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2.
贺梅 《农家科技》2013,(11):76-79
孙陶然,一个创造过许多经典产品的成功人士,已经有20多年创业资历的他如今正谋划着在陌生领域的突破。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永远“渴望激情的创业老兵”。  相似文献   

3.
成功的习惯     
为什么有的人成功很简单,原来是他们拥有一种好习惯。一些人研究成功人士,发现他们都有自己的"黄金习惯"。我也发现了这个规律,我就举一些我们身边的小例子。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都想创业,想通过创业圆了自己的致富梦想,做出一番事业来。然而,创业并非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创业不仅仅需要激情、拼搏、奋斗,最主要的是靠致富商机,只有抓住致富商机,你的创业才能一步成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家用快速磨刀器。磨刀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路,让我走上了年赚50万的成功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5.
为何你有创业的欲望?你真的想为自己工作吗?走上创业这条路一定要有正面的理由。更要有自信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自己创业确实让很多人实现理想,可是对另一些人往往导致破产、精神崩溃乃至走上自我毁灭的不归路。在创业之前你必须了解是否具备成功的条件,一般成功创业者的条件包括:自律、自强、识人能力、管理技能、想象力;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有些目标你能如此成功地实现,另一些却不行?如果你弄不明白,那很正常,因为对此感到困惑的远不只你一人。其实,几十年对成功事例的研究表明,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实现目标,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行动。以下是成功人士与众不同的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前些年陈安之先生从美国回来,以教授传播"成功学"而得到许多青年的追捧,这个结果完全在于他的意料之中,因为他知道:渴望成功、梦想成功的人太多,尤其是那些言必称要创业的年轻人。这是一个有着巨大需求的市场。数年过去了,不知道那些靠学了"成功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资》2014,(46):29-29
从下海创业到如今拥有海安最大的农资公司,周普照赶上了复合肥发展的黄金期,他把握了这个机会,在短短十余年间,攀上了人生的小高峰。用周普照自己的话来说,他的成功源自对客户的诚信。  相似文献   

9.
王大哥在外企工作担任中层经理多年.收入尚可。但随着自己年近40岁,加上自己在公司里近几年的上升势头已经基本结束.他知道自己遭遇到职场的瓶颈了.考虑再三.他决定创业。王大哥很快就把工作辞掉.并把自己多年来的积蓄全部投入了自己的新公司。但是公司一开始运作.王大哥就发现自己把创业想得太简单了.  相似文献   

10.
一个憨厚朴实的普通农民,在多次创业失败之后,靠自己潜心研究食用菌的新法种植技术,带动1000多人种菌致富。他就是获得"五星级创业人物奖",荣登"创业英雄榜",被誉为"蘑菇大王"、"农民种菌专家"的广西农民——钟飞翔。他不需要华丽的西装来衬托自己有多么帅气,他只想将自己的菌菇种植技术推广到全国,教给那些想通过菌菇种植来致富的农民。他每天穿着自认为最舒服的汗衫和拖鞋忙碌在自己的菌场,他只想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菌菇事业。编者希望与读者从本期星人的创业历程中一起感受他的勤劳和朴实。  相似文献   

11.
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这其中有部分人已积累了资金和技能.回到家乡后选择了创业。他们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也解决了更多农民的就业问题.这种创业是一件大好事。但是,返乡农民工创业要想降低风险.少走弯路.创业成功.需要考虑一些创业的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想创业.想通过创业圆了自己的致富梦想.做出一番事业来。然而.创业并非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创业不仅仅需要激情、拼搏、奋斗,最主要的是靠致富商机.只有抓住致富商机.你的创业才能一步成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家用快速磨刀器。磨刀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路.让我走上了年赚50万的成功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13.
写下这些文字,并不是想炫耀些什么。我知道,在南方打工这支大军里,比我有才华的人不计其数,比我成功的人如过江之鲫。但自己毕竟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把那些磨难多多抑或欢乐少少的日子据实整理成章,是为了今后更好地走完人生之路,不断地给自己鼓掌、加油!  相似文献   

14.
从农机手到农机大户,再到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办人,短短七年,马兆星实现了一个农民的创业“三级跳”。创业路上,他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也收获了希望和成功。  相似文献   

15.
天亦 《农家顾问》2008,(5):22-23
很多人心底都埋着“创业的冲动”,特别是国家在逐步加强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的今天,农业的大发展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更让许多的有志之士跃跃欲试,但因手头资金有限,束缚了创业者手脚。我们看看一些成功人士是如何赚到创业的“第一桶金”的。  相似文献   

16.
老汉王智星是位退休教师,他从55岁开始养猪,至今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从10头母猪开始发展到现在年出栏万头规模的养殖场,他没有一分钱的贷款,可谓养猪成功人士。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访了王老汉,让他谈谈养猪经验,以和大家共享。老先生却非常谦恭地说:“我相信科学,崇尚科学。科学让我实现了梦想,科学让我创业成功,谈管理经验我真的谈不来,就简单说说我的做法吧。”  相似文献   

17.
永吉县在“解放思想、二次创业”活动中,把加快思想解放、推动全民创、世、创造优秀业绩做为重点,引导干部群众树立开放、重财、创业、创新、服务的观念,全县涌现出一大批创业之星,特别是在农村,创业者们结合各自特点,找到了不同的创业途径。更难得的是,他们在自己成功的同时,积极将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周围群众,引领群众共同致富,产生了一人致富、带动一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洪都 《农家致富》2014,(8):64-64
曾经有个青年对我诉说前不久的一次相亲感受:“那男的吧.虽然自己创业.硬件不错.有几套房产和几十万元的小车一辆.衣服穿得也挺有品位;人长得还行,也很讲礼貌,至少把菜谱先递给我……但是.这些怎么也盖不住他身上那股俗气.说雅一点.就是觉得他没有情趣.所以见过一次就算了……”  相似文献   

19.
蒋超曾经是农民工,在20年的农民工生涯中,他以自己的勤劳与睿智,走上了大多数城里人梦寐以求的成功舞台。如今的他,成了经营“邓家”牌盐皮蛋公司的董事长。他是怎样一步步实现从农民工到“盐皮蛋王”的身份转变呢?他的创业路上又经历了怎样的挫折与艰辛呢?  相似文献   

20.
方青 《百姓》2001,(11):4-7
有的人喜欢在创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有的人向往一份固定工作带来的相对平稳。面临选择,您是勇敢一些做自己的老板,创立个人基业;还是平稳一些做一名职员? 《穷爸爸,富爸爸》一书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曾在一个谈话节目中对中国青年说过这样的话:“现在的中国社会,为每一个人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机会,这是个人创业和创造财富的绝佳条件。关键是你自己能不能把握住这些机会。”那么,在一个人人都可以创业和非常适合创业的社会里,你是选择打工,还是选择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