量选取合理的灌溉制度及适宜的灌水量,以达到土壤盐分淋洗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正>据《北方园艺》2014年第6期《灌溉定额对酿酒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作者王正义等)报道,以"梅鹿辄"葡萄品种为试材,试验于2012年5—10月进行,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共设5个处理,3次重复,其中膜下滴灌灌溉定额处理分别为2 400、3 000、3 600、4 200 m3/hm2,无覆膜处理灌溉定额为3 600 m3/hm2。试验采用单沟单行的种  相似文献   

6.
新疆阿勒泰地区浅埋式滴灌苜蓿灌溉制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新疆阿勒泰地区浅埋式滴灌(Shallow buried drip irrigation SBDI)苜蓿(Medicago sativa‘Algonquin’)的适宜灌溉制度,进行了定周期、变定额的浅埋式滴灌试验,结果表明:浅埋式滴灌处理(shallow buried drip irrigation treatments SBDIT)中灌水定额45mm和52.5 mm的苜蓿干草产量及灌溉水利用系数(Water use efficiency WUE)均显著高于地面灌(Flood irrigation FI)(P0.05);WUE在灌水定额为45mm时达到最大值0.94kg·m-3;因此,试验区附近浅埋式滴灌苜蓿适宜的灌水定额为45mm、灌水周期7~10天。  相似文献   

7.
科尔沁沙地灌溉与施肥对退化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科尔沁沙地典型退化草地上开展了裂区组合设计的灌溉与施肥二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土壤储水量受降水量的影响强烈。由于受到干旱气候和灌溉量的影响,灌水仅对地表0~30 cm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有作用,对深层土壤的含水量没有作用。灌溉和施肥对沙地退化草地的植物生物量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灌溉处理中,灌溉90 mm试验区的植被生物量为最高(128.3 g/m2),施肥处理中,每hm2施600 kg氮肥试验区的植被生物量为最高(147.3 g/m2)。灌溉90,60,30 mm和对照试验区的植被耗水量分别为379.00,349.90,313.20和293.50 mm。与其相应的水分利用率分别为0.28,0.38,0.34和0.35 kg/(mm.hm2)。综合分析认为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的基本耗水量为294 mm。  相似文献   

8.
灌水定额分配对紫花苜蓿播种当年生长和干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定额分配比例对紫花苜蓿播种当年生长和干草产量的影响,确定最佳苜蓿灌水定额分配比例。在总灌水量相同的情况,设置3种灌水模式:(1)F1刈割前灌溉35%+刈割后灌溉65%;(2)F2刈割前灌溉50%+刈割后灌溉50%;(3)F3刈割前灌溉65%+刈割后灌溉35%。结果表明,第1年生紫花苜蓿第1茬刈割前株高为F3F2F1处理(P0.05),叶茎比F1、F2显著大于F3处理(P0.05),茎粗为F3F2F1处理(P0.05),产量为F3F2F1处理(P0.05)。第2茬刈割前苜蓿株高为F1F2F3处理(P0.05),叶茎比为F3显著大于F1和F2处理(P0.05),茎粗为F1F2F3处理(P0.05),增长速率在分枝期F1显著大于F2和F3处理(P0.05),现蕾期和初花期F1和F2显著大于F3(P0.05),苜蓿产量为F1F2F3处理(P0.05)。第1年紫花苜蓿的干草总产量为F1F2F3处理,F1处理最高,为10 472kg/hm2,比F2处理增产8%,比F3处理增产19%。综合分析苜蓿的各个性状指标,在新疆绿洲区滴灌条件下,第1年生紫花苜蓿每茬刈割前灌溉35%+刈割后灌溉65%(F1)有利于提高滴灌苜蓿干草产量。  相似文献   

9.
老芒麦需水特性及灌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文清  陈凤林 《草地学报》2004,12(1):57-59,65
试验结果表明:生长第一年的老芒麦每形成1kg干物质需消耗0.56m3水,生长第二年需消耗0.498m3水,每形成1kg种子需要消耗水分2.766m3;老芒麦生长第一年耗水量最多在抽穗阶段,需水强度达94.35m3/hm2·d;生长第二年耗水最多在拔节到抽穗期,需水强度最高达122.1m3/hm2·d;全生育期灌水4~5次,每公顷灌溉定额2550~3000m3为好.  相似文献   

10.
正据《果树学报》2021年第5期《南疆矮砧密植滴灌苹果生长、耗水及产量研究》(作者曹辉等)报道,为了提高南疆苹果水分利用率和制定高产高效的灌溉模式,2019—2020年以5年生矮砧密植皇家嘎拉为研究对象,设置W1(13.5 mm)、W2 (18 mm)、W3 (22.5 mm)、W4(27 mm)及W5(31.5 mm)5个灌水定额,研究不同灌水定额对苹果生长、耗水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相同灌水量、不同灌溉方式对宁夏盐池地区苜蓿产量、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计了大水漫灌、喷灌和埋深分别为10,20,30 cm 3种地下滴灌处理,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下的水分分布特点、水分利用率及苜蓿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0~100 cm深的土层中,相同灌水量、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的含水率呈地下滴灌大水漫灌喷灌的趋势,分别为21.20%、19.13%、18.38%;不同灌溉方式的水分利用率为地下滴灌大水漫灌喷灌,分别为5.2,5.0,4.9 kg/m~3;全年风干草总产量以埋深30 cm的地下滴灌年产量最高,为16 191.75 kg/hm~2,显著高于喷灌的产量(14 670.15 kg/hm~2,P0.05),但与大水漫灌的产量(14 946.75 kg/hm~2)间差异不显著(P 0.05);埋深为30 cm的地下滴灌处理纯利润(19 673.40元/hm~2)显著高于喷灌的纯利润(17 238.45元/hm~2,P0.05),收益提高14.1%。说明埋深为30 cm的地下滴灌可有效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苜蓿收益,该灌溉方式可在宁夏盐池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灌溉定额对夏播裸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灌溉定额对夏播裸燕麦白燕8号籽粒产量、籽粒品质、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和饲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夏播裸燕麦灌溉定额为150mm的滴灌处理(W4)时籽粒产量最高,其次为W5(180mm)、CK(200mm)、W3(120mm)、W2(90mm)、W1(60mm)。灌溉定额较小的W1、W2、W3三处理的产量构成三要素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穗粒数和公顷穗数显著减少,造成产量显著降低。灌溉定额为120mm的滴灌处理(W3)品质最好,粗蛋白、粗脂肪和β-葡聚糖含量分别比传统灌溉处理(CK)提高4.53%,8.58%和18.29%,差异显著(P<0.05)。W3处理籽粒中钾、锌、铁、铜、锰含量均显著高于传统灌溉,钙、镁含量差异不显著。W3处理有较高的可消化干物质和相对饲用价值,分别比传统灌溉处理提高3.37%和9.28%,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通过3年的试验,在新疆奇台县砾石戈壁上进行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人工温室育苗,并进行室外移栽取得了成功.此技术明显优于大田直播、砾石戈壁铺膜穴播和室内筒栽育苗再移栽方式.温室育苗出苗率最高,达98%;温室育苗从播种至苗齐仅需6 d,比大田直播育苗提前16 d;温室育苗播量为1.5 kg/hm2,大田直播播量90 kg/hm2;温室滴灌用水750 m3/hm2,大田灌溉用水7 500 m3/hm2,滴灌用水仅为其1/10.  相似文献   

14.
甘肃引黄灌区根据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通常在每年固定时期给水灌溉。本试验研究了甘肃引黄灌区不同灌溉次数(2,3,4次)和磷酸二铵施用量(0,180,360,540kg/hm2)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旨在寻找该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的合理灌溉次数和最佳施肥量。通过两年的研究发现,灌溉次数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灌溉次数增加反而降低种子产量,2次灌溉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较为适宜,两年的平均值分别为686和891kg/hm2;种子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施用360kg/hm2肥量条件产量最高,两年的平均值分别为631和786kg/hm2;灌溉次数和施肥量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在2次和3次灌溉条件下,施肥量增加显著提高种子产量;在4次灌溉条件下,随着施肥量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2013年,2次灌溉、360kg/hm2施肥量条件下的种子产量最高,为757kg/hm2;在2014年,2次灌溉、540kg/hm2施肥量条件下的种子产量最高,为1019kg/hm2;苜蓿种子产量与单位面积生殖枝数、结荚花序数呈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3和0.835;2次灌溉、360kg/hm2磷酸二铵施肥条件为该地区较为经济、高效的灌溉和施肥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设置了3种灌溉梯度,分别为3 750(W_1)、4 500(W_2)和5 250 m~3·hm-2(W3),且在灌溉量为4 500m~3·hm~(-2)(W2)的条件下,设置了3种灌溉定额分配模式,即刈割前、后的灌水量分别为35%+65%(Q_1)、50%+50%(Q_2)、65%+35%(Q_3),探讨不同灌溉定额及分配对滴灌条件下建植当年苜蓿(Medicago sativa)生产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建植当年各生长性状指标中,叶茎比、茎粗对苜蓿干草产量提高及营养品质改善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生长速度及株高。当灌溉量达到4 500m~3·hm~(-2)时有利于苜蓿建植当年干草产量的提高及营养品质的改善。Q_1灌溉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滴灌苜蓿建植当年干草产量及粗蛋白含量(P0.05),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进而提高苜蓿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两种灌溉方式下保水剂用量对春播裸燕麦土壤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传统灌溉和滴灌两种灌溉方式下4个保水剂用量(0,30,60和90 kg/hm2)对春播裸燕麦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裸燕麦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以施用60 kg/hm2保水剂的处理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最高。相同保水剂用量条件下,滴灌处理的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均高于传统灌溉处理。传统灌溉易造成土壤硝态氮向下淋洗,不利于燕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适当灌溉定额的滴灌(春播140 mm)有利于增加土壤耕层氮素营养。  相似文献   

17.
灌水次数对新疆狗牙根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不同灌水次数对新疆狗牙根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间生育期与种子产量差异显著 ,伊犁型狗牙根灌 1次水种子产量为最高 ,达 3 82 .5kg/hm2 ,比最低的灌 3次水处理提高 6~ 7倍 ;喀什型狗牙根在乌鲁木齐市类似地区降雨条件下 ,不需灌溉即可获最高种子产量 ,为 5 0 8.3kg/hm2 ,比最低的灌 3次水处理提高 4~ 5倍。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不同灌水处理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桑树产叶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在灌足冬水和生育期降雨量为203~260mm的情况下,桑树生长前期控制灌水,生长旺盛期进行适时适量灌溉,毛灌溉定额为213~275m~3/666.7m~2,桑田产叶量可达到2102.1~2245.2kg/666.7m~2以上,实现了节水和高产稳产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灌水和施肥是调控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两大重要技术措施,研究水氮互作对燕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对于优化燕麦高产高效栽培理论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2014-2015年连续两个生长季,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田间试验设置3个定额灌溉和3个施氮(纯N)水平,研究水氮耦合对陇燕3号农田0~150 cm土层耗水量、棵间蒸发、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3个灌溉处理的灌水量分别为270.0 mm (I1)、337.5 mm (I2)和405.0 mm (I3),3个施N水平分别为90 kg/hm2 (N1)、120 kg/hm2 (N2)和150 kg/hm2 (N3)。在全生育期内,棵间蒸发量(E)及E/ET(总蒸散量)的比例表现先降后升趋势,且相同施氮量下,拔节至灌浆期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而灌浆至成熟期则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减小。相同施氮量下,燕麦耗水量与籽粒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却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所有处理中,N3I3产量最高(5466.0~5727.5 kg/hm2),N3I2次之(5428.5~5678.5 kg/hm2),N1I1最小(4504.5~4804.3 kg/hm2),而N3I2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12.11~12.82 kg/(mm·hm2)],N3I1次之[12.04~12.63 kg/(mm·hm2)],N1I3最小[9.79~10.58 kg/(mm·hm2)]。由此表明,水氮耦合对燕麦水分利用及产量具有显著互作效应,施氮量150 kg/hm2、灌溉定额337.5 mm是西北绿洲灌区燕麦种植较佳的节水、高产水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紫花苜蓿灌溉的理论与技术,内容包括需水量、需水强度、入渗速率、灌溉需要量、灌溉定额、灌水深度、灌水定额、灌水周期、灌水次数、灌水时期、灌水强度、灌溉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