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通过连续8年的研究证明,松毛虫赤眼蜂对松毛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在松林中人为释放该蜂以后,对松毛虫卵的寄生率最高可达89.8%,大大超过未放蜂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逐渐减弱而没有持续效能,该蜂在提高森林对害虫自控能力方面有一定利用价值,但只能起生物农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松毛虫是为害松林的主要害虫,长期以来难以防治。利用卵寄生蜂防治松毛虫是生物防治的一条好途径。 江苏省松毛虫生物防治协作组,组织了科研、教学、生产等十二个单位的科技人员,开展了以松毛虫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赤松毛虫的大面积示范。总计动用柞蚕茧近万公斤,培育松毛虫赤眼蜂约18亿头以上,防治示范面积七千余亩。大部分放蜂林区都起到了控制松毛虫为害的显著效果,所有放蜂区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林间松毛虫卵的寄生率。在放蜂林区,由于停用了飞机治虫,更新了部分成年纯松林为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逐年减轻。近十多年来未用药防治。在若干年后松干蚧虫与松材线虫的发病率都明显低于飞防区,至今林相清秀,长势喜人,充分体现了生物防治的长久的效应,生态条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为生物防治的前景作出了良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3.
松毛虫赤眼蜂寄主偏爱可塑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选择试验中,原寄生松毛虫卵的松毛虫赤眼蜂显示对柞蚕卵的偏爱,而来自玉米螟卵的松毛虫赤眼蜂则对玉主螟卵嗜好。当松毛虫卵的松毛虫赤眼蜂转用玉米螟卵培养后,逐代玉米螟卵寄生率、子代蜂数等,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而明显提高。试验表明,松毛虫赤眼蜂接受寄主行为是可塑的。可明显改变雌蜂显示的寄主偏爱性,需要用特定的寄主卵连续培养34代。 相似文献
4.
5.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杨小舟蛾效果的初步总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小舟蛾是危害杨树的重要食叶害虫。大发生时,常把树叶吃光,引起次生新梢的抽出,由于越不了冬,严重影响树势。用药物防治,林间作业难度大,不易完成任务。为此,我们在吉林省长岭县太平川林场进行了赤眼蜂防治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寄生效果。为在大面积上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报导用人工饲料离体培养 玉米螟赤眼蜂从卵到成虫。饲料组成为柞蚕蛹血淋巴或柞蚕蛹整体匀浆液、蛋黄和牛奶。用此饲料作卵浆制成的人工卵,按1粒卵接6头蜂的比例接蜂,寄生率达90%以上。每一被寄生后出蜂的卵可得成蜂34—37头,其中雌性90%、展翅率95%,出蜂卵率56—63%。文中还讨论了赤眼蜂在人工卵内数最少不能化蛹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8.
松毛虫赤眼蜂种群间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8个省(市)的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赤松毛虫、马尾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中采到的8个松毛虫赤眼蜂种群,经米蛾卵饲养后,亲代及子代均用于形态学观察,这8个种群的雄外生殖器构造相当一致,但根雄虫触角棒节上刚毛的相对长度可以分成3组。表现出有明显的种群地理分化,位于较高纬度的北就和内蒙古种群属长毛组,触角棒节上刚毛相对较长;位于较低纬度的湖南和云南种群属短毛组;来自吉林,山东,浙江和广西的4个种群属中 相似文献
9.
10.
影响松毛虫赤眼蜂性比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用柞蚕卵作室内繁殖松毛虫赤眼蜂的代寄主进行有关影响该蜂性此因子测定。试验在雌蜂不同年龄、寄主卵量、和雌蜂密度等三方面进行。结果表明,一粒柞蚕卵被超过4头雌蜂寄生时,产卵量多,未能完成发育子代数亦增加,而羽化率低,子代雌蜂比例下降。说明过少的寄主卵,复寄生机会增多,成蜂性比受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赤眼蜂体外培育研究(一):培养液初筛及体外培育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年来的(1975—1978)试验证明,赤眼蜂能在多种培养液制成的人工腊卵上产卵并发育,同时还筛选出十余种体外培育赤眼蜂的培养液配方,可使赤眼蜂完成全世代发育,羽化出蜂,子蜂具生活力。并用优选法选出最优配比(柞蚕蛹血淋巴43.1%,鸡蛋黄34.48%,无机混合盐13.79%,猪血清8.62%及蓖麻蚕蛹血淋巴31.75%,牛奶31.75%,鸡蛋黄23.81%,无机混合盐12.70%)。试验证明用悬滴法培育出赤眼蜂的历期与在自然寄主卵中发育所需的历期相仿,而人造腊卵必须在自裂或被挑破以改善通气条件后始可培育出蜂,但发育历期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2.
桃小食心虫人工合成饲料及饲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2年对桃小食心虫人工合成饲料及饲养技术的研究和累代饲养,所产生的19代桃小食心虫仍保持其在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对15种人工合成饲料选择性试验,证明了其中的4种饲料饲养效果比较好,等于或略高于苹果饲养的效果,而且比苹果饲养的成本降低91.67%。本试验还根据桃小食心虫的行为反应,在人工饲料中增加了香蕉香精,以及把饲料做成半弧状块喂饲,大大提高了饲养效果。此外还对饲料的防腐,卵粒表面消毒等进行了研究,为大量人工饲养繁殖桃小食心虫取得了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在高等植物的生活环境中,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在植物病原学的研究发展过程中,人们不仅对主效病原菌(major pathogen)的研究不断深入,而且微效病原菌(minor pathogen)也日益引起更多为学者的关注。目前关于根际和叶面此类病原菌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植物体内是否也存在有此作用的微效病原菌? 相似文献
16.
南美斑潜蝇在蚕豆上的为害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云南丽江地区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南美斑潜蝇在蚕豆上的发生为害习性及与有关生态因子的关系。本研究可为该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一定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间取样与调查方法:在丽江县城郊选择两块蚕豆地,每块地约为0.33hm~2,品种为丽江青皮,为冬性品种。自蚕豆出苗后(11月中旬)开始定点、定株、定叶调查,一直到蚕豆收获为止(5月中旬)。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20株,每株自下而上按叶位进行调查,每叶位固定1片叶子,每隔5d调查1次。调查成虫取食孔(分级计数)、幼虫潜食斑(分级计数)和幼虫蛀道数。 相似文献
17.
18.
用人工寄主卵繁殖卵寄生蜂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用微电脑控制的卵寄生蜂人工寄主卵卡机样机研制成功。该机能将上膜、卵窝成形、注液、焊合、切断等5道工序在同一条自动线上连续操作,每小时能制1200张卵卡,可供生产600~700万头赤眼蜂之用。研究出2种新的防污剂(羊2号和羊3号)和减少细菌污染的综合措施,从而解决了在人工寄主卵上连代繁殖卵蜂的困难问题。通过连续40代的繁蜂试验,证明效果良好。1985~1987年在广东省番禺和顺德2县6100亩次蔗田上,用人工卵繁殖螟黄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寄生率达75~86%,与用柞蚕卵繁蜂释放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9.
人工卵饲养中华草蛉幼虫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啤酒酵母、大豆、牛肉水解物为主的饲料,制成蜡壳人工卵饲养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幼虫可以完成发育,但与用米蛾卵饲养的处理比较,幼虫历期延长,茧重减轻;对蛹历期、成茧率、羽化率、性比、产卵前期均无显著影响。将饲料制成人工卵的饲养结果比用泡沫塑料吸附法显著为好。部分龄期喂人工卵的比全幼虫期喂人工卵的影响为轻,一、二龄喂米蛾卵,三龄喂人工卵的处理,虽然对蛹重仍有影响,但在幼虫发育历期和成虫获得率上与全幼虫期喂米蛾卵的差异不显著。全幼虫期或部分龄期喂人工卵和全幼虫期喂米蛾卵饲养出来的草蛉成虫用啤酒酵母干粉作成虫饲料,30天内的产卵量差异不显著。据生防室以前的试验,三龄幼虫取食的米蛾卵量占全幼虫期总取食量的76%,因此一、二龄喂米蛾卵,三龄喂人工卵既不影响草蛉的繁殖力,又可节省大量米蛾卵,在生产实践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用83-28号半合成饲料配方,在实验室连续大量繁殖小菜蛾已获得成功。在温度23±1℃,相对湿度60-70%条件下,初孵幼虫至成虫的历期为14.7天(幼虫10.2天,蛹4.5天),得蛹率为54.1%,蛹重平均达101.8毫克/20头,羽化率为95.0%。成虫行为正常,雌虫平均寿命15.0天,雄虫为21.5天。每雌产卵量104粒(89—199粒)。该饲料成本低廉,配制简单,饲养管理方便,在22×15×5厘米的塑料饲养盒中1次平均可得蛹1669头。已在实验室连续饲养6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