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发生动态据1949~1989年统计资料分析,自1949~1963年河北省小麦黑穗(粉)病常年发生面积700万亩左右。小麦散黑穗病穗率一般1~3%,高的10%以上;小麦秆黑粉病株率一般5~20%,严重地块达60~80%。经过大力推广石家庄407、石家庄54、丰产5号、农大187等品种,以及推广赛力散,西力生等药剂拌种,到1964年基本控制了小麦黑穗(粉)病的危害。随着汞制剂禁用和药剂拌种面积减少,70年代初小麦黑穗(粉)病再度回升,1973~1979年发生面积在近400万亩。进入80年代,每年都有局部地区流行成灾,1981~1983年,每  相似文献   

2.
最近参加了两次北方旱粮区有关禾谷类黑穗病防治研究的座谈会,听到不少黑穗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很值得重视,应迅速采取措施解决它。下边谈谈一些看法,供参考。 一、禾谷类黑穗病的发生、回升和为害情况 我国解放初期,黑穗病平均发病率在8%左右,严重的地块达70%,是当时重点研究解决的主要病害之一。后来推广了铜制剂和汞制剂赛力散等拌种剂,加上更换了一批抗病优良品种,到六十年代末期,种子传染的黑穗病,已压低到0.3%以下,如小麦腥黑穗病和谷子粒黑穗病等,几乎不易找到。最近根据北方十一省,区67个县(旗)黑穗  相似文献   

3.
谭荫初 《植物医生》1995,8(1):24-24
一、粉锈宁 粉锈宁(三唑酮)拌种对麦苗无不良影响。麦粒经拌种后,可使白粉病发生期推迟10~15天,甚或冬前无白粉病病株出现;即使发病,其程度也明显减轻。开春后,麦苗返青期中的病叶率也能控制在1%以下,对白粉病的防效为56~75%。在拌种的基础上,于灌浆期中再每亩用有效成分25克兑水75公斤喷雾,可提高防效达93.7%。轻发年和轻发田经拌种后在穗期可不再施用农药;对中等偏重发生年(田),亦可少施1次农药。  相似文献   

4.
禾谷类黑穗病在我国的发生、为害经历了几起几落。解放初期发生很重,东北地区高梁、小麦黑穗病的平均发病率为8—10%,个别地方高达70%以上。由于推广了铜制剂和汞制剂农药拌种和一批抗病品种,五十年代中后期发病率显著下降,许多地方谷子、小麦黑穗病压低到1%以下。在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期,盲目推广了一些感病品种,放松种子处理工作,黑穗病有所回升。由于防治及时,很快得到控制。第三次回升是十年动乱时期。种子处理少了,加之赛力散因残毒而停止使用。一时又没有新的拌种剂代替,种传黑穗病显著回升。土传丝黑穗病,因推广了一批新的感病玉米杂交种,和栽培制度的改变——连作增多。而在全国春玉米区发生蔓延。高粱丝黑穗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异,引起杂交种抗病性的丧失。这次回升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5.
来凤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稻瘟病是水稻上主要的病害,在20世纪80~90年代初期,常年发生程度在中等以上,后推广杂交抗病品种Ⅱ优品系和福优品系,稻瘟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2007年在杂交水稻上大发生,其发生、危害程度及产量损失是近15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穗颈瘟的大流行,造成了水稻严重减产,直接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和经济收入。全县8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穗颈瘟发生,涉及到20多个品种,一般田块病穗率10%-50%,严重的达100%,产量损失在20%~80%,最严重的颗粒无收。现将其发生特点和原因分析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1982年盐城市用粉锈宁防治水稻穗期多种病害,连续3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此药对水稻多种病害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每亩用纯药7克,保产率达8—9%,比未防治的对照区,每亩可增产稻谷80斤以上,投入和产出之比为1:18。1985年全省防病示范面积达115万亩。 粉锈宁对水稻纹枯病、云形病、叶尖枯病、叶黑肿病、鞘腐病、紫秆病、稻曲病、粒黑  相似文献   

7.
1993年阳谷县玉米蚜大发生于之庆(山东阳谷县植保站,252300)我县种植玉米53万余亩,其中夏玉米52万亩。1993年夏玉米上的玉米蚜大发生,发生面积达35万亩。据调查,蚜株率达100%,“黑穗”率高达95%~98%,一般单株蚜量2750~352...  相似文献   

8.
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Guenee)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我区主要为害石榴、桃、李、杏等果树。1988—1989年高粱田间偶见为害株。1990年在武都县河谷区2000亩高粱田普遍暴发,据在锦屏、城郊两乡的调查,紧穗高粱受害率为100%,虫口密度每株达2—12头,最高的达32头;散穗型高粱受害率也达10%以上。该虫以幼虫蛀食或  相似文献   

9.
辛惠普 《植物保护》1980,6(5):16-18
小麦根腐病(Helminthosporium sativum P.K.et B)又名黑胚病,主要发生于东北、华北、西北、内蒙等地。带菌种子播种后,往往造成缺苗或幼苗弱,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发育。过去用赛力散等汞制剂拌种。汞制剂禁用以后,五氯硝基苯、菲醌、六氯苯等药剂虽可代替赛力散用于防治小麦腥黑穗病、秆黑穗病等;但试验证明这些药剂解决不了根腐病问题。1972—1979年期间我们针对根腐病,用了二十多种杀菌剂进行室内、外筛选试验,从中得出几种有希望的药剂。 在培养基上抑菌试验 每一培养皿中倒入25毫升马铃薯洋菜蔗糖培养基,凝固前将稀释好的小麦根腐病菌  相似文献   

10.
汪葛兴 《植物保护》1983,9(4):16-16
番茄青枯病是番茄的严重病害之一,发病率常达10—60%,严重的田块高达99.6%。综合运用“不伤根系,施足基肥。合理轮作”农业防治法。能把发病率医低到10.1~1%以下。 番茄青枯病菌是一种细菌病害,病菌主要随病残株遗留在土壤中过冬,能存活数年、高温、高湿有利发病,病菌耐酸碱  相似文献   

11.
薏苡黑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薏苡黑粉病是系统性侵染病害,造成薏苡产量下降,米仁质量变劣。病害的初次侵染源来自带菌种子和土壤;孢荷量大、播种期土壤温度低、种子覆土过厚、病害发生重;土壤含水量对病害发生程度的影响作用较小。用25%百理通可湿性粉剂、25%百坦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防病效果达85.4—100%,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无药害。  相似文献   

1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我国南方稻区重要水稻病毒病.通过研究,验证了60%吡虫啉FS 3.33 g/kg稻种处理能明显促进水稻成苗和生长,拌种14d后稻株叶鞘中吡虫啉含量0.019 0 mg/kg.60%吡虫啉FS 10 g/kg稻种处理的白背飞虱虫口减退率为69.4%,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平均病株防效达73.6%,控虱防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小麦散黑穗病(Ustilago tritici)近年来在我县回升很快。1989年,仅个别地块零星发生,病穗率仅占0.25%,最高0.75%;1990年,发生面积为0.9万亩,平均发病田病穗率为0.41%,最高达1%。今年,据调查:发生面积为38万亩,病田率达100%,病穗率为0.57%;发病较重的地块,病穗率为3.4%;发病最重的地块,病穗率达15.8%以上。全县种植的  相似文献   

14.
稻粒黑粉病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稻粒黑粉病是杂交稻制种田的主要病害。病穗率一般达60%以上,病粒率10%左右。以往对该病的发病程度常用病穗率或病粒率表示,而对该病的分级,则采用稻曲病的分级标准。病情指数是衡量病害发生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病情指数是依据分级标准及调查株数计算,故有必要对此病制定统一的分级标准,以便相互比较。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8年小麦生长后期气候潮湿,江苏部分地区赤霉病或纹枯病流行成灾。小麦赤霉病,苏南未防治区病穗率高达30%~50%,往年小麦赤霉病罕见的淮北地区病穗率平均为5%~10%,严重田块达30%;小麦纹枯病,在淮北地区的部分田块枯白穗率高达70%以上。小麦病害综合治理示范区经受了考验,综防效果显著,病穗率控制在2%左右,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钟瑞海 《植物保护》1988,14(2):26-26
香蕉花叶心腐病是香蕉的重要病害,危害严重,广东省列为检疫对象。 据报道,本病30年代以前在菲律宾、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北婆罗洲及南美洲等地有发生。我国最早于1974年前后在广州市郊、东莞和顺德等地发现,以后不断扩散蔓延,到1987年全省约有10多个市、地,30多个县的蕉园发生,估计发病面积近1万亩,局部地方造成严重为害。梅县地区1987年全区普查,发病面积1338亩,其中发病株率在60—92.5%的有30亩,发病株率50%以下的有1305亩。肇庆地区发病面积660多亩,发病严重的病株率达70%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通县种植小麦60万亩.近几年小麦散黑穗病的发生不断上升。据调查,1986—1990年,全县平均病穗率在0.05—0.07%之间,但1990年病穗率平均为0.10%,最高为0.45%,1991年为0.51%,最高为1.25%,1992年上升到1.22%,最高病穗率达5.48%。在调查中还发现,“农大146”、“京411”和“京437”等品种发病较重。在较干旱的田块和地头病株率较高。应尽快建立无病良种田,选留无病良种和采取药剂拌种等措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我市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120多万亩,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和生境的改变,玉米苗期地下害虫与病害逐年加重,每年受害近40万亩,被害株率一般为5%-10%,严重达40%-50%,死苗率一般5%,高的达40%以上,甚至绝产。种衣剂是一种新型拌种药剂,可一药兼治多种苗期病虫害。为控制玉米苗期病虫害,市植保站从1990年起在薛城、台儿庄、峄城等区进行了玉米种衣剂的防病治虫增产试验,示范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9.
麦类黑穗病包括小麦的腥黑穗、散黑穗、秆黑粉病;大麦、燕麦的坚黑穗、散黑穗、秆黑粉病等,是历史上麦区重要病害之一。近些年来,由于不重视选用无病良种及种子消毒处理,致使该类病害在部分麦区逐年回升、加重,特别是山区、半山区尤为突出。造成产量损失1~2成,严重时达9  相似文献   

20.
莜麦坚黑穗病(Ustilagokolleri)是莜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轻者减产,重者绝收。康保县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生比较严重,由于推广温汤浸种和赛力散拌种,病害基本得到控制,自赛力散禁用后,该病又逐渐回升。70年代末期,试验筛选出高效农药多菌灵拌种,由于长期单一用药,病菌产生抗药性,80年代末期,莜麦坚黑穗病再度暴发。从90年代初开始试验、推广拌种双、福美双等农药拌种,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在康保县植保站观测圃内进行。莜麦品种为“品五”。接种用莜麦坚黑穗病菌,采集于上年的田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