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川西平原秋季多绵雨,为避开播种期湿害影响,筛选适合川西平原生态区免耕晚直播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方法]以10个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免耕晚直播,稻草覆盖,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川油58’、‘华油杂10号’和‘宁杂11号’产量高,折合单产3 000 kg/hm2以上,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生育期短、抗性好、品质优;‘华油杂13号’和‘浙双3号’有高产潜力,单产2 775 kg/hm2以上,抗性好、品质优、生育期适中;其他品种较对照减产极显著、综合性状表现较差,抗性较差。[结论]‘华油杂10号’、‘宁杂11号’、‘华油杂13号’和‘浙双3号’等长江中下游优异品种可以成功引种并在川西平原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油菜机械直播适宜密度的确定及适应机械直播高密度条件的油菜品种选育提供科学参考,进行648个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不同密度(22 463~46 036.55 株/667m2 8个密度设置)田间直播试验,研究油菜直播密度与主花序角果数的相关性,探明不同播种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角果数与主花序角果数在密度26 940 株/667m2时达最大值,在高密度条件(32 205 ~46 036 株/667m2。)随直播密度增加呈递减趋势;直播密度与主花序角果数的相关系数为-0.3785,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主花序角果数与主花序角果长度、角粒数、主花序长度、单株角果数和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168、0.156、0.7804、0.8198和0.7927,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甘蓝型杂交油菜机械直播密度通过主花序角果数影响其他产量构成因子,进而影响油菜的单株产量。油菜机械直播适宜密度为26 940 株/667m2左右;甘蓝型杂交油菜尽可能选育主花序角果数多的材料,以弥补机械直播高密度条件造成主花序角果数减少的影响,适应油菜机械直播的轻简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回顾分析了“十五”以来福建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认为自2004年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以来,特别是成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后,福建县域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与东部地区比较,福建在县域经济发展规模、整体实力仍有较大的差距。文章针对发展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规模小、区域发展不平衡、县域聚集市场资源要素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福建做大做强县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进体制创新、增强县域内在发展动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2016~2017年在江苏盐城对1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组合)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介于0.09~0.72,以二次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以角果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小;甘蓝型油菜的产量与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全株角果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在主成分分析获得的4个主成分中,第1主成分主要与角果数有关,第2、3主成分主要与角果性状有关,第4主成分主要与产量有关,这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5.69%。 相似文献
5.
《江西农业学报》2022,(3)
20162017年在江苏盐城对1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组合)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介于0.092017年在江苏盐城对1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组合)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介于0.090.72,以二次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以角果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小;甘蓝型油菜的产量与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全株角果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在主成分分析获得的4个主成分中,第1主成分主要与角果数有关,第2、3主成分主要与角果性状有关,第4主成分主要与产量有关,这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5.69%。 相似文献
6.
优化株型、提高产量是当前油菜产业发展的关键。以130份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为研究材料,对10个株型性状和5个产量性状进行田间考查,通过表型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研究油菜株型性状与产量及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明确甘蓝型油菜单株产量形成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表明:130份材料主要株型和产量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 15个性状变异大小依次为二次分枝数>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一次有效分枝高度>顶端分枝角>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基部分枝角>一次分枝数>中部分枝角=主花序长度>千粒质量>角果长>角果宽>株高。相关分析表明:15个性状间多数存在显著相关,产量性状中全株角果数与单株产量相关性最大(0.834)。株型性状中株高(0.326)、一次分枝数(0.333)、二次分枝数(0.382)和角果宽(0.208)与单株产量关系比较密切。通径分析表明:对油菜单株产量正向直接效应最大的产量性状是全株角果数(0.786),对油菜单株产量的正向直接效应最大的株型性状是株高(0.021)和顶端分枝角(0.021)。株高、一次分枝数、二次分... 相似文献
7.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3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宁杂3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于1994年育成的第二个“宁杂系列”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其显著特点是:早熟、株型紧凑、品质性状稳定、纯度高、优势强。1 宁杂3号选育经过1983年将具有恢复基因的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品系RV6与加拿大低芥酸品种Zephyr选系配制杂交F1代,1984年秋在F2代用“半粒法”筛选低芥酸单粒,当年得到低芥酸单株,1985年在F3代筛选低硫甙单株,获得双低株系,到1988年育成双低品系SP243。1989年用宁A3双高(高芥酸、高硫甙)不育系对SP243测交筛选… 相似文献
8.
油菜是玉溪市红塔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为了充分发挥品种自身优势,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主推品种,本研究对本区近年自主选育的7个甘蓝型常规双低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玉红油8号抗倒伏性、丰产性、抗旱性均强,产量为3 510.71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22.90%,经多重比较,产量与玉红油4号、玉红油5号(CK)等5个品种达显著性差异,可将该品种作为红塔区的主推品种扩大示范;玉红油6号籽粒大,千粒重最大,分枝部位较低,产量比对照品种增加5.25%,适合在红塔区大水大肥的田块种植。 相似文献
9.
一、材料与方法 1.参试品种油0301、油6875、油7232、油7242、油8156、T-1-15、秦优7号(CK)和T-3,计8个品种.前5个品种由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张瑞茂先生提供,T-1-15和T-3由笔者选育,对照秦优7号由当涂县神农种业提供.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对108份甘蓝型油菜骨干系材料的含油量、蛋白质含量与种子色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种皮色素含量及胚花色素含量、总酚含量和黑色素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种皮和胚色素含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与黑色素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种胚类黄酮含量与种子含油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值都较大,说明对种子含油量的贡献较大;蛋白质含量、种胚总酚含量和种皮黑色素含量与种子含油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说明它们对种子含油量的贡献为负效应.种胚总酚含量和黑色素含量与种子蛋白质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较大的正值,说明它们对种子蛋白质含量的贡献较大,为正效应;种胚类黄酮含量和种皮黑色素含量与种子蛋白质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说明它们对种子蛋白质含量的贡献为负效应.油菜籽的含油量提高受到蛋白质含量和种皮、胚色素的影响,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可能与油分合成竞争底物,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代谢途径密切相关,种皮和胚色素含量分别在2个环境中相关性不一致,表明种皮和胚色素合成可能受不同遗传体系控制,色素在其合成代谢途径过程中的底物竞争性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利用自交不亲和性的杂种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彩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2,27(1):42-46
以一个自交不亲和系1010为共同母本与6个品种杂交,产生6个F_1代.用平均优势率、超亲优势率和对照优势率测定了F_1代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小区产量、主花序长、叶丛期叶长叶宽及主花序角果数的优势较强.讨论了三个优势指数的关系、杂种优势形成的原因及亲子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遗传标记杂交油菜组合及其不育系为材料,以不同不育株率、施氮量、播种期为处理,研究了甘蓝型杂交油菜不育株的产量效应.同时,还调查了大面积移栽和直播条件下不育株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不育株比正常杂种植株的单株角果数、每果粒数、单株产量均显著降低.在不同不育株率情况下,不育株单株产量2007年减产38.89 %~50.00 %;2008年减产55.34 %~65.80 %.不同施氮量情况下,不育株单株产量减产41.83 %~76.34 %.不同播种期情况下,不育株单株产量2007年减产50 %~58.76 %,2008年减产50.40 %~58.04 %.大面积移栽种植不育株减产47.28 %,大面积直播不育株减产45.33 %.以上试验不同处理不育株减产幅度为38.89 %~76.34 %,总体平均减产54.61 %.结果还显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不育株减产幅度降低;随着播期的推迟,不育株减产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油菜与芝麻菜远缘杂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母本,3个芝麻菜材料为父本,研究了单一授粉、混合花粉授粉、重复授粉和GA3处理柱头后授粉等4种授粉方式对其杂交亲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与芝麻菜的远缘杂交为高度不亲和,最强的组合是花油3号×凤庆芝麻菜,其亲和指数为0.032。混合花粉授粉降低了其杂交亲和性,花油3号×芝麻菜的亲和指数为0.021。重复授粉和GA3处理柱头后授粉可以提高杂交亲和性,花油3号×凤庆芝麻菜的亲和指数分别为0.046,0.067。但角果中的种子几乎都是皱瘪的,可见甘蓝型油菜与芝麻菜杂交是受精后不亲和,其杂种胚发育受到阻碍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种子。 相似文献
14.
15.
对52份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和24份四川推广品种作了收获前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四川 甘蓝型油菜的休眠特性。结果表明四川甘蓝型油莱品种间的休眠期差异达显著水平,抗收获前发芽 资源数量少;地方种与推广品种间发芽指数差异不显著,但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变幅及分布差异达 0.05显著水平,四川甘蓝型油菜推广品种发芽指数的分布较地方种更集中于低和高的范围内;根据 材料发芽进程和发芽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将推广品种聚为三类:第一类为第1天发芽高峰类型,第二 类为第1、2天发芽高峰类型,第三类为抗收获前发芽类型;地方种聚为四类,比推广品种多一种类 型:第1、2天发芽高峰类型。鉴定筛选的四川甘蓝型油菜抗收获前发芽的宝贵资源及其休眠特性,将 为甘蓝型油菜的抗收获前发芽生理研究和育种提供信息和材料。 相似文献
16.
石油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磷营养效率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两步筛选法(即苗期干物质筛选和全生育期产量筛选)在酸性黄棕壤上对19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了磷效率的筛选,本研究以磷效率系数来反映品种间的差异。将其定义为缺磷和加磷条件下的干物质量及产量等指标的比值(-P/ P),在苗期筛选时,设置两个处理(-P:0.010g/kg,d p:0.100g/kg,以纯养分计,下同),32d后收获,根据干物质量得到苗期磷效率系数,其变幅在0.050-0.615之间,呈正态分布,根据苗期长势长相从其中选出12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进入全生育期筛选,设置两个处理(-P:0.020g/kg, P:0.100g/kg),收获得到菜籽产量,以产量效率系数(变幅在0.134-0.305之间)为基准,结合各品种在蕾期,花期,角累期,成熟期对磷营养的不同反应,最终确定甘蓝型油菜磷高效品种97081和磷低效品种97029。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油菜潮霉素抗性基因的遗传转化提供依据。[方法]以油菜品种沪油19号、苏州青、五月慢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潮霉素处理对其褐化率、出愈率的影响。[结果]潮霉素浓度为3 mg/L时,五月慢、沪油和苏州青的褐化率分别为87.6%、30.7%、40.1%;褐化的临界浓度均为6 mg/L。苏州青下胚轴对潮霉素的耐受性较强,其褐化的临界浓度高于沪油19号和五月慢。潮霉素浓度为6 mg/L时,沪油19号、苏州青、五月慢子叶的出愈率分别为3.7%、2.3%、0,下胚轴的出愈率分别为5.1%、8.1%、2.2%。[结论]以子叶为外植体时,3个品种适宜的潮霉素筛选浓度为6 mg/L;以下胚轴为外植体时,沪油19号和五月慢适宜的潮霉素筛选浓度为6 mg/L,苏州青为9 mg/L。 相似文献
18.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花药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个基因型的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进行了花药培养.结果表明,在Keller培养基上可以直接诱导出胚状体,胚状体的诱导率与基因型、培养基的添加物等有关.基因型不同,胚状体的诱导率也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降低胚状体的诱导率,加入0 1mg·L-1的6 BA和0 1mg·L-1NAA能提高胚状体诱导率. 相似文献
19.
对65份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和1份对照种蜀杂6号作了收获前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的休眠特性。结果表明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间休眠期差异显著,抗收获前发芽资源数量少;根据材料发芽进程和发芽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参试材料被聚为4类:第一类为第1天发芽高峰类型,第二类为第2天发芽高峰类型,第三类为第1、2天发芽高峰类型,第四类为抗收获前发芽类型。本研究显示的甘蓝型油菜地方种的休眠特性和筛选到的抗收获前发芽的宝贵资源,将为甘蓝型油菜的抗收获前发芽生理研究和育种提供信息和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