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河北农业科学》2016,(1)
为了顺应当前气候变化,实现鲁西南地区小麦大面积高产稳产,以该区小麦主栽品种泰农18(大穗型)为研究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分析了不同播期(9月27日、10月3日、10月9日、10月15日、10月21日)和播量(基本苗数量120万株/hm~2、240万株/hm~2、360万株/hm~2)对该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明确该品种高产的适宜播期和播量。结果表明:播期、播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产量随播期推迟、播量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单位面积穗数随播期推迟而减少,随播量增大而增多;穗粒数随播期推迟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千粒重随播期推迟而增加,但二者均随播量增大而减少。鲁西南地区泰农18的适宜播期为10月9~15日、适宜基本苗数量为240万株/hm~2,其中,最佳播期与播量组合为10月9日播种、基本苗数量240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3.
为明确淮北麦区不同穗型小麦品种不同播期条件下适宜的播种量,以多穗型品种徐麦40和大穗型品种徐麦41为材料,设置适期播种(10月10日)和晚播(10月25日)2个播期,每个播期下设常规播量(D1,适期播种为120 kg/hm2,晚播为180 kg/hm2)、1.25倍常规播量(D2)和1.5倍常规播量(D3)3个播量,研究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单株茎蘖数、单株穗数、成穗率、穗粒数、千粒质量、粒质量叶比和收获指数;晚播条件下增加播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冬前茎蘖数、最大茎蘖数、穗数、叶面积指数和总结实粒数有补偿作用,但单株茎蘖数、单株穗数、成穗率、粒质量叶比、穗粒数、千粒质量和收获指数降低。与徐麦41相比,多穗型品种徐麦40具有较强的茎蘖成穗能力,较高的成穗率和总结实粒数,但穗粒数、千粒质量、收获指数较低。与适期播种相比,晚播条件下增加播量,多穗型品种徐麦40产量仍可维持在适期播种水平,而大穗型品种徐麦41则减产较多。适期播种条件下,多穗型品种徐麦40和大穗型品种徐麦41适宜播量分别为120 ... 相似文献
4.
5.
研究表明:在和田地区随着播期推迟,冬小麦全生育期逐步缩短,但在同一播期,密度增加生育期有所增加;播期推迟,影响小麦前期营养生长和小穗分化及小花分化,造成小麦分蘖减少、穗小粒少。因而,冬前分蘖总数和总茎数也随之减少;在冬前总茎数中分蘖所占的比例,随播期推迟而下降,在同一播期内,随播量增加而下降;在同一播期内,随播量增加,单株分蘖减少,因播量的弥补,分蘖总数、总茎数和成穗数增加;随着播期推迟,穗粒数、千粒重逐步增加,成穗数下降,但在同一播期内,穗粒数、千粒重随播量增加而下降,收获穗增加;晚播小麦的增产要依靠群体,走"小个体,大群体"的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6.
秦王川灌区冬小麦播期播量试验表明,皋兰县引大灌区冬小麦播种时期以9月20号为最佳,播量以每667m212.50kg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8.
冬小麦新品种邢麦4号播期、播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邢麦4号不同播期、播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冬前叶片数、分蘖数有明显的影响。不同播期、播量及互作效应对产量影响差异极显著。邢麦4号在冀中南的适宜播期为10月5~10日,适宜播量为7.5~10kg/亩。 相似文献
9.
11.
小麦新品种泛麦5号播期播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泛麦5号播期播量的研究表明:10月2日至11月6日,随播期推迟,苗高、叶龄、分蘖、次生根、单株鲜重都明显减少,有效穗略减少,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明显增加,产量三要素协调能力明显增强,产量差异不明显。在150~450万/hm2播量范围内,随播量增加,苗高、叶龄变化不大,分蘖、次生根和单株鲜重变化比较明显,有效穗明显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明显减少,但产量差异不显著,最佳播量为75~225万/hm2基本苗。不同播期的最佳播量为:10月上旬75万/hm2,10月中旬150~225万/hm2,10月下旬150~300万/hm2,11月上旬375~450万/hm2基本苗。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了研究西农529小麦新品种最适播期与播量,设置10月5日、10月12日、10月17日、10月22日4个播种时期,180×10株/hm2、258×10株/hm2、306×10株/hm2、360×10株/hm2 4个密度处理,采用两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试验设计方式,研究不同播期与密度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关中东部灌区当前的生产水平下西农529最佳播期10月15-22日,最佳播量基本苗257.4×10~ 322.2×10株/hm2时产量最高,可达8 250~9 000 kg/hm2。 相似文献
15.
16.
A Dynamic Knowledge Model for Design of Suitable Sowing Date and Sowing Rate in Winter Whea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ased on research concerning dynamic relationships of winter wheat growth to environments and production conditions, a winter wheat model for selecting suitable sowing date, population density and sowing rate under different varieties, spatial and temporal environments was developed. Case studies on sowing date with the data sets of five different eco-sites, three climatic years and soil fertility levels, and on population density and sowing rate with the data sets of two different variety types, three different soil types, soil fertility levels, sowing dates and grain yield levels indicate a good model performance for decision-making. 相似文献
17.
为给太原地区麦茬夏播玉米适宜播期和适宜栽培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早、中、晚3个熟期极早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分3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夏玉米生育期从早熟到晚熟表现延长加剧的趋势.品种间、播期间以及品种与播期互作间玉米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品种间表现为‘九玉5号’>‘并单6号’>‘冀承单3号’>‘九玉早熟1号’,播期间表现为6月25日>6月30日>7月5日,播期与品种互作表现为6月25日夏播‘并单6号’产量最高,6月30日夏播‘九玉5号’和7月5日夏播‘九玉早熟1号’品种均可获得较高玉米产量.播期推迟,百粒重减轻,穗行粒数减少,产量降低.因此,在太原地区冬小麦收获后,6月25日—7月5日可以选择不同熟期极早熟玉米品种进行夏播,早播对实现玉米高产有利,为获得不同播期条件下较高玉米产量必须注重品种熟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适宜播期和播种量设计的动态知识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运用知识工程和系统建模方法 ,在总结、归纳和提炼冬小麦生长发育与品种类型、生态环境和生产技术关系的基础上 ,建立具有时空适应性的冬小麦适宜播期、播种量设计动态知识模型 ,可用于精确定量不同环境和生产条件下冬小麦品种的适宜播期、基本苗和播种量。利用南京、郑州、泰安、保定、太原 5个不同生态点的常年、偏暖年和偏冷年每日气象资料以及各点不同土壤肥力和典型品种资料对播期设计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 ;并利用基本苗和播种量设计模型对泰安地区不同品种、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壤肥力、不同播期和不同产量水平下的基本苗和播种量进行了设计。结果表明 ,知识模型对播期和播种量设计均具有较好的决策性、解释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在化隆县进行冬小麦播期、播量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基本苗与播量成正相关,不同播量最高茎数、单位面积穗数的差异小于基本苗差异,播量低、播种较早时穗粒数多、千粒重大。在化隆县水地冬小麦的最佳播种量为30kg/666.7m2,播期为9月10到9月20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