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合理施用氮肥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为促进蜀优217的推广,笔者于2016-2017年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开展了不同氮肥用量与尿素类型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以集成蜀优217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尿素类型及其互作均极显著影响蜀优217产量。水稻产量未能与氮肥施用量同步增加,不同类型尿素处理间水稻产量差异明显,施用腐植酸尿素在低氮水平也可以获得较高产量。因此,在蜀优217生产上,可选择腐植酸尿素,以纯氮8 kg/667 m2、底肥∶蘖肥∶穗肥=6∶2∶2的运筹方式,可获得较好的产量和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氮素穗肥占比的处理,研究了氮肥运筹对申优17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运筹方式影响申优17产量构成和农艺性状,形成产量差异。总氮施用量240 kg/hm~2、穗肥氮占比30%时,能够协调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等产量因素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大穗的形成,从而获得高产。在水稻生产中,通过控制氮肥用量和优化穗肥占比,可以获得最优农艺性状,达到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大穗型杂交梗稻组合氮肥高效管理模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杂交粳稻组合辽优521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辽优5218在两种氮肥运筹方式下,蘖肥施用时期均以6月4日和6月17日两次分施效果为佳.其中,基、蘖、穗肥比例为3:5:2时,产量最高,达到10 430.2 kg/hm2.  相似文献   

4.
氮肥运筹方式对大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追施适量氮肥以满足其对营养的需求 ,有利于个体稳长不衰和籽粒产量的形成。但氮肥运筹方式不同所产生的作用方向和效果也不同 ,最终使穗粒结构改变而影响籽粒产量的表现。本研究旨在分析大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对等量氮肥分次追肥的反应 ,探讨大麦获得高产优质的合理氮肥运筹方式 ,供大麦生产应用。1 试验设计和方法试验于 1 997~ 2 0 0 0年度在建湖县冈东镇一农户承包地内进行。试验地土质轻壤 ,前茬黄豆 ,中上等肥力水平。供试大麦品种为二棱偏春性、啤饲兼用型苏引麦 1号。播种期 1 0月 1 8~ 2 2日 ,播种量 …  相似文献   

5.
唐进  林昌明  吉剑  陈兴惠 《作物研究》2013,(5):431-433,437
2012~2013年在江苏海安对不同机条播行距、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适期早播(10月底前)、总施氮量270kg/hm2条件下,以相对较少的基本苗(165万~180万/hm2),采用“六改四”(行距30em)的机条播方式,氮肥运筹以基肥:壮蘖肥:拔节孕穗肥为5:1:4或6:1:3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此技术组合可作为该地区超高产小麦栽培技术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6.
氮肥运筹方式对油菜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素淋失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油菜产量、氮肥利用率、氮素淋失及氮素平衡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氮肥(CK),氮肥全部基施(TJ),氮肥60%基施、40%做越冬肥追施(TJD),氮肥60%基施、40%做薹肥追施(TJT),氮肥60%基施、20%做越冬肥、20%做薹肥追施(TJDT)。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分期施用可明显增加油菜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其中以TJDT处理效果最佳,与TJ处理相比,TJDT处理的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及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7.6%、2.1kg·kg-1氮和4.9%。同时,TJDT处理的氮素淋失量也最小。氮素平衡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氮素平衡影响不大,但是均比氮肥集中做基肥施用(TJ)的表观损失明显减小。尽管油菜收获后,各施氮处理土壤氮素均有盈余,但分期施肥盈余量明显高于TJ。研究表明在油菜生产中,氮肥分期施用既能提高油菜籽的产量和氮肥的利用效率,又可获得较好的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7.
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稻产量及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淮稻11号和甬优2640为材料,研究了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比例对钵苗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7∶3或6∶4时,2个品种穗粒结构协调性好;群体茎蘖消长平稳,最终成穗率达70%以上,并能增加中后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最终实产明显高于其他比例处理。  相似文献   

8.
以北方粳型超级稻沈农265为试材,对不同氮肥运筹模式的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氮水平下(12.5kg/667m^2),穗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为正相关显著水平,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正相关但不显著;在高氮水平下(14.5kg/667m^2),穗数、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正相关显著水平,但与低氮水平相比,穗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有所下降。相同施氮水平条件下,按不同生育时期施用氮肥的“三段五次”、“稳前、攻中、优后”模式产量均显著高于前期集中施用的“一头轰”和“长效一次性”。深入分析表明,“三段五次”施氮模式充分发挥了沈农265的穗数优势,特别是在低氮水平下产量优势更为明显;“稳前、攻中、优后”施氮模式则具有高穗内因素(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优势,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明显提高。此外,这两种施氮模式在施氮总量为14.5kg/667m^2时均实现了超高产量(〉11thm^2)。从氮肥利用率上看,“稳前、攻中、优后”施氮模式的吸氮量、氮肥表观利用率较高,但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施氮物质生产力(施氮颖花生产力、施氮物质生产力、施氮表观生产力)低于“三段五次”施氮模式。“一头轰”和“长效一次性”施氮模式由于施氮时期过于集中,氮素流失严重,氮素供需矛盾突出,尽管技术轻简,但由于不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因而不适于高产品种的集约强化栽培。  相似文献   

9.
针对长江流域双季稻机插秧发展缓慢的问题,以常规早稻品种中嘉早17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栽插密度与氮肥用量对机插双季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双季稻产量并未随栽插密度增加而显著增加。以高密(36.4万穴/hm2)+高氮(施纯氮量早稻175.5 kg/hm2,晚稻189 kg/hm2)处理产量最高,其中,早稻为7.80 t/hm2,晚稻为9.05 t/hm2,但与高密+中氮(施纯氮量早稻110 kg/hm2,晚稻140 kg/hm2)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且栽插密度和施氮量间互作效应不显著。氮肥利用率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下降,随栽插密度增加而提高。其中,氮肥吸收利用率中氮比高氮平均增加13.26%,高密度比低密度平均增加17.53%。由此可见,提高栽插密度,减少氮肥用量,既可通过大幅增加有效穗以实现高产,又能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少氮密植可作为长江流域机插双季稻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氮肥运筹对小麦HMW GS形成与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小麦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多穗型品种031085和大穗型品种山农91为试验材料,利用SDSPAGE电泳等分析技术,研究了氮肥运筹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HMWGS出现的时间多在花后10~15 d,且多穗品种相对早于大穗品种;氮肥运筹对HMWGS出现时间影响不大;亚基组合1Bx7+1By9出现时间早于亚基1Dx2+1Dy12;不同施氮处理下,开花后各小麦品种HMWGS亚基的积累过程均呈三次曲线增长;各亚基积累量所占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较为平稳,受施氮影响较小,y型亚基百分含量高于x型亚基。  相似文献   

11.
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空育131和垦鉴稻6号为材料,设置3种氮肥施用策略(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粒肥=4∶2∶1∶2∶1、5∶3∶0∶2∶0、4∶3∶1∶2∶0),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的施肥策略。结果表明,3种氮肥施用策略中,以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粒肥为4∶3∶1∶2∶0处理的产量最高,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中较为合理的氮肥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12.
氮肥运筹对啤酒大麦籽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氮肥运筹对啤酒大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调节效应,以啤酒大麦花30为材料,在施纯氮总量225kg.hm-2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对千粒重、β-淀粉酶活性、蛋白质组分含量动态变化和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花后天数的增加,大麦籽粒千粒重、β-淀粉酶活性、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呈现由低到高的变化,而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先急剧上升,后略微下降;(2)增加拔节肥比例能显著增加β-淀粉酶活性、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而对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影响较小;(3)千粒重、β-淀粉酶活性及蛋白质组分含量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4)随着氮肥用量后移,有效穗数、产量呈上升趋势,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建议在类似本试验条件下的啤酒大麦生产区,基肥、苗肥、拔节肥比例以6∶3∶1为宜。  相似文献   

13.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方超级稻沈农265为材料,研究了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纯氮210kg/hm2,且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为6∶4时,由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其他处理提高2.4%~21.1%,致使产量提高3.3%~20.2%;同一基蘖肥与穗粒肥施用比例下,随施氮量的增加,沈农265的总吸氮量呈上升趋势,而氮素利用率有下降趋势;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穗粒肥比例增加有利于总吸氮量和氮素利用率的提高;适宜施氮量和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能为水稻整个生育期提供比较平衡的氮素供应,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协调产量构成因素,从而提高产量,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超级杂交早稻陵两优268在“三定”栽培、免耕摆栽、传统栽培条件下的产量构成特点、干物质生产特性、氮素吸收量及其利用率,结果表明:与传统栽培相比,“三定”栽培处理齐穗期后干物质积累量大、有效穗较多,产量较高,氮素吸收量分蘖中期和幼穗分化期较低,齐穗期和成熟期较高,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均较高;免耕摆栽处理有效穗较多,但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居劣势;氮吸收特点与“三定”栽培处理相似,但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比“三定”栽培处理略低.表明陵两优268采用“三定”栽培法可实现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机插条件下不同的栽植密度、氮肥使用量和氮肥中基、蘖、穗肥不同的用量比例对两系杂交水稻两优1528群体动态、产量构成以及生育进程.结果表明,两优1528分别在机插密度为24.0万穴/hm2、氮肥用量247.5 kg/hm2以及基、蘖、穗肥比例为5:3:2时产量最高.栽植密度过大,无效分蘖增多,每穗总粒数减少,密度过小则群体总量较小,有效穗不足;氮肥用量达247.5 kg/hm2时虽然产量最高,但氮肥偏生产力(PPN)较低,而氮肥用量202.5 kg/hm2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油菜产量、氮肥利用率、氮素淋失及氮素平衡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氮肥(CK),氮肥全部基施(TJ),氮肥60%基施、40%做越冬肥追施(TJD),氮肥60%基施、40%做薹肥追施(TJT),氮肥60%基施、20%做越冬肥、20%做薹肥追施(TJDT)。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分期施用可明显增加油菜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其中以TJDT处理效果最佳,与TJ处理相比,TJDT处理的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及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7.6%、2.1 kg&;#8226;kg-1氮和4.9%。同时,TJDT处理的氮素淋失量也最小。氮素平衡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氮素平衡影响不大,但是均比氮肥集中做基肥施用(TJ)的表观损失明显减小。尽管油菜收获后,各施氮处理土壤氮素均有盈余,但分期施肥盈余量明显高于TJ。研究表明在油菜生产中,氮肥分期施用既能提高油菜籽的产量和氮肥的利用效率,又可获得较好的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7.
栽培方式对陆两优996产量形成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施氮180kg/hm2与不施氮条件下,比较了宽窄行和等行距两种栽培方式对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产量形成特性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等行距栽培相比,宽窄行栽培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原因在于:促进分蘖,提高有效穗数;促进穗分化,提高每穗总粒数;增大叶面积,延缓叶片衰老,促进物质积累;降低茎鞘物质输出率,改善源库关系。(2)与等行距栽培相比,宽窄行栽培的氮素累积量、氮肥利用率与氮素吸收效率显著提高,氮收获指数与氮素利用效率显著下降,而氮生理效率与氮肥效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水稻生产氮肥运筹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殿平 《北方水稻》2015,45(2):23-24,34
以北方超级稻铁粳7号为试材,重点分析了水稻生产氮肥运筹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粳7号的实际产量以施纯氮255 kg/hm2、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为8:2处理下达到最高为9 270.1 kg/hm2,以较高的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获得高产;施纯氮210 kg/hm2、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为6:4处理下次之为9 131.5 kg/hm2,以较高的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来获得高产,二者产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9.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邯708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冀南地区的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当地主推小麦品种邯708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追氮时期和追氮数量对邯708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一定氮肥总量水平下,分次追施氮肥较一次性追施氮肥可以提高产量,并且可以提高籽粒品质,尤其对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大。研究表明,在中上等地力条件下底施纯N 108 kg·hm-2时,拔节期追施纯N 60~90 kg·hm-2和孕穗期追施纯N 60 kg·hm-2为冀南地区优化的氮肥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20.
氮肥运筹技术对直播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相同落谷量、等氮量条件下,氮肥基施比例过多,不利于直播早稻萌芽而影响成苗率。茎蘖增长速度与最高分蘖数随基施氮肥比例增加而提高,但基肥施氮量大易造成水稻群体过大而使成穗率降低。前期基蘖肥高时可促进早稻的地上部分生长,以及物质运输,有利于早稻分蘖,但也会抑制地下部分的生长。降低基施氮肥比例可促进根系生长,增加穗肥比例,可增加地上部分干物重,保持后期根系活力,并提高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直播早稻的基、蘖、穗的氮肥适宜施用比例为60:20:20,可保持较高的成穗率,适宜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使群体发展比较合理,产量表现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