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细颈囊尾蚴病是由泡状带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肝脏、大网膜及肠系膜等处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除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外,由于虫体的寄生,使得宰后内脏废弃、肉品质降低,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从细颈囊尾蚴病的病原、生活史、病理剖检、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旭红 《养猪》2010,(4):70-70
细颈囊尾蚴属泡状带绦虫幼虫阶段,寄生于猪体,影响猪只生长发育、降低屠宰率和出肉率。岳阳是湖南省生猪生产的重要基地,笔者于2008—2009年在岳阳地区进行了猪细颈囊尾蚴感染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3.
猪细颈囊尾蚴病是寄生于犬的泡状带绦虫(Taeniahydatigena)的幼虫—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肝脏、浆膜、网膜等处所引起的囊虫病。因此,该病随养犬多少呈区域性发生,特别是对仔猪有较大的致病力。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可导致死  相似文献   

4.
细颈囊尾蚴病是由泡状带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所引起的疾病。细颈囊尾蚴俗称“水铃铛”,主要寄生于羊和猪等家畜的肝脏、网膜和肠系膜等处,其成虫寄生于犬、貂和鼬鼠等肉食动物的小肠。由于细颈囊尾蚴多寄生在动物的实质脏器内,故对家畜的生长发育健康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正细颈囊尾蚴病是寄生在狗、狼、狐小肠内的泡状带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寄生在猪、反刍动物和野生动物等(中间宿主)的肝脏或肠系膜、浆膜、网膜等处所引起的寄生虫疾病。此病分布范围很广,在世界各地均有细颈囊尾蚴病的存在。本文详细的分析了细颈囊尾蚴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病状,并给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1病原泡状带绦虫(成虫)主要寄生在狗、狼和狐的小肠内,是一种大型绦虫,其成虫呈白色而微黄,虫体由250~300个节  相似文献   

6.
1羊细颈囊尾蚴病细颈囊尾蚴病是由泡状带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猪、羊、黄牛等多种动物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细颈囊尾蚴的大小并不一致(从豆粒大至鸡蛋大),呈囊泡状,具有透明外观,囊壁上附有一个黄白色、细长的颈部头节。细颈囊尾蚴的成虫为泡状带绦虫,常寄生于犬科动物(犬、狼、狐狸)等肉食性动物的小肠内。本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凡有养犬的地方都有发病报道。在我国的家畜中以猪的发病最为普遍,绵羊多发病于集中放养的牧区,据估测其感染率可达25%,其中以2~12月龄的绵羊感染率最高,但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正>细颈囊尾蚴病是由泡状带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幼虫主要寄生于猪、绵羊和山羊等动物的肝脏浆膜、网膜和肠系膜等处,成虫寄生于犬、狼和狐狸等动物的小肠内。本病对仔猪和羔羊等幼年动物的危害较为严重,可造成动物的消瘦、虚弱及肝脏受损,严重时会引起死亡。细颈囊尾蚴病呈世界性分布,犬是本病的终末宿主。2015年3月我市某羊场发现有本病存在。1饲养管理和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8.
小白鼠肝脏发现细颈囊尾蚴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4~6月,笔者在进行对饲养的180只3月龄实验小白鼠进行剖检时,发现其中一只小白鼠肝脏浆膜上有一绿豆大小的乳白色泡囊,呈半园形突出于肝脏表面,泡囊壁底侧部见有别针头大小、不透明的白色结节,刺破泡壁流射出透明的液体。根据资料,细颈囊尾蚴病的病原体是泡状带绦虫的幼虫阶段———细颈囊尾蚴所引起的。成虫主要寄生在犬、狼等肉食动物的小肠里,幼虫寄生在猪、黄牛、绵羊、山羊等多种家畜的肝脏浆膜和肠系膜等处。家畜感染细颈囊尾蚴,主要是吞食了带有泡状带绦虫的犬、狼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的绦虫节片或虫卵而引起…  相似文献   

9.
细颈囊尾蚴寄生在猪、牛、羊、犬等多种主要的肉用动物体内,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肉品品质,对人体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1病原猪细颈囊尾蚴是由泡状带绦虫的幼虫———尾蚴引起的,分布甚广,为家畜常见寄生虫,  相似文献   

10.
细颈囊虫病是由泡状带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虫寄生于猪、牛、羊等动物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其中幼虫(六钩蚴)以猪的感染力最高,其终宿主为狗.  相似文献   

11.
猪细颈囊尾蚴病是由带科泡状带绦虫(Taenia hydatigerta)的幼虫阶段——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所引起的。细颈囊尾蚴俗称“水铃铛”,呈囊泡状,大小如黄豆至鸡蛋大不等,囊壁乳白色,  相似文献   

12.
细颈囊尾蚴病的病原体是泡状带绦虫的幼虫阶段——细颈囊尾蚴所引起的。成虫寄生在犬、狼等肉食兽的小肠,幼虫寄生在猪、牛、羊等多种动物的肝脏浆膜、网膜和肠系膜等处,也可寄生在肺部。  相似文献   

13.
猪细颈囊尾蚴病是由带科泡状带绦虫(Taenia hydatigena)的幼虫阶段——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所引起的。幼虫虫体俗称“水铃铛”,呈囊泡状,大小如黄豆至鸡蛋大不等,囊壁乳白色,囊内含透明液体和一个乳白色头节。虫体寄生于猪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除影响猪的生  相似文献   

14.
梁珠娴  李繁 《动物检疫》2004,21(4):42-42
猪细颈囊尾蚴病是由带科泡状带绦虫(Taenia hydatigena)的幼虫阶段——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所引起的。幼虫虫体俗称“水铃铛”,呈囊泡状,大小如黄豆至鸡蛋大不等,囊壁乳白色,囊内含透明液体和一个乳白色头节。虫体寄生于猪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除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外,在屠  相似文献   

15.
包囊带(泡状带)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在我国的猪体中寄生较为严重和普遍,是僵猪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已有引起仔猪和成年猪死亡的报告。细颈囊尾蚴病是猪  相似文献   

16.
猪细颈囊尾蚴病是由带科泡状带绦虫(Taeniahydatigena)的幼虫阶段细颈囊尾蚴(Cystieercustenuicollis)所引起的,主要寄生在猪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严重时可进入胸腔,寄生于肺脏,还可以感染黄牛、绵羊、山羊等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也有鸡感染细颈囊尾坳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细颈囊尾蚴病是由泡状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绵羊的肝脏浆膜、大网膜及肠系膜所引起的绦虫蚴病。成虫泡状带绦虫寄生于犬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感染羊只[1]。绵羊细颈囊尾蚴病分布广,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8.
羊细颈囊尾蚴病是由泡状带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寄生于中间宿主羊(猪、牛等动物)的肠系膜、网膜、浆膜、肺脏、肝脏等处而引起的绦虫的幼虫病。细颈囊尾蚴呈豌豆大到鸡蛋大的泡囊状,乳白色,囊内充满囊液,囊壁上有1个乳白色头节和颈部。在临床症状常不明显,一般仅见屠宰后内脏上附着囊泡状的细颈囊尾蚴,常呈水泡状向下悬垂着,俗称“水铃铛”或“水淋子”。成虫寄生于终末宿主犬、狼等兽的小肠内。成熟孕卵节片脱落并随粪便排到外界,被中间宿主吃掉后,六钩蚴在小肠内逸出,钻入肠壁,随血流到肝、网膜、肠系膜等处引起细颈囊尾蚴病。但…  相似文献   

19.
猪细颈囊尾蚴病是由带科泡状带绦虫(Taeniahydatigena)的幼虫阶段——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tenuicollis)所引起的。幼虫虫体俗称“水铃铛”,呈囊泡状,大小如黄豆至鸡蛋大不等,囊壁乳白色,囊内含透明液体和一个乳白色头节。虫体寄生于猪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除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外,在屠宰加工时更是由于宰后失重、内脏和胴体的品质降低等原因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一直关注该病在屠宰猪中的流行情况及其危害性,并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1调查对象和方法1.1调查动物深圳市南山区肉联厂屠宰的商品猪。1.2调查方…  相似文献   

20.
班莉 《中国动物检疫》2009,26(11):53-53
猪细颈囊尾蚴病是由带科泡状带绦虫幼虫所引起的疾病。幼虫虫体俗称"水铃铛",呈囊泡状,大小不等,如黄豆至鸡蛋大小,囊壁乳白色,囊内含透明液体和一个乳白色头节。虫体寄生于猪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除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