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插穗、扦插基质、生根促进剂的类型、浓度,扦插时期及管理措施等因素对顶果木插穗生根成活的影响及其最优组合,旨在为建立顶果木优良无性系繁殖体系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广西珍贵乡土树种顶果木优良苗木嫁接繁育的过程。包括嫁接前的砧木苗培育,接穗的选择,嫁接方法,以及嫁接后的嫁接苗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速生珍稀树种顶果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顶果木 Acrocarpus fraxinifolius Wight 别名:毛榔(布依语,晴隆县河塘及六枝特区毛口),顶果树、柃叶豆。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增殖培养基进行优化,建立增殖倍数(Y)对培养基中Ca2+浓度(X1)、6-BA浓度(X2)及IBA浓度(X3)的正交回归模型:Y=2.416-0.172X1-0.255X2+0.183X12-0.211X22 +0.162X32 +0.331X1X2.从模型可知,当Ca2+浓度为255 mg/L,6-BA浓度为0.76 mg/L,IBA浓度为0.16 mg/L时,增殖倍数达最大值4.45.模型预测值与实际验证结果较接近.  相似文献   

5.
杂交鹅掌楸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杂交鹅掌楸的饱满冬眠顶芽接种培养在1/2MS(铵态氮与硝态氮的质量浓度比为1:1)培养基上14d后,继以改良Risser和White(1964)培养基上培养7d,两种培养基均含有IAA2.0mg/L。初始阶段的继代培养以在改良Risser和White(1964)(Ca^2 质量浓度减半)培养基上+VB5 1mg/L Biotin 0.01mg/L IAA 2.0mg/L ZT3.0mg/L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银木组织培养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0年生银木顶芽和腋芽为外植体进行主体培养,筛选出各培养阶段适宜的培养基分别为:(1)启动,1/2MS+BA0.5mg/L NAA0.01mg/L;(2)丛生芽分化及继代增殖,MS+BA0.5mg/L NAA0.01mg/L。  相似文献   

7.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培技术是当前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阐述了组培技术的操作过程及其方法,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酸梅属蔷薇科多年生落叶乔木 ,果实酸甜适口 ,是鲜食与果品加工兼优的好品种。由于其资源缺乏 ,种子量少 ,扦插育苗、分蘖等方法繁殖成活低、速度慢 ,很难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对此这些年我们进行了酸梅的离体培养试验研究 ,旨在加快繁殖速度 ,用于大规模生产。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来自阿克苏地区林科所试验园 12年生结果树2 外殖体的处理取半木质化的新梢 ,先用1.2 5%升汞表面消毒 9min,再用无菌水冲洗 4次 ,接种时 ,将外殖体培养在盛有 60 ml的 MS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基的附加成份 :蔗糖 3% ,琼脂 5% ,p H值调至 5.8,培养温度为 ( 2 0±…  相似文献   

9.
采用蝴蝶兰新品种“红唇美人”的花梗腋芽、花梗节间、叶片及从加拿大引进的种子作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运用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不同外植体启动、分化和萌发的影响,从而确定花梗腋芽以MS 6-BA3-5mS/1为最佳启动培养基,花梗节间以MS 6-BAlmg/1为最佳启动培养基,蝴蝶兰叶片则以整片幼叶为最佳外植体。蝴蝶兰种子萌发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木荷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木荷外植体取材母株提前1周喷杀虫剂和杀菌剂,外植体污染率明显降低。加入Vc可以减少外植体褐化,并采用全暗培养。选择MS+BA0.5 mg·L-1+NAA0.1 mg·L-1+Vc 5mg·L-1作为木荷最佳外植体诱导培养基,MS+BA0.5 mg·L-1+NAA0.1 mg·L-1+Vc 5 mg·L-1+B25 mg·L-1为木荷最佳增殖培养基,1/4MS+IBA0.25 mg·L-1作为木荷最佳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顶果木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 Wight ex Arn.)又叫做米杠(壮语)、科尚(壮语)、格郎央(瑶语).顶果木为苏木科落叶大乔木,高达40 m,胸径达150 cm.树干通直,枝下高在20 m以上[1],是近几年来桂西南主要发展的速生树种之一,笔者总结多年以来的栽培经验如后.  相似文献   

13.
西蒙得木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西蒙得木〔Simmondsia chinensis(Link)〕组织培养大批量繁殖技术的研究,探索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及蔗糖含量等对嫩梢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春季生长的1年生实生苗以及6年生高产的优株茎节作外植体,培养于含有ZT 1~3 mg/L或BA 1~3mg/L和NAA 0.01~0.1 mg/L的MS培养基中,经30~40天,几乎所有腋芽均能长成嫩梢,切取长达4~6 cm的嫩梢,培养于含有NAA的1/2MS培养基中,经1周暗培养,1个月后生根率达93%,小植株移栽于含砂土的基质中,保持湿润,获得成功。用幼苗及优株作外植体的培养效果无显著差异,说明此法不受遗传型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天女木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培养基、外植体及培养条件等方面介绍了天女木兰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天女木兰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褐变、生根难等问题及可能解决的途径。对天女木兰胚状体的培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沉香树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经筛选的沉香树种子苗优株枝段作为快速繁殖的外植体,通过实验研究,筛选出各培养阶段的适宜培养基及移栽基质。⑴不定芽诱导培养基,1/2MS 6BA0.2mg/L NAA0.01mg/L;⑵芽的继代增殖培养基,2/3MS 6BA0.2mg/L LH2mg/L;⑶生根培养基,1/3MS NAA0.2mg/L;(4)移栽基质,泥炭土:河沙(2∶1)。  相似文献   

16.
刺槐组织培养繁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刺槐的嫩芽接种于不同激素浓度的MS培养基上 ,在同一温度、不同 pH值下培养 ,结果表明 :MS +BA 0 . 5mg·L-1+NAA 0 . 0 5mg·L-1+蔗糖 30g·L-1对芽的分化、增殖效果最好 ;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 :1/ 2MS+IAA 1 0mg·L-1+蔗糖 30g·L-1+1%AC ;最佳的pH值范围是 5 . 8~ 6 . 2。  相似文献   

17.
蝴蝶兰花梗芽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蝴蝶兰单株性比较强,在栽培过程中很少会产生分株。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繁殖方法是组织培养繁殖法和无菌播种繁殖法。利用蝴蝶兰花梗侧芽、叶片、茎尖等外植体,进行无性组培快繁,可以保持母株的原有优良性状。蝴蝶兰的种子发育不全,没有胚乳,只有一层极薄的种皮,需经培养基上无菌播种才能获得植株,但是后代植株不能保持母株原有的优良性状,因此一般不作为商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树干解析造材获得木材产量,采用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经济评价方法对桂中地区36年生顶果木人工林经济效益与成熟年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顶果木36 a主伐时可获得木材845.7 m3·hm-2,木材销售收入889409.8元·hm-2。静态指标中,总利润达683642.2元·hm-2,投资利润率为9.23%,投资利税率为10.25%,投资回收期为35.02 a;动态经济指标的财务净现值为3972.0元·hm-2,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3.22%。静态和动态经济指标均表明36 a的顶果木人工林造林项目盈利能力较强。造林项目敏感性分析表明,木材价格变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最明显,规格材盈亏临界价格为223.8元·m-3,财务净现值最大时作为经济成熟龄为18 a。  相似文献   

19.
以钟花樱(Cerasus campanulata)的嫩枝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适合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 MS+6-BA 1.0 mg · L-1+NAA 0.1 mg · L-1+蔗糖30 g · L-1+卡拉胶6.5 g · L-1,诱导率为44.44%,适合增殖培养的培养基为 MS+6-BA 1.0 mg · L-1+NAA 0.05 mg · L-1+GA30.5 mg · L-1+蔗糖30 g · L-1+卡拉胶6.5 g · L-1,增殖倍数为3.70,适合生根培养的培养基为1/2 MS+IBA 1.5 mg · L-1+NAA 0.1 mg · L-1+蔗糖30 g · L-1+卡拉胶6.5 g · L-1+活性碳0.5 g · L-1,生根率为82.23%。  相似文献   

20.
以顶果木半年生优势苗作为采穗母株,研究了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结果表明:截干高度对母株产穗量影响显著,最适宜截干高度为20~30cm;生根促进剂浓度对插穗生根影响显著,采用GGR的适宜浓度为800~1 000mg/kg;扦插时间同样影响插穗生根,一年中适宜的扦插时间为3—7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