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感官检验 猪体脂肪颜色在胴体质量评定上具有重要意义。正常猪脂肪为白色,有些猪宰后见脂肪呈淡黄色和黄色,这种肉一般称为黄膘肉。黄膘肉是脂肪的一种非正常黄染现象,黄膘肉分为黄疸肉和黄脂肉(包括黄脂病肉)。黄膘肉的脂肪呈黄色且松软不结实,有时有异常腥味,外观很差。  相似文献   

2.
刘则学  沈峰  缪文  张昌新 《养猪》2009,(5):50-52
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出现了猪黄膘肉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生猪的养殖和猪肉产品的销售,给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带来了很大损失。目前已有的关于黄膘肉问题的报道中,对黄膘肉种类的划分较模糊,成因的分析较笼统,导致在实验室鉴别方法上不够明确。笔者对黄膘肉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分析,明确区分3个种类,分析对应的产生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对不同的鉴别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希望为黄膘肉的诊断和解决提供一个比较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猪黄膘肉和黄疸肉是生猪屠宰检疫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到猪肉质量,而且还可能引发争执事件,不利于猪肉交易的顺利进行。对此,需要通过鉴别和检疫判定将猪黄膘肉和黄疸肉区分开,并采取有效方法对两者进行科学处理,提高生猪屠宰检疫水平,确保猪肉质量安全。笔者是派驻思茅区乾合屠宰场的官方兽医,负责屠宰检疫工作8年。共参与检疫生猪412181头,检疫出不合格的病害生猪肉品616头,其中黄膘猪肉83头,占不合格肉品的13.4%;黄疸猪肉56头,占不合格肉品的9.0%。笔者将工作中对猪黄膘肉和黄疸肉的鉴别判定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邓敦 《饲料广角》2010,(13):35-36
<正>目前,猪脂发黄现象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气温高时发生的几率更高,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猪肉消费者造成心理阴影。本文从猪黄膘肉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入手,提出黄膘肉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猪肉脂肪正常颜色呈白色,但在生猪屠宰加工和宰后检疫中发现有些猪肉皮下脂肪出现一种非正常黄染现象,呈淡黄色或黄色,这种黄染猪肉统称为"黄膘肉"。猪黄膘肉除皮下脂肪呈黄色外,有时伴有松软不结实或异常腥味,外观差经济价值降低,近年我国多个省区出现猪黄膘肉问题,在南方地区高温季节出现频率更高,严重影响猪肉销售和生猪的养殖,给生猪养殖场或饲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1黄膘肉形成原因猪黄膘肉形成有病理性和非病理性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 猪经屠宰加工后进行肉品检验时,经常出现个别或几头“黄膘”猪胴体。黄膘包含黄脂与黄疸二项内容。在县级以下部门肉品检验条件很差,因此,对白条肉进行黄脂肉  相似文献   

7.
猪黄脂病的诊断要点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黄脂病是以猪体脂肪组织呈现黄色为特征的一种色素沉积性疾病,欲称“黄膘”,有的又称为黄脂肪病或营养性脂膜炎。在生猪屠宰后皮下脂肪变黄的猪肉,若因饲料引起的称为“黄膘肉”,因疾病引起的称“黄疸肉”。  相似文献   

8.
猪黄膘肉和黄疸肉的鉴别、检疫判定与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因猪黄脂病是以猪体脂肪组织呈现黄色为特征的色素沉积性疾病,也称黄膘。生猪屠宰后皮下脂肪变黄的猪肉,若因饲料引起的称为黄膘肉,因疾病引起的称黄疸肉。猪黄脂病的临床症状不够明显,大多数病猪食欲不振精神倦怠,衰弱,被毛粗糙,增重缓慢,结膜色淡,有时发生跛行,  相似文献   

9.
猪黄脂病是屠宰后,猪肉中存在的一种黄色脂肪组织,通常称为“黄膘”。“黄膘”肉在商业上仍可食用。现将该病的基本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异常肉、病变肉种类很多,现将常见的感官特征介绍如下: 1.性臭肉多见于公猪及公羊,偶见于大母猪。因加热可使其臭味增强,故用煮沸法或烙烫法鉴定。性臭不显的肉可供人食用。 2.软脂肉与饲料、品种及遗传性有关,多见于猪。其脂肪较软,熔点低(饱和脂肪酸减低),肉品质不良,利用性差,评价低,但对人无不良影响,可食用。 3.黄染肉黄膘肉由饲料等外因和机体内色素代谢失调引起。如猪吃黄玉米及柿饼粉等;饲喂胡萝卜素类饲料可引起绵羊黄膘肉,肉可食用。黄  相似文献   

11.
在选择购买猪肉时要准确的鉴别猪黄脂与黄胆非常重要,因为食用传染性黄胆肉影响人体健康。 一、黄脂和黄胆的成因: 1.黄脂:亦称黄膘肉,是由于脂肪组织沉积黄色素而  相似文献   

12.
在集贸市场和猪屠宰后肉品检验中,尤其是炎热的夏天,经常会见到一些猪的肌肉呈黄色(即医学上称的黄脂及黄疸类肉),人们习惯地把它统称为“黄膘肉”.正确区分“黄膘肉”的品质,对可食或不可食肉迅速作出决定,不仅是对兽医检疫人员的职责要求,而且关系到防止疫病扩散传染和保障食肉者安全卫生的大事.现将市销猪肉中常见的黄脂、黄疸类肉病理变化鉴别要点和成因分析浅述如下,供参考.1鉴别方法1.l肉眼观察1.1.1黄脂肉:在肉尸中,仅皮下脂肪、网膜以及肠系膜和腹部等部位的脂肪呈黄色或橙黄色,其它组织不发黄.实质器官无…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事检疫工作10多年来,对猪的屠宰检疫有了一些认识和看法,尤其非疫病引起猪屠宰后胴体异常,包括有黄脂肉、白肌肉、红膘肉、赢瘦肉、气味和滋味异常肉等。非疫病引起猪屠宰后胴体异常,检验人员在检验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猪黄脂、黄疸肉问题对养猪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普遍。前段时间,在屠宰检疫猪胴体过程中,经常会发现皮肤、肌肉、脂肪、结缔组织、关节囊液等部位发黄现象,胴体出现此种现象有两种因素,一是黄脂(黄膘),二是黄疸。黄脂肉是皮下或腹腔脂肪呈现黄色而其它组织器官不发黄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非疫病引起猪屠宰后胴体异常的有黄脂肉、白肌肉、红膘肉、赢瘦肉、气味和滋味异常肉等。现就引起宰后胴体异常的表现及原因探讨如下:1宰后胴体的异常表现1.1黄脂肉引起猪黄脂的原因与进食鱼粉,蚕蛹粕、鱼肝油下脚料等含有多量不饱和脂肪酸饲料,喂饲紫云英、胡萝卜等含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6.
猪黄膘肉是指黄色色素沉积于脂肪组织中而出现黄膘,继而降低猪肉品质和利用价值。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饲料使用不当,因其通过群饲而引起群发,且宰前不易发现,故常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正>导致猪黄膘肉的主要原因是饲料使用不当,通过群饲可引起群发,且宰前不易发现,故常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猪黄膘肉是指黄色色素沉积于脂肪组织中而出现黄膘,继而降低猪肉品质和利用价值。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饲料使用不当,因其通过群饲而引起群发,且宰前不易发现,故常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一、产生原因1.饲料中微量元素添加过量。高铜制剂或添加剂在养猪业中被广泛应用,在生长肥育猪中添加高于正常需要量10倍的铜可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但长期采食过量铜日粮会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宜昌市地区黄脂猪肉的病因分析及卫生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黄脂症又称黄膘肉.通常情况下,猪体黄染有两种成因:一是单纯的与生猪营养代谢有关的脂肪组织的非正常黄染现象,特征是皮下组织和腹部发黄,其它脏器无异常的营养代谢疾病,发生原因,据报道,因植物色素在猪体脂肪中沉积,导致猪体黄染现象称黄脂.  相似文献   

19.
高铸 《中国动物检疫》2003,20(10):14-15
猪的黄脂症又称黄膘肉。通常情况下,猪体黄染有两种成因:一是单纯的与生猪营养代谢有关的脂肪组织的非正常黄染现象,特征是皮下组织和腹部发黄,其它脏器无异常的营养代谢疾病,发生原因,据报道,因植物色素在猪体脂肪中沉积,导致猪体黄染现象称黄脂。黄脂猪肉的发生还可能与地区及遗传有一  相似文献   

20.
国外将黄膘肉称为黄脂肪病(Yellow Fat Disease),或营养性脂膜炎(Nutritional Panniculitis),患黄脂肪病的家畜屠宰后可发现脂肪黄染.鲜肉颜色是消费者主观评定肉品质好坏的主要因素之一.黄膘肉的出现表明肉品质量下降并影响正常销售,同时也表明生产上存在不足,因此掌握羊生产中导致黄膘肉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