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果园地栽香菇就是把已发好菌的菌筒脱袋后埋于果园的平台中进行出菇管理。本研究中果园的龙眼树龄达8年多,树冠直径3m以上,且果园龙眼树株行距按标准要求(5m×5m),在行距间进行地栽香菇。若园要求果园平台宽度在4m以上,利用平台的一边地栽。笔者几年来在盛产期龙眼果园栽培试验,获得成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1 建园环境。果园所处环境的大气、水体、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不超过国家允许的标准,果园河流或地下水的上游无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工厂;园地不含有天然有害物质,果园距主干公路50m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1及时排水,扶正加固对水淹较轻的果园,及时疏通渠道,排出果园积水,并将树盘周围1m内的淤泥清理出园,以保持树体正常的呼吸代谢;对水淹较重短时间内又不能及时清理淤泥的果园,在果树行间距树干1.5~2 m的地方,挖深60~70 cm、宽25~30 cm的长条沟,使水渗入沟内,及时排出果园积水,使果园土壤保持最大程度的通气状态。水渗下后,对被大水冲倒的果树要尽快扶  相似文献   

4.
<正>1合理间作1)合理间作的好处。幼龄果园树冠较小,果园内合理间作,既可有效提高土地和空间利用率,又可增加幼龄果园前期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抑制果园杂草生长。2)间作物的选择。间作物应选择矮冠、生长期短、与果树争夺肥水能力弱、与果树没有相同病虫害、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如大豆、茄果类、蔬菜类、瓜果类等。禁种小麦、玉米等高秆、与果树争夺肥水和光照的作物。间作宽度:果树营养带一般第1年留足1m,第2年留1.5m,第,3年留2m以上,第4年退出间作。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不但可以防除杂草,而且给清耕果园提供良好生长条件。除草时要抓住有利时机,除早、  相似文献   

5.
松阳县位于浙江西南山区 ,山区小气候复杂多样 ,属亚热带果树与温带果树混栽带 ,近年来早熟梨生产得到较快发展 ,至 2 0 0 2年底总面积 140 0hm2 。为因地制宜组织生产 ,我们对不同海拔果园气候条件及各品种经济性状进行了系统调查。1 不同海拔果园气候条件  调查果园海拔分别为乌形山 140m、大东坝2 30m、下田 5 2 0m和周安 80 0m。海拔不同造成各果园气候有较大差异 (见表 1)。低海拔的乌形山果园年均温 17 7℃ ,中海拔的下田果园年均温15 9℃ ,较高海拔的周安果园年均温 14 2℃ ,随海拔升高年均温递减率为 0 5 3℃ /10 0m。年太…  相似文献   

6.
<正>在陕西渭北,栽植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红富士果园,因树体高大(有的果园树高达到4m以上)、树冠郁闭(树冠的透光率不足15%)、冠幅庞大(许多树体的冠幅已达4m以上)等因素导致果园生产能力大大下降,很难达到优质高效生产的目标。只有通过间伐、降低密度、高光效树形改造等措施,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在实施果园间伐的实践中,由于对间伐后的植株及树穴处理不当,引起了苹果园次生病害如根腐病、腐烂病、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岐山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土壤质地多为壤土,中性偏碱,是苹果适生区。苹果常年栽培面积4000hm2,667m2平均产量2500kg,纯收入2480元。为了更好地指导苹果生产,提高苹果品质,笔者在全县抽样调查了5个乡镇9个村105个果园的施肥情况。1产量情况采用走访果农的形式进行了调查,通过统计得知:667m2平均产量在800~1500kg的果园有9个,占8.6%;1500~2000kg的果园有16个,占15.2%;2000~2500kg的果园有28个,占26.7%;2500~3000kg的果园有26个,占24.8%;3000kg以上的果园有21个,占20%。2果园土壤养分现状对调查的105个果园按“梅花”形采样方式采集0…  相似文献   

8.
<正>在陕西渭北,栽植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红富士果园,因树体高大(有的果园树高达到4 m以上)、树冠郁闭(树冠的透光率不足15%)、冠幅庞大(许多树体的冠幅已达4m以上)等因素导致果园生产能力大大下降,很难达到优质高效生产的目标。只有通过间伐、降低密度、高光效树形改造等措施,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在实施果园间伐的实践中,由于对间伐后的植株及树穴处理不当,引起了苹果园次生病害如根腐病、腐烂病、  相似文献   

9.
果园生草的好处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自然生成或人工播种豆科或禾本科植物,并定期刈割,用割下的茎秆覆盖地面,让其自然腐烂分解,从而改善果园的土壤结构,是发展节水农业、自给式解决肥源、提高劳动效率和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的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土层深厚、肥沃,根系分布较深的果园,可全园生草;而土层较浅、瘠薄的果园,则宜采取行间或株间生草。一般在果树3年生后不能间作其他作物时进行生草。高密果园(667 m2栽树90株以上)不宜生草而  相似文献   

10.
通过春季低温气象条件下对庆阳市宁县湘乐樊湾村配置有授粉树及无授粉树雾施花粉果园22年红富士果树花期授粉情况及套袋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低温气象下,每棵授粉树以空气或微风为传粉媒介能够满足面积225m2果园范围内果树授粉,面积为667m2果园合理配置3棵授粉树可满足稳产要求;果园配置授粉树能够显著地提高果树中心花朵的授粉率。春季低温气象条件下,配置授粉树是20年以上品种纯化果园应对冻害多发必备的稳产措施,也是丰产、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采用座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考察了山东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结果表明,山东省苹果产业化程度和生产水平相对较高,全省和栖霞市每667m2产量超过2000kg的果园所占比率均超过84%;每667m2产值超过5000元的果园所占比率分别为84.82%和76.56%。分析了果园管理、经营、果农素质等产业要素,并根据考察结果,提出产业发展中需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栽植苹果已有60多年,而大规模栽植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95%以上为乔砧树,行株距4 m×3 m,树龄大都20年生以上。当前盛果期果园普遍存在株间交接、交叉、密闭,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差,光照恶化,腐烂病严重,果园效益低等诸多问题。为了提升这些果园的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我们推广应用‘红富士’苹果提质增效改形技术,取得了明显效果。1改形对象密度较大、光照恶化的果园乔砧园666.7 m2栽  相似文献   

13.
我县从 1998年开始引入果园沼气“五配套”模式 ,取得了显著效果 ,目前 ,已建成“五配套”生态果园 380个 ,面积 130 hm2 ,每个生态果园系统综合产值 2 .1万元。当年即可回收全部投资。1 果园沼气“五配套”的基本内容果园沼气生态模式 ,是将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和微生物技术有机结合 ,以沼气为纽带 ,在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化技术的基础上 ,广泛开展沼气发酵残余物利用的一种综合性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其主要内容是 :以一个 3335m2 ( 5亩 )左右的成龄果园为基本生产单位 ,在园内 (或农户住宅院内 )配套一口 8~ 10 m3的沼气池 ;一眼 2…  相似文献   

14.
<正>1苹果乔砧矮密栽培存在的问题1.1栽植密度不合理设计密度时,没有根据土层厚度、地下水深浅、平原与山地区别对待。平原土层厚、地下水位低,栽植密度大,如2 m×4 m或3 m×4 m,如果采用3 m×5 m,管理再跟上就不至于过早郁闭。山地栽植密度为3 m×5 m的管理好的果园到,现在果园通风透光良好,优质果率还很高。1.2幼树整形修剪不合理没有考虑栽植密度,单纯追求枝量,没有拉开枝干比,留枝多,留枝早,主枝没有控制好,因此主枝过长、过大,下部留枝多形成下强  相似文献   

15.
嫁接、高空压条和水平压条繁育均能获得良好樱桃种苗。嫁接繁育砧木种子可春播、秋播和夏播,每667m2苗圃出苗2万多株,但育苗时间相对较长;高空压条繁育种苗培育时间短,盛果期果园每667m2可繁育种苗1 260~1 512株,压条苗和嫁接苗建园对比前期产量高,缺点是繁殖系数低,对果园产量有一定影响;水平压条繁育每667m2苗床可繁育种苗8 000~10 000株。  相似文献   

16.
陕南密植椪柑盛果期果园"密改稀"试验、示范效应调查表明,将株行距2m×1.5m的椪柑密植盛果园隔行"高接换种",株行距调减为4m×1.5m以后,园内通风透光条件明显改善,椪柑果实成熟期较往年或未进行"密改稀"的同龄盛果园提早20~30天,单产、总产稳中有增,优果率由不足40%提高至97%以上,鲜果平均销价较"密改稀"以前提高近2倍,每667m2椪柑盛果园经济效益较"密改稀"以前增长近12倍。试验表明,椪柑密植盛果园"密改稀"与"高接换种"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及其配套技术,不仅可在同类椪柑园中扩大推广和应用,而且可在温州蜜柑、城固冰糖桔等密植盛果园中扩大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1 密度调整与树形改造相结合 果园密度调整应充分考虑立地条件、品种特性、砧穗组合及管理水平等因素.在肥水条件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区域,果园密度可参照以下标准:普通品种/乔砧组合,每667 m2(亩)栽22~28株,株行距为4~5 m×6m;普通品种/矮砧或短枝品种/乔砧组合,每667 m2(亩)栽45~67株,株行距为2.5~3.0 m×4~5 m.对密度过大的果园,可根据要求确定永久株(涂红漆标识),其他当作临时株处理,在保证稳产的前提下,按临时株为永久株让路的原则,影响一点去一点,直至彻底间伐.  相似文献   

18.
套袋对不同品种梨果实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试验概况2004、2005年在辛集市马庄果园进行了黄金梨的套袋试验。果园土质沙壤土,株行距4m×5m,每667m2(亩)产量2000kg,树龄20年生,2000年春季由鸭梨高接换头为黄金梨。2004年在辛集市杨方碑果园对鸭梨进行了套袋试验。果园土质中壤,株行距3m×5m,每667m2(亩)产量3000kg,树龄30年生。对黄金梨果实性状的调查于2004年8月30~31日和2005年的8月24~25日进行,对鸭梨的果实性状调查于2004年9月15日进行。2结果与分析2.1套袋对黄金梨果实性状的影响2004年调查套袋和未套袋黄金梨果实各150个。套袋果单果均重243g,果形指数0.9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  相似文献   

19.
1 调查地点与方法 2003年8月6日调查分别设在张董牛村果园、田庄村南果园、田庄村北果园黑点病的发生情况。品种为20年生鸭梨。每个果园选择树势均等的3株树,每株树解袋60个,树高1.5 m以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县80年代初就致力于果业开发,至今方兴未艾,效益日趋明显。但不少果园由于受附近砖瓦窑厂烧煤所散发的废气污染,引发不少果园纠纷。笔者近两年应县法院委托,3次对此进行鉴证。如八都镇银村一果园,面积0.67hm~2(10亩),建园6年后,他人在距果园大约60m处建起了一个较大型的机砖厂,点火后不到半年该果园的芦柑、桃树就遭受烟尘的危害,新芽枯死,花脱落,叶片起网斑,树势衰退明显,周围用作防风林的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