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掌握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旱作区秸秆覆盖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分别在高(900kg·hm~(-2))、中(750kg·hm~(-2))、低(600kg·hm~(-2))3种施肥条件下进行4种种植密度(45 000株·hm~(-2)、52 500株·hm~(-2)、60 000株·hm~(-2)和67 500株·hm~(-2))试验,并对其主要生长指标和产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旱作区秸秆覆盖马铃薯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商品薯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同等肥力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及商品薯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60 000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及商品薯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0 112.45kg·hm~(-2)和89.1%;相同密度下肥力越高,单株个数、大中薯个数、单株薯质量和大中薯质量也越大;施肥量×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但对产量影响显著。综合来看,900kg·hm~(-2)施肥量与60 000株·hm~(-2)种植密度组合为该种植区秸秆覆盖马铃薯种植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2.
春小麦垄作栽培适宜种植密度及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甘肃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垄作栽培条件下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垄作春小麦产量均有重要影响,并且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互作效应。高肥条件有利于垄作春小麦穗粒数和产量的增加,并对种植密度有一定的调节和补偿作用;在增施肥料的同时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垄作春小麦产量水平,种植密度过大时,春小麦产量反而降低。在垄作栽培条件下,春小麦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75万~750万株/hm^2,适宜施肥量为纯氮180kg/hm^2五氧化二磷144kg/hm^2。  相似文献   

3.
陇中旱地地膜谷子施肥量及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裂区设计,以施肥量为主区、密度为副区,研究了施肥量、密度及二的互作对地膜谷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80kg/hm^2、五氧化二磷144kg/hm^2,产量为6410.2kg/hm^2;最佳密度为60万株/hm^2,产量为6701.4kg/hm^2;施肥量与密度的最佳组合为施纯氮180kg/hm^2、五氧化二磷144kg/hm^2,密度为60万株/hm^2,其产量为7460.0kg/hm^2。  相似文献   

4.
运用二因素五水平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施肥量、密度对油菜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施肥量和密度对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和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对单株有效角果数的影响是密度大于施肥量,而对产量的影响则是施肥量大于密度;单株有效角果数的最佳组合为施肥量以纯氮227.0kg/hm^2、密度9.4万株/hm^2,产量的最佳组合为施肥量以纯氮235.7kg/hm^2、密度10.6万株/hm^2;当控制施肥量(纯氮)、密度分别为214.4—256.9kg/hm^2、10.1-11.1万株/hm^2时,油菜产量可达3000kg/hm^2以上。施肥量和密度对于油菜每角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地区马铃薯青薯2号优质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永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15-1017
[目的]研究柴达木地区青薯2号马铃薯高产优质的密度,及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的最优组合。[方法]在柴达木地区利用4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青薯2号马铃薯的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与其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商品薯含量、淀粉产量的回归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在柴迭木地区,青薯2号块茎产量、淀粉产量最高的最优组合为密度6.75×10^4粒/hm^2、纯氮125.00kg/hm^2、P2O5 120.00kg/hm^2、K2O 250.00kg/hm^2;商品薯产量最高的最优组合为密度6.75×10^4粒/hm^2、纯氮199.32kg/hm^2、P2O5 95.67kg/hm^2、氧化钾199.32kg/hm^2。[结论]在柴达木地区,青薯2号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商品薯产量、淀粉产量与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之间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烤烟地套种马铃薯的最佳种植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地套种马铃薯在密度为33330塘/hm^2、49995塘/hm^2。和66660塘/hm^2的情况下,马铃薯产量分别为6799.5kg/hm^2、7350kg/hm^2。和9349.5kg/hm^2,其中以套种密度66660塘/hm^2。时产量最高,农户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全膜覆盖条件下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全膜覆盖条件下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原县南部阴湿区,全膜覆盖种植马铃薯6.00万株/hm2、施入专用肥(养分总含量25%)600 kg/hm2时,产量最高,效益最好,且马铃薯结薯率高,薯型整齐,大小适中,可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4号”高产栽培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研究青杂4号产量与种植密度、施肥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学模型,进而确立了青杂4号高产栽培合理密度和施肥量的优化方案是:种植密度为田间种植密度40.5万--45万株/hm^2,尿素施用量112.5--150kg/hm^2,磷酸二铵施用量169--200kg/hm^2。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依次是密度〉磷肥〉氮肥。  相似文献   

9.
为了配合高淀粉高粱05-1的大面积生产,试验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311A最优设计,从种植密度和施肥量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高淀粉高粱05—1产量与施肥量、产量与密度的数学模型,得出了05-1在晋中平川地区种植的最佳密度为10.8482万株/h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纯N195.6kg/hm^2,P2O591.3kg/hm^2,K2O150.04kg,/hm^2。  相似文献   

10.
肥料与密度对绵油63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11月上旬直播的棉油63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的影响大于施肥量;当施肥量取135kg/hm^2,密度取28万株/hm^2时,绵油63可以取得约2600kg/hm^2的产量,产量比对照降低约10%,熟期推迟7d,生育期缩短40d。  相似文献   

11.
氮磷钾配比及密度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及种植密度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筛选合理的种植密度及最佳施肥量,获得最佳的油菜高产栽培模式。结果表明: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和密度4种因素3种水平应用于油菜,密度对植株形态影响较大,施肥量对其影响较小;因素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顺序是氯化钾〉过磷酸钙〉尿素〉密度。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确定最优组合为尿素120kg/hm^2+过磷酸钙1153kg/hm^2+氯化钾225kg/hm^2+密度26万株/hm^2。  相似文献   

12.
以系统工程“黑箱”原理为依据,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旱地马铃薯种植密度与施肥耦合栽培技术,用以选择马铃薯密肥优化最佳组合方案。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施氮量、施磷量、氮磷配合、施农家肥量、种植密度。要获得22500kg/hm^2以上的产量,其密度与施肥耦合最优方案是施纯氮81.30~87.75kg/hm^2、五氧化二磷79.65~87.30kg/hm^2、农家肥23835.00~28440.00kg/hm^2,种植密度57270~59385株/h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水平与密度对高油115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油玉米生产上要考虑其经济产量和果穗商品质量.对高油115玉米进行不同施肥和栽培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为52500株/hm^2.施肥量为N360kg/hm^2、P2O5120kg/hm^2.K2O180kg/hm^2时的玉米产量、含油率、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等综合性状最好,而淀粉含量较低。为当地条件下适宜的栽培密度和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不同施肥量(复合肥)和种植密度对冷凉灌区马铃薯生长的影响。试验以‘冀张薯12号’为供试品种,开展施肥量与种植密度二因素试验,设3个施肥量(600、1100、1600 kg/hm2)与4个种植密度(5.25万、6万、6.75万、7.5万株/hm2),研究不同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肥量能延缓马铃薯生育期,提高种植密度能缩短生育期;随施肥量增大,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及叶片SPAD值均显著增大;随种植密度增加,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及叶片SPAD值与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后减趋势,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株高、SPAD值与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施肥量>密度;随施肥量和群体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大薯产量、大薯数、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产量要素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以处理F2D3的马铃薯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最大。通过二元二次回归分析表明,当施肥量达到1065.366 kg/hm2,种植密度达到6.7...  相似文献   

15.
广东冬种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水田条件下,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广东冬种马铃薯的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设计了冬种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各处理对马铃薯经济性状有一定影响,如株高、单株结薯块数、薯块干物质含量等;但对产量影响最大,其中,N2P2K1处理马铃薯的产量最高,为28485kg/hm2.比N0P0K0处理增产18030kg/hm2,增产率为172.5%。同时,初步建立了广州市马铃薯产量(Y)与N、P、K三种肥料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初步得出马铃薯最佳施肥量为:氮肥(N)290kg/hm2,磷肥(P2O5)153kg/hm2,钾肥(K2O)298kg/hm2,最佳施肥量比例为1:0.5:1.03.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不同颜色地膜和不同覆膜方式试验研究得出,马铃薯覆盖地膜后产量显著高于露地对照,半膜覆盖产量高于全膜覆盖,黑膜覆盖高于白膜覆盖,黑膜半膜覆盖产量最高,达到22969.5kg/hm^2,比露地对照的11673.0kg/hm^2增产96.7%。马铃薯地膜覆盖增产效果显著.可在天水半山区及周边类似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车玉芬 《吉林农业》2011,(2):92+94-92,94
探讨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马铃薯青薯168产量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青薯168为实验种植材料,在2009年进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实验。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的产量与其种植的密度和施肥量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高原地区,想要马铃薯的产量达到最理想的阶段,必须要根据所栽培的品种特性掌握最好的种植密度和最适当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长花序短果枝株型大豆品种沈农6号叶片的产量形成,结果表明,沈农6号的生物产量在不同施肥量间差异显著,在不同种植密度间差异达到极显著,这说明生物产量受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影响都较大。在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生物产量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不同,最大积累速率也不同。在同一施肥水平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生物产量最大积累速率有降低的趋势。在3种不同的种植密度下,以种植密度为15.0万株/hm^2的植株籽粒所占的比例最大(37%)。种植密度为7.5万株/11m2和15.0万株/hm^2的群体籽粒分布均集中植株中下部,而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的籽粒主要分布于植株中上部。短果枝出现的最早层次都是在20~30cm。在植株上,短果枝的分布位置有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不同种植密度间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施肥水平下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而施肥水平与密度互作间的产量差异显著。这说明:对沈农6号而言,种植密度对产量形成更为重要,并且施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种植密度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冯金良  张宁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60-12561
[目的]为了探索脱毒马铃薯宣薯2号在遵义县西北部高海拔镇乡的适宜种植密度,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提高种植效益。[方法]种植密度分别为5.257y(CK)、6.00万、6.75万、7.50万、8.25万、9.00万、9.75万株/hm^2。[结果]种植密度为9.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41586.30kg/hm^2,与对照相比增产38.65%;之后依次是8.25万、7.50万、9.75万、6.75万、6.00万株/hm^2,产量分别为40965.45、40163.30、36156.90、34878.60、32416.95kg/hm^2,与对照相比分剐增产36.58%、33.91%、20.55%、16.28%、8.08%。[结论]脱毒马铃薯宣薯2号在遵义县海拔1100~1250in地区种植密度以6.75万~9.00万窝/hm^2为宜,田间长势较好,增产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威宁县马铃薯一级良种高产栽培不同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最佳施肥量为:有机肥22.5t/hm^2,尿素300kg/hm^2,普钙600kg/hm^2,硫酸钾225kg/hm^2.该施肥量可以在威宁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