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延长桑叶菜的货架期并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和活性成分,以叶绿素、总酚含量及感官品质复水比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半干型桑叶菜加工工艺的最优烫漂和热风干燥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用于桑叶渗透脱水的水分活度降低剂的最优组合。优化的桑叶烫漂和热风干燥条件是:烫漂温度98℃,烫漂时间1.5 min,热风干燥温度65℃。桑叶在此条件下烫漂和干燥,能够较好地保持原有色泽和复水性能以及减少活性成分的损失,且加工过程的能耗也较低。最优的水分活度降低剂组合为氯化钠30 g/L、丙三醇30 g/L、葡萄糖90 g/L、海藻糖40 g/L。用优化的水分活度降低剂组合溶液对桑叶进行渗透脱水处理,可有效减少叶绿素的损失和改善桑叶在热风干燥时水分蒸发导致组织收缩变硬的缺陷,使桑叶菜的水分活度达到安全贮藏要求。  相似文献   

2.
膨化颗粒饲料具有利用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在现代水产养殖中获得广泛使用。为了优化膨化颗粒饲料生产中的干燥工艺,研究采用台式热风干燥机,在干燥温度为70、80和90℃,干燥风速为2 m/s和3 m/s条件下测定其干燥数据曲线。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拟合,对相关理论模型进行非线性回归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温度越高、风速越快,所需要的干燥时间越短。与Henderson模型相比较,Page模型的试验干燥曲线数据拟合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中温热泵干燥桂圆肉干制品品质及工业化应用,本文以龙眼为原料,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封闭式中温热泵干燥工艺参数,主要考察中温热泵干燥过程中干燥时间、温度、风速对桂圆肉总酸、总糖含量及色差等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其多元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干燥温度为60 ℃、干燥风速1.75 m3/s条件下,干燥时间为6~12 h时桂圆肉色泽较好,干燥时间过长引起桂圆肉褐变,且样品中总糖和总酸含量下降;干燥温度为55~65 ℃时,桂圆肉色泽较好;干燥风速增大时样品的总糖、总酸含量增加,干燥温度为60 ℃条件下,干燥风速超过1.75 m3/s时,圆肉中心温度约为58 ℃,桂圆肉褐变严重。封闭式热泵干燥桂圆肉的最优工艺参数:干燥时间为11.50 h,干燥温度为65 ℃,干燥风速为1.73 m3/s,经最优的中温热泵干燥工艺制备的桂圆肉总色差为7.98,总酸和总糖含量分别为17.14%、16.75%,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工业化制备高品质桂圆肉干制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桑叶粉是桑叶食品和药品加工的常用原料,桑叶的杀青与烘干工艺对桑叶粉的品质有重要影响。以桑叶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失活以及桑叶的外观、气味和质地等感官审评评分为考核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桑叶杀青主要工艺条件为杀青温度180~250℃、投叶量2.5 kg、杀青时间5 min。以桑叶粉中总生物碱、多糖、总黄酮和多酚的含量为考核依据,通过正交试验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方法优化桑叶烘干工艺条件为烘干温度60℃、投叶量2 kg、烘干时间2 h。采用以上杀青、烘干工艺加工的桑叶粉,外观色泽淡绿,质地均匀,香气浓郁,生物碱、多糖和多酚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6%、8.91%、2.36%,总黄酮质量比为8.17 mg/g。优化后的桑叶杀青与烘干工艺条件不仅改善了桑叶粉的感官品质,而且提高了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以物料厚度、热风温度、热风风速为自变量,以干燥速率、干燥不均匀、物料温度为综合优化目标,建立了工艺参数与工艺目标的二次函数关系。利用DesignExpert8.0-6分析工具对模型进行了方差分析,显示模型有较高的精度。然后对模型进行综合工艺目标优化,得到了膨化水产颗粒饲料热风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热风干燥是牧草贮藏及深加工的重要处理方式之一,对紫花苜蓿营养成分及含水量具有直接影响。基于此,现就紫花苜蓿热风干燥品质的工艺参数优化进行相关概述,旨在切实提升紫花苜蓿热风干燥规范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进用新鲜桑叶制作桑叶乌龙茶的工艺技术,通过检测分析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制作桑叶乌龙茶的营养活性成分与理化性状指标及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变化,确定晒青程度、摇青次数、杀青温度、包揉次数以及干燥温度等工艺条件对桑叶乌龙茶的品质和风味有重要影响。对上述重要工艺条件的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在晒青18 min、摇青3次、220℃杀青、包揉6次、90℃炒干的工艺条件下,制作桑叶乌龙茶的氨基酸、可溶性糖等营养保健成分保留率相对较高,香气成分形成的风味较好,具有良好的桑叶乌龙茶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新鲜桑椹干燥加工后不仅可以延长桑椹产品的货架期,且便于运输和贮藏。利用真空微波干燥技术对新鲜桑椹进行干制加工,研究桑椹利用真空微波干燥的特性,建立干燥动力学模型,并探讨不同工艺参数(微波功率、物料装载厚度)对干燥样品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理化性状及功能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据此确定真空微波干燥技术用于桑椹加工的最优功率为3.0 k W,最优物料装载厚度为30 mm。在此工艺条件下,干燥样品的色泽保持能力优(色差ΔE为2.265),复水性好(复水比为2.387),咀嚼性、弹性佳(咀嚼性为372.5 m J、弹性为0.696 cm),功能活性成分保留效果好(总花色苷质量比3.22 mg/g、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质量比4.78 mg/g、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质量比4.21 mg/g、1-脱氧野尻霉素质量比0.53 mg/g,抗氧化能力0.37μmol/g)。利用真空微波干燥技术进行桑椹采后干制加工,与热风干燥加工比较具有干燥速度快、效率高,干制产品品质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桑叶茶的品质与桑叶所含的功能成分以及加工工艺密切相关。通过选择桑树品种、改善桑树生长条件、加强桑园管理、选择适宜的采收时间、采收适宜的叶位、优化加工工艺等措施,可以提高桑叶茶的品质。低温、避光保存与科学泡茶,可以充分发挥桑叶茶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0.
对采用不同萎凋时间、不同杀青方式和不同干燥方式三种工艺加工茶树花的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萎凋时间不同加工茶树花的感官品质、氨基酸、水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差异较大。杀青方式不同加工茶树花的感官品质、水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差异较大。干燥方式不同加工茶树花的感官品质差异较大,而生化成分差异不很明显。对三工艺交互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萎凋22h、蒸汽杀青、微波初干、低温干燥、高温提香工艺加工的茶树花感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1.
鸡肉丁冷冻干燥法的工艺及干燥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晋陆 《中国家禽》1998,20(11):4-7
确定了鸡肉丁的冻干工艺条件,探讨了热烫、预冻速率、捕水器温度对制品品质与干燥时间的影响,建立了鸡肉丁冻干的传热传质模型,由模型计算出理论干燥时间,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饲料工业》2019,(23):1-9
膨化颗粒现最常用的是湿法膨化加工工艺,膨化颗粒从湿法膨化机内出机时,颗粒的水分一般都在22%~28%。膨化颗粒需经过干燥脱水这一工序,使膨化颗粒的水分降到安全水分以内。国内外水产膨化颗粒的干燥工段采用"卧式链板连续高温干燥机"。干燥气流的温度在110~130℃左右,干燥时间约为15 min,干燥后颗粒的水分在10%左右,颗粒水分的不均匀度在2%~3%。经高温干燥的膨化颗粒最大缺陷:使鱼对饵料的消化吸收率将下降15%以上。当饵料干燥温度在70~90℃时或低温真空状态下干燥,其消化吸收率明显优于高温条件下干燥。因膨化颗粒的结构较松,内部多孔的特性,采用真空低温干燥是较理想的干燥工艺。干燥室的真空度只需控制在0.02~0.03 MPa,干燥加热的介质为95~100℃的热水,干燥室内物料的干燥温度可在60~80℃,干燥室内真空度宜用缓苏的脉冲真空度,来提高物料的干燥速度和干燥效率。真空低温干燥的膨化颗粒水分不均匀度可小于1%。实际就能将膨化颗粒料的成品水分提高到12%,这不仅节约了颗粒饵料的加工成本,又提高膨化颗粒料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13.
桑红茶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普通红茶加工方法制作桑红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确定影响桑红茶发酵的因素桑叶成熟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以及发酵湿度的优化区间,再选择后3个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获得最佳的发酵工艺参数。影响桑红茶发酵的因素排序为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以及发酵湿度,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以顶芽下2-3叶位的新鲜桑叶为原料,发酵温度20℃,发酵时间3h,相对湿度90%。在此优化条件下,桑红茶的色泽乌润,汤色红亮,滋味回甘,综合品质最好。对桑红茶在发酵过程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动力学特征分析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其游离氨基酸和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逐渐增加,而总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含量逐渐减少,并且各种活性成分的配伍也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利用良好的牦牛资源建立标准化生产模式,创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名牌产品,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新鲜牦牛肉为原料,将微波干燥杀菌技术用于牦牛肉干加工,探求微波干燥杀菌的最佳控制条件。结果表明:干燥时间为9 min,干燥温度为150℃,微波功率为900 W,最佳工艺参数为块形克数500 g、煮制时间50 min、缓化温度10℃,得到比传统牦牛肉干色泽更鲜艳、嫩度好、保存期更长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周宏  潘宝华  王琳  刘利 《蚕业科学》2012,(4):727-733
为高效提取桑叶中富有的黄酮类活性成分,在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桑叶总黄酮工艺中的主要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二阶设计方法,以桑叶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选择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原料质量浓度进行3因素3水平优化试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建立各因素对桑叶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得到超声波辅助提取桑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乙醇体积分数80%,原料质量浓度0.025 g/mL,提取时间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桑叶总黄酮提取率的预测值为1.60%,验证值为1.59%,表明建立的优化数学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超声波辅助提取桑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优化的工艺条件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熊绿芸 《畜牧市场》2000,(9):34-34,40
魔芋的利用价值就在于加工后KGM的内在品质 ,这除与栽培品种、球茎生长年限以及成熟度有关外 ,直接与加工中的干燥条件有密切的关系。热干燥法以其干燥量大、设备投资少等优点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热干燥存在着复杂的传热导湿和产品不断发生内在变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已有报道主要是生产经验所得的干燥工艺和方法 ,或对干燥过程的工艺特性和数学模型进行研究 ,而对干燥参数影响主要成分KGM内在品质 ,特别以分析数据从微观的分子降解角度考虑还未见报道。该文以干燥理论为基础 ,采用先进的优化设计方法 ,分析影响KGM特性粘度、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干燥方式对桑椹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紫一号桑树的桑椹鲜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冷冻、热风、远红外3种不同干燥方式,通过测定不同干燥方式桑椹花色苷、总黄酮、还原糖、总糖的含量变化,旨在为桑椹的深度研究与精深加工提供理论研究基础。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干燥方式对桑椹干物质量和活性成分的含量影响差异较大,以真空冷冻干燥所得的桑椹干果中的花色苷、总黄酮、总糖、还原糖等活性成分的保持率最高,损失最低,果形保持最好;而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的损失率则较高,对桑椹干果的综合品质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8.
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桑叶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高效提取桑叶中的水溶性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原料质量浓度和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然后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桑叶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以提取温度和原料质量浓度为主要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建立了多糖得率测算模型的回归方程,确认提取温度和原料质量浓度对多糖得率都有显著影响。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在温度90℃、提取时间80 min、原料质量浓度0.042 g/mL的条件下提取1次,桑叶水溶性多糖的最高得率达到1.92%。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魔芋挂面在低温高湿度条件下的干燥技术, 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且的干燥条件为预热温度35 ℃, 相对湿度70 % , 时间70 min ; 前期干燥温度40 ℃, 相对湿度80 % , 时间30 min ; 保潮温度25 ℃, 相对湿度70 % ,时间30 min ; 后期干燥温度40 ℃, 相对湿度为80 % , 时间30 min ; 尾期干燥温度30 ℃, 相对湿度为70 % , 时间80 min 。产品蒸煮吸水率和干物质失落率较低, 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我国饲料生产过程中,干燥工艺的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了组合干燥节能技术;针对饲料的加工特点,把吸附干燥引入饲料加工工艺中,提高了干燥装置的能源利用率,同时饲料的品质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