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利用AMMI模型对花生区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G两品种稳定性较好,A、I、B三品种稳定性较差。文章还分析了Di(1)和Di(2)的一致性问题,并对基因与环境的互作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定位一个稻米垩白粒率高温耐性QTL,为外观品质育种及解析垩白粒率高温耐性的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非洲栽培稻耐热品种IRGC102309(Oryza glaberrima Steud.)和籼稻品种R9311(O. sativa L. subsp. indica Kato.)为亲本构建的栽培稻种间染色体片段导入系CSIL05-23为材料构建次级分离群体,结合人工气候室模拟灌浆期高温胁迫处理,采用垩白粒率高温钝感值为评价指标,对非洲栽培稻垩白粒率高温耐性 QTL 进行检测。【结果】 在BC6F2分离群体,利用单标记分析,发现第5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1200与垩白粒率耐热性状极显著正相关(P=0.0005)。进一步利用BC6F3和BC6F4分离群体,采用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和复合区间作图法在水稻第5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1200-RM5796区间重复检测到一个灌浆期垩白粒率耐热性QTL, 命名为qHTCGR5,分别解释11.4%和17.5%表型变异。根据BC6F4分离群体的纯合重组体表型分组,利用置换作图方法将目标QTL同样定位在SSR标记RM1200-RM5796之间,遗传图距为1.3 cM,物理图距约为333.4 kb。【结论】 控制垩白粒率耐热性的qHTCGR5是一个能够用于稻米外观品质育种的新QTL。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稻科学》2020,(2)
【目的】本研究旨在定位一个稻米垩白粒率高温耐性QTL,为外观品质育种及解析垩白粒率高温耐性的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非洲栽培稻耐热品种IRGC102309(Oryza glaberrima Steud.)和籼稻品种R9311(O. sativa L. subsp. indica Kato.)为亲本构建的栽培稻种间染色体片段导入系CSIL05-23为材料构建次级分离群体,结合人工气候室模拟灌浆期高温胁迫处理,采用垩白粒率高温钝感值为评价指标,对非洲栽培稻垩白粒率高温耐性QTL进行检测。【结果】在BC_6F_2分离群体,利用单标记分析,发现第5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1200与垩白粒率耐热性状极显著正相关(P=0.0005)。进一步利用BC6F3和BC6F4分离群体,采用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和复合区间作图法在水稻第5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1200-RM5796区间重复检测到一个灌浆期垩白粒率耐热性QTL,命名为qHTCGR5,分别解释11.4%和17.5%表型变异。根据BC6F4分离群体的纯合重组体表型分组,利用置换作图方法将目标QTL同样定位在SSR标记RM1200-RM5796之间,遗传图距为1.3 cM,物理图距约为333.4 kb。【结论】控制垩白粒率耐热性的qHTCGR5是一个能够用于稻米外观品质育种的新QTL。 相似文献
5.
6.
7.
利用AMMI模型分析我国杂交籼稻整精米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MMI 模型分析了6种杂交籼稻在我国5个籼稻亚区平均整精米率,以评价我国杂交籼稻整精米率的稳定性、地区适应性等。结果表明,两优培九的整精米率较高且稳定性优;Ⅱ优838、丰两优1号的整精米率较高但稳定性较差;D优527、金优207的整精米率虽低但稳定性较好;冈优725的整精米率较低且稳定性最差。D优527、冈优725、金优207在浙、沪、苏稻亚区表现较好的适应性;两优培九、Ⅱ优838、丰两优1号在琼粤桂稻亚区、 闽台稻亚区、 皖赣鄂湘稻亚区、滇黔川渝稻亚区表现较好的适应性。皖赣鄂湘稻亚区、 滇黔川渝稻亚区的交互作用小且品种辨别力弱,另外3个则不然。因此,我国籼稻整精米率以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最大,基因效应其次,环境效应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9.
应用AMMI模型评价湖南棉花区试品种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MMI模型对2007年湖南省棉花区试QB组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AMMI模型的分析结果能更有效地解释基因与环境间的互作,从而提高综合评价参试品种稳定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辽宁省水稻品种的稳定性、丰产性、适应性及不同试验点的区分力,利用AMMI模型对2019年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中早熟组参试品种及试验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三者平方和分别占总平方和的17.0%、49.72%、14.19%。AMMI模型中前2个主成分值达到极显著水平,共解释76.5%的交互作用,能有效地分析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源粳2号(g4)、美锋稻245(g2)、富禾稻258(g5)属高产稳产型品种,6个试验点中,区分力最强的是开原市示范繁殖农场(e1)。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沉睡的荒原苏打盐碱土以其特有的碱度高、物理性状恶劣等顽症,而使改良利用工作困难重重,就是在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也不能很快将其消灭。沉睡在松辽平原西部,哲里木盟境内的十万余亩低洼苏打盐碱荒原就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2.
13.
14.
稻米粒形和垩白度的QTL定位和上位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由181个家系组成的Lemont/特青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以及由161个RFLP、SSR标记和3个形态标记构建的全长为1916.5 cM、覆盖水稻基因组12 条染色体的连锁图,采用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方法(QTLMapper V10),对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垩白度等4个稻米品质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QTL)进行了分析。在水稻的所有12 条染色体上共定位到7个加性主效QTL和19对上位性QTL,其中控制粒长、粒宽、长宽比的主效QTL各2个,控制垩白度的QTL 1个,分别解释12.8%、40.0%、26.0%和42.1%的表型变异;共检测到6对影响垩白度、6对影响粒长、7对影响长宽比的上位性QTL,分别解释52.2%、31.3%和38.2% 的表型变异。结果表明,上位性QTL和主效QTL一样在稻米粒形和垩白度的遗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吉林省随着盐碱低洼地的开发,盐碱土种稻的面积不断扩大。作为栽培的重要手段一施肥,目前还有人采用较落后的“大头肥”氮素施肥法。关丽君等人提出的全生育期氮肥分施法和日本学者桥川潮等人提出的无氮素蝗肥施肥法等,只就一般的水稻土而言,而在盐碱土壤上,最适氮肥施用方法和不同氮肥施用方法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如何,国内报导甚少。为此,设计了本试验以探讨盐碱土水稻的最适氮肥施用方法和 相似文献
17.
将AMMI模型应用于水稻区试稳定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比较,AMMI模型可深入分析品种与区试地点的互作,为水稻区试品种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发展杂交稻以来,对其米质十分关注。除了影响米质的遗传因素之外,环境,特别是灌浆结实期的气候条件与杂交稻米质的关系如何,研究尚少,仅见过周广洽等人运用人工气候箱的试验报道(1986)。笔者于1986年曾进行田间试验,现仅就灌浆结实期气候因素交稻米主要外观品质——垩白的关系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