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中国园田螺C.Chinensis(Gray),中华园田螺C.cathayensys(Heude),胀肚园田螺C.ventricosa(Heude),长螺旋园田螺C.longispira(Heude)在腹足肌肉组织蛋白垂直板状电泳谱带以及贝的缝合线,膨胀度,壳口厚度和形状等均有较为显著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2.
福寿螺     
唐昆 《湖南农业》2006,(7):16-16
福寿螺属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又名苹果螺、大瓶螺、雪螺。特征特性贝壳较薄,卵圆形;淡绿橄榄色至黄褐色,光滑;壳顶尖,具五六层增长迅速的螺层;螺旋部短圆锥形,体螺层占壳高的5/6;缝合线深。壳口阔且连续,高度占壳的2/3;胼胝部薄,蓝灰色;脐孔大而深;壳高8厘米以上,壳径7厘米~15厘米。喜栖于缓流河川及阴湿通气的沟渠、溪河及水田等处。雌雄异体,有蛰伏和冬眠习性。1只雌性福寿螺通常1年产卵2400个~8700个,孵化率可高达90%,繁殖速度快。危害性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作为高蛋白质食物最先被引入台湾;1981年引入广东,后被引入其他…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各形态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对体质量的影响,采集广西壮族自治区 4 个地点(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河池市南丹县、桂林市全州县、桂林市兴安县)的中国圆田螺 420只,测量体质量(Y)和壳高(X1)、壳宽(X2)、壳口高(X3)、壳口宽(X4)、体螺层高(X5)、第二螺层高(X6)、第二螺层宽(X7),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4 个地点所采集的中国圆田螺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体质量变异系数均大于 20%,具有较高的选育潜力;通径分析表明,不同采集点的中国圆田螺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也不同。建立 4 个采集点中国圆田螺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回归方程,大化瑶族自治县:YA= -16.365+0.682X1+0.409X4+0.162X7(R2<...  相似文献   

4.
中国圆田螺壳在镉污染中的指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水体直接暴露和微宇宙模拟暴露,研究了重金属镉(Cd2+)对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Chinensis)的毒性效应及其在田螺软、硬组织中的蓄积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圆田螺的5d水体直接暴露半致死浓度(LC50)为6.15mg·L-1;壳长增长率可以作为Cd2+慢性污染胁迫的有效生物标志,浓度为0.15 mg·kg-1的Cd2+刺激田螺壳增长,而浓度为1.5 mg·kg-1的Cd2+抑制田螺壳增长。中国圆田螺的壳与软组织均能够蓄积镉,并且随着暴露时间和暴露浓度的增大,重金属Cd2+的蓄积量也增大,相比之下田螺壳的蓄积更为稳定;天津中心城区主要景观水体中国圆田螺镉污染现状调查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表明,中国圆田螺的壳可以作为淡水环境镉污染的生物监测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幼螺和田螺(Procambarus clarkii)幼螺对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幼苗的养殖效果,将宽体金线蛭幼苗饲养在以50目聚乙烯制作的网箱内,每个网箱均放入500尾刚孵化出来的宽体金线蛭幼苗,分为福寿螺组和田螺组2个组,每组5个网箱。福寿螺组以福寿螺幼螺为饵料培养宽体金线蛭幼苗,田螺组为对照组,以田螺幼螺为饵料培养宽体金线蛭幼苗,试验共进行39 d。结果表明,福寿螺组和田螺组中宽体金线蛭幼苗的成活率和日增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福寿螺幼螺较田螺幼螺更适合作为宽体金线蛭幼苗的饵料。  相似文献   

6.
中华圆田螺稻田养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螺综合种养是将稻田种稻与养螺相结合,在稻田生态环境下,利用田螺和水稻互利共生的特点,既可以获得营养丰富的田螺又收获了有机水稻。通过结合中华圆田螺的生物学特性,对中国田螺稻田养殖技术进行了概括总结与进一步的分析。将各技术进行比较,并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田螺稻田生态养殖存在的问题,分析田螺稻田养殖技术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利用NTsys-pc2.10e软件对20种海南产芋螺的27个性状特征分别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据此对芋螺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Q型聚类分析可将20种海南产芋螺分为二大组3个亚组;利用R型聚类分析可将27种性状特征分为2个大组;主成分分析反映出芋螺分类的重要特征是贝壳大小、内唇和壳口特征;基于芋螺前3位主成分基础上的三维图与聚类分析结果图一致。聚类分析树状图较好地反映了20种芋螺之间的亲缘关系,R型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有助于选择关键而重要的芋螺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田螺是一种淡水螺,粗生易长,适宜于池塘、水田生长,是盛夏人们夜宵的美食。近年来,随着田螺天然产量日渐减少,田螺养殖市场不断看好。稻螺种养以生产田螺和绿色优质稻谷为目标,通过选择适宜的种养基地和优质稻品种,使用有机肥,结合养殖田螺,保障了稻谷的质优和绿色安全。本期视频介绍稻螺养殖技术要点,请观看。  相似文献   

9.
1.螺种选择选用的螺种要个体大,外型圆且饱满,壳薄肉多,螺色淡青。最好到田间、鱼塘、河、沟捕获螺种,这样不仅可节约资金,而且比市场上购买的螺种新鲜、活动能力强。2.备好场地养殖场的池底要有一定厚度的淤泥,除水田、鱼塘及沼泽田不用铺泥外,人工开挖的养殖池必须铺好泥层。池面要养殖藻类,红萍等水生植物,供田螺食用,池边四周养植水草等作为田螺栖息的遮阴物,水下也要放置一些木条、竹枝、石头等。  相似文献   

10.
<正>在稻田养殖田螺,通过田螺在稻田中活动及物质交换,增加水稻根部的溶氧与营养物质吸收,田螺的排泄物能为水稻补充肥料,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水稻能为田螺提供一个良好的避暑环境,从而实现稻、螺共生,互惠互利。  相似文献   

11.
田螺在河湖、池塘、沟渠及水田均有生长分布,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布较广的是中华圆田螺.田螺是软体动物,常栖息于冬暖夏凉、土质松软、食物丰富、水质清新的湖泊、池塘、水田和微流河溪中,具有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单位产量高、易于饲养管理等优点.目前,洞庭湖区养螺业发展很快,已成为一部分农民发家致富的新门路.每亩养殖水面可收获田螺2000~2500kg.   1 生殖与习性   春末夏初,水温上升到15℃时,田螺从越冬的孔穴中爬出摄食生长,到4月开始繁殖,7~8月是田螺繁殖的旺盛季节.1~2龄雌螺可产仔螺20~30个,4龄以上雌螺可产仔螺40~50个.仔螺出生后生长迅速,1年可发育到性成熟.每年4~9月是产仔季节.田螺属杂食性动物,摄食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或水生植物的幼嫩茎叶.田螺夜间摄食旺盛.   ……  相似文献   

12.
<正> 1 田螺繁殖与习性 1.1 繁殖季节。春末夏初,水温上升到15℃时,田螺从越冬的孔穴中爬出水底,摄食生长。到4月份开始繁殖,7、8月份是田螺繁殖旺盛季节。1~2龄雌螺可产仔20~30个,4龄以上的雌螺可产仔40~50个。仔螺出生后生长迅速,一年可发育到性成  相似文献   

13.
高山薄壳田螺壳薄、肉质脆嫩、味鲜营养,具有利尿、清神、醒目等功效,是一种纯天然、无公害的高山绿色食品。近年来,庆元县合湖乡大面积推广稻螺共育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笔者介绍了该地区稻螺共育养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有害生物福寿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瓶螺科,是一种大型食用螺类。螺壳外观与本地田螺相似,卵生,卵块初产鲜红色,渐变为粉红色。卵粒排列重叠成块状,外形似草莓状。福寿螺雌雄异体,1只雌螺可连续产卵2年,1年可产2400~8700个卵,繁殖力极强,其繁殖速度比亚洲稻  相似文献   

15.
螺蛳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广泛的利用价值,是一种有待开发和利用的优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资源。1螺蛳的营养价值据测定,鲜螺体中含干物质5.2%,于物质中含粗蛋白质55.35%,灰分15.42%,其中含钙5.22%,磷0.42%,盐分4.56%。蛋白质中有赖氨酸2.84%,蛋氨酸和眈氨酸为2.33%。同时还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在饲养实践中,螺蜘壳同贝壳一样是矿物质补料。2螺视的养殖技术田螺通常生长在稻田、湖泊、池塘、沼泽及河沟等处,自然利用时可掌握其生活规律适时捕捞。2.1田螺的生活习性田螺常…  相似文献   

16.
中华圆田螺特征特性及池塘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中华圆田螺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活习性,总结了其池塘人工养殖技术,包括种螺来源、自然繁殖、池塘准备、科学投饵、水体调控、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收获和捕捞等,以期为中华圆田螺的人工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山坑螺Margarya melanioides Nevill和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对茶叶种植常用农药的敏感性,探究其作为指示生物监测茶园环境农药残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测定6种茶园常用农药对山坑螺和田螺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析比较山坑螺和田螺对供试农药的敏感程度.【结果和结论】敌敌畏、甲氰菊酯、阿维菌素、毒死蜱、草铵膦以及噻虫嗪对山坑螺48 h的LC50值分别为0.031 6、0.005 2、0.104 0、0.048 6、14.417 1、54.635 9 mg·kg-1,对田螺48 h的LC50值分别为1.711 2、0.013 2、0.917 1、1.501 6、108.755 3、119.021 1 mg·kg-1,山坑螺对该6种农药的敏感程度分别是田螺的54.15、2.54、8.82、30.90、7.54和2.18倍.山坑螺比田螺对6种供试农药尤其是有机磷类农药(敌敌畏和毒死蜱)更加敏感,山坑螺对甲氰菊酯、敌敌畏和毒死蜱48 h的LC50值远低于我国以及欧盟规定的茶叶中最大残留限量值,具有作为茶园环境中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监测指示生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非洲大蜗牛的形态特征,并以非洲大蜗牛成虫的螺壳标本制作为例,介绍了一种非洲大蜗牛螺壳制作方法,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及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形态观测和生物统计学方法对舟山野生角蝾螺基本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其软体部主要营养成分进行生化分析。结果表明,角蝾螺由贝壳、软体部、厣等共同组成。贝壳呈陀螺形,体螺层膨大,螺层5--6层,表面平滑或有肋、棘突起,厣石灰质,密生小粒状突起。对螺体各主要性状进行测定表明,角蝾螺在壳高、壳宽、壳口高、厣径、鲜重、壳重、鲜肉重、干肉重、厣重等数量性状上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壳高与壳宽、壳高与壳口高、壳高与厣径、壳高与鲜重、壳高与鲜肉重、壳高与干肉重、厣径和厣重、壳高与厣重的回归关系分别为:y壳宽=0.8575x壳高^1.0086、y壳口=0.5225x壳高^1.0822、y厣径壳高=0.5542x壳高0.8745、y鲜重=0.397x壳高^2.7618、y鲜肉重=0.1096x壳高^2.973、y干肉重=0.0211x壳高^3.0048、y厣重=0.4218x厣径^2.6765、y厣重=0.0716x壳高^2.439。对角蝾螺软体部进行主要营养成分分析表明,角蝾螺水分含量为76.55%--76.84%,粗蛋白的含量为18.35%--18.83%(鲜重,下同),脂肪含量为0.72%--0.73%,糖含量为1.86%--1.92%,为高蛋白低脂肪水产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揭示新疆核桃坚果表型性状所表征的种质遗传多样性水平,以期为新疆核桃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和挖掘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对新疆人工栽培的乡土核桃种质资源的全面综合考察,对165份核桃种质其坚果表型数量性状指标和质量性状多态性指标进行数据采集,采用Simpson指数(D)、Shannon-Weaver指数(H′)对13个表型质量性状多态性指标进行多样性分析,并基于18个坚果表型性状指标应用系统聚类方法对供试核桃种质进行分类。[结果]坚果5个表型数量性状指标K-S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纵径、横径、侧径三径均值变异范围为19.14-46.59 mm;坚果表型质量性状多态性指标中沿缝合线纵切面形状、垂直于缝合线纵切面形状、果基形状和果肩形状等的D、H′较高;供试核桃种质可分为9类,分类结果与坚果大小、形状、核壳特征等表型性状相关,不完全与其地理分布相关。[结论]坚果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可为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多样性评价提供基础,并显示出新疆乡土核桃种质资源坚果表型性状多样性水平高,蕴藏着丰富的遗传资源,具有较大的挖掘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