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大丰市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稻纵卷叶螟迁入期、迁入峰次、残留基数、气候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2007年大丰市稻纵卷叶螟重发原因,并提出科学测报、科学施药、治前控后等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对指导苏北沿海地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8年大丰市旱直播稻发展速度较快,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大。从该虫迁入期、迁入峰次、残留基数、气候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其重发原因,提出科学测报、科学施药、治前控后等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对指导苏北沿海地区旱直播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同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常发性的迁飞害虫,近年来危害逐年加重,呈现迁入期早、迁入量大、世代重叠导致高峰期技术时间长,峰期之间间隔时间短等新特点,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寻求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与药种,8月9日我们进行了针对稻纵卷叶螟的药剂试验。  相似文献   

4.
结合2004-2019年太仓市稻纵卷叶螟草地赶蛾始见日、田间赶蛾迁入峰、峰期亩蛾量、田间虫卵量、危害发生程度等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太仓市稻纵卷叶螟草地赶蛾始见日集中在6月10-15日,四(2)代田间稻纵卷叶螟蛾峰期主要集中在7月5日之前,早发年在六月下旬,迟发年到7月上旬,迁入峰呈现早发的态势;危害代数从二三代为主转变为二三四代持续危害,但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自然发生量逐年减少态势,田间危害程度也呈现逐年减轻态势,揭示新规律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5.
15%凯恩和20%康宽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稻纵卷叶螟在上海嘉定区连年大发生,其特点为迁入时间早、迁入峰次增多、迁入蛾量大。由于常规药剂杀虫单系列复配剂的长期频繁使用,致使它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明显下降,造成田阆白叶率、残虫量增多,危害加重。为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特别是对高龄幼虫的防治,我们选用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15%凯恩和20%康宽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6.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均属于迁飞性害虫,是我国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这些害虫迁入我国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的峰次多、迁入延续时间长,导致田间的发生量大和混发频率高,对当前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提高对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我们应用三拂等药剂与大丰收混配,进行主治稻纵卷叶螟、兼治白背飞虱的药效及其对蜘蛛的影响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江苏沿海地区稻纵卷叶螟的重发原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江苏沿海地区稻纵卷叶螟迁入早、峰期长、范围广、危害重。究其原因主要是迁入量大、繁殖代次多、残留基数高、气候条件适宜、寄主品种有利、天敌控制能力下降。针对当地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和重发原因,提出准确预报、科学用药、治前控后等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大丰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进入新世纪以来,稻纵卷叶螟暴发频率高,已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之一。从稻纵卷叶螟迁入期、迁入峰次、残留基数、气候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其新世纪以来大发生原因,提出准确测报、科学施药、治前控后等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当地稻纵卷叶螟的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近10年余庆县前期气候条件对稻纵卷叶螟主害代种群发生发展规律的影响,为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1-2020年余庆县稻纵卷叶螟虫情资料和10年的平均温度、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和风速等气候资料,探究10年间种群迁入和发生发展规律,并结合提前1候、提前2候和提前3候气候数据分析其对田间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2011-2020年余庆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和灯下诱蛾始见期最早分别出现在2014年4月4日和4月23日,最晚分别出现在2011年5月30日和2018年5月23日,近10年其始见期主要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主害代第3代迁入峰期主要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主害代第4代迁入峰期主要在6月底至7月上中旬;第3代主迁入峰期的成虫迁入量决定第3代幼虫的发生程度;最低温度、降水量和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余庆县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发展的关键气候因子,提前10~15 d的日最低温度越高、降水量越多、平均相对湿度越高,越有利于田间种群的增殖扩张,水稻的卷叶率危害越重。【结论】稻纵卷叶螟迁入期早、迁入峰次多、迁入量大和前期水汽条件充足都是稻纵卷叶螟大发生...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大丰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几年来,稻纵卷叶螟已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成为水稻生长最难对付的害虫之一。从该虫迁入期、迁入峰次、残留基数、气候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其重发原因,提出科学测报、科学施药、治前控后等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该项技术对指导苏北沿海地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稻纵卷叶螟是我市水稻主要害虫,近年来连续大发生,严重影响了水稻安全生产,已引起广大群众的高度重视.2006年我市稻纵卷叶螟仍属大发生年,稻纵卷叶螟迁入早,迁入峰次多,迁入量大,各代峰次明显,发生量大,田间虫卵量高,危害重.为此,我们狠抓预测预报,准确掌握发生动态,在全市及时开展了六次以稻纵卷叶螟为主的防治战,有效控制了危害,将产量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2.
从稻纵卷叶螟迁入期、迁入峰次、残留基数、气候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其在苏北沿海地区重发原因,并提出准确测报、科学施药、治前控后等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1、发生情况,4月中旬以来,伴随着大范围的降水过程,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开始大量迁入我国南方稻区发生为害。主要表现为:华南、西南灯下稻飞虱迁入量比常年明显偏多,褐飞虱迁入期偏早、数量偏大,华南、西南中南部、江南南部田间种群密度明显高于上年;华南、江南南部稻纵卷叶螟迁入期、迁入量与上年相当,部分地区已出现较高的卷叶为害。根据水稻生长情况、气象条件等综合分析,预计2006年水稻“两迁”害虫发生形势较为严峻,5—7月,稻飞虱在华南、西南、江南中南部稻区将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在华南和江南大部、西南中东部稻区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14.
黄桂东  宋启堃 《农技服务》2011,28(5):686-687
分析了气象因素对三都县和惠水县稻纵卷叶螟成虫始见期、迁入峰期、发生程度及时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掌握浙江宁波地区晚稻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ee)的田间发生动态,应用多种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分析法、Taylor幂法则研究了稻纵卷叶螟在晚稻上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个体之间互相吸引,其个体群为聚集分布。并提出了晚稻稻纵卷叶螟理论抽样公式,给出了稻纵卷叶螟在不同密度、不同误差要求下的最适抽样数。研究结果为准确抽样调查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气侯、耕作制度、栽培条件的变化,水稻纵卷叶螟呈现迁入早、发生量大、世代重叠重、抗药性上升快、危害现象明显等特点,2005年~2008年益阳市稻纵卷叶螟连年大发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桂林地区水稻稻纵卷叶螟迁飞情况与气象条件的对比分析,对影响桂林地区稻纵卷叶螟迁入迁出的气象因素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天气形势决定了大气的环流,850 hPa气流足决定稻纵卷叶螟迁飞方向和速度的主导气流,华南地区一致的偏西南气流是稻纵卷叶螟北迁的主要载体:温度和水稻生长期是决定稻纵卷叶螟起飞的主要因子,降水和下沉气流决定了害虫的降落地点,适宜稻纵卷叶螟迁入桂林的地面温度为19~28℃,空气湿度为70%以上,稻纵卷叶螟降落高峰期当天和前1 d有降水的概率为85.8%.  相似文献   

18.
扬州市邗江区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扬州市邗江区2002—2014年13年稻纵卷叶螟的病虫情报、田间调查数据整理、归类、分析,大发生年份稻纵卷叶螟的峰期、蛾量、峰次、虫卵量等情况,研究邗江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明确该地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结果表明,扬州市邗江区六(4)代稻纵卷叶螟重发程度高。分析了六(4)代稻纵卷叶螟加重危害的原因,并根据该地区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现状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陈斌艳  周家立 《广西农学报》2009,24(1):25-26,32
为探讨可操作性强、防效好的第三代稻纵卷叶螟防控措施,本文对贺州市近10年第三代稻纵卷叶螟在稻作区的发生为害情况和消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代稻纵卷叶螟在贺州市具有迁入时间早,迁入量大、发生面广等特点。结合多年经验,提出防治对策,以供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吴江市水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ēo)在吴江市稻区特大发生。在总结其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特大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迁入虫量大、峰期长,气候条件适宜,纵卷叶螟抗药性上升,生物学特点决定对其防治困难以及管理水平和用药质量下降等因素有关,最后提出了积极开展综合防治、加强监测、提高技术覆盖率以及科学使用农药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