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豆花荚期冠层晴天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SE590辐射分光光谱仪在晴天中午对大豆冠层各种辐射光谱成分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冠层上方总辐射、反射辐射及基部透射辐射的各种光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冠层上方总辐射、反射辐射、基都透射辐射及吸收辐射中光合有效辐射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7.5%、25.7%、29.6%和80.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大豆冠层反射率光谱变化规律,并利用三次样条函数对大豆冠层反射率光谱曲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56组实测数据组成的反射率──波长曲线可以由12组实测数据通过三次样条函数进行较为准确的模拟,平均模拟误差为4.9%。 相似文献
2.
不同棉花品种群体冠层构成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棉田群体冠层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棉花的光合作用、棉田温度、湿度、CO2浓度的变化,对创建高产棉田至关重要,本文利用CI-110数字植物冠层结构分析仪,对新疆两个主要棉花品种新陆早8号和新陆早6号群体冠层指标叶面积LAI、平均叶角度MFIA、散射光透过系数TD、直射光透过系数TR、消光系数K和叶分布等进行测定,通过指标测定表明两品种在群体构成上差异较大,新陆早8号株型紧凑,叶面积指数、平均叶角度和透射系数比较协调,利于构建高密度群体,新陆早6号株型较松散,应特别注意加强株型控制,防止徒长,造成郁蔽.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措施下拔节期水稻冠层反射光谱特征及其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栽培措施(密度、移栽叶龄、施氮量及水分管理方式)对稻田拔节期冠层反射光谱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不同栽培措施通过影响水稻拔节期群体生长特征而引起冠层反射光谱发生变化。增施氮肥、水层灌溉、减小栽插秧龄和增加密度都使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增加,可见光波段反射率降低。用绿(560 nm)、红(660 nm)和近红外(810 nm)3个波段的反射率和比值植被指数为指标,用模糊聚类方法可以完全无误地区分开拔节期不同处理的水稻群体。说明通过光谱分析可以识别不同栽培措施和生长状况下的水稻群体。 相似文献
4.
5.
行距对两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冠层结构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寒地粳稻龙粳20(多蘖 弯穗型)和龙粳21(少蘖 半直立穗型)为试材,研究了行距对两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冠层结构、形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与两种类型水稻成穗率呈先降后升的二次回归关系,与分蘖末期叶面积指数和单位面积最大茎蘖数呈先升后降的二次回归关系。行距对龙粳20一次枝梗的影响大于二次枝梗,而龙粳21则相反;行距与参试品种的二次枝梗结实率和穗结实率均呈负相关,其中与龙粳20二次枝梗结实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行距与龙粳20产量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与龙粳21的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多蘖 弯穗型品种的株型性状更易受到行距的影响,其中行距与龙粳20的剑叶长、剑叶宽、倒1节间长、倒2节间长和穗长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龙粳21的各株型性状相关均不显著。较宽行距有利于多蘖 弯穗型品种穗、茎、叶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形成,龙粳20的最佳行距处理为30 cm,而少蘖 半直立穗型品种龙粳21,窄行距更佳,最佳行距为21 cm。分析认为宽行距移栽有利于改善多蘖 弯穗型品种的群体生态环境,窄行距有利于提高少蘖 半直立穗型品种的空间利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究不同茶树品种的光合特性,为选育高光效茶树品种及优化栽培管理技术提供参考。以4个茶树品种(‘九龙袍’‘紫玫瑰’‘紫牡丹’‘梅占’)为研究对象,进行表型性状、光合特性以及冠层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4个茶树品种表型性状基本一致;4个茶树品种的蒸腾速率分别与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气孔限制值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梅占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冠层有效截获量始终高于其它品种,而净光合速率略低;紫牡丹的水分利用率高、蒸腾速率低且光能利用率最高,适宜在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水稻冠层反射光谱特征与籽粒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系统分析了水稻籽粒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等与水稻冠层反射光谱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成熟期冠层反射光谱指数与水稻籽粒加工品质呈显著负相关,尤其是1650 nm和660 nm的比值和归一化组合,决定系数高达0.8以上。籽粒的外观品质与冠层光谱特征之间的关系不明显。籽粒蛋白质含量则与大多数生育时期的冠层光谱比值指数和归一化指数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多在0.80以上;而淀粉含量与灌浆盛期的710 nm和660 nm的比值和归一化组合相关性最好。说明通过遥感手段来预测水稻籽粒的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阜阳主要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划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阜阳大豆产业的发展和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相互科学引种以及便于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为大豆育种改良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大豆遗传特性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美国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13份为参照、当地主栽品种和新近选育品种等为主要试验材料25份,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阜阳大豆熟期组除徐豆16、周豆11和周豆19生育期组是Ⅴ外,其余均属于生育期组Ⅳ。 相似文献
9.
以12份分属MG0-MGⅢ的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对照品种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的生育期表现作为参考依据,分别于2012、2013年对黑龙江省大豆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和主栽品种进行生育期组归属划分,以明确该区域大豆主要品种的生产适应范围。结果表明,2012-2013年北美大豆标准生育期对照品种组间生育日数呈不断递增趋势,界限清晰,数据可用于生育期组划分参考,归属品种各生育阶段生育日数与标准品种差异显著。综合两年试验结果,确定归属于MG0组的大豆品种有华疆2号、黑河38、黑河43和黑河45,归属于MGⅠ组的大豆品种有合丰51、合丰50、合丰55、绥农26、绥农28和黑农44,归属于MGⅡ组的大豆品种有黑农51和垦丰16。 相似文献
10.
采用模型法模拟水稻热害过程是研究水稻热害的重要途径,而找到用于模拟的参数是开展这一工作的前提。本试验于2017年采用日本研制的水稻冠层微气象测定仪MINCER,捕获不同温度耐性水稻品种(耐/感)开花期在高温条件下的冠层微气象参数,并与试验地点附近国家基本气象站观察的数据(对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对照点相比,热害发生时,白天(9∶00—19∶00)耐性品种N22水稻冠层内部温度低1.6℃、相对湿度高12.4个百分点,晚间(20∶00—5∶00)水稻冠层内部温度低0.6℃、相对湿度高1.8个百分点;白天感性品种IR64水稻冠层内部温度低1.6℃、相对湿度高16.2个百分点,晚间感性品种IR64水稻冠层内部温度低0.8℃、相对湿度高2.3个百分点。热害发生时,田间水稻冠层内的温湿度与大气环境具有差异,且温湿度变化幅度白天大于夜间,在部分时段出现了冠层内温度高于对照点的异常现象。上述结果说明,未来设定水稻热害鉴定条件、模拟水稻热害受害过程及利用数学模型模拟热害胁迫时,对于白天和夜间的气象条件应加以区分,同时模拟时利用的气象数据应主要以冠层处为准,这对于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氮条件下小麦冠层的高光谱和多光谱反射特征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为了更好地利用冠层反射光谱特征监测小麦生长及氮素营养状况。以宁麦9号、淮麦20、徐麦26和扬麦10号四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氮素水平下冠层反射光谱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氮素水平下不同小麦品种冠层反射光谱的反射率有差异,且近红外部分差异较明显。小麦从拔节开始,随生育期的推进,冠层反射光谱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先降低然后升高,以孕穗期反射率最低。随着叶片的逐渐变黄。反射率又增大,并且绿光波段的反射峰也逐渐消失。而近红外区反射率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以开花期为分界,先上升然后下降,直到成熟前降为最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冠层反射光谱在近红外反射平台(750-1300nm)的反射率呈上升趋势,而可见光部分反射率则下降,并且反射光谱的绿峰和红边位置也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分别向蓝光方向(波长变短)和红光方向(波长变长)移动。 相似文献
12.
水稻不同叶位层物理结构与冠层反射光谱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施氮条件下水稻冠层反射光谱与冠层生长特征(叶面积指数、叶片干质量和鲜质量)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层次叶面积指数、叶片鲜质量和叶片干质量与冠层光谱的相关性大小均为:L12345>L1234>L123>L12>L1,而顶部5张叶片的面积和生物量(干、鲜质量)对冠层特征反射光谱的贡献大小顺序为:L2>L1>L3>L4>L5,顶部2张叶片对冠层光谱作用最大。发现比值指数R(760,710) 与水稻叶面积指数呈极显著线性相关;而比值指数R(1650,1100) 与水稻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均呈极显著幂函数相关关系。因此,比值指数R(760,710) 和R(1650,1100) 可分别用来定量反演水稻叶面积信息和地上部生物量信息。 相似文献
13.
氮素作为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首要元素,约占作物体干重的0.3%~5.0%,有生命元素之称。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商品率最高的粮食作物,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粮食作物的1/3左右,小麦氮素含量估算技术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与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密切相关,快速、准确、无损地获取作物氮素含量对制定合理施肥策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小麦冠层氮素含量光谱估算的原理进行了介绍,然后对目前氮素含量估算采用的数据类型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小麦冠层氮素光谱估算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小麦冠层氮素光谱快速估算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报告在本所同一生态条件下,我国13个省(区)150个品种春梢生育期连续五年的观察结果;并对茶树的春梢生育期性状的遗传变异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茶树品种间的春梢生育期差异极显著,茶树亲子代群体春梢生育期都呈正态分布,说明春梢生育期是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的呈连续变异的数量性状;该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0.76,狭义遗传力为0.80;遗传变异系数(22.88%)大于环境变异系数(13.02%),说明茶树品种的春梢生育期虽然在不同年份不同环境下会有所差异,但主要还是由品种基因型决定的。而且该性状在F_1代的遗传变异较大,因而,在杂交后代群体对该性状进行选择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水稻冠层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的估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对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及二阶微分光谱与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PAR)进行相关分析,并利用反射率、微分光谱、植被指数法研究了水稻冠层APAR的估算效果。结果表明,高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及二阶微分光谱的最优波段与APAR的相关性均极显著,一阶微分光谱能够更好的估算APAR,它与APAR在769 nm处的拟合决定系数为05218;5种植被指数所选的最优波段组合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在0.67以上,其中以复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758, 781)估算效果最好,决定系数达0.7585。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株型粳稻品种的冠层特征和物质生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对不同株型粳稻品种的冠层特征与群体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的株型不同,对肥力的反应不同,冠层发展动态和干物质生产速度亦有明显差异.表现为随着肥力水平的提高,不同株型品种同抽穗前叶面积增长速度的差异减小,抽穗后叶面积衰减速度的差异增大。抽穗期的LAI与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速度和产量之间呈二次曲线回归关系,获得最高产量的最适LAI与获得最大干物质生产速度的最适LAI基本上是一致的,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速度与产量之间亦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
山东主要水稻品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代以来,山东种植的主要水稻品种有桂花黄,金南风,山法师,日本晴,喜峰及其衍生的品种,系谱分析表明,中国优异稻种对日本,意大利的稻种改良起到关键作用,但日本,意大利的优异稻种对山东稻种的改良也起到重要作用,说明加强国际间种质资源交流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