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塔斯社报道,苏联基辅食品工业工艺学院最近推出新产品——太阳能面包炉。炉体结构简单,直径为一米的抛物镜把阳光集中在放入面团的模子上,为均匀受热,模具用铝制成。烤一炉蛋糕16—18分钟,烤面包20—22分钟。烤出的面包与普通面包一样味香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干筋温度对烟叶烤后质量的影响,为确定不同部位烟叶最佳干筋温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翠碧1号品种为材料,通过设置4个不同干筋温度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下、中、上部位烟叶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干筋阶段最高干球温湿度对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有较大影响,中下部烟叶干筋期最高温度64℃,上部叶68℃,烤后烟叶颜色光泽鲜亮,物理特性好,烟叶的外观等级质量较好,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改善效果较为突出。[结论]适当降低烟叶干筋期最高温度对提高烤后烟叶工业可用性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3.
通过进行新引进品种红皮烤山芋的不同栽期试验,结果表明,2007年引进的红皮烤山芋比较适宜泰兴市种植,但并不是栽插越早产量越高,栽插的最佳期应该在6月10~20日之间,在此期间栽插,产量和商品率都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4.
试验于2009~2010年在广东韶关进行,设置正常播期(12月1日)、晚播(12月11日)、晚播(12月21日)3个播期,研究播期对烤烟品种成熟期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严重影响烤烟成熟期化学成分变化和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随播期推迟,各品种的株高变矮,有效叶数减少,最大叶面积减小,影响烤烟产量.随播期的推迟,烤烟上部叶中总氮含量、烟碱含量逐渐递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逐渐递增.导致烤后烟叶B2F、C3F的总氮含量、烟碱含量随播期推迟而减小,淀粉含量随播期推迟而增加.综上所述,在过迟晚播条件下,烤烟的产量下降,烤后烟叶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5.
恩施烟区小苗移栽时间对烤烟发育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置不同海拔区域烟株移栽期,研究了恩施烟区不同移栽期和不同海拔气候条件对烤烟生长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海拔烟区都表现出随移栽期的推迟,烟株生长期间对应的温度较高,烟株生长速度加快,烤烟生育期明显缩短。不同移栽期对烟株主要农艺性状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有较大的影响,在低海拔烟区4月25日移栽、中海拔烟区5月5日移栽、高海拔烟区5月10日移栽的烟株主要农艺性状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不同移栽期对烤烟品种云烟87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皖南鄂皖、沪皖2个试验点开展了不同移栽时期试验.结果表明,在鄂皖试点,不同移栽期对云烟87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烤后烟叶质量影响均不大;在沪皖试点,移栽期比当前生产推迟后,叶片数增多,茎围和节距减小,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降低,外观质量变差.综合2个试验点来看,云烟87在皖南3月19日左右(皖南当前生产移栽期)进行移栽,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K326上部叶为材料,电加热密集烤箱烘烤,分别于变黄前期(0~20 h)和变黄中期(20~44 h)对烟叶进行失水15%~20%处理,研究烘烤过程烟叶水分、淀粉代谢、细胞壁物质、形态收缩及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变黄前期和中期失水处理,烟叶的失水速率较常规烘烤(对照)降低30%~45%,变黄前期失水处理,烟叶淀粉酶活性较高,烤后烟叶淀粉含量较对照降低31%、纤维素含量降低30%,而变黄中期失水处理烟叶较对照整体相差明显;变黄前期失水处理,烟叶横向收缩率、纵向收缩、横向卷曲度和纵向卷曲度显著大于对照。变黄前期失水处理烤后烟叶平衡含水率、拉力、填充值明显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翠碧一号密集烘烤外观和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欠缺等问题,探索了翠碧一号密集烘烤最佳烘烤工艺,以翠碧一号为试验材料,在烟叶烘烤变黄期和定色期关键温湿度点设定4种不同温湿度和不同停留时间组合,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和感官评吸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等方面以中温中湿中速变黄中速定色(T_2)处理的最优。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翠碧一号密集烘烤外观和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欠缺等问题,探索了翠碧一号密集烘烤最佳烘烤工艺,以翠碧一号为试验材料,在烟叶烘烤变黄期和定色期关键温湿度点设定4种不同温湿度和不同停留时间组合,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和感官评吸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等方面以中温中湿中速变黄中速定色(T_2)处理的最优。  相似文献   

10.
移栽期和移栽方式对赣南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赣南生态条件下移栽期和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小苗移栽能够促进烟株前期生长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但烤后杂色烟叶比例较高、用工成本高。井窖式移栽操作简便、较为省工,但易受到土壤类型和土壤湿度的影响,前期生长较慢。改良井窖式移栽有效克服了前两者的缺点,有利于烟株早生快发,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均得到提升,且生产用工成本合理,适宜在赣南烟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赣南生态条件下移栽期和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小苗移栽能够促进烟株前期生长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但烤后杂色烟叶比例较高、用工成本高。井窖式移栽操作简便、较为省工,但易受到土壤类型和土壤湿度的影响,前期生长较慢。改良井窖式移栽有效克服了前两者的缺点,有利于烟株早生快发,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均得到提升,且生产用工成本合理,适宜在赣南烟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研究密集烘烤干筋期最高温度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高温度在(63.0±0.5)~(64.0±0.5)℃范围内,烤后烟叶致香物质总量最高,且感官质量最好,主要表现在西柏烷类、质体色素降解的致香物质含量较高,烤后烟叶香气量较足,刺激性较轻,杂气较轻。  相似文献   

13.
以烤烟品种云烟87烟株上部4~6片叶为材料,进行了一次性带茎砍烤、一次性采收收、常规采烤在采烤用工、耗能上进行比较,以及3种采烤方式对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叶一次性砍烤能提高上中等烟2.05%,能降低下低等烟的比例2.00%~3.00%;但在环节用工费用上1 kg干烟一次性砍烤比一次性采烤多2.00元,比常规采烤多2.01元;在耗能上1 kg干烟砍烤比采烤多1.34元,比常规多1.25元;砍烤在用工和耗能方面大于采烤和常规烘烤,1kg干烟采烤的纯收入比砍烤高3.21元.  相似文献   

14.
翠碧一号上部叶带茎砍烤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翠碧一号上部充分成熟烟叶为试验材料,设置带茎一段砍烤、带茎两段砍烤2个处理,常规采烤作为对照,研究上部叶带茎砍烤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化学成分、感官品吸质量的影响,以提高上部叶质量和可用性.结果表明,翠碧一号上部叶带茎砍烤可以明显改善烤后烟叶质量,从外观质量、单叶重、等级结构、均价、中上等烟比例、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等综合分析可知,带茎一段砍烤和两段砍烤可以明显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使化学成分叶更加协调,感官品吸更为舒适.但带茎砍烤成本有所增加,导致带茎砍烤的整体经济效益并不高.  相似文献   

15.
成熟度及采收方式与烤烟上部叶提质增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烤烟上部叶烤后烟叶等级质量及烘烤收益,试验设置分次采收、一次性带茎砍收2种收获方式和3种不同成熟度处理,研究不同采收方式和不同成熟度与上部叶烤后烟叶质量和采烤收益的关系.结果表明:上部叶无论一次性带茎砍烤或分次采烤,其烤后烟叶质量均随成熟度的提高而逐渐得到改善;一次性带茎砍烤的烤后烟叶质量和采烤收益均优于分次采烤...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烤烟质量,实现烟农提质增收,以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对比试验研究变黄阶段常规烘烤(CK)和保湿烘烤2种烘烤工艺对黔南烟区上部烟叶烤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后6~42 h烤房内相对湿度保湿烘烤较CK显著提高,2018年增幅为5.22%~12.10%,2019年为5.67%~11.28%;烤后24~36 h烟叶含水量保湿烘烤较CK显著增高,2018年增幅为3.25%~3.96%,2019年为3.41%~6.36%,烟叶变黄较充分。与常规烘烤相比,保湿烘烤烤后烟叶效果较好,含青烟、僵硬烟比例显著降低,分别下降3.23~4.97百分点和3.47~4.81百分点;2年均价分别提高0.37元/kg和0.13元/kg,但差异不显著;烟叶外观质量较好,烟叶颜色、色度及加权总得分显著提高,2018年增幅分别为5.13%、5.10%及3.48%;2019年增幅分别为6.03%、5.08%及3.61%;2018年和2019年淀粉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2.55%和12.42%,糖碱比分别显著提高12.42%和9.22%,致香物质总量分别显著提高30.53%和23.05%;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及感官评吸总分显著提高,2018年增幅分别为5.76%、2.75%及2.30%,2019年为4.00%、1.97%及1.21%。高温少雨条件下成熟上部叶,采用保湿烘烤工艺能促进物质转化,改善烟叶外观质量,提高内在品质,提升黔南烤烟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吉林省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以探明其对烟苗生长的微环境和肥料利用率及早生快发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的移栽苗龄及大田移栽期所培育烤烟的农艺性状、肥料利用率、烤后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小苗膜下移栽使苗穴内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为幼苗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优于常规移栽方法。烟株的各项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对肥料的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烤后经济性状提高,化学成分协调性改善。小苗膜下移栽技术最佳移栽苗龄为6叶龄,最佳移栽时期为4月26日至5月1日。  相似文献   

18.
不同采烤方式对川南烤烟上部烟叶产质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川南烟区生产实际,以上部烟叶为试验材料,开展常规分次采烤、一次性不带茎采烤和带茎采烤3种采烤方式在烘烤用时、用工成本、能耗成本、烤后质量等方面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不带茎采烤和常规分次采烤相比,上部叶一次性带茎采烤的烤后烟叶结构疏松、色度较强、颜色多橘黄,身份多为稍厚至中等,油份多,上等烟提高了4.21和12.46个百分点,下等烟下降了0.51和8.23个百分点,均价分别提高了1.62元·kg-1和3.4元·kg-1,经济效益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播种后烤田,寒潮来时润管桂林市郊区,有些公社有烤秧田的经验,在播下早稻芽谷后,即排干秧田水轻烤田一次,一般烤两、三天;看天气情况,晴天少烤,阴天多烤,烤到田面微裂,才灌水进行润管或浅水灌溉。这种作法好不好呢?我们在去年作了一个烤田对比试验,播种面积约1.5亩,在4月5—7日播,在播种后即烤田的,秧较粗壮,叶片数较多,叶色深  相似文献   

20.
不同采收成熟度及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索增强上部烟叶工业可用性的技术措施,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与采收方式下对上部烟叶产量、等级质量及产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延时一次性采烤(上二棚叶成熟后推迟7 d与顶叶一次性采烤,以倒2叶成熟为准)烟叶产量最高,为938.64 kg/hm2,较常规分2次采烤(上二棚叶和顶叶成熟后分别采烤)与延时分2次采烤(上二棚叶、顶叶成熟后均推迟7 d采烤)分别提高了3.68%、8.70%。常规分2次采烤烤后烟叶等级质量显著高于延时分2次采烤和延时一次性采烤,且其上等烟率较延迟分2次采烤和延时一次性采烤提高15.90个百分点和27.88个百分点。烤后烟叶均价亦以常规分2次采烤最高(18.39元/kg),较延时分2次采烤分别与延时一次性采烤增加了20.43%与47.95%。常规分2次采烤烟叶的产值分别是延时分2次采烤与延时一次性采烤处理的1.26倍、1.43倍。上二棚叶与顶叶成熟分别采烤的方式能提高烟叶等级质量及种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