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将是我国今后几十年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也是促进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通过对武陵山民族地区6个县新型城镇化的实地调研,了解到改革开放以后这个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当地政府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面对“四化”的新形势,武陵山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十分明显,主要是城镇规划无序滞后,产业发展先天不足,民族文化传承任重道远,建设资金欲求无门,政策“洼地”严重失衡.根据以上情况,提出了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时,提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聚焦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问题,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2010—2019年全国和2019年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2个系统指标的数据,通过熵值法并构建耦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契机,通过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影响效应调整其作用路径,可更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方法】基于 2010—2021 年珠三角地区的市域面板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分析农民收入的动态演进趋势,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型城镇化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结果】研究期内,珠三角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工资性收入仍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房屋出租等财产性收入成为重要来源,市域间农民收入水平的绝对差距在扩大,农民收入向高值区扩散且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新型城镇化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其中经济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最强。然而,目前珠三角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仍存在城镇化质量不高、供需不匹配、城乡收入差距大、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结论】建议珠三角各市在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时,着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坚持优化本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使城镇化的农民增收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阐述了目前学者们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际,指出新型城镇化的研究趋势与方向,为学者们深化新型城镇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属于生态脆弱区,对气候变化颇为敏感,如何坚守发展与生态2条底线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此,依据西南民族地区1990—2015年相关数据,在利用IPCC分析法测算西南民族地区能源消费CO_2排放基础上,构建出西南民族地区碳排放指数模型,对其碳排放安全等级进行综合评价,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西南民族地区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CO_2排放量处于逐年递增态势,从13 245.79万t上升到73 862.55万t,年均增长率高达7.12%;(2)西南民族地区碳排放指数从0.03飙升到0.16,年均增幅高达6.93%,虽然目前处于低排放安全等级阶段,但随着CO_2排放增加,若不加以控制,预计未来几年将跨入中等排放等级。  相似文献   

6.
正城镇化是每个贫困地区发展必经的过程,武夷山民族地区如果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必然要经历城镇化这一发展阶段。武夷山地区要推进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应该要重视城镇化进程,结合本地的发展的基本特征,科学地规划城镇。一、武夷山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意义1、有利于武夷山民族地区城镇化量的增长城镇人口的数量变多,城镇数量、规模等的扩大都是城镇化的一个表现。量的增长是前提,只有城镇规模真正的扩大化,才能导致武夷山民族真正实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民族地区为了适应国家双循环高质量的发展战略、实现民族地区社会迅速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缩小民族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社会发展差距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地区应该以推行新型城镇化为依托,促进民族地区所在地的国家公园的建设,实现民族地区社会生态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燕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71-1173
在分析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及休闲农业资源禀赋的基础上,提出西南民族地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各级政府给予休闲农业长期政策支持;强调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四维目标模式;根据特色农业分布特点,优先发展交通便利的休闲农业带;彰显西南民族特色,突出农业文化产业内涵;针对城镇居民,开发多种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一、三产业优势互补,发挥农民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选取17 个指标构建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黑龙江 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当前黑龙江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发展较快,社会城镇化变 化幅度不大,人口城镇化增长较快,生态、经济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应继续大力发展经济、完善社会 保障体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20-221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落后于全国城镇化平均进程,是我国扶贫脱贫的重点地区。研究发现,民族地区虽然具备丰富资源,但由于区位不利、交通不便、资金缺乏等原因,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大,城镇规模小,其城镇化推进十分缓慢。未来要从基础设施建设、资本要素投入、产业结构优化、政策支持等方面推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青南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年国家把青南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列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全面启动“生态移民”和“退耕还林”工程,保护区农牧民走进城镇,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方式.针对目前农牧民进城和小城镇建设现状,建议采取如下措施:进一步优化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提高城镇容纳率;依托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城镇建设与农牧民进城实施梯次发展,逐步推进;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推动欠发达民族地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法]采用改进后的熵值法构建青海东部重点开发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复合指标评价体系,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GeoDA对研究区进行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时空测度及评价。[结果](1)在2004-2014年间,青海东部重点开发区的综合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基础设施城镇化均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城镇化指数呈下降趋势,2009-2014年县域城镇化发展速度高于2004-2009年;(2)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显著:Moran’s I由2004年的0.525 2上升至2014年的0.595 1,说明新型城镇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现象,并且集聚有进一步的增强趋势,LISA局域自相关显示城镇化水平县域差距大,城镇化水平断层明显。[结论]该区域城镇化水平高的县域应发挥辐射扩散作用,加强同邻近周边县级城镇的交流和联系,促进县域城镇化的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3.
西南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与风险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西南地区立体气候明显,农业经济形式多样,发展程度相差甚大,民族文化多样,西南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呈现出独有的鲜明特点。从西南地区农业资源区划着手,分析了西南地区的农业资源情况,进而分析了西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及农业风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结合信息熵对湖北省2012年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新型城镇化系统内部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湖北省各地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规律;12个地市发展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处于低水平-颉颃阶段.湖北省城镇化建设需要从武汉城市圈、“宜荆荆”和“襄十随”的城市群角度进行统筹规划,以民生发展为目标,兼顾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推动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着力点。以2007—2016年新疆14个地(州、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了新疆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测度。然后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金融对新疆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效应。最后,对充分发挥金融支持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效用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植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目前缺乏对城镇化地区植物多样性的评价标准,本研究尝试建立适合北京市城镇化地区的植物多样性评价体系。  方法  以北京市城镇化程度较高的9个区为评价单元,通过历史相关资料收集并结合重点区域野外调查的方法,选取维管植物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物种特有性、外来物种入侵度、城市绿地率和古树名木丰富度6项评价指标,构建北京市城镇化地区的植物多样性评价体系,参考生态环境部颁布的区域多样性评价标准并结合专家意见确定各指标权重。  结果  研究范围内的9个区植物多样性指数均相对较高,其中海淀88.39、石景山61.69、顺义60.30、丰台49.75、朝阳42.33、大兴42.01、通州41.55和东、西城区38.14。海淀、石景山和顺义植物多样性评价等级为“优”,其他区的评价等级均为“良”,植物多样性较丰富。  结论  以区为单元构建适用于城镇化地区植物多样性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北京市城镇化地区植物多样性的整体分布情况。评价结果为各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量化指标,同时为北京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将来以区域网格(10 km × 10 km)为评价单元,不断优化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这样得到的评价结果应该更为公正、可靠,使得后期保护措施的操作性更强。   相似文献   

17.
王宠  翟绪军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8):157-161,170
运用熵值法从4个维度选取23项指标,构建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2008—2018年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但整体质量不高.4个维度中,居民社会生活质量、人居绿色生态质量表现较好,而经济发展动力质量与城乡协调发展质量相对落后,急需调整.最后根据评价...  相似文献   

18.
采用熵值法和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指数法,选取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的22项评价指标,对滨州市2008—2015年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滨州市城市化质量整体水平较高,且呈不断上升趋势;除2008年、2009年处于Ⅱ级水平外,其他年份均处于Ⅰ级水平;经济和环境系统发展水平较高,社会系统部分指标存在一定欠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环境城镇化、设施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度6个方面对江西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研究发现:江西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南昌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最高,鹰潭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最低;南昌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区,赣州市、九江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较高水平区,吉安市、宜春市、新余市、景德镇市和上饶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较低水平区,抚州市、萍乡市和鹰潭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低水平区。  相似文献   

20.
以新型城镇化为发展目标,以城镇化质量为主线,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表征体系,运用先分类后排序的集结模型进行天津市县域城镇化质量测评,分析其时空格局分异及演化。结果表明,天津市县域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存在空间异质性,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圈层状递减状态,归为高水平稳定、波动式下降和低水平停滞3类;城镇化质量是由经济高效、民生幸福、城乡统筹、环境友好共同决定的,任何一项短板都会影响甚至拉低各类型区的城镇化质量水平。天津市城镇化质量时空格局及演化的驱动因素着重于经济推动力、城乡发展及生态环境等,但不同类型区城镇化驱动因素表现有所不同,应在把握整体城镇化发展的时空特征基础上因势利导。要以城镇化质量为导向,走差异化、包容性的城镇化道路,以期为其他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理性、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