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3种杂交水稻幼穗分化时期判断的新方法。杂交水稻幼穗分化前后出现的双零叶、葫芦叶和伸长叶枕距可作为判断幼穗分化8个时期的植株形态特征标志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叶片叶龄判断方法示意图分为3个阶段,在秧田期,可根据秧苗种谷方向来判断秧苗叶龄;分蘖期叶龄,可根据第1双零叶、第1类葫芦叶和植伤叶3种特征综合判断;幼穗分化期最后3片叶,可根据第2双零叶、第2类葫芦叶和伸长叶枕距进行判断。根据示意图指导杂交水稻叶片叶龄的判断,准确可靠,简明易行。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预测杂交水稻制种时父母本的开花期,根据水稻生长规律,提出了利用倒4叶预测花期的技术。水稻心叶为倒4叶时,生长锥正处于苞原基分化期,滴入赤霉素可加速茎尖生长发育,使幼穗原基分化提前,以此进行识别和判断,能提早5d准确判断花期是否相遇。  相似文献   

4.
水稻倒3叶的作用与判断新技术Usagesofthethirdleaffromtopinriceanditsidentifyingmethods王伯华,卞德明,孙金堂(江苏省盐城市上冈农科站224731)1水稻倒3叶的作用(1)正确判断幼穗分化进程。倒...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早期预测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勇  黄世君 《杂交水稻》2002,17(2):20-21
对水稻生长发育基本规律的研究表明,在杂交水稻制种中,同一亲本幼穗开始分化时的叶龄余数和幼穗分化所经历的天数大致一定,主茎总叶片数也保持相对稳定,出叶速度随生育进程的不同而呈规律性变化,始穗期与4叶以后至幼穗开始分化时的平均出叶速度密切相关。据此构建了花期早期预测公式x=v(T-to-ti)+A,为花期早期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桶栽试验,选用两个水稻品种,将水稻全生育期划分为插秧至有效分蘖终止期、有效分蘖终止期至幼穗分化始期、幼穗分化始期至减数分裂期、减数分裂期至齐穗期、齐穗期至乳熟期共5个时段,进行不同组合的保水、控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整个生育期的五个生育时段随着保水时段的增加产量增加.幼穗分化始期至减数分裂期对水分极为敏感,此期保水具有增高、长穗、增粒、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桶栽试验,选用两个水稻品种,将水稻全生育期划分为插秧至有效分蘖终止期、有效分蘖终止期至幼穗分化始期、幼穗分化始期至减数分裂期、减数分裂期至齐穗期、齐穗期至乳熟期共5个时段,进行不同组合的保水、控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整个生育期的五个生育时段随着保水时段的增加产量增加。幼穗分化始期至减数分裂期对水分极为敏感,此期保水具有增高、长穗、增粒、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水稻顶小穗双粒突变体TS是花发育研究中重要的突变类型。该突变体在枝梗分化期的苞原基分化期和第1次枝梗原基分化期,TS幼穗和野生型幼穗的分化没有差异;而从第2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开始,两者枝梗顶端幼穗分化差异越来越明显,抽穗时可见二次枝梗顶端穗轴上着生小穗为双粒。对TS进行遗传分析,该突变体性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经过簇生测定发现:TS突变体多数表现为Ⅱ级簇生,簇生穗大多集中发生在二次枝梗上。  相似文献   

9.
2要确保分蘖质量2.1什么是无效分蘖期“滞长”过分繁茂的水稻,最高分蘖期以后受光降低,淀粉生产不足和根系生长不良,使养分、水分吸收供给不足,从母茎向分蘖供给的养分不足,分蘖生育停滞而成无效蘖。母茎本身也陷于营养不良的状态。这种过繁过密的水稻,再增加淀粉生产,只得淘汰弱小分蘖,减轻母茎负担,到上位第5叶(剑叶下第4叶)为功能叶时,淀粉生产开始大为增加,这在出穗前30日左右的幼穗分化期。从最高分蘖期到幼穗分化期之间,稻体的淀粉生产与根的活动对生育不够协调,分蘖进入无效的生育凋落期,称之为滞长期。过去…  相似文献   

10.
为给大麦穗发育遗传和栽培提供依据,以隶属于穗分枝、二棱穗或六棱穗的9个大麦材料为对象,采用卢良恕等报道的幼穗发育进程和叶龄诊断方法,分析了3种穗型大麦主茎幼穗发育进程及其与叶龄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3个穗分枝(Yunnan branched-spike,Ynbs)株系的二棱期、穗分枝原基分化期和雌蕊柱头二裂期基本一致,分别对应4叶龄、5叶龄和8叶龄,其内外颖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和药隔期及其与叶龄的对应关系具有明显差异。3个二棱大麦的雌蕊柱头二裂期基本一致,对应8叶龄。萧山二棱紫大麦和萧山白杆二棱大麦的二棱期延长,并导致三联小穗期、内外颖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和药隔期缩短及其与叶龄的对应关系具有明显差异。3个六棱大麦的二棱期、雌蕊柱头二裂期和雌蕊柱头毛状突起期基本一致,分别对应4叶龄、7叶龄和8叶龄,内外颖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和药隔期及其与叶龄的对应关系具有明显差异。同穗型大麦材料的幼穗发育进程及其与叶龄对应关系的差异小于异穗型大麦材料,3个Ynbs株系的4龄叶、5龄叶和8龄叶可分别作为其幼穗二棱期、穗分枝原基分化期和雌蕊柱头二裂期的形态标记。  相似文献   

11.
根据稻株外观形态搞好花期预测和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种田父母本花期预测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有叶龄余数法和幼穗剥检法。幼穗剥检法最困难的是幼穗分化前期(如幼穗分化1、2期)在形态上不易识别,镜检时又不方便,加之有时剥检技术不高,难以正确判断。用叶龄余数法米预测花期的困难是各个亲本的主茎总叶片数由于受各因子影响,有一定的变化幅度,主茎总叶片数弄不清是难以把叶龄余数计算准确的。 自1964年以来,笔者就如何根据稻株外观形态搞好花期预测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大量父母本详细观察记载和大量剥检幼穗发育情况,发现父母本在幼穗分化的8个时期,植株外观形态上有其固有的特…  相似文献   

12.
稻穗分化第一期的形态特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双目解剖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第一苞原基与剑叶原基的形态作了观察比较,确认在剑叶原基高于生长锥顶部之前,两者在形态上没有什么区别。分析了当前盛行的第一苞与生长锥中轴的夹角呈钝角、剑叶原基未超过生长锥顶部时分化的是第一苞原基等等鉴别标准不符合实际的原因,主要是忽视了水稻同一品种(组合)在相同条件的田块的植株群体内,各主茎的总叶数至少有n和n-1叶两种叶数的事实所导致。并提出丁颖等的幼穗发育8个时期的第一期应更名为苞分化期。苞分化期的起点是一、二苞原基出现,接着是三、四…苞原基出现,终点在一次枝梗原基出现之前。一次枝梗原基出现为第二期的起点。此结果使丁颖等稻穗发育刚开始时期的鉴定标准具有可操作性,使幼穗发育期全长及8个时期各期的起点、终点都有了明确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
湘南三熟制稻田小麦幼穗分化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个年度的小麦幼穗分化观察结果表明:湘南地区三热制稻田小麦幼穗分化开始早,进程快。主茎叶龄2~2.5叶即开始进入伸长期,次年2月底3月初进入抽穗期。在栽培技术上,适当延长小花分化历期,有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数学上称为黄金数比值的0.618,可预测水稻生育进程的叶龄数(或称叶片数)。其原理是水稻同一品种主茎总叶片数的多少在相似环境条件下是较为稳定的。同时水稻主茎叶片的出生与其生殖器官的发育具有同伸的关系。因此,只要知道水稻某品种(组合)在当地的主茎总叶片数,就可通过黄金比值0.618,预测其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龄,以及幼穗分化所处的发育阶段的近似值。作者通过多年的水稻苗情观察发现,本田期生长的合适叶龄与主茎总叶片数的比值为0.618,秧田期的叶片数与本田期生长叶片数的比值也为0.618,至幼穗分化始期叶片数与本田期生长…  相似文献   

15.
对杂交水稻制种中如何使用好调花宝以达到最佳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父母本花期相遇较好的条件下,在母本幼穗分化Ⅵ期喷施调花宝120 g/hm2,或在母本幼穗分化Ⅶ期喷施调花宝90~120 g/hm2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及其与植株生长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春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水浇地不同品种在不同年份、地区及农艺栽培措施下的幼穗分化规律及其与植株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春小麦幼穗分化开始于出苗后的ll~16d,穗分化全过程持续32~41d,不同品种之间以及同一品种在不同水肥条件下均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密度的增加,幼穗分化提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幼穗分化推迟,分化持续天数延长,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对促进穗分化的效应明显。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与生育时期、叶龄指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叶龄指数可作为判断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和实施栽培措施的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17.
水稻不育系惠下节节间的伸长与“九二0”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旺林 《杂交水稻》1999,14(4):20-21
水稻不育系穗下节节间短是造包颈的主要原因,穗下节节间伸长期为幼穗分化Ⅵ-Ⅷ期,此时喷施“九二0”效果最好,“九二0”的喷施次数以2-3次为宜。  相似文献   

18.
水稻不育系穗下节节间的伸长与“九二0”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不育系穗下节节间短是造成包颈的主要原因,穗下节节间伸长期为幼穗分化Ⅵ~Ⅷ期,此时喷施“九二0”效果最好,“九二0”的喷施次数以2~3次为宜。  相似文献   

19.
花期延缓剂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幼穗分化期使用花期延缓剂,可以推迟水稻三系不育系新香A的抽穗高峰期,使抽穗历期延长,对株高有一定影响,对其它经济性状无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地膜冬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和主要农艺性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地膜覆盖和露地冬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及主要农艺性的比较研究表明,(1)地膜覆盖和不同密度对适期播种的冬小麦幼穗分化的进程无明显影响,在同期播种下,地膜和露地小麦幼穗分化的各时期基本同步,幼穗分化时期和全生育期相差仅2-3天;92)地膜小麦比露睦小麦分化的小穗数、小花粉多1.2%和1.9%,处在同一分化时期的生长锥是粗壮,富有活力;(3)在适期播种时,地膜小麦比露地小麦多分化1个叶片,所以幼穗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