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蔬菜根肿病主要危害十字花科白菜类和芥菜类.在我国各省均有分布.近年来,该病发生日趋严重;特别是在龙岩市高山反季节大白菜生产中,发生更为严重,以致经常绝收.为此,我们在漳平市永福镇龙车村对大白菜根肿病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昆明菜区大白菜根肿病防治技术研究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昆明地区,4~10月份为大白菜根肿病发生流行期,尤以7~10月危害尤烈,11月~翌年3月发病轻。4~10月的温、湿度及土壤偏酸的适生环境,加重了根肿病的发生及危害。大白菜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尤以2叶期最易感染,培育无病壮苗是防病、保苗、保产的关键措施。大白菜品种间对根肿病有抗病性差异的表现,初步认为星星、白菜王等品种较抗病。百菌清、多菌灵、药肥复配剂为防治根肿病的有效药剂,施药方法以播前土壤施药为好。  相似文献   

3.
拉萨地区大白菜根肿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拉萨地区大白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根肿病害也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大白菜的品质和商品性,导致广大菜农遭受很大的经济损失,在发病率高的地块高达70%。大白菜根肿病为真菌之根肿病菌(Plasmodiophombrassicae)所引起,其休眼孢子可长期残存土中。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试验,描述了大白菜根肿病发病病原、症状、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及其防治办法,对于拉萨地区大白菜种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张北县大白菜根肿病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制约着大白菜的规模发展。掌握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生规雒及防治办法,对提高白菜产量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大白菜生产的必需,同时也是广大菜农所盼望的一件大事。下面结合工作实践,对大白菜根肿病发病与防治情况进行分  相似文献   

6.
在昆明地区,4~10月份为大白菜根肿病发生流行期,尤以7~9月危害较重,11月至翌年3月发病较轻。4~10月的温度、湿度及土壤偏酸的适生环境,加重了根肿病的发生及危害。大白菜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尤以二叶期最易感病,培育无病壮苗是防病保产的关键措施。大白菜品种间对根肿病的抗病性有差异,初步认为星星、白菜王等品种较抗病。百菌清、多菌灵、药肥复配剂为防治根肿病的有效药剂,施药方法以播前土壤施药较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白菜根肿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及发病条件,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 用抗病品种与药剂处理种子、合理轮作与改善酸性土壤、加强管理、化学防治等内容,以供种植 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肿病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危害大白菜、萝卜、甘兰、油菜和芥菜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田间危害症状:因根部发病而影响植株地上部分形态。病株生长缓慢,基部叶片变黄萎蔫呈失水状,严重时植株枯死。病株地下部分主根、侧根和须根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  相似文献   

9.
10.
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为害症状此病侵染大白菜、油菜、芥菜、萝卜、甘蓝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发病初期地上部症状不明显,以后生长逐渐迟缓,且叶色逐渐淡绿、叶边变黄,植株矮小,萎蔫,严重的可引起全株死亡。根肿病发生于根部,根系因受病菌刺激作用,其薄壁细胞大量分裂和增大而形成肿瘤,其肿瘤多发生  相似文献   

11.
利用设计合成的根肿病菌 (Plasmodiophorabrassicae)特异性寡聚核苷酸引物D85 81 9Fw/D85 81 9Rv,根据本研究组成员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核糖体基因ITS区段克隆测序结果 (未发表 )而设计的引物ITSFw/ITSRv和真菌核糖体基因ITS区段通用引物ITS1 /ITS4,对分离自十字花科作物(白菜、青菜、甘蓝、芥蓝、花椰菜等 )根肿病菌全基因组DNA进行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特异性扩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这 3对引物均能从十字花科根肿病菌全基因组DNA中扩增…  相似文献   

12.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分离与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常规分离方法的基础上,对分离自根肿组织和土壤中休眠孢子粗提液用50%蔗糖溶液进行悬浮,能成功地提取到根肿病菌的休眠孢子,可用于病原菌的繁殖、长期保存、DNA的提取及其它植物病理学研究,并能在600倍显微镜下清晰检测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十字花科白菜根肿病菌在不同温度、pH值条件下致病性。[方法]采用根肿病菌和土壤混合法,在休眠孢子浓度1×108(个/g土)条件下,设置7个温度及6个土壤pH值梯度,进行根肿病菌对白菜致病性测定,90 d后拔根调查根肿病菌侵染发病情况。[结果]在pH值6时,不同温度梯度间白菜根肿病发病株率存在较大差异,其发病株率从高到低的温度为30℃25℃20℃35℃15℃10℃5℃。5℃和10℃条件下,其根肿病菌侵染力弱,不发病或发病株率较低;15~30℃条件下随温度升高发病率增加,但在35℃条件下,发病株率降低。温度25℃条件下,pH值为4、5、6、7、8、9的白菜发病株率分别为80.36%、100%、65%、10.77%、3.23%、0.0%。pH值4发病率虽高,但白菜生长受抑制,生长弱,存活率低。pH值7和8时,发病率较低,pH值9时没有发病,在pH值5和6时,植株生长良好,发病率也较高。[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根肿病菌侵染发病与温度、土壤pH值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几种药剂防治白菜根肿病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七种药剂防治白菜根肿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Flint50%水分散粒剂5000倍、1000倍、霉多克66.8%可湿性粉剂1200倍3种药液在白菜的育苗营养袋上浇淋单剂药液,白菜苗移栽后4天、14天各用单剂药液灌根一次,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效分别达到94.67%、92.89%和81.58%,优于其他药剂处理,对试验作物无药害。  相似文献   

15.
《山东农业科学》2019,(10):130-134
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山东省寿光市、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多年种植白菜且根肿病爆发严重地块采集正常白菜植株根际周围土样,对其进行生防菌分离筛选及防治白菜根肿病效果评价,以期获得高效拮抗白菜根肿病菌的生防菌。通过梯度平板稀释法对采集土样进行生防菌分离,以黄瓜立枯病菌和香蕉枯萎病菌为指示菌对生防菌进行初步筛选,利用根肿病孢子裂解试验进一步筛选,通过盆栽试验评价生防菌株防治根肿病的效果。结果表明,放线菌株KA-35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为57.11%,单株地上部鲜重增加127.40%。该研究筛选出了对白菜根肿病有良好生防效果的菌株,为生防菌的进一步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油菜根肿病菌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根肿病近年在四川省发生日趋严重。本文报道了油菜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显微形态结构,其在扫描电镜下休眠孢子近球形,孢壁不光滑,有乳状突起,直径为1.9~4.3μm(平均3.5μm);透射电镜下游动孢子近球形、肾形或椭圆形,直径为1.6~3.5μm(平均2.8μm),同侧着生不等长尾鞭式双鞭毛。观察了休眠孢子萌发形成游动孢子、休止孢、休止孢再萌发形成芽管的过程。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4℃,最适pH值是6.3,腐烂处理促进休眠孢子萌发,光抑制休眠孢子萌发,休眠孢子在过滤灭菌的根分泌物中萌发率最高为62.50%。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外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及危害愈发严重。为了解土壤因素对根肿病发生的关系,综合前人研究结果,着重探讨了根肿病发病率与土壤酸碱度、含水量、阳离子交换量(CEC)及含氮指数等因素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根肿病是福建省闽侯县大湖乡高山反季节大白菜主要土传病害之一。该文总结了反季节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生规律及发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的PCR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设计合成的1对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特异性寡聚核苷酸引物(前引物:5’GAA GAT GCC CAC GCC GTC GT3’和后引物:5’ATC TGT TCA GCA AAG CGT CGA3’),对分离自十字花科作物(白菜、青菜、甘蓝、芥蓝、花椰菜等)及土壤中的根肿病菌全基因组DNA进行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特异性扩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设计合成的引物能从十字花科根肿病菌全基因组DNA中扩增到629 bp长度的分子片段,该对引物可用于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分子鉴定和分子监测,为十字花科根肿病的早期准确诊断和病菌检测提供了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根肿菌休眠孢子的萌发及侵染环境温度之间的互作关系,利用荧光定量PCR法,对16~25℃区间各实验处理水体中根肿病休眠孢子浓度进行检测,分析不同温度条件对水体中根肿菌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溶氧量、电导率判断水体中根肿菌的存活能力。结果表明,16~25℃区间内随着温度的提高根肿菌孢子下降速率变缓,在25℃时最为缓慢,在30 d达1.88×10~6 CFU/mL,并在60 d后相对稳定。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溶氧量、电导率的检测结果表明,在28 d水中根肿菌的活动十分剧烈,35 d时化学需氧量、溶氧量、电导率值分别高达86.2、5.95 mg/L、10~3μS/cm,且与其他温度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根肿菌的存活能力在25℃相对于其他温度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