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分别来自牡丹江地区产的人工栽培和野生鲜蕨菜样品,定期取样,检测不同蕨菜在不同的储藏条件和时间下,其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鲜蕨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含量不断上升,在第9日后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有一个明显的增加过程。长期保鲜的蕨菜要比新鲜蕨菜中所含亚硝酸盐量高。人工栽培菜和野生菜的亚硝酸盐增加趋势大体相同,但人工栽培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幅要略大于野生菜的增幅。  相似文献   

2.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研究了短程硝化反应系统启动过程中,紫外光谱预测反应器出水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可行性。利用实验室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混合溶液,以及反应器出水样品,采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样品中紫外光谱与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实验室配制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混合溶液时校正集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93、0.9283,校正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257、0.3596,预测值与真实值的误差范围为-6.672%~9.097%和-21.839%~17.645%。采用反应器出水时校正集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799、0.9750,校正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8847、4.5015,预测值与真实值的误差范围为-4.445%~5.505%和-7.791%~14.484%。模型总体预测效果较好,说明紫外光谱可以实现对生物短程硝化出水样品进行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水中总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通过对同一条河流25个监测点位两次采集样品的分析测试结果进行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地表水中总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关系,进而为水质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雷竹秋季覆盖、冬季覆盖和普通栽培以及毛竹林大量施肥和基本不施肥等不同栽培方式的竹笋亚硝酸盐残留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雷竹笋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从高到低排列为冬季覆盖笋 > 普通栽培笋 > 秋季覆盖笋;毛竹林中低产林的鞭笋和冬笋的亚硝酸盐残留量都比高产林要多;土壤中的氮含量和土壤温度可能影响竹笋亚硝酸盐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5.
<正>到柳州,在壮族朋友的家中,我吃到了一种特别的酸菜——红糟酸菜,即是用"红糟"作为酵母,用米酒代替水,加入夏季时令瓜果蔬菜,如豆角,辣椒,子姜,空心菜梗,黄瓜,刀豆,藠头,木瓜等腌制而成的酸菜。红糟酸菜有别于一般的泡菜或老坛酸菜,它的特别之处在于酸菜吃到嘴里其味道酸而不寡、甜而不腻,咸淡适中、爽脆有嚼头,微辣之余非常惹味,甘香鲜美十分浓郁,可谓酸、甜、咸、辣、香、脆兼有之,而且红糟能助纤体降血脂促进消  相似文献   

6.
L-乳酸菌酸菜发酵液中小肽类天然防腐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具有较长货架期的L-乳酸菌酸菜的发酵液进行浓缩和抑菌试验,验证L-乳酸菌酸菜发酵液中确实存在具有抑菌活性的非酸类物质;经酶解试验验证其具有蛋白质性质;经进一步分离提纯,获得抑菌物质的纯品;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分子量,证明为肽类物质。  相似文献   

7.
不同海拔野生金露梅叶的主要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露梅灌木林是青海最大的灌木林区之一。目前对金露梅叶片的研究仅限于解剖结构、灌丛地上部分生物量和黄酮类物质的研究,对青海野生金露梅叶成分整体研究较少。2005年7月在海拔2 840m和2 510 m处采野生金露梅叶作为样品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在海拔2 840 m处黄酮的含量高于样品在海拔2 510 m处的含量,单宁的含量相当;样品在海拔2 840 m处还原糖的含量高于样品在海拔2 510 m处的含量,粗蛋白的含量低于样品2 510 m处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新疆灰枣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从新疆南疆16个主产县(市)47个乡(镇)的代表性枣园采集148份灰枣样品,进行果实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测定和综合比较。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评价综合品质的关键性理化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灰枣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各产地果实的综合得分对其进行排序。【结果】不同产地间灰枣各品质指标存在差异性,库尔勒市灰枣的糖酸比高于其他主产县(市),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位于前列。单果质量、含水率、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脂肪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30%,可食率的变异系数最小(2.5%)。灰枣某些品质指标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含水率与黄酮含量、总酚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5、-0.730,可滴定酸含量与糖酸比的相关系数为-0.866,黄酮含量与总酚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973。确定可食率、果形指数、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糖酸比为灰枣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16个县(市)灰枣的综合品质从优到劣依次为库尔勒样品、尉犁样品、若羌样品、阿瓦提样品、且末样品、库车样品、于田样品、策勒样品、新和样品、民丰...  相似文献   

9.
建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地下水中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方法。以IonPac AS14A阴离子交换色谱柱为分析柱,以1.0mmol/LNaHCO_3-8.0mmol/LNa_2CO_3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分析了地下水中的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结果表明:离子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均为0.004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77%~1.89%(n=6);对采集的地下水样品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为97.9%~101.3%。采用此方法操作快捷、线性良好、灵敏度高、回收率较好,能满足地下水中的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树干茎流氮化学特征对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群落演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期建立以紫外分光度法为基础、准确测定树干茎流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态氮的方法。【方法】以神农架地区8种乔木的茎流为材料,从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硝酸根电极法、麝香草酚法和酚二磺酸法中筛选出测定树干茎流硝酸盐氮(F)的最优方法;利用过硫酸钾能将茎流中氨态氮和亚硝酸盐氮彻底氧化为硝酸盐氮的特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硝酸根电极法分别测定其总氮(T)并加以比较;利用高锰酸钾仅能氧化亚硝酸盐氮而不能氧化氨态氮的特性,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总合量(B)的方法;最后计算出亚硝酸盐氮(等于B-F)和氨态氮(等于T-B)含量,并与纳氏试剂法直接测定氨态氮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在测定硝酸盐氮(F)的4种方法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最好,其回收率为106.19%±8.26%,相对标准偏差3.0%,硝酸根电极法耗时长且稳定性较差,麝香草酚法测定步骤较繁琐,酚二磺酸法的准确性较差;过硫酸钾氧化氧化后,紫外分光光度测定茎流总氮(T)的回收率达到94.62%±2.19%,相对标准偏差2.0%,而硝酸根电极法测定的准确性较差,相对标准偏差偏高(7.0%);高锰酸钾氧化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树干茎流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合量(B)的加标回收率为100.97%±2.85%,相对标准偏差4.0%;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并计算的氨态氮、亚硝酸盐氮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0%和4.0%。【结论】树干茎流经过硫酸锌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可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其硝酸盐氮含量(F),经过硫酸钾氧化后可以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氮(T),经过高锰酸钾氧化后可以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盐氮与亚硝酸盐氮的总合量(B),计算得出的亚硝酸盐氮(等于BF)和氨态氮含量(等于T-B)具有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李湘丽 《绿色大世界》2012,(3):209-210,214
指出了目前肉制品生产中普遍使用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亚硝酸盐赋予肉制品诱人的色泽,并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但亚硝酸盐具有毒性,可与胺类物质生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对近年来食品中亚硝酸盐的作用、危害、使用情况、安全性问题以及对其替代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银杏外种皮提取银杏酸工艺的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主要探讨了从银杏外种皮中提取分离银杏酸的工艺条件及银杏酸含量的测定方法。考虑到不同条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选取溶剂浓度、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试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样品的含量。测定含量时,对样品进行预净化处理,使在波长310 nm处测定银杏酸含量时没有其他杂质的干扰。样品的预净化方法是用正己烷萃取样品,将萃取的样品挥干,挥干后用甲醇溶解进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以75%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1∶4(g/ml)的料液比,在45℃条件下振荡提取2次,每次4 h为最优提取条件;相关因素方差分析,溶剂浓度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种含有竹叶黄酮的复配型肉类食品添加剂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竹叶黄酮和异Vc钠的系列复配应用试验,得到了一种性能优越的肉类食品添加剂.实验选用中式香肠体系,通过测定过氧化值(POV)、酸价(AV)和亚硝酸盐含量,辅以感官评定等手段,评价此复合抗氧化剂的抗氧性能以及对产品风味和质量的整体影响.结果表明,在原配方的基础上,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减半使用,同时添加0.01%的竹叶黄酮和0.05%的异Vc钠,能显著抑制香肠的脂质过氧化,延长产品保质期,降低产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同时维持并改善中式香肠应有的感官品质.竹叶黄酮在有效发挥抗氧化作用的同时,部分替代了具有潜在致癌作用的发色剂,提高了制品的安全性,是一种十分有前途的肉类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人工通体结香处理的35个中国沉香样品和51个越南沉香样品的化学成分,并选取了相对含量较高的10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种化学成分的个体间变异都很大,且各种成分相对含量均与沉香树的生长性状呈正相关.此外,越南沉香和中国沉香绝大部分的化学成分相对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中国样品有2种成分含量显著高于越南沉香(P<0.05),越南样品有6种成分含量极显著高于中国样品(P<0.01),显著性的差异可能是由于林木的遗传特性和环境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广西凤山县核桃果实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正确评价核桃坚果质量,给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核桃良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核桃坚果质量等级测定方法,于2009年6~12月,对该县8个核桃样品的果实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8个核桃样品的横径、纵径、棱径、壳厚度、单果质量、种仁质量、出仁率、径仁率和果形指数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8号核桃样品的各项指标值均优于其他样品;8个核桃样品的种仁含水率、灰分含量、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酸价和皂化价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其粗脂肪含量由大至小依次为1号8号3号2号6号4号7号5号,其蛋白质含量由大至小依次为7号5号4号6号1号8号2号3号;8个核桃样品种仁中的N、P、K和微量元素含量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不同样品的油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较高,其变化范围在55.82%~71.40%之间,其中以5号核桃的最高,达71.40%。  相似文献   

16.
以假单胞菌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紫外、亚硝酸盐单因子诱变处理,确定最佳诱变时间和剂量并进行复合诱变以获得低毒性菌株。对诱变后的低毒性菌株PB 1101和PB 0108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这2株诱变菌株在菌落形态、培养液颜色以及pH值上与出发菌株有一定差异,同时在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8个无性系老鹰茶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黄酮等三个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后,采用方差分析对各个无性系老鹰茶营养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样品间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黄酮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根据3种内含物成分含量可将老鹰茶划分为3类,其中38号样品综合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以来,在广东地区大面积桉树人工林无性系出现了"生长停滞症"的现象,为了确定该症是否与微量元素有关,本研究采用具有典型生长停滞症状和林分健康3个样品组的尾叶桉U6成熟叶片进行了微量元素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样品组叶片在微量元素B、Cu、Zn、Mn含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对3个样品组的15个样品聚类分析表明,立地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对来源同立地的10个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具有生长停滞症的样品基本上分为一类,而林分健康的样品基本上分为一类。以上结果表明桉树生长停滞症与桉树微量元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核桃楸总黄酮及胡桃醌含量测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采取常规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浸提核桃楸样品(核桃楸的树叶、树皮和外果皮)。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核桃楸样品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核桃楸样品胡桃醌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和胡桃醌含量分别为超声波提取法>常规提取法>索氏提取法。3种提取法浸提核桃楸样品,总黄酮含量均有树叶>树皮>外果皮的趋势;胡桃醌含量均有外果皮>树叶>树皮的趋势。超声波法提取核桃楸样品总黄酮含量分别为:树叶5.00%,树皮4.17%,外果皮3.05%;胡桃醌含量分别为:树叶0.002 09%,树皮0.001 31%,外果皮0.002 29%。  相似文献   

20.
检测了川中南北2个区域3种主要食用林产品(核桃、花椒、竹笋)及其产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并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产地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和土壤重金属汞、砷含量南区显著高于北区,而产地土壤重金属铅、铜含量北区显著大于南区;(2)产地土壤镉、汞、砷、铅、铬、铜6种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0,但综合污染指数处于警戒水平,镉含量存在潜在的污染风险;(3)北区75%、南区35%以上核桃样品铅超标,花椒样品的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均未超标,30%竹笋样品铅超标;(4)核桃样品汞与产地土壤汞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花椒样品重金属与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竹笋样品砷与产地土壤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5)核桃、花椒分别检出倍硫磷、马拉硫磷残留,竹笋样品检出百菌清、乐果和毒死蜱残留,农药残留量均不超标。总体来说,川中产区土壤尚清洁,林产品农药残留量在标准限值内,花椒质量安全状况较好,核桃和竹笋有一定的铅超标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