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豹纹木蠹蛾为害尾叶桉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豹纹木蠹蛾(Zeuzera coffene Nietner)又称咖啡木蠹蛾,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四川、江西等省(自治区).主要以幼虫钻蛀荔枝、龙眼、柑桔、枇杷、番石榴、咖啡、相思树、木麻等多种果树林木枝干的木质部,使枝条枯死,严重削弱树势.笔者于2004年2月,发现豹纹木蠹蛾为害桉树十分严重,在尾叶桉主要种植区的镇江、新垌、宝光、大井、潭头等地均发现豹纹木蠹蛾为害,枯死率树达10%.豹纹木蠹蛾已成影响尾叶桉生长主要虫害之一,  相似文献   

2.
黄桔  王思政 《植物保护》1982,8(4):14-14
梨红木蛾(Aeolanthes sp)属鳞翅目木蛾科(Lepidoptera:Xyloryctidae),是皖南地区新发现的一种食梨叶害虫。1978年此虫在宜城地区的某些梨园中为害株率达99%,严重影响梨树生长。梨红木蛾在皖南的发生历史尚未查明,但从1977—1980年调查的情况来看,虽然各年发生的严重程度不稳定,却有逐渐扩大为害的趋势;近年在陕西省武功县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3.
施仕胜 《广西植保》2004,17(4):20-20
金银花又名忍冬,为忍冬科缠绕小灌木,以花蕾及茎叶入药,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金银花种植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某些地区已作为专业项目。经多年人工栽培,其病虫已有上升趋势。常见病虫有褐斑病、白粉病、咖啡虎天牛、木瓜星天牛、蚜虫、豹纹木蠹蛾、金银花尺蠖等。  相似文献   

4.
施仕胜 《植物医生》2004,17(5):19-20
金银花又名忍冬,为忍冬科缠绕小灌木,以花蕾及茎叶入药,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金银花种植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某些地区已作为专业项目.经多年人工栽培,其病虫已有上升趋势.其常见病虫有褐斑病、白粉病、咖啡虎天牛、木瓜星天牛、蚜虫、豹纹木蠹蛾、金银花尺蠖等.  相似文献   

5.
田斌  徐丽丽  王涛  宗世祥 《植物保护》2017,43(5):113-118
以宁夏地区3种木蠹蛾越冬幼虫(榆木蠹蛾、沙蒿木蠹蛾和沙棘木蠹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木蠹蛾越冬幼虫在不同时期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同时比较了沙棘木蠹蛾不同虫龄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结果表明,3种木蠹蛾的过冷却能力基本相似,沙蒿木蠹蛾在3种木蠹蛾中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低温驯化对木蠹蛾越冬幼虫的过冷却能力影响明显,榆木蠹蛾和沙蒿木蠹蛾2013年3月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显著高于2014年1月,两种木蠹蛾表现出耐结冰型昆虫的特征。沙棘木蠹蛾各虫龄阶段之间的过冷却能力差异不显著,但高龄越冬幼虫具有更好的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应用苹果蠹蛾线虫防治荔枝拟木蠹蛾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荔枝拟木蠹蛾(Arbela dea Swinhoe)是荔枝、龙眼等热带、亚热带果树及林木的常见害虫,其幼虫蛀茎或枝条成坑道,夜出啃食树的韧皮部为害。1988—1989年,作者应用苹果蠹蛾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24)1—8×10~3条/ml水悬浮液,注射进荔枝拟木蠹蛾的坑道或喷雾至隧道,防治面积1500亩(100ha),防效达89%—100%,有效地压低了荔枝拟木蠹蛾在这地区的为害,是一种经济的、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7.
柑桔木蛾Epimactis sp.属鳞翅目木蛾科,又名自落叶蛾,笔者于1978年在三湖桔区首次发现(过去未见记录),为害猖獗发生面积2万余亩,百叶虫口密度达4—5条,叶被害率达45%。据调查吉安、吉水、永丰、峡江、清江等地桔园亦有发生。还为害木槿、黄荆和某些菊科植物。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多年的调查分析,宾川县为害葡萄的害虫有8个目、21个科、72种。主要害虫有5个目、12个科、27种,其中鳞翅目有红天蛾、雀纹天蛾、斜纹天蛾、芋单线天蛾、八字白眉天蛾、斜纹夜蛾、苹梢鹰夜蛾、大地老虎蛾、甜菜夜蛾、石榴巾夜蛾、飞扬阿夜蛾、折带黄毒蛾、双线盗毒蛾、八点灰灯蛾、粉蝶灯蛾、绿尾大蚕蛾、苹掌舟蛾、豹纹木蠹蛾18种;鞘翅目有铜绿丽金龟、臭蜣螂、独角仙、码绢金龟子4种;缨翅目有葱蓟马和茶黄蓟马2种;同翅目有棉蚜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茶枝木蠹蛾在贵州铜仁市新建茶园普遍发生,严重影响茶园生产.通过观察研究,基本明确了茶枝木蠹蛾在贵州铜仁的生活史以及生活习性.茶枝木蠹蛾在铜仁市1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茶枝木蠹蛾成虫产卵具有趋嫩性,在主枝的顶端嫩茎啃吃木质部,且有转枝为害现象,为害后造成茶叶折枝枯萎.不同茶叶品种受害程度存在差异,其中福鼎大白受害最重,安吉白茶受害最轻.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即施用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能有效防治茶枝木蠹蛾,防效达76.17%.本研究为今后茶叶生产中防治茶枝木蠹蛾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了南昌郊区四种斑蛾科昆虫的生物学特性。资料来源于1980—1984年的野外调查及室内系统饲养。1.茶柄脉锦斑蛾Eteresia aedea Linnaeus,俗名油茶斑蛾:主害油茶、茶、板栗、茅栗、麻栎,亦害(?)木、刺槐、算盘子、毛白檀、千金藤等。南昌一年发生2—  相似文献   

11.
椰子木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近年入侵中国的有害生物,严重为害多种棕榈科植物。为了确定椰子木蛾幼虫在椰子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2015年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海南省儋州市对椰子树上的椰子木蛾幼虫进行调查,运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法则对椰子木蛾幼虫在椰子树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对聚集均数(λ)进行检验,分析幼虫聚集的原因。结果表明:椰子木蛾的幼虫主要在椰子树的中下部叶片为害,有87.17%的幼虫分布在第3层、第4层和第5层叶片上,其中第4层叶片上幼虫数最多,平均每片大叶上有幼虫(22±7.42)头,占总数的42.62%;椰子木蛾的幼虫在椰子树上呈聚集分布,理论分布型符合负二项分布;其种群聚集是由某些环境作用引起的。根据Iwao的回归关系,确定椰子木蛾幼虫的最适理论抽样公式及序贯抽样公式,建立不同密度下的理论和序贯抽样数表。椰子木蛾幼虫主要分布椰子树中下部叶片上并呈聚集分布,本研究为该虫害的准确抽样调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苹果蠧蛾在我国新疆境内发现。 1979年,有一美国代表团来我国防问,带来苹果蠹蛾性诱剂,希望我们试验。 根据苹果蠹蛾喜在树冠中,上层产卵,向阳的一面虫果特别多,果树稀产卵多,晚熟品种产卵多的特点;我们在果园内,选一株果树,隔地面3~4米高处,设诱捕器,用直径30厘  相似文献   

13.
广西南宁市绿化树木木蠹蛾发生为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2006~2009年在南宁市区的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动物园、青秀山公园、五象广场等主要景点对主要绿化树种木蠹蛾的发生为害进行调查,发现南宁市绿化树木上木蠹蛾种类有荔枝拟木蠹蛾(Arbela dea Swinhoe)、相思拟木蠹蛾(Arbela bailbarana Matsumura)和咖啡豹蠹蛾(Zeuzera coffeae Nietner);很多树种如荔枝、龙眼、台湾相思、黄槐、火焰木、人面子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被害的树种达22种;受害与树种及其树皮结构、树干的围径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椰子木蛾是为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2013年8月首次在我国海南发现,对我国椰子及棕榈产业造成严重的潜在威胁。龄期划分是深入研究椰子木蛾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预测预报以及防治适期的基础。头壳宽度可作为幼虫分龄的准确指标。本文通过林间收集椰子木蛾幼虫头壳和实验室饲养椰子木蛾并收集头壳的方法,通过测量与比较,运用频次分布与线性回归等,对椰子木蛾的龄期划分进行了研究,并依据Dyar法则和Crosby生长法则对划分结果进行了验证,确定其在林间和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的龄数分别为5龄和5~8龄。室内饲养与室外相比,龄数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室内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周期、食物营养等以及椰子木蛾自身遗传、种群密度等不同,室内环境条件不利而引起其龄期数增加。  相似文献   

15.
喷雾法施用线虫大面积防治荔枝拟木蠹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荔枝拟木蠹蛾(Arbela dea Swinhoe)是南方荔枝、木麻黄等主要的钻蛀害虫,作者利用拟木蠹蛾昼伏夜出的习性,用大蜡螟幼虫诱测和回收喷雾荔枝拟木蠹蛾粪道上的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griotos),不同温度、不同粪道大小对线虫存活影响的测试结果表明,应用1×10~3/ml线虫剂量喷雾拟木蠢蛾挂在树上的粪道,粪道上便有足够数量的线虫和时间使寄主感染。1995年喷雾法施用线虫防治荔枝拟木蠹蛾260hm~2,防治效果在85%~100%,平均为94.28%,有效地压低了田间的虫口密度。解决了树冠嫩枝受害后人工难以注射及倒置斜垂坑道的虫口防治效果差的矛盾,也使利用病原线虫防治害虫这一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更容易为果农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丝棉木金星尺蛾(Abraxas suspecta Warren)俗称大叶黄杨尺蠖,又名卫矛尺蛾,属鳞翅目尺蛾科。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中南、华东、西北等地。为害丝棉木、黄杨、卫矛、榆树、杨、柳等。在张家港市是为害绿篱冬青卫矛(大叶黄杨,下同)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群集叶片取食,严重时将  相似文献   

17.
蔗扁蛾危害巴西木的防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发邦  邱德全 《植物检疫》1998,12(6):347-348
自1990年以来,我们在了解巴西木在当地生长特性的基础上,对危害巴西木的蔗扁蛾进行了防治研究。经过几年的筛选,我们选择了3%呋喃丹颗粒剂埋根法和40%久效磷制剂基部打孔法对蔗扁蛾进行化学防治。现将结果介绍如下。1巴西木的特性巴西木喜肥沃土壤,在温暖多...  相似文献   

18.
于广西百色市老山林场调查了相思木蠹蛾对西南桦的为害情况,并进行了不同高度虫孔数组内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整枝方式虫孔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种群密度估计模型拟合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桦有虫孔株率70%,虫孔密度2.79个/株;以2m为区间段,无虫孔的占74.8%,有1个以上虫孔的占25.2%;相思拟木蠹蛾对树干高度有选择性,树干4~6m间虫孔数最多;幼虫侵入期人工修枝会加重相思拟木蠹蛾为害;以无虫株率估计相思拟木蠹蛾种群密度的模型为^x=1.420 8(-lnP0)1.476 8。相思拟木蠹蛾为害对西南桦木材品质有较大影响,应加强监测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梨木虱在不同品种梨树上的发生规律,于2015-2016年对天津市混栽梨园中3个品种梨树上中国梨喀木虱Cacopsylla chinensis的周年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梨喀木虱冬型成虫在早酥梨树上的出现日期为2月底,在黄冠和晚秋黄梨树上的出现日期为3月上旬至中旬。3月中下旬始见第1代卵,4月上旬达高峰期,4月下旬孵化为若虫并达到高峰期,4月底至5月初始见第1代夏型成虫,5月上旬至下旬达高峰期;5月下旬第2代若虫孵化,6月初达高峰期,中旬成虫羽化,下旬成虫达高峰期;6月底至7月初第3代若虫陆续出现,7月上旬至下旬达高峰期,下旬成虫羽化;8月上旬第4代若虫出现,中下旬达高峰期;9月中旬第5代若虫出现,月底达高峰期。早酥梨树上中国梨喀木虱发生高峰期的数量显著高于黄冠和晚秋黄梨树上的数量,晚秋黄梨树上1、2代的发生量显著高于黄冠梨树上的发生量。  相似文献   

20.
毛缺沟姬蜂形态特征及生物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Hua,Chou,Fang et Chen)是近年来在我国三北地区爆发成灾的重要蛀干害虫,在沙棘根茎部蛀食为害,引起沙棘枯死,对其天敌的研究一直未见报道。作者在近几年的调查中发现了一种沙棘木蠹蛾的有效寄生性天敌——毛缺沟姬蜂[Lisssonota setosa(Geoffroy)],并对其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目的在于为进一步了解该天敌对沙棘木蠹蛾的控制能力,实现该天敌的人工助迁和繁殖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