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虚拟水战略是现阶段水资源研究领域的新思路.以虚拟水理论为指导,计算分析河南省2008年主要农作物的虚拟水含量.结果显示:农作物产品的虚拟水总含量不仅与单位产品的虚拟水含量有关,还与作物的总产量有关;不同地区、不同农产品虚拟水含量之间存在着空间差异性,同一作物虚拟水含量空间差异性也较为明显.从而为河南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2.
方芳  马琼 《节水灌溉》2019,(7):95-100
选取新疆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水稻、甜菜、薯类为研究对象,在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新疆14地州及64个主产县6种主要农作物单位虚拟水产量的基础上,明晰了主要农作物的单位虚拟水价值。并借助IBMSPSS软件进行对应分析,从虚拟水价值的视角研究了新疆主要农作物种植偏好与布局。结果表明:①6种主要农作物中虚拟水价值最高的是薯类(8.34元/m^3),最低的是棉花(1.51元/m^3);②从虚拟水价值视角看,农作物的种植偏好与种植规模存在显著差异。县际层面上,按照农作物虚拟水价值由高到低排序,前三位的县与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种植业)的契合度较高;③调整种植业结构后农作物的虚拟水总产值可增加601.25亿元,可实现“十三五”规划(种植业)中“调棉减水”的目标。研究认为:不同农作物单位虚拟水价值在农作物种类与地区上存在显著差异,优化水资源配置可以带来种植业生产总值的增加,新疆应在调整外显性种植结构的同时注重内涵式品质的提升,生产特色高质产品。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水足迹与耗水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整区域农业种植结构,合理利用区域农业水资源。【方法】基于水足迹理论框架分析了1957—2015年河北省14种农作物的水足迹及其历史变化趋势,通过核算农作物耗水率和单位水价值2个指标,划分了主要农作物的耗水结构。【结果】河北省主要农作物年均总水足迹为434.4亿m~3,其中蓝水、绿水和灰水分别占44%、42%和14%;总水足迹、绿水足迹及灰水足迹均呈逐年增加趋势;而蓝水足迹变化趋势不明显。冬小麦、夏玉米、水果与蔬菜为主要耗水作物。棉花和芝麻耗水率最高,为典型的高耗水作物。甜菜、蔬菜和水果的单位水价值最高,且耗水结构最优。【结论】河北省可进一步控制棉花和芝麻的种植规模,在不造成水压力的前提下,适度扩大蔬菜和水果的种植规模。  相似文献   

4.
以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优化数据为基础,对该地区农作物、动物产品、工业生产、生活消费和生态环境虚拟水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2020年农作物消耗的虚拟水量最大,占消费虚拟水总量的65.35%,其次是工业产品,占消费虚拟水总量的20.96%;而农作物产品消费虚拟水消费总量最高的是玉米,占农作物消费虚拟水总量的41.31%,其次是薯类,占农作物消费虚拟水总量的21.88%,但单位产品消费虚拟水最多的是麻类,最少的是甜菜;运用虚拟水理论分析各行业的水资源消费情况,可以此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该区域的水资源紧缺压力,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果菜等农作物的大量种植,改变了农业单一粮食种植布局,提高了林地、旱地、水田的有效利用率和增值率.1999年,钟山县有果树面积近1万hm2,蔬菜面积近3 300hm2,建立了万亩果场3个,千亩果场近10个,百亩蔬菜基地近20个,使钟山县果菜产品的产量、产值越上了一个新台阶,是钟山县农业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 由于果场、蔬菜种植的机械化程度较低,果树低改面积占果树面积的40%,低改难度相当大,开沟施肥、喷药、菜地耕整、浇水等作业环节是人工或畜力完成,作业效率低,质量差、周期长、严重制约了果菜的发展规模、产量和…  相似文献   

6.
基于虚拟水贸易的灌区种植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地区农业综合效益的同时节约灌溉用水量,促进地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以人民胜利渠灌区为例,在分析计算农作物虚拟水量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虚拟水贸易的灌区种植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结果表明,灌区虚拟水量相对较大的作物为棉花、油菜和水稻,虚拟水量较小的作物为花生、小麦和玉米。通过模型的优化调整,最终优化方案与现有方案相比,水稻和油菜的种植面积均有所减少,而花生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优化后灌区粮食总产量可达6.4亿kg,灌区的粮食安全得以保障。经济效益值增加了1.8亿元,占现状年效益的15.4%;生态效益值增加了1.2亿元,占现状年效益的3.1%;节约灌溉水6 370.7万m3,占现状年用水量的15.6%;节约虚拟水1 659.5万m3,占现状年虚拟水量的2.0%。可见,考虑虚拟水贸易来指导种植结构的调整,在提高灌区综合效益的同时,还促进了灌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缓解了水资源压力,为灌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章兴华 《南方农机》2017,(13):66-67
近年,我国的蔬菜种植与出口行业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鉴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设施蔬菜规模化种植的现状,同时对设施蔬菜规模化种植的具体技改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生产适销对路的蔬菜,进而全面优化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蔬菜种植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是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农业大省,农业用水依然是用水大项。为节约农业用水,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山东省农业供给侧改革内容,从种植效益和节水效益角度出发,运用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调整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后山东省农作物种植结构由原粮、经2类变为粮、经、饲3类,种植比例也由3∶1转变为10∶5∶1,调整后7类作物(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花生、大豆及蔬菜)种植净利润增加59.49亿元,节约农业用水量490.66万m3。种植结构优化调整达到了农业节水目的,同时增加了农业产值,且饲草种植比例的增加也符合农业供给侧改革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巩固葫芦岛地区设施农业产业优势,促进设施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挥科技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结合葫芦岛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情况,立足设施蔬菜主栽品种,以“农艺、农机和设施”融合的技术模式,筛选、优化和集成设施番茄机械化全程生产工艺,促进设施蔬菜机械化、轻简化、标准化、高效化优质生产。围绕设施番茄机械化种植关键环节,阐述了机械装备选型和关键技术实施要点,探索构建适宜本地区设施番茄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以推进设施蔬菜种植全程机械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蔬菜种植是我国种植业中除粮食外的第二大农作物,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蔬菜产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但受到种植模式、种植面积等因素的影响,机械化种植始终是我国蔬菜种植中的短板。为能实现更为高效的机械化蔬菜种植,文章针对我国设施蔬菜机械化起垄技术的应用展开一系列探讨分析,并对其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于虚拟水理论和北京市养殖场实地调研资料计算了农产品单位虚拟水量,结合生产、消费数据计算了北京市虚拟水量。从虚拟水角度对广义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并通过灰水足迹概念来衡量水污染程度。结果表明:1动物产品虚拟水量高于农作物,牛肉虚拟水量最大,猪肉、鸭肉、蛋类、鸡肉次之,农作物中大豆、花生、水稻的虚拟水量较高。22000—2012年间,农作物生产虚拟水量年均减少0.59亿m~3,平均蓝水利用率41.2%,绿水利用率58.8%。32000—2012年间,农产品生产虚拟水量呈现波动减小,消费虚拟水量增加,农村居民人均虚拟水消费显著低于城镇居民。413年间,虚拟水进口量介于13.26~42.20亿m~3之间,水资源自给率下降,农业万元产值水资源使用量由0.42亿m~3/亿元减小至0.20亿m~3/亿元,水资源人口承载密度略微增加。5农业灰水足迹由6.24亿m~3减小到3.90亿m~3,年均减小0.20亿m~3。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农业各产业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情况,基于2008-2015年江西省农业产值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江西省农业产业结构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对农业总产值影响最大的是种植业产值,林业次之,再者是牧业、渔业和服务业.根据农业产业结构中的问题,提出了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贵州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利用贵州省2006-2015年统计数据计算其水足迹指标以及水足迹评价指标,并构建协调发展脱钩评价模型对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2006-2015年水足迹总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农业用水是水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平均占比为57.83%,农业用水中,粮食作物和蔬菜水足迹占比最大,平均占比为38.42%和41.96%;水资源自给率、水资源压力指数和水资源匮乏指标均较高;GDP增长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整体上在波动中由弱脱钩的初级协调向强脱钩的优质协调转化。基于以上结论,通过改变消费结构、改变虚拟水贸易结构以及优化产业结构来进一步促进贵州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更好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园艺作物,尤其是茶叶、果树、棉花、蔬菜、苗圃等经济作物,其产值占我省农业产值的20%以上,每年以21%的比例增长.但目前这些作物,从种植、管理到收获,除植保、灌溉部分利用机械以外,其它生产过程主要靠人工完成.随着农村生产规模小型化、多样化和城郊园艺型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多功能的作业机.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是世界上蔬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为3.13亿亩,仅次于玉米、稻谷、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占主要农作物种植比例的12.57%。但目前蔬菜生产主要以人工作业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处于起步阶段,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同市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步推进现代设施农业,不断丰富蔬菜种植的品种和类别,一些菜区种植了经济效益较高的西兰花,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由于种植技术和经验不足,往往造成西兰花栽培增收不稳的局面,根据当地西兰花栽培实际情况,从播种育苗、整地定植及生育期水肥植保管理等方面探讨了西兰花丰产的栽培技术,以供生产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果蔬加工技术与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前言2000年 ,我国针对“九五”期间前4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总量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现状 ,对各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使之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首次上升到30%以上。蔬菜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增长较快 ,全年种植面积达1470万hm2,比1999年增长10 1 % ,蔬菜品种进一步优化 ,名优、新特、精细品种增加 ;水果产量也逐年上升 ,1998年达5452 85万t,比1997年增长6 6 % ,比1996年增长14 6 %。蔬菜水果是鲜活食品 ,采后处理不好很容易腐烂 ,从国内外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为进一步加快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步伐,推进农业机械化,浙江省江山市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由优势粮油生产机械向蔬菜等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发展。但受限于蔬菜生产田间管理程序复杂等客观因素,现阶段江山蔬菜产业机械化水平依旧较低。如何打破产业传统模式,将蔬菜种植从原先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分式两阶段随机优化模型在作物种植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为例,构建了以单方水效益期望值最大为目标的分式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对地区5种主要作物进行种植结构优化,该模型可以在满足粮食安全基础上得到不同水文年不同可用水量下的作物种植结构。比较优化结果与现状水平年种植结构下的指标,现状种植面积比优化结果种植面积多出50.68%,耗水量多出36.91%,但现状水平年的种植收益比优化结果少了0.33亿元,单方水效益低1.33元/m~3。优化结果充分满足了作物的灌溉需求,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用水效率,为民勤县以及类似灌区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居民对所食用的食物安全质量要求不断增长.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当前农作物种植过程当中大多会采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这也是我国蔬菜的主要来源与渠道.但随着蔬菜安全问题的曝光,大棚蔬菜种植下的农作物质量及安全备受关注.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关注大棚种植蔬菜安全,提高大棚种蔬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