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和中兽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中草药的免疫调节和严格的泌乳期和干奶期乳房抗生素预防和乳头药浴.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有所下降,但由于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较为复杂、病因也很多.受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的影响,导致临床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和危害性仍然居高不下,也给乳房炎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房的乳腺组织或腺体发炎而形成的乳房疾病,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北京、上海、广州、兰州等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乳房炎是奶牛场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达20%~70%。乳房炎可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原料奶品质降低和废弃。由于国内不少奶牛场滥用抗生素,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很多抗生素失去了治疗作用,使乳房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中药防治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奶牛乳房炎从发现至今的150多年中,一直是严重影响奶牛业健康发展的多发病之一。据报道,临床型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房炎奶牛的平均头阳性率为73.91%。由于对食品卫生的严格要求,奶牛乳房炎已成为制约鲜奶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病因学研究方面,认为奶牛乳房炎是多病因引起的一种疾病,但原发和继发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之一,欧美国家多采用抗生素乳头注入疗法和全身疗法,由于抗生素在鲜奶中的残留已不被人们接受。以公英散为代表的内服中药制剂在治疗奶牛乳房炎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内服制剂尚存在容易引起奶牛应激、食欲减退和生产性能下降等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对奶牛场的生产奶牛进行了乳房炎病原菌调查和分离鉴定,单味中药的抗菌性筛选和对不同组方和剂型的治疗试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不仅严重影响乳牛的利用年限、产乳量乳品质量,而且有害于食品卫生和人类健康据袁永隆调查,我国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平均为33.41%,隐性乳炎平均阳性率为73.91%,乳室患病率为44.74%;使用抗素治疗奶牛乳房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耐性和抗生素残留对畜产品公共卫生的影响,寻求改进和代抗生素的药物成为专家关注的焦点,而中药在治疗奶乳房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此本刊特组织了本期技术专题——中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与应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母猪乳房炎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临床型乳房炎、隐性型乳房炎。根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国外母猪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为20%,隐性型乳房炎患病率为80%;在我国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为30%,隐性型乳房炎患病率为70%左右。母畜乳房炎的发生,直接影响幼畜的生长发育,而且导致幼畜其他疾病的发生,严重地制约着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兽医临床对母猪乳房炎,均以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药物在动物机体内残留,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给奶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乳房炎不仅影响奶牛产奶量(下降10%~15%)、降低牛奶的品质,还易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甚至使病牛失去生产性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临床乳房炎由于不合理的长期应用抗生素,使耐药菌株越来越多,为临床治疗带来困难。药物在乳汁中的残留,影响食品卫生,危害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和中兽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中草药的免疫调节和严格的泌乳期和干奶期乳房抗生素预防和乳头药浴,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有所下降。但由于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较为复杂、病因也很多,受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的影响,导致临床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和危害性仍然居高不下,也给乳房炎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为了能够使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此试验一方面通过临床观察和试剂诊断,检测奶牛临床性和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并了解试验奶牛场的群体结构(体形、品系、年龄)、产奶性能、繁殖状况以及奶牛之间的亲代关系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中药复方软膏治疗奶牛临床乳房炎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很快,但很多养殖场饲养管理不科学,疾病防治技术落后,致使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经常发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目前基本上都是使用抗生素治疗.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造成许多病原微生物耐药,给乳房炎的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有的抗生素通不过乳房屏障,达不到治疗目的,而且奶牛使用抗生素以后,乳中残留的抗生素对人体也是有害的[1].  相似文献   

9.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潘虎等(1996)调查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73.91%,乳区阳性检出率为44.74%。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奶牛患有乳房炎,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350亿美元,仅美国损失就达20亿美元(Chaffs,1997;Jose等,1997)。使用抗生素治疗,虽可达到杀菌消炎的目的,提高奶牛产奶量,但却不能彻底根治乳房炎。由于耐药菌株产生和乳中抗生素残留,影响人体健康。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中草药含有多种生物有效成分,对奶牛效果良好,毒副作用甚微,几乎无残留、无抗药性、对乳制品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佛山地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及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佛山地区奶牛养殖业发展很快,但饲养管理不科学,疾病防制技术落后,奶牛乳房炎是经常发生的疾病之一。由于佛山地区奶牛场多为个体性质,缺乏兽医专业人员,临床乱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许多病原微生物耐药,给乳房炎的治疗带来较大困难。为了查明佛山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病原,为降低乳房炎发病率,与为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提高乳房炎治愈率提供依据,作者对佛山地区不同规模的几家奶牛场进行了调查,并采集临床型乳房炎的患牛奶样进行了病原分离与鉴定。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调查及采样地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福建省牛奶需求量日益增加,促进了全省乳业迅速发展。但乳牛饲养管理跟不上,疾病多,特别是乳房炎的发病率很高,其中显性乳房炎发病率达20%~40%,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达50%~80%,若不及时治疗,导致产奶量剧减,甚至造成无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呈明显的季节性,以7~9月发病率最高,冬、春季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以乳腺叶间组织或腺体发炎的乳房疾病,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约占产奶牛的20%-60%,严重危害了奶牛业的发展。目前,临床治疗奶牛乳房炎,主要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使抗生素残留和兽药残留超标、耐药菌株增加等,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与现在社会上要求的无抗奶、无残留奶相差甚远。为此,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草药疗法,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乳房炎是有感染或刺激性因素引起的乳腺炎症,发病率高,是奶牛常发病之一,其发病率是其他奶牛疾病的数倍。病牛产奶量和牛奶品质大幅下降,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由于其病因复杂,疫苗接种效果不太理想,而临床治疗以抗生素效果最好,但抗生素使用必须严格执行休药期,中药治疗虽然能避免抗生素残留,但治疗耗时长,效果较差。所以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乳炎净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在中兽医学称乳痈,是奶牛常见而多发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药品大多为化学药品、抗生素等,由于病原菌易产生抗药性,疗效甚微,常反复发作;同时长期大剂量地使用抗生素,造成乳汁中抗生素残留严重超标,给畜产品及公共卫生带来危害。笔者等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经过科学组方,筛选出具有毒副作用小、残留量低,对畜产品无公害的纯中药制剂乳炎净,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进行了防治试验,获得了较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乳房炎为乳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有明显的季节性,在福建省6~10月发病率最高,是奶业生产中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该病可造成产奶量下降.病牛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死、萎缩,致使乳牛乳头永久失去泌能力。隐性乳牛乳房炎更为普遍,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无明显可见肉眼变化,临床上很难被发现,常被忽视。据对新鲜奶检测,我省乳牛生产区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40.7%,而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18%~22%。现据我们临床治疗乳牛乳房炎的经验谈些防治体会。  相似文献   

16.
笔者调查表明,河北省部分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乳区阳性率为40.10%,乳头阳性率为68.45%。但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致使病原抗药性增强,且药物残留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兽医工作人员的难题。“康贝”是一种生物活性制剂,不含有任何激素和抗生素。现将“康贝”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疗效及对乳汁体细胞的影响做一初报。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多发病,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据报道,临床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率的19%~21%,在闽南农村以个体散户分散饲养为主的奶牛发病率达23%~26%,兽医临床中奶牛隐性乳房炎难以发现,更难治疗,特别是治疗过程中由于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在牛奶中形成药残,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安全,所以,寻求一种安全、高效、方便、廉价而又无药残的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隐性乳房炎是危害奶牛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该病发病率很高,但由于症状轻微,常为人们忽视,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产奶量下降,奶的品质发生改变,严重时可造成泌乳机能完全丧失而被淘汰,并可转成临床型;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有些还可传染给人;另外,应用抗生素治疗隐性乳房炎后,如用药不当,还会造成药物在乳汁中残留,引起食用者的过敏反应.因此,在实践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隐性乳房炎是危害奶牛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该病发病率很高,但由于症状轻微,常为人们忽视,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产奶量下降,奶的品质发生改变,严重时可造成泌乳机能完全丧失而被淘汰,并可转成临床型;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有些还可传染给人;另外,应用抗生素治疗隐性乳房炎后,如用药不当,还会造成药物在乳汁中残留,引起食用者的过敏反应.因此,在实践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治疗奶牛乳房炎中药复方的筛选及其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奶牛泌乳期发病率很高的一种乳房疾病,可造成患牛泌乳机能及产奶量急剧下降、生殖机能紊乱等。近几十年来,临床治疗奶牛乳房炎主要使用抗生素、.激素和化学合成药。这些药物虽然在防治奶牛乳房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却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患牛内分泌功能紊乱、耐药菌株增加、抗生素残留等,严重影响到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