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优化河蟹套养不同品种养殖效益,构建河蟹+鳜鱼、河蟹+青虾+鳜鱼以及河蟹+小龙虾+鳜鱼三种河蟹套养模式,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收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河蟹套养模式净利润分别为33552、32856和33369元/hm^2,模式间净利润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河蟹池套养鳜鱼能显著提高养殖效益,鳜鱼利润贡献达到4374~5622元/hm^2;河蟹价格波动显著影响三种河蟹套养模式净利润,河蟹池套养青虾、小龙虾能较好地分担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2.
孙德祥 《中国水产》2016,(12):90-92
正2015年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某渔业科技示范户开展河蟹套养细鳞斜颌鲴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以期找到河蟹套养细鳞斜颌鲴的最优密度,最终实现"以鱼净水,以蟹保水"目的。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原河蟹养殖计划的基础上,河蟹套养细鳞斜颌鲴的生态养殖模式,不仅能有效改善池塘的生态环境,而且养殖户的经济、生态效益显著提高,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出现下降,而龙虾的价格呈现不断上涨趋势.在"蟹、虾双百工程"项目的影响下,采取了在河蟹池中套养龙虾的养殖试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养殖户的养殖热情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此我们对河蟹池套养龙虾养殖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2019年,作者进行了红螯螯虾池塘养殖试验,试验结论认为,红螯螯虾池可混养或套养河蟹和青虾[1],2020年,作者再次进行了红螯螯虾池混养河蟹、青虾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两年试验池塘各一口,坡比1∶2,淤泥15~20 cm,防逃护板、增氧设施、进排水系统完备,水源水质符合GB ...  相似文献   

5.
河蟹单养与套养“太湖1号”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在高淳区养殖面积较大,2012年河蟹养殖面积达22万亩.但由于河蟹上市比较集中,季节性较强,养殖效益受价格影响波动较大,河蟹价格走低会直接引起养殖效益减少甚至导致亏本的局面.近几年青虾的价格一直稳中有升,且上市周期时间较长,在河蟹塘中套养青虾,可以降低单一养殖河蟹的风险,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养殖经济效益.本文通过比较单养河蟹、蟹池套养“太湖1号”青虾两种生态养殖模式,讨论了套养青虾的注意事项以及效益分析,为降低河蟹养殖风险,提高河蟹塘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地河蟹养殖规模扩大,集约化程度提高,养殖成本增幅较大,河蟹养殖的比较效益近几年来有所下降。为此2005~2006年宜兴市水产指导站开展了“河蟹综合生态混套养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全面探索增加混套养地方特色名优品种,取得了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现将实施情况简要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河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也随之增长,河蟹价格逐步回落,单一河蟹养殖比较效益下降.为了充分利用水体,提高蟹池综合生产能力,从2010年开始,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通过开展河蟹养殖池套养"太湖1号"青虾试验,探索蟹虾混养最佳养殖效益,逐步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池塘蟹虾‘155’生态养殖技术".所谓"池塘蟹虾‘155’生态养殖技术",即以河蟹养殖为主,科学套养青虾,实现每667 m2产河蟹100 kg、青虾50 kg,平均效益达到5 000元/667 m2的养殖模式.经过2年的推广应用,取行了较好的成效.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河蟹价格回落,养殖效益下降,而黄颡鱼价格较高且平稳,因此,2000~2001年我们在河蟹养殖池塘中套养黄颡鱼,进行养殖试验,获得成功,为河蟹养殖走出低谷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河蟹池套养黄颡鱼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由于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有所滑坡,许多养殖户采取在蟹池套养黄颡鱼等名优鱼类的方法,以求增加经济效益。去年我区水产站大面积推广在河蟹池套养黄颡鱼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有部分养殖户盲目实施套养,导致失败。笔者认为河蟹池套养黄颡鱼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注意以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促进河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2000年~2001年,我们采取示范推广与生产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和推广应用了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与单养河蟹池塘相比,不但增加了鳜鱼产品,而且河蟹产量非但未减却略有提高,同时,品质也有所提升,取得了明显的养殖效果,并通过有关专家的验收和鉴定.现将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潘云俊  朱观平 《水产养殖》2012,33(11):31-32
为充分利用水面资源,提高蟹池综合养殖经济效益,在河蟹池套养青虾的基础上,增加青虾放养量,提高青虾产量,实施河蟹、青虾混养模式,进一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为此在南京市禄口街道黄令养殖场陈全圣养殖户的河蟹养殖基地开展了混养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利用蟹池有效水体,提高河蟹养殖综合经济效益,我们根据河蟹、鳜鱼、异育银鲫、青虾等养殖品种共生互利、优势互补的生态学原理,在组装嫁接“河蟹健康养殖技术”“、伊乐藻在蟹池中的应用”“、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等河蟹养殖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经过3年时间(2002年~  相似文献   

13.
龙虾肉质丰满、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因“中国龙虾节”而一举成为名贵的淡水虾类;河蟹因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龙虾、河蟹已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养殖品种之一.2012年,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项目实施中,将龙虾、河蟹确定为主推品种,在示范户韦爱良的40亩的池塘内进行龙虾与河蟹套养技术试验,有效地解决了单养龙虾产量不稳定,虾池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取得了667m2产龙虾141kg、河蟹31.3kg、鱼类225kg,效益5,030.25元的喜人成绩,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又培育出了新亮点.现将养殖方法与结果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谢理伟 《中国水产》2009,409(12):41-42
为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充分利用饵料资源与水域空间,在河蟹池中套养鳜鱼可以起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蟹池套养鳜鱼与单养河蟹相比: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鳜鱼,两者互不相残,而且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2008年4月,微山县高楼乡永胜河蟹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现有社员211户。该合作社在成功运作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并推广海虾淡养新品种养殖技术,探索建立了湖区蟹虾共养新模式,即在河蟹池中套养南美白对虾虾苗,在既不影响河蟹养殖,也不需增加其他投入的情况下,每亩可净增收2000元,且养殖产品品质优良,色泽口感上乘。目前,全乡蟹池套养南美白对虾面积达到1666.7公顷,实现年增效益5000万元,并与微山县和徐州市一些加工企业签订了收购合同,这一养殖新模式已成为了湖区渔民增收的新亮点。现将河蟹池套养南美白对虾生态高效养殖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河蟹、鳜鱼混套模式的养殖规模逐年增大。宝应县西安丰镇渔业科技示范户梁永正,2017年采用河蟹和鳜鱼套养模式,利用两种生物的不同习性,实现互利共生,充分发挥养殖空间的生态效应,实现河蟹和鳜鱼亩产"双超百"(即:河蟹和鳜鱼亩产均超百斤),获得了较好效益。现将该河蟹和鳜鱼套养技术总结如下:1养殖条件1.1池塘面积和水源池塘面积13×667m2,地形呈东西向长方形。养殖水源充足,附近无工业废水排放,水体良好,符合《无  相似文献   

17.
河蟹养殖池套养鳜鱼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其他名贵鱼类,现已成为养殖户增加养殖经济效益的常规方法。淮安市楚州区近几年主要推广河蟹养殖池中套养鳜鱼,给养殖户带来了可喜的收益,但也有部分养殖户盲目实施套养,导致失败。在此笔者认为在河蟹养殖池套养鳜鱼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池塘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河蟹养殖回捕率低、价格不稳定等因素使养殖风险越来越大,而青虾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稳中有升,养殖效益好。因此提高套养品种青虾的产量在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规避养殖风险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昆山市锦溪镇狭港村渔业科技入户示范户采用河蟹雌雄分养套养青虾的养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河蟹高效套养,即运用池塘生态学原理,以养殖河蟹为主,套养与河蟹相互协同、互利共生的名贵水产品青虾、鳜,适当放养鲢、鳙,达到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提高池塘养殖综合效益的目的。2012年,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开扬村渔业科技人户示范户徐玉兵,  相似文献   

20.
<正>为提高河蟹养殖池塘的综合产出率,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在蟹池"631"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的基础上,试验示范了蟹池"115"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模式,即以河蟹为主,套养青虾和鳜鱼,667m2产河蟹100kg,青虾、优质鱼类100kg,667m2效益5000元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