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效唑对杂交水稻温室秧苗的生理作用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3年在杂交水稻温室两段有育秧中喷施多效唑试验表明,在温室秧苗1叶1心期和寄秧15天后两次喷施200ppm多效,秧苗素质显著提高,秧苗栽本田后生理代谢增强,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后期灌浆速率增大,有效穗数增加。小区试验稻谷产量增加17.82%,大面积示范推广稻谷亩产量提高13.35%。  相似文献   

2.
多效唑对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花生进入开花盛期适量施用多效唑可有效地抑制花生株高,增加茎粗,促进荚果的发育,提高结实率,从而增加产量及经济效益。多效唑的最佳用量为500g/hm^2(15%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小麦分蘖期多效唑单独或与赤霉素混合使用时赤霉素对多效唑若干生长和生理效应的修饰作用.结果表明,赤霉素减小多效唑的促进分蘖和降低株高的作用,增加不同分蘖的干物质积累,改善植株氮代谢,有利于生育后期氮素向分蘖转运,促进分蘖生长,显著减小主茎穗和分蘖穗的差异,与对照相比,多效唑单独处理,单株穗数多,但每穗粒数少;而混合处理各个产量因子均有一定增长.  相似文献   

4.
初花期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圆叶决明CPl92985(C.rotundifolia)中后期生长,促进了二级、三级有效分枝数和有效结荚数的增加。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还有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趋势,但每荚粒效和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却随多效唑浓度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化学调控剂对马铃薯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3种化学调控剂均能促进马铃薯横向生长,抑制纵向生长,且能提高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作用效果依次为稀效唑、多效唑、壮丰安。3种调控剂可大幅度提高马铃薯产量,稀效唑提高幅度最大,为3012%;多效唑次之,为2400%;壮丰安为1542%。考虑到多效唑的残留问题以及对后茬作物的影响,马铃薯栽培中首选化学调控剂应为稀效唑。  相似文献   

6.
油菜秧苗三叶期亩用15%的多效唑35-40g加水50-60kg喷施,与对照相比,能显著地控制缩茎段仲长,防止“高脚苗”,且颈粗增28.6%,单株绿叶多8.6%。栽后早活,抗病、抗倒,实产可增14.3%。同时,总结了适宜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五条配套施用技术,为本地区全面推广油菜三叶期多效唑化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多效唑是一种内吸、用途厂泛的植物生长延缓调节剂,能被作物的根、茎、叶吸收,对整个植株起作用。目前信阳地区为了抑制花生的旺长.广泛地应用多效唑。根据资料表明在花生整个生育期适量使用多效唑.能有效地抑制顶芽生长,控制地上部徒长,使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和光合作用.提高座果率,改善品质,增加饱满度.从而达到高产优质。下面为多效唑对花生整个生育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旱育秧方式下研究不同秧龄及喷施多效唑对机插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育机插秧能有效增加秧龄的弹性,随着秧龄的增加,移栽的基本苗和最终的有效穗逐渐减少,群体茎蘖动态和各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差异不显著;秧龄为25 d时产量最高,超过25 d产量逐渐降低;一叶一心时喷施多效唑能在30 d秧龄内有效抑制秧苗的生长,在相同秧龄条件下,喷施多效唑与不喷施多效唑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甜荞82-23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荞麦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多效唑有矮化植株的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植株矮化、茎秆增粗的效应越明显。(2)多效唑可提高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过程中SOD活性的下降。(3)200 mg/L多效唑可最大幅度地增加荞麦产量,增产58.9%,主要表现为株粒数和百粒重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的是,利用水培方法研究广谱型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PP333)对大豆幼株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能够抑制大豆幼株的生长,即降低株高,减少叶面积,但增加茎粗.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加强.浸根处理严重抑制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1.
土施多效唑对富士和国光苹果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富士苹果幼树、初结果树和国光成年树土施多效唑,明显地减少了延长枝的生长,缩短了节间长度,促进了短果枝的大量增加。处理当年和处理第二年,多效唑对延长枝每一节节间长度的影响模式相同,只是处理翌年的强度更大些。多效唑明显地增加了幼年树处理翌年的开花数量,提早结果至少一年;使初结果树产量成倍增加,并提高果品质量。处理当年,尤其是处理后第二年,多效唑处理树座果率极显著提高。座果率的提高与多效唑提高了花的受精能力和加速了六月落果前边果生长速度以及增加了短果枝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2.
赤霉素对多效唑在小麦中若干生长和生理效应的修饰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小麦分蘖期多效唑单独或与赤霉素混合使用时赤霉素对多效唑若干生长和生理效应的修饰作用。结果表明,赤霉素减小多效唑的促进分蘖和降低株高的作用,增加不同分蘖的干物质积累,改善植株氮代谢,有利于生主事期氮素向分蘖转运,促进分蘖生长,显著减小主茎穗和分蘖穗的差异。与对照相比,多效唑单独处理,单株穗数多,但每穗粒数少;而混合处理各个产量因子均有一定增长。  相似文献   

13.
张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58-4559
[目的]研究摘蕾打顶和多效唑对桔梗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行距20 cm、播深1 cm、播种量1 kg/hm2进行条播,观察花蕾期摘蕾打顶和开花盛期、第2年生长旺盛期喷多效唑,与不摘蕾打顶、不喷多效唑对照,以桔梗生物学性状、产量、桔梗总皂甙含量为指标,计算增产百分率。[结果]多效唑能有效抑制桔梗生殖生长,矮化植株,使植株增粗,减少倒伏,同时促进地下根增粗,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增加产量。[结论]喷多效唑能提高桔梗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丰油730油菜为材料,通过在油菜不同生长时期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探讨多效唑在油菜增产和抗倒方面的最佳施药时间与最佳用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产量差异,用100 mg/L多效唑处理的油菜综合性状优异,产量最高;在不同时期施用多效唑处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以薹高10 cm时喷施效果最好,经济性状较优,平均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多效唑对油菜雄性不育系陕2A微粉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多效唑对油菜雄性不育系陕2A不同播期微粉观察结果表明,多效唑对微粉并不直接发生影响作用,而是通过延缓生长发育、推迟生育期,使小孢子发育处于温敏无粉发育后无微粉。使用多效唑可以提早10 ̄15d播种,有利培育壮苗,使植株健茂而又无微粉,提高制种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6.
蔬菜生产上如何使用多效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效唑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英国帝国(ICI)化学公司新开发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兼杀菌剂,属植物生长延缓剂,也叫抑制剂。多效唑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植物生长延缓剂,能增加植株体内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含量,降低赤霉素和吲哚乙酸的含量,增加乙烯的释放量,增强抗倒、抗旱、抗寒及抗病等抗逆性,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及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多效唑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英国帝国(ICI)化学公司开发的一种高活性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杀菌剂.国际上通用代号pp333。在农作物上使用能提高体内叶绿素、蛋白质和按酸的含量,降低赤霉素和吲哚乙酸的含量.增加乙烯的释放量。增强抗倒、抗旱、抗寒及抗病等抗逆性,从而能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多效唑在蔬菜、水稻、果树等作物上的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成效喜人。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浓度(50、75、100、125、150 mg/L)的多效唑对向日葵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多效唑对向日葵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各浓度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向日葵株高、增加向日葵茎粗、缩短向日葵节间长和叶柄长、减小向日葵叶片叶长与叶宽、减少叶片数、增加向日葵盘径、单盘粒重、百粒重、提高籽仁率,增产效果明显,同时能改善向日葵籽粒品质,提高籽粒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等。综合向日葵生长、产量品质性状考虑,多效唑75 mg/L处理在试验中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9.
以豫花7号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不同程度地抑制花生营养生长、矮化植株,协调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花生荚果发育,提高荚果重和饱果率,增加产量,改善品质.花生喷施多效唑的适宜用量为180 ~ 210 mg/L,最佳施用量为210mg/L,增产效果达11.81%.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2,4-D丁酯与多效唑混用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2,4-D丁酯的小区杂草株防效极显著好于没有喷施2,4-D丁酯的小区;2,4-D丁酯显著抑制小麦的生长,但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这种影响明显降低.同一多效唑水平下,随着2,4-D丁酯用量的增加,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减少;同一2,4-D丁酯用量下,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增加.2,4-D丁酯显著抑制小麦旗叶面积的扩大,而且处理间差异性有扩大趋势,多效唑的存在,抑制了2,4-D丁酯作用.从产量方面来看,最佳处理组合为多效唑2.25 kg/hm2+2,4-D丁酯15 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