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祝斜茎黄芪是针对高寒地区驯化选育的多年生豆科牧草。试验旨在通过多年的栽培试验观测,对天祝斜茎黄芪在不同海拔区域的适应性、生产性能和草品质作出评价。结果表明:在2 500~2 700 m高海拔寒冷地区,播种当年天祝斜茎黄芪的越冬率在96%以上,第2年起可完成整个生育期且收获成熟种子,第2~4年一茬草平均干草产量在7 000 kg/hm~2以上,初花期粗蛋白含量17.16%,异黄酮含量0.83%。说明天祝斜茎黄芪不仅具有较高的牧草产量和饲用价值,而且合理利用对家畜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2.
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优良豆科牧草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半干旱地区旱作条件下,对陇东苜蓿、和田苜蓿、红豆草、小冠花、百脉根和沙打旺6种豆科牧草的生产性能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各牧草一般于4月份返青,7月中旬至9月初种子成熟,生育天数110~16 0d ,最后一次刈割后再生草大部分于12月枯黄,生长天数2 10~2 5 0d。干草产量排序为:陇东苜蓿>沙打旺>小冠花>和田苜蓿>红豆草>百脉根;茎叶比资料显示,叶量所占比例分别为陇东苜蓿39. 6 %、沙打旺4 4. 0 %、小冠花4 5 . 2 %、和田苜蓿4 8. 4 %、红豆草5 8 .3%、百脉根5 3. 3% ,各种牧草表现出了不同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应大庆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良豆科牧草品种,试验测定了18个豆科牧草品种的生育期、越冬率、茎叶比、生长速度以及生产性能等。结果表明:草原1号、公农1号、龙牧801、龙牧803、甘农大叶苜蓿和龙牧806苜蓿表现较好,优于其他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松嫩草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呼伦贝尔天然草地野生牧草种子萌发特性,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5、20、25、30 ℃)对不同地区采集的扁蓿豆、斜茎黄芪和野火球3种野生牧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和分析野生豆科牧草种子各项发芽指标。结果表明:野生豆科牧草种子萌发率普遍较低,不同温度条件下对3种野生豆科牧草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扁蓿豆种子和野火球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均随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在30 ℃时发芽指标最高;斜茎黄芪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随温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25 ℃时发芽指标最高。扁蓿豆种子活力指数在温度为20 ℃时最大,为14.53;斜茎黄芪活力指数在不同温度下为4.89~7.11,活力指数最高温度为25 ℃;野火球种子在30 ℃下活力指数最高,为18.04。综合考查各项指标,3种野生豆科牧草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 ℃。该试验结果为呼伦贝尔天然草地野生牧草种子萌发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寒地区优良豆科牧草的筛选及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缓解高寒牧区冬春季节家畜蛋白饲料缺乏的问题 ,进行了优良豆科牧草的引种栽培及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筛选出的甘农 1号杂花苜蓿和陇东苜蓿的干草产量两年平均为 4 930 .3和4 912 .1kg/hm2 ,茎叶比分别为 1∶0 .81和 1∶0 .83,越冬率为 74 .95 %和 71.6 5 %。  相似文献   

6.
2001 ̄2002年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江西沟乡上社村试验点进行了13种牧草旱作条件下的引种试验,通过两年的试验观测,综合13种牧草产草量与越冬率,从中筛选出适宜共和地区推广种植的牧草为多叶老芒麦、肥披碱草和陇东苜蓿。  相似文献   

7.
大田条件下采用生物替代试验对沙打旺和苜蓿单播及混播的一年生人工草地进行了土壤水分利用动态格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种密度下土壤水分随生育期变化相似,均呈下降趋势,但随播种密度增大,不同播种方式平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逐渐增大,而2种牧草平均群体水分利用效率比较为混播下苜蓿>单播苜蓿>单播沙打旺>混播下沙打旺.牧草返青后,在中密度下显示出较宽的资源共享生态位,而低密度和高密度显示出稍窄的资源共享生态位.3种密度下整个生育期内苜蓿的相对竞争力均高于沙打旺,其中平均相对竞争力比较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而且随生育期变化苜蓿的相对竞争力持续增强.苜蓿对沙打旺的相对竞争力与混播处理中苜蓿对沙打旺的群体水分利用效率比有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在苜蓿与沙打旺一年生混播试验中苜蓿竞争力始终大于沙打旺,其中密度效应和水分利用为两者种间关系调节的重要影响因素.2种牧草混播中苜蓿生产力、群体水分利用效率与苜蓿对沙打旺的竞争优势为性状互利关系.因此,旱生环境中苜蓿与沙打旺的水分利用格局可能由2个物种种间竞争关系所驱动的,水分资源利用状况反应了两者对干旱胁迫环境下适应种间竞争的生活史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主要研究巴仑台(104团三牧场)地区引进抗旱牧草紫花苜蓿、红豆草、老芒麦3个品种并进行人工栽培,详细观察其生长发育性能、越冬及适应情况。两年来的试验结果表明,巴仑台(104团三牧场)地区高寒草原地带播种当年3种牧草均出苗,生长良好但是还未能达到开花期。第二年3个品种中老芒麦返青早,安全越冬,生长旺盛,有望开花结实;苜蓿和红豆草返青较晚。说明老芒麦可在巴仑台海拔2 660m左右的高寒地区生长良好,很有推广种植价值。  相似文献   

9.
2001-2002年在共和县江西沟乡上社村试验点,进行了13种牧草旱作条件下的引种试验,通过两年的试验观测,综合13种牧草产草量与越冬率,从中筛选出适宜共和地区推广和种植的牧草为多叶老芒麦、肥披碱草和陇东苜蓿。  相似文献   

10.
2001~2002年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江西沟乡上社村试验点进行了13种牧草旱作条件下的引种试验,通过两年的试验观测,综合13种牧草产草量与越冬率,从中筛选出适宜共和地区推广种植的牧草为多叶老芒麦、肥披碱草和陇东苜蓿。  相似文献   

11.
选取4种豆科材料(红豆草、小冠花、红三叶和苜蓿)和2种禾本科材料(垂穗披碱草和猫尾草),研究其在高寒山区的生长状况以及适应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播种的6种牧草都没有完成生活史,一些牧草的产量较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如红豆草、小冠花等,适合在高寒山区种植;有的牧草产量低,如垂穗披碱草,能作为改良退化草地种植;有的草的产量低,越冬率差,如红三叶,这种草如果没有相关的保护措施,不建议在高寒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甘肃省临潭县高寒山区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于早春播种6种多年生牧草,以探讨其在高寒山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对其物候期、生物学特征、产量、营养及翌年越冬率观测结果表明:播种当年6种牧草均未完成其生活史,仅停留在分蘖(枝)期;甘肃红豆草、小冠花、甘农一号苜蓿和猫尾草产草量较高、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可在高寒山区退牧还草和人工草地中建植;垂穗披碱草适应性强,产草量较低,可作为改良退化草地草种加以利用;红三叶在高寒山区越冬率和产量都较低,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建议种植。  相似文献   

13.
在长春地区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对四年生美国苜蓿王的生长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美国苜蓿王一年可刈割三茬,干草产量为20359.82kg/hm^2,生长速度受天气影响较明显,分蘖性能较好,越冬率达87%以上,茎叶比为1:1.057。综合来看,此牧草较适应当地眷旱春寒的气候,其生产潜力大,是该地区建立人工草地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适宜草种。  相似文献   

14.
2005~2006年在云南省昆明市进行沙打旺牧草引种栽培试验,对其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沙打旺在亚热带地区秋季播种比春季播种好,且农艺性状总体表现良好,能安全越冬;沙打旺苗期长达120d左右,且生长缓慢。为使沙打旺能正常生长,加强田间管理是关键。因此,试验主要通过引种栽培,以丰富云南省牧草结构,推动当地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紫花苜蓿休眠类型与生长特性及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采用分期播种试验(5,10,15,20℃)研究比较了6个不同休眠级的苜蓿的生长特性和生产性能,结果表明:苜蓿的休眠性与生育期(出苗、返青、开花)、生长速度、再生性、越冬率、产草量关系比较密切。半休眠品种出苗早、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产草量高,但返青迟,越冬率较低。休眠级为4和5的品种适宜在太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适宜的牧草品种是发展畜牧业生产、建立人工草场、改良退化草场的物质基础.为改良祁连山区退化天然草原,通过牧草品种引种对比试验,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共引种54个牧草品种,豆科、禾本科牧草各占27种.通过对参试品种进行出苗率、越冬率、物候期、生长速度、产草量等测定分析,综合评价在祁连山区的适宜性.结果表明,有23个品种对当地气候环境较为适宜,其中,紫花斜茎黄芪等13个豆科牧草品种和爱冠无芒雀麦等10个禾本科牧草品种,可作为在祁连山高海拔冷凉地区进行退化天然草原改良的适宜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7.
苜蓿引种与沟播覆土对越冬率的影响黄金宁(海南州草原站813000)海南州属于气候寒冷、生长季短、枯草期长的牧业区,天然草地缺少豆科牧草,草群蛋白质含量低。为了探索在高寒牧区种植豆科牧草。前人已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88年,我们在共和县倒淌...  相似文献   

18.
在长春地区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对四年生美国苜蓿王的生长发育进行观察。结果 表明:美国苜蓿王一年可刈割三茬,干草产量为20 359.82 kg/hm2,生长速度受天气影响较明 显,分蘖性能较好,越冬率达87%以上,茎叶比为1:1.057。综合来看,此牧草较适应当地春旱 春寒的气候,其生产潜力大,是该地区建立人工草地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适宜草种。  相似文献   

19.
覆膜种植对高寒区土壤水热、养分和苜蓿越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覆膜种植对青藏高原高寒区苜蓿(Medicago)越冬的影响,试验以‘甘农1号’杂花苜蓿为材料,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高寒地区进行了3种覆盖模式的苜蓿种植试验,以垄沟(Ridge and furrow,RF)为对照,以垄沟覆膜(Film mulching on ridge and furrow,FMRF)和平作地膜(Film mulching parallel to the ground,MPG)为处理组,研究分析苜蓿生长当年的土壤水热及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和RF相比,FMRF和MPG处理下苜蓿越冬率提高了25.76%和23.79%,覆膜下苜蓿越冬率达88%以上;覆膜可提高高寒区苜蓿地土壤温度和水分,和RF相比,MPG增温2.3℃,增温效果最佳,FMRF增加土壤水分6.93%,保墒效果最佳;土壤氮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在土壤水热改善的基础上也得到增加,土壤氮含量和酶活性在0~30 cm各土层均表现为:FMRF>MPG>RF。在天祝高寒区及类似区域采用覆膜处理可以提升土壤温度和水分,促进微生物活动,使土壤酶活性增加,进而促进土壤氮素循环,使苜蓿种植当年的生物量和越冬率得到提高,且FMRF处理效果优于MPG。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于一九九七年在当雄县草原站进行,引进优良耐寒、耐旱牧草品种四种。通过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甘农一号杂花苜蓿和西伯利亚冰草,这两种牧草生长旺盛,生产性能好,品质优良,适口性好,且能在晚秋和早春提供优良饲料,如果大面积推广种植,可以大大缓解冷季牧场的压力;西伯利亚冰草对杂草的竞争力较强,其余引种牧草相对较弱,高寒地区牧草引种的工作关键是整地精细,注意苗期管理,入冬前要覆盖有机肥料羊粪,以提高牧草的越冬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