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碳水化合物(CBH)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添加水平。【方法】以CBH质量分数分别为20%,27%,34%,41%和48%的5组等脂纯化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4.77±0.52)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10周,测定并分析其对吉富罗非鱼幼鱼体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鱼体营养成分、血脂含量和血清转氨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饲料CBH质量分数的升高,罗非鱼幼鱼的体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在41%CBH组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余4组(P<0.05);饲料系数以27%CBH组最低;肝体比、脏体比随着饲料CBH水平上升而显著升高;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以41%CBH组最高,且显著高于20%,27%和34%CBH组(P<0.05)。全鱼和肝脏粗蛋白含量随着饲料CBH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全鱼和肝脏粗脂肪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幼鱼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在48%CBH组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余4组(P<0.05)。【结论】吉富罗非鱼幼鱼饲料中的CBH对蛋白质有节约作用,适宜添加水平可达41%;摄取CBH水平过高(48%)会导致脂肪肝和高血脂,并对鱼体肝脏功能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2.
以饲料脂肪水平为7%,碳水化合物水平分别为20%、27%、34% 、41%、48%(相应的蛋白质水平为48%、41%、34%、27%、20%)的5组纯化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2.79±0.28)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幼鱼10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  相似文献   

3.
张江 《饲料博览》2023,(2):57-60
为探究不同能量水平饲料对细毛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6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能量水平为10 MJ·kg-1(对照组)、8 MJ·kg-1(试验Ⅰ组)和12 MJ·kg-1MJ·kg-1(试验Ⅱ组)的饲粮,测定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白蛋白、总蛋白、葡萄糖、三酰甘油和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的白蛋白、总蛋白、葡萄糖、三酰甘油和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P<0.05)。说明不同能量水平的饲料对细毛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极大,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饲料能量水平为12 MJ·kg-1。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18、23、28℃)下,饲喂5种蛋白质水平(质量分数为30%、32%、34%、36%和38%)的饲料对松浦镜鲤Cyprinus specularis Songpu幼鱼(10.11 g±1.07 g)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1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30尾鱼,饲养试验共进行60 d。结果表明:18℃下,鱼血清总蛋白(TP)和甘油三酯(TG)含量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则相反;18、23、28℃条件下,各个蛋白质组间血清总胆固醇(CHOL)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A)、葡糖糖(GLU)、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均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同一蛋白质条件下,血清TG、BUN、CREA、TP、ALB、ALT和AST含量随温度的升高显著下降(P>0.05),血清ALP含量随温度的升高显著上升(P<0.05);23℃下血清GLU、r-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温度组(P<0.05)。本研究表明,23℃下比18、28℃下更有利于镜鲤的营养代谢,18、23、28℃下松浦镜鲤幼鱼饲料最适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2%、34%和34%。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奥尼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及血浆生化指标与不同脂肪含量饲料间的关系.饲料脂肪水平为0%、2%、4%、6%、8% 5个梯度组.结果表明,5组不同脂肪水平的饲料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的成活率无显著性影响.随着饲料脂肪水平升高,奥尼罗非鱼幼鱼的增重率、肥满度和摄食量先上升后下降,而饲料系数则先下降后上升;肝脏重量、肝体比、肝脏与肌肉脂肪含量等4个指标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饲料脂肪水平与奥尼罗非鱼幼鱼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随着饲料中脂肪含量的增加,试验鱼血浆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淀粉酶、碱性磷酸酶等活性逐渐升高.本研究条件下饲料脂肪水平超过6%容易导致奥尼罗非鱼幼鱼形成脂肪肝,对其摄食、体形特征、生长指标、相关组织脂肪含量以及血清中酶的活性等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18、23、28℃)下,饲喂5种蛋白质水平(质量分数为30%、32%、34%、36%和38%)的饲料对松浦镜鲤Cyprinus specularis Songpu幼鱼(10.11 g±1.07 g)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1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30尾鱼,饲养试验共进行60 d.结果表明:18℃下,鱼血清总蛋白(TP)和甘油三酯(TG)含量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则相反;18、23、28℃条件下,各个蛋白质组间血清总胆固醇(CHOL)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A)、葡糖糖(GLU)、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均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同一蛋白质条件下,血清TG、BUN、CREA、TP、ALB、ALT和AST含量随温度的升高显著下降(P>0.05),血清ALP含量随温度的升高显著上升(P<0.05);23℃下血清GLU、r-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温度组(P<0.05).本研究表明,23℃下比18、28℃下更有利于镜鲤的营养代谢,18、23、28℃下松浦镜鲤幼鱼饲料最适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2%、34%和34%.  相似文献   

7.
将初始均质量(8.26±0.81)g的鳡(Elopichthys bambusa)300尾,随机分为5组,分别投喂5种脂肪水平(A组:3%、B组:6%、C组:9%、D组:12%、E组:15%)的等氮(45.64%±0.20%)、等能(16.82±0.11MJ/kg)饲料56d,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鳡幼鱼生长、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先升后降,B组显著高于A、E组(P<0.05),回归分析得出,饲料脂肪含量为7.71%时SGR最高;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饵料系数先降后升,B组显著低于A、D、E组(P<0.05),蛋白质效率先升后降,B组最高;肝体比(HSI)随饲料脂肪含量增加而升高,A组显著低于C、D、E组(P<0.05);鱼体脂肪、肝脏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同HSI,体蛋白含量先升后降;随饲料脂肪水平上升,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力及总胆汁酸含量呈上升趋势,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降低趋势。经分析认为,鳡最适饲料脂肪含量为7.71%,含量过高使鳡生长缓慢,脂肪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碳水化合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筛选更廉价的碳水化合物原料用于断奶仔猪日粮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用28日龄断奶三元杂交仔猪(体重8.0 Kg±0.1 Kg)120头,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葡萄糖组、蔗糖组、乳糖组和玉米淀粉组。对照组日粮为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其余4个处理组分别用6%的葡萄糖、蔗糖、乳糖和玉米淀粉替代基础日粮中6%的玉米,试验期为28 d。测定各处理仔猪的全期生长性能;并于试验最后一天每个公仔猪重复中随机抽取1头,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处死后取小肠粘膜测定二糖酶活性。【结果】葡萄糖组母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蔗糖组(P<0.05);乳糖组母仔猪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葡萄糖组和蔗糖组(P<0.05),极显著低于玉米淀粉组(P<0.01)。不论在十二指肠还是空肠,乳糖组的乳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蔗糖组(P<0.05),极显著高于葡萄糖组和玉米淀粉组(P<0.01);乳糖组和玉米淀粉组的麦芽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对照组、蔗糖组和玉米淀粉组的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葡萄糖组和乳糖组(P<0.05)。蔗糖组血糖浓度显著高于玉米淀粉组(P<0.05),血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玉米淀粉组(P<0.05)。其他指标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葡萄糖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乳糖添加于断奶仔猪日粮中,而蔗糖或玉米淀粉不宜单独添加于断奶仔猪日粮中。  相似文献   

9.
10.
选用80头体重为4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为0.59%、0.67%、0.75%、0.83%和0.91%的等能、等氨基酸模式的玉米-豆粕型日粮.通过测定其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确定生长肥育猪的最佳DLys水平.结果表明:生 .长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均随饲粮DLys水平的增加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变化.当DLys水平分别为0.78%和0.80%时,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达到极大值(791.42 g)和极小值(2.92).当DLys水平为0.75%时,胰高血糖索、胰岛素、甲状腺素T3和T4浓度最高,血糖浓度最低.上述结果提示,40~70 kg生长肥育猪的日粮适宜DLys、粗蛋白水平分别为0.78%、15.66%.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糖源对鲟鱼生长、饲料利用、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共配制5种含有不同糖源(葡萄糖、蔗糖、糊精、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的等氮、等脂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31.88±1.96)g的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8周。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成活率和日摄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葡萄糖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饲料系数则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糊精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葡萄糖组和蔗糖组(P<0.05),但与玉米淀粉组和小麦淀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葡萄糖组的血糖、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均为最高,其中血糖和血清胆固醇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血清甘油三酯指标则与蔗糖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5);糊精组肌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其余各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糊精组肝糖原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葡萄糖组和小麦淀粉组(P<0.05);葡萄糖组粗脂肪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小麦淀粉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与玉米淀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淀粉和小麦淀粉更适宜作为杂交鲟幼鱼饲料糖源。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糖源对鲟鱼生长、饲料利用、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共配制5种含有不同糖源(葡萄糖、蔗糖、糊精、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的等氮、等脂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31.88±1.96)g的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8周。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成活率和日摄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葡萄糖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饲料系数则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糊精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葡萄糖组和蔗糖组(P0.05),但与玉米淀粉组和小麦淀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葡萄糖组的血糖、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均为最高,其中血糖和血清胆固醇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血清甘油三酯指标则与蔗糖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5);糊精组肌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其余各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糊精组肝糖原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葡萄糖组和小麦淀粉组(P0.05);葡萄糖组粗脂肪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小麦淀粉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与玉米淀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淀粉和小麦淀粉更适宜作为杂交鲟幼鱼饲料糖源。  相似文献   

13.
黑鲷血清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鲷血液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及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乳酸脱氢酶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黑鲷血液血清中总蛋白含量为(61.54±2.81)g/L,白蛋白含量为(31.95±4.47)g/L,血清谷草转氨酶活力为(86.00±10.98)U/L,谷丙转氨酶活力为(42.68±5.65)U/L,酸性磷酸酶活力为(2.73±0.96)U/L,碱性磷酸酶活力为(42.38±5.31)U/L,胆碱酯酶活力为(149.38±16.31)U/L,乳酸脱氢酶活力为(196.89±15.12)U/L。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饲料中脂肪水平对塘鲺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均重为(31.12±0.1)g的健康活跃塘鲺鱼6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各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含4.59%脂肪)中添加0、2%、4%、6%和8%的混合油(豆油:鱼油:磷脂油=2:1:1)制成的脂肪含量分别为4....  相似文献   

15.
在黄颡鱼商业饲料基础上通过减少Ca(H2PO4)2的添加量,制成3种不同磷含量(以Ca(H2PO4)2计)的饲料(25kg/t简称25P、15kg/t简称15P、5kg/t简称5P)进行生长试验,测定不同磷含量对黄颡鱼生长、生化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每种饲料对应3缸重复,每缸15尾鱼(初始平均体质量3.2g),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精氨酸对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baeri♂)幼鱼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0.3%为梯度,配制精氨酸水平为1.74%~3.54%(干物质含量)的7种等氮、等能饲料,测得其中实际精氨酸水平分别为1.76%、2.05%、2.36%、2.64%、2.93%、3.24%和3.53%,选取初始体质量为(3.63±0.08)g的健康杂交鲟幼鱼63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设3个重复,饲养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与1.76%精氨酸水平(对照)相比,2.64%、2.93%精氨酸水平显著提高了杂交鲟幼鱼肠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了中肠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饲料中精氨酸水平对前肠和后肠MDA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中精氨酸水平对血清和肝脏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2.64%精氨酸水平显著提高了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谷草转氨酶(AST)活性(P0.05);2.64%、2.93%精氨酸水平显著降低了血清中尿素氮(BUN)含量(P0.05),显著升高了血糖(GLU)含量(P0.05);2.36%、2.64%、2.93%、3.24%精氨酸水平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P0.05);饲料中精氨酸水平对血清中球蛋白(GLB)、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适宜的精氨酸水平能显著提高杂交鲟幼鱼的抗氧化能力,并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促进鱼体蛋白质的合成;分别以中肠MDA和血清BUN为指标,进行二次曲线回归分析表明,杂交鲟幼鱼对饲料中精氨酸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2.73%、2.75%。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的在探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饲料对鲈鲤幼鱼生长性能和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600尾体质健康、平均体重在(15.2±1.1)g鲈鲤,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7.9%(Ⅰ组)、37.41%(Ⅱ组)、40.10%(Ⅲ组)、44.34%(Ⅳ组)、49.20%(Ⅴ组)的试验饲料,整个...  相似文献   

18.
19.
饲料铜水平对生长猪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硫酸铜作为铜源,在生长猪饲料中添加铜,对照组铜添加浓度为0mg/kg,试验各组铜添加浓度为100、150、200、250和300mg/kg。试验开始时采血,之后每隔20d采血一次。测定有关血液生化指标。试验结果如下:试验组平均血清尿素氮(SUNO在20、40、60和80d时,分别降低10.3%、12.0%、9.7%和5.6%;60d时200和250mg/kg铜组降幅分别达8.7%(P<0.01)和8.4%(P<0.05)。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试验组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提高,TP在40、60和80d时分别提高5.4%、7.2%和3.2%;从翻在20、40、60和80d时分别提高14.6%、15.5%、16.9%和0.23%。甘油三脂(TG3)、胆固酵(CH)、采食量未见有显著性变化(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铜水平对血液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随饲料铜浓度的差异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其差异的显著性与铜的促生长效应基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利用2种蛋白水平分别为27.49%(以下简称a)和20.55%(以下简称b)的饲料循环投喂初始体质量为(3.10±0.05) g的奥尼罗非鱼,研究投喂方式对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共设置7种投喂方式:(1)连续投喂a(A组);(2)连续投喂b(B组);(3)1 d投喂a接着1 d投喂b(1A/1B组);(4)2 d投喂a接着2 d投喂b(2A/2B组);(5)2 d投喂a接着3 d投喂b(2A/3B组);(6)3 d投喂a接着2 d投喂b(3A/2B组);(7)3 d投喂a接着3 d投喂b(3A/3B组),每种方式设3个平行试验组,共进行60 d.结果发现:B组的生长表现最差;1A/1B、2A/3B、3A/2B组的特定生长率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蛋白质效率、蛋白沉积率显著高于A组(P<0.05),养殖成本显著低于A组(P<0.05);A、3A/2B、3A/3B组的脏体比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1A/1B组的成活率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A、1A/1B、2A/3B、3A/2B组的全鱼水分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A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除B组外,各组全鱼粗蛋白含量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循环投喂的方式对血清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与A组相比,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降低,白蛋白、球蛋白和总蛋白水平提高,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加.结果表明3A/2B组的投喂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