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东陵位于北京以东 1 2 0km ,是中国现存规模庞大、建筑完美的帝王墓群之一 ,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清朝皇帝在选定“万年吉地” ,营建规制宏伟的皇家陵墓的同时 ,在陵区大面积栽植长青树 ,以增加陵区庄严、肃穆的气氛。生长在清东陵周围的古树名木 ,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 ,以旺盛的生活力传递着古老的信息。所以 ,如何对这些长绿古树加强保护 ,就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了。清东陵古树名木主要是油松和侧柏。根据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两方面的情况 ,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技术保护措施 :1 人为灾害及防护因陵区内人口密集 ,在土地…  相似文献   

2.
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当前古树名木面临树龄较高、树势衰老、生理机能下降等问题。随着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及市民爱绿护绿意识的增强,对于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内分布着345株古树名木,其中部分树木长势较弱,景区在研究了树木生长衰弱的原因并借鉴了国内先进的古树名木复壮经验后,对景区内的唐槐实施了复壮措施,复壮的主要内容是树体修补、消除虫害及改善树木生长环境。景区寄希望此次复壮工作能为今后的古树名木保护探保护工作索道路。  相似文献   

3.
阳春市有着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通过调查统计,阳春市古树名木共有1675株,隶属于35科69属96种,其中,大戟科、豆科、樟科为优势科。分析了阳春市古树名木的种类与数量、分布特征、生长及环境特征和古树群落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分布特征看,生长在乡村的古树为1608株,其数量是生长在城区的24倍,占建档古树名木总株数的96.00%;从生长特征可知,生长势正常的古树有1 644株,占建档古树名木总株数的98.15%,衰弱级、濒危级和死亡级古树仅占建档古树名木总株数的1.85%;从生长环境状况来看,1675株古树中生长环境好的有1615株,整体古树生长环境较好;从古树群落分布现状来看,最具代表性的古树群落为古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群落和古荔枝Litchi chinensis群落。总体而言,阳春市古树名木生长环境较好,保存得较完整,可以更好地实施下一步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日,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专门聘请了北京市园林局及省内一批有影响的古树名木保护专家,为景区内的古树名木体检复壮。专家们将为凤凰松、黑虎松、迎客松等著名古树名木量身定做体检复壮方案。  相似文献   

5.
古树名木是人类珍贵的自然资源,为全面了解澄海区古树名木的资源特征,进行科学地保护,对澄海区古树名木进行了实地调查,对种类、数量、空间分布特征及生长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澄海区现有古树名木253株,隶属13科17属18种;其中,一级古树4株,二级古树25株,三级古树224株,以三级古树为主;古树名木在澄海区11个街道(镇)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乡村,其中莲下镇古树名木数量最多;古树名木总体的生长势较好,生长环境较好,但仍有数株古树生长势较差以及生长环境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管理,根据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制定“一树一策”保护方案,采取扩大生长空间、土壤改良、支撑加固或进行生理复壮等技术措施确保每一株古树都能得到科学、有效地保护。  相似文献   

6.
千山风景区的古树是景区内一大景观,经调查,景区内名木古树共1000余株,其中一级古树100余株,二级古树300余株,三级古树600余株。古树以油松为主,占整个景区古树的95%。多年来,由于古树处于生长的中后期,各组织器官功能下降,加之遭受雷击、干旱、水土流失、病虫害等危害,以及游客的不合理人为活动,造成长势衰弱,部分古树已经死亡。经过对千山风景区名木古树的调查,分析其衰亡原因,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笔者介绍了云丘山景区的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和植物资源概况,通过对云丘山景区古树现状的调查,统计分析了景区内古树的资源总量、分布及树种、古树群、分级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5方面的保护与管理对策,以期为景区古树名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山西古树名木生长衰弱原因及其环境状况进行的调查发现,是人为活动导致古树名木生存条件恶化,引起古树名木衰弱和死亡。为保护现有古树名木资源,在借鉴其他地区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文中提出应从土壤环境改良、地上树体保护、树体支撑加固、修补树洞等方面入手进行古树保护,定期进行理化性质营养成份的测定,以掌握和分析古树生长的各项环境指标。    相似文献   

9.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文物,也是风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科研、生态、观赏和科普价值。它既有生物学价值,又具有活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好古树名木对生物资源和历史遗产的保护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天池管委会制定了《天池景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有效保护了天池景区以定海神针、夫妻树为代表的古树名木和珍稀、珍贵的植物物种,使天池旅游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正>古树名木是珍贵的森林资源,是局部环境稳定的中枢,是绝佳的景观,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和巨大的生态、经济价值。随着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社会对古树名木保护愈加关注,古树成为乡愁的寄托、乡情的归属。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应在六个方面着力,逐步推进,让古树名木唤发新的生机。一、组织新一轮资源普查,探索划定古树名木保护红线。准确掌握古树名木底数,是科学保护资源的第一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  相似文献   

11.
古树名木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笔者对广州市花都区古树名木资源与区系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花都区已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现存554株(含格木古树群1个),其中,三级古树553株、名木1株;资源量较为丰富,隶属17科20属23种,以被子植物为主,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 L.f.)分别有273株、221株,共占全区古树名木总量的89.17%.全区古树名木科、属的热带分布型占优势地位,分别占总科数的82.35%和总属数的90.00%;部分植物在科分类上具有较古老的成分。花都区古树名木的立地场所可划分为4种类型:村落、机关企业庭院、景区、道路。其中,以村落分布数量最多(占92.24%)。此次调查可为花都区古树名木的保护、养护复壮及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管理,采用GPS定位、文献跟踪、资料收集、现地鉴定、数码拍照等方法,2010-2018年在青海省互助县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1)2010-2018年增或减古树名木数量没有变化,共有55株古树,全部为三级保护古树。以青杨、青海云杉居多,占总株数的90.91%。(2)古树名木全部以散生状态分布在乡村,4株为国家所有、48株为集体所有、3株为个人所有。(3)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全部为中等,生长正常的有40株、衰弱的有15株。(4)古树名木树龄分布范围在108~288a,平均154a;树高分布范围在9~36m,平均20m;胸围/地围分布范围在150~740cm,平均364cm;冠幅分布范围在5~25m,平均16m。(5)2018比2010年树高增加了2m、胸围/地围增加了2cm、平均冠幅增加了2m。最后提出了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管理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洛阳市历史上不仅遗留众多的文物古迹,而且保存了1000多株古树、名木,成为该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古树、名木的生存、保护、开发、利用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一、洛阳古树、名木的分布 根据洛阳市1999年统计,全市现有古树、名木计1356株,涉及20个树种,是洛阳旅游景区和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洛阳市区(含近郊)的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3类地区:  相似文献   

14.
古树名木养护与复壮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和古人留给当今社会的宝贵财富。本文从古树名木标准、古树名木移植、古树名木养护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古树名木养护与复壮技术,为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提供了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用查阅资料、线路调查、标准地调查和座谈访问等方法系统调查了无锡市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和生长现状。结果显示,无锡市共有古树名木45科75属98种921株。统计每种古树名木的单株个体数量,发现76.00%的古树名木拥有10株及以上个体,其中银杏拥有最多的单株个体,共有304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33.01%;9.67%的古树名木拥有个体5—9株,11.07%的古树名木包含个体2—4株,还有3.26%的古树名木只有个体1株。记录了古树名木的树龄和生长状况,共有22株树龄大于100 a的古树,一级古树6株,其中3株银杏是1 700 a树龄,1株七叶树树龄是1 005 a,二级古树5株,三级古树11株。根据无锡市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分布和生存现状,提出了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管理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古树跨越千年,见证历史,得益于从古至今持续不断地守护。为弘扬生态文化,讲好古树名木故事,引导全社会参与古树名木保护,9月25日—30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古树名木科普宣传周活动,大力宣传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和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普及古树名木相关知识。全国各地纷纷启动了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集文化性、科普性、观赏性于一体,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亲近古树、感受古树、了解古树。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庐江县绿化委员会、林业局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对辖区内古树名木进行了登记、造册、复查。对一、二级古树名木进行了挂牌保护。在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中,有代表性的一级古树名木9株,二级古树名木4株,其中:汤池、柯坦、砖桥的银杏6株,树龄在350-980年之间;城关、矾山的朴树2株,树龄在300-530年之间;冶山苗圃的大叶榉2株,树龄在1100年左右;冶父山的桂花2株,树龄在300年左右;汤池山茶花1株,树龄在520年左右。为了保护这些自然文化遗产,安徽省庐江县绿委、林业局对二级以上的古树名木进行了逐一考证,逐株检测,并登记建卡、编号、办证。从建立的档案中,可以清楚地了解每株古树名木的生长地、树种、树龄、树高、胸径、树冠覆盖面积、生长状况以及神话传说、趣闻轶事等详细资料。庐江县绿委、林业局对每株古树名木进行办证的同时,均落实了专人管护。为古树名木办证@吴正友 @王启  相似文献   

18.
<正>古树名木分为古树和名木两类。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观赏与科学价值或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简言之,古树看年龄,名木看重要性。古树名木既是自然变迁的“活化石”,也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更是森林资源中的“大熊猫”,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近年来,鄂托克前旗充分认识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古树名木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坚持属地管理、政府主导、专业保护与公众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三大举措”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昌平区园林绿化局全力做好古树名木养护管理工作昌平区园林绿化局全力做好古树名木养护管理工作。一是日常养护。对全区5919株古树分别按季节做好春夏秋冬四季的日常养护,确保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和树木安全;二是完善资料。完善健全古树名木档案资料,对应每棵古树进行了编号、坐标定位和拍照等,为园林绿化地理信息系统提供详细的基础资料;三是做好复壮。针对衰弱或濒危的一级古树,制定养护复壮实施方案;四是资金保障。2015年昌平区财政拨付古树保护复壮专用资  相似文献   

20.
古树名木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留住乡愁的重要实践、植物进化历程研究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威胁。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监测、测定相结合的办法,结合多年养护管理经验,对大兴区128株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生长势进行逐一调查,在充分掌握大兴区古树名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汇总分析,科学评价大兴区古树名木健康状况,确定古树名木生长衰弱、濒危的程度及分析衰弱原因。针对性的提出日常养护管理对策,并对生长环境差,生长势衰弱、严重衰弱的古树名木,结合树木自身问题及周边生长环境,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增强古树生长势,改善古树生长环境,延长古树寿命,提高安全系数,实现古树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