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金天地     
编辑侃谈“记者报到”为哪般?近日,记者前往河南省长垣县采访,令记者料想不到的是,等候记者的某局局长一见到记者,就让记者先去与其相隔一层的县委宣传部“报到”,说是“报到”后才能采访,并告诉记者,报到后有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陪记者吃饭,这也是县里的规定。虽然时间不到“  相似文献   

2.
创业卧底族     
最近,据有关媒体报道,南京出现了“创业卧底族”。他们在创业前去同行企业内打工,通过这种方式学习经营经验,待到他们认为足以“下手”的时候,再开始自己的创业。这是不是一个积累创业经验的好方法?是否跨越了道德的底线?企业经营者又如何看待这一创业现象?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就这一话题,本栏目编辑约请了三位嘉宾谈一下他们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3.
《当代农业》2009,(13):53-53
江苏省常熟市董浜镇读者鞠某来电:我有一辆轻型卡车.已快到报废年限.听说国家对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给予相应财政补贴。请问: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补贴额是多少.获补程序怎样的?  相似文献   

4.
情报意识能力、是对科技期刊编辑人员重要的素质要求之一;最能显示编辑人员情报意识活动能力强弱的阶段,是编辑系统工程的“产前”和“产后”两个环节;指向性和敏感性是衡量编辑人员情报意识活动能力强弱的主要指标。作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农业科技期刊的编辑实践,就如何提高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情报意识活动能力问题,谈了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百姓》2003,(4)
作为一个外地人来北京,加入北京“籍”,成为“北京人”已好几年了。但每听到别人说到“外地人”如何如何,我就心虚,有点“混入革命队伍的阶级异己分子”的感觉。因为“北京人”提起“外地人”多少有一点讨厌的感觉。所以在“北京人”面前,我也总是多少有点歉疚的感觉:是咱外地人把人家的北京搞脏乱差了,挺对不起人家“北京人”的。  相似文献   

6.
从文坛新秀到养鸡专业户,成功始于大胆尝试 四川一些地方把爱折腾叫“翻金”,这活用在张伟身上还真不冤枉他:从农民到打工仔,从记者到编辑,从潜心写书的文艺作家再到叱咤商场的风云老板……张伟这风风火火的前半生从来就没停止过折腾。这不,已经在商场创出一片天地的他又开始“翻金”,凹老家的山里,当起了养鸡专业户。这一次的“翻金”也的确让他翻到了“金”,不仅自己能赚钱,老家的村民也能跟着沾光。  相似文献   

7.
“十亿人民九亿侃,还有一亿在发展。”这“侃”在很大程度上就有吹牛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吹牛不乏调笑解嘲之功效,在严肃事情上吹牛所引发的危害则是触目惊心,赅人听闻的。 没有很好地完成份内之事时,当事人无疑面临实事求是地总结工作、吸取教训,还是谎报成绩,哄骗领导和群众这两种选择。或为讨好上司、或为取悦他人、或  相似文献   

8.
农家又有多少文物呢?又哪里谈得上文物收藏?其实,眼下文物市场里的交易品种,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一提起“文物”,有的人会以为它们神奇莫测,只有“马王堆”出来的东西才算文物,一般的物品哪算得上文物?有的人会对文物产生畏惧心理,“文化大革命”期间,有多少人因收藏文物而受到牵连!哑物不作声,主人受活罪。还有的人会认为收藏那些破烂东西干什么?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那破坏文物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国家提倡保护文物、个人合法收藏文物。家有文物,妥善保藏,说不定你为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做了件好事。在文物收…  相似文献   

9.
张彦鑫 《百姓》2002,(1):39-41
常言说:“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又道:“酒、色、财、气”是人生的四大关口,这四大关口中以“色”关最难过。多少英雄豪杰,有海量不为酒醉,有胸怀不为气阻,有豪气不为财迷。但到了“色”这一关,经不住三番五次的考验,一个个的拜跪在石榴裙下。话说战国初期,吕不韦是一个大商人,他看到秦国安国  相似文献   

10.
从古到今,茶与楹联,各有所道。在茶的王国中,能有多少个佳茗品种,就流传有多少个妙笔茶联,它源远流长,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缩影。现在每当陕西茶人和文人墨客一边品茶、一边吟诗撰联时,都会喷喷称奇解放前夕,在西安莲湖公园曾贴出过这么一幅颇有意味的茶联“奇乎不奇,不奇又奇;园耶是园,是国非园”。横额是“望梅止渴”。从字面看这幅十分巧妙别致的对联中,没有一个茶字,也没有表达出茶店经营的商业性。但它却把“奇”、“园”二字四次嵌入,提得突出,喊得响亮。更为奇特的是有问有答,答得巧妙,含意深邃。游人到此,品茶咏联…  相似文献   

11.
农妇上钩于是,田惠素急急忙忙回到家,拿着存款单到信用社取出仅有的9000元钱,返回原处。会察颜观色的喻源开从田惠素脸上的表情判断钱带来了,心中暗喜,说:“大姐,快把钱拿出来我帮你包好后和宝物放在一起,我不会要你的钱。”田惠素毫不犹豫地将9000元钱递给喻源开。喻源开当面把钱重新包好后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布包内,边放边说“看着,我将钱放进去和宝物放在一起。”然后又将布包系好。面前还有一个包是假装给严小兵准备的。喻源开神秘地问:“大姐多少岁?田惠素回答:“今年53岁。”喻源开又问严小兵:“你多少岁?”严小兵回答“今年38岁。”“…  相似文献   

12.
《饲料博览》2006,(2):21-21
每当和那些个身为企业管理者的朋友闲侃,他们大都感到“活得很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一天下来,弄得是头晕眼花,腰酸腿痛。抱怨要管好一个企业,要少活若干年。企业管理感到“累”者,多是因为“事必躬亲”或追求“尽善尽美”,惟恐企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终日处心积虑。越是  相似文献   

13.
律师同志: 我与侃某于1999年10月结婚.2001年我们购买了一套86平方米的单元房。从2005年开始。侃某以单位有事为由,经常不回家。并对我出言不进,时常动以暴力.后采我发现侃某与他们单位的一位女人有不正当关系.于是便提出离婚。2006年8月法院判决我们离婚.并确定房屋归侃某所有。由侃某向我支付对价6万元。我们离婚后,侃某多次找我承认错误,表示悔过。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忻州气象灾害预警及信息发布短信平台”开通使用5年来编辑气象短信的实践,就气象短信的创意和编写谈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农村百事通》2008,(12):53
2008,人们不仅会关注中国能获得多少枚金牌,更关注中国人的接待与服务水平。但是,被誉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人们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礼仪又有多少了解呢?  相似文献   

16.
《浙江现代农业》2007,(3):F0003-F0003
以立足现代农业发展,扎实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品”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的全国无公害公农产品绿色食品工作会议近日在福建厦门市召开。据了解,从2003年到2006年“三品”发展桌有成效,实物总量扩大了4倍多,已占到全国食用农产品商品总量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17.
“赵州茶”的典故出自《五灯会元》一书,说的是1100多年前,有两位僧人风尘仆仆来到河北赵州观音院。进得山门,拜见方丈。这老方丈法号从谂,因长期住持赵州观音院而被称为“赵州和尚”。只见这从谂问其中一位僧人:“曾到此间么?”僧答:“曾到”,从谂说:“吃茶去”。又问另一位僧人:“曾到此间么?”僧言:“不曾到”,从谂又说:“吃茶去”。事后院主问他:“为什么到过也说吃茶去,不曾到过也说吃茶去?”从谂叫道:“院主!”院主回答:“在!”从谂又说:“吃茶去”。“赵州茶”曾被后人视为是一则难以参透的公案,其实,它的真正的…  相似文献   

18.
词之真谛在可谈与不可谈之间 ,许多词句都是词人传情言志之载体 ,是词人真情实感之流露 ,这些情感用优美的词句表现出来 ,往往能同读者产生共鸣 ,因而千百年来流传未绝。其中词人排遣愁情的方式有许多种 ,而“饮酒”、“登高”、“断肠”是这千百种之中最特别 ,使用较多的 ,同时三者又不是孤立的 ,而是具有链条特征的。本文即是从此处着眼 ,用宋词中众多相关词句 ,分析词人心态 ,赏析其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9.
李欣 《农业考古》2001,(2):143-145
“只缘清香成清趣 ,全因浓酽有浓情。”“为爱清香频入座 ,欣同知已细谈心。”古往今来 ,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描写茶的佳文丽句。“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早在唐朝就已经进入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琴棋书画烟酒茶” ,茶已超越一般的物质形态 ,进入到精神领域 ,与中国文学艺术、民俗民风、民族性格等都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6月 1 8日 ,江西省首批茶艺师考试在南昌举行 ,中国茶文化、中国茶艺再次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引起人们多少的新奇。首批茶艺师 ,即将新鲜出炉2 0 0 1年 6月 1 8日 ,在江西茶文化的历史上会留…  相似文献   

20.
<正>阅读提示他是“南阳袁隆平”,他用生命来育种,千家万户日子红;他是中原一粒种,扎根宛都厚土中,创新路上不独行;他是时代风向标,多少辛酸多少情,都付求索追梦中。他是“南阳袁隆平”江西九江有个袁隆平,河南南阳有个于松昌。1973年,第一次育种的他将村民的玉米亩产量从75公斤提高到150公斤;1987年,任公社科技专干的他通过引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