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蚕蛹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概述了蚕蛹的化学成分。综述了利用蚕蛹制备蚕蛹蛋白粉和多肽,分离家蚕抗菌蛋白和诱导生产生物活性蛋白,生产蚕蛹氨基酸及氨基酸络合物,提取蚕蛹油与壳聚糖,开发蚕蛹蛋白纤维、蚕蛹虫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蚕蛹及其产品在食品、医药、化工、生物防治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2.
活蛹缫丝是蚕茧不经过烘茧、煮茧直接缫丝的新工艺,从蚕蛹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考察蚕蛹经过活蛹缫丝工艺各个流程处理后,其主要组分含量与性状变化。活蛹缫丝工艺中,机械脱衬造成蚕蛹质量损失约12.21%,但蚕蛹中蛋白质和油脂2种主要组分的比例无显著变化,质量比仍保持在1.20~1.23∶1。活蛹缫丝工艺各个流程取样制备蚕蛹蛋白的不良气味明显变淡,而理化性状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经缫丝和机械脱衬后的蚕蛹蛋白几乎完全变性,但缫丝后的蚕蛹蛋白的乳化性和溶解性最好。活蛹缫丝工艺各个流程取样制备蚕蛹油脂的化学性状(如酸价、碘值、过氧化值、皂化值等)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其中机械脱衬后蚕蛹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升高,不饱和度降低,使粗制蚕蛹油的品质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活蛹缫丝工艺中的机械脱蛹衬与传统缫丝工艺机械脱蛹衬相比,同样会造成蚕蛹主要营养组分损失,并对蛹蛋白质和油脂的性状有不利影响,因此活蛹缫丝的蚕蛹仍不适于作为高档食品开发的原料。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利用蚕蛹生产出更有价值的蚕蛹油产品,对蚕蛹油的提取与开发应用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研究蚕蛹油的主要成分和功效,蚕蛹油的主要提取方法来探索蚕蛹油的提取和加工工艺,并通过分析蚕蛹油产业化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蚕蛹油产业发展的建议。探索蚕蛹油的深加工技术和产品研发,可以为蚕桑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新途径,为蚕蛹油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4.1蚕蛹油的利用蚕蛹油主要来自于缫丝后的蚕蛹。缫丝蚕蛹是我国蚕业生产中主要的副产物之一。每年产蚕蛹量近10万t,理论上可生产蛹油3万t。蚕蛹油的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其脂肪酸组成趋于当今营养学家推荐的人体食用最佳脂肪酸比例。食用后可以显著改善人体脂质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减肥、降脂、降糖和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和药用价值。历史上蚕蛹油代替植物油生产多种产品,比如洗涤剂、柔化剂、增塑剂、功能性食品原料等。随着  相似文献   

5.
有关蚕蛹油脂的提取技术及营养与保健功能研究已广泛开展。应用较多的蚕蛹油脂的分离提取方法是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浸提法;新建立的超临界CO_2萃取、微波萃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等技术使蚕蛹油脂的得率和纯度明显提高;酶法提取则具有成本低、环保、高效等特点。蚕蛹油脂富含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等多种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不饱和脂肪酸作为细胞膜和生物酶的基础成分,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代谢和对疾病预防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辅助降血脂、降血糖、改善记忆、提高抗氧化能力、预防脂肪肝和抗血栓等多种保健功效,因而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本文概述上述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并简要探讨蚕蛹油脂加工利用方面亟待解决与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蚕蛹油是以蚕蛹体为原料抽取的油脂,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用途广泛。以缫丝后的干蚕蛹为原料,采用浸提法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对蚕蛹油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正己烷提取蚕蛹油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 h、料液质量浓度1∶6 g/m L、振荡速率160 r/min,蚕蛹油的出油率达到25.96%。  相似文献   

7.
蚕蛹油是从蚕蛹中提炼出来的一种合有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就蚕蛹油的提取方法,化学成分及组成,营养保健功能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蚕蛹综合利用大有可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蚕蛹是很宝贵的资源。在干的蚕蛹中 ,含有2 5%到 2 9%的蚕蛹油及 51%到 59%的蛋白质。蛋白质中则含有人体所必需的 18种氨基酸 ,还含有可延缓人体衰老的维生素E。因此 ,对蚕蛹开发综合利用大有可为。蚕蛹进行综合利用的途径较多 ,主要有 :一、加工蚕蛹粉。将新鲜、清洁的蚕蛹  相似文献   

9.
蚕蛹油脂含量丰富,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介绍了超临界CO2萃取蚕蛹油,并进一步提取不饱和脂肪酸以及α-亚麻酸的工艺研究概况。蚕蛹油功能性成分提取工艺的改进,对蚕蛹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桂仲争 《蚕业科学》2017,43(4):537-545
利用蚕蛹开发高附加值的食、药用产品是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及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近10多年,蚕蛹的利用范围不断拓展,利用形式从直接作为食品延伸到目标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的功能化利用,与此相应,蚕蛹深度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加工技术、产品的营养保健功效研究也较为系统、全面地展开,该领域的研究涉及生物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营养学、药理学以及先进的加工技术等。本文综述蚕蛹营养价值研究,蚕蛹蛋白、蚕蛹油和甲壳素的深加工技术及产品的功能与应用研究,蚕蛹虫草的栽培与药效成分和保健功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和进展,并对蚕蛹高附加值开发利用研究及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家蚕作为天然蛋白质纤维——蚕丝的生产者,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农村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化纤产品的不断创新,原料茧生产效益和丝绸服饰性能方面的优势相对下降。在韩国,原料茧生产几乎消失,但以家蚕作为与健康有关的功能性素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却方兴未艾。例如:以蚕粉为原料研制的降血糖制剂,已被韩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定为保健食品,自1995年以来已生产约3 000 t;家蚕具有富集食下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功能也被证明;雄蚕蛹(蛾)被开发为男性增进剂;对蚕粉、蚕尿及白僵蚕保健功能方面的研究也非常活跃。家蚕资源的多功能开发利用为蚕农增收做出了贡献。可以预言,家蚕及其产品作为功能性素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韩国未来高附加值新型农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蚕蛹加工利用率低的问题,探讨了提取脱臭蚕蛹蛋白和蚕蛹油的工艺流程,总结了蚕蛹脱脂、脱臭、脱色工艺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几年来蚕蛹在医药和食品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蚕蛹多糖及提取物、蚕蛹蛋白、蚕蛹油、蚕蛹吸附材料、蚕蛹生物反应器和蚕蛹培养基,以及蚕蛹粉在食品方面的直接利用和作为添加原料利用等方面的概况。蚕蛹在医药和食品等方面的利用不仅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还可以为蚕桑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蚕蛹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蚕蛹蛋白和蚕蛹油两方面在食品、医药、饲料、生物防治、轻工业等多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揭示了蚕蛹的组成成分在现今各个行业的潜在利用价值,为今后蚕蛹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蚕蛹综合利用产品研发现状及原料前处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我国蚕蛹综合利用产品研发现状的分析认为,建立蚕蛹产品加工生产的原料前处理工艺是解决蚕蛹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发展瓶颈的关键技术之一。从蚕蛹原料预处理以及蛹油制品、蚕蛹蛋白产品、蚕蛹甲壳素产品生产原料的前处理4个方面,探索了一整套实用的蚕蛹产品加工生产的原料前处理工艺流程,能有效分离蛹油、蛹蛋白和蛹甲壳素3种可利用成分,为后续产品的研发提供优质基础原料。  相似文献   

16.
蓖麻蚕原料茧生产中有大量鲜蛹。经分析测定蓖麻蚕不论品种与取食蓖麻叶或木薯叶,其蚕蛹的营养成分是基本稳定一致的。与家蚕蛹相比更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源,而且还含各种矿质元素及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而有毒成分游离氨基态氮及铅均在食品卫生标准柱之下。因此适合作老年和婴幼儿保健食品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蓖麻蚕原料茧生产中有大量鲜蛹.经分析测定蓖麻蚕不论品种与取食蓖麻叶或木薯叶,其蚕蛹的营养成分是基本稳定一致的.与家蚕蛹相比更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源,而且还含各种矿质元素及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而有毒成分游离氨基态氮及铅均在食品卫生标准柱之下.因此适合作老年和婴幼儿的保健食品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家蚕的起源分化,除了可以用考古学、历史学及家蚕各种自身特性等方法外,研究野蚕与家蚕的异同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在我国人们一直主要从形态及细胞学水平分析家蚕与野蚕的异同,较少从生化角度去研究,而生化性状被人为选择的机会少,从生化性状探讨家蚕与野蚕的异同,进而研究家蚕的起源分化,可能是一条较为科学的途径。故本文时野蚕和家蚕的血液酯酶同工酶(EST)、酸性磷酸酶同工酶(ACP)  相似文献   

19.
将脱脂蚕蛹水解后用作产油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氮源,生产营养价值高的可食用油脂,探究蚕蛹水解液中Fe~(3+)和Zn~(2+)对产油微生物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的生长及油脂累积的影响。首先于酵母对数生长期,在氮限制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3mol/L Fe~(3+)和10-3mol/L Zn~(2+)溶液,使油脂合成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3.59%和38.70%,且同时添加Fe~(3+)和Zn~(2+)比单独添加Fe~(3+)和Zn~(2+)使油脂含量分别提高了27.88%、5.75%。然后于酵母对数生长期以脱脂蚕蛹水解液作为补料加入培养基,不仅使油脂的产量较酵母粉补料培养基提高了40.67%,而且使酵母合成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UFAs/SFAs)含量的比值从3.78提高到8.25,合成三酰甘油的sn-2和sn-1,3位脂肪酸的UFAs/SFAs值分别提高17.9%、179.8%。试验结果表明:以来源丰富的蚕蛹水解液作为解脂耶氏酵母发酵培养生产油脂过程中的补料,其浓度适中的Fe~(3+)、Zn~(2+)与其他有益组分对酵母生长和油脂合成及积累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使脂肪酸组成及分布改善。  相似文献   

20.
蚕蛹应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近年来与蚕蛹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蚕蛹多糖、蚕蛹蛋白、蚕蛹油、蚕蛹吸附材料、蚕蛹生物反应器、蚕蛹培养基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概况。蚕蛹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较广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