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必须以农户积极市场参与为基础。以江苏和辽宁水稻种植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农户家庭种子决策者个人特征和农业生产特征与农户种子市场参与行为的关系,并建立二元选择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市场参与行为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种子决策者受教育程度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市场参与,年龄、农业技术培训经历和兼业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市场参与行为,江苏农户市场参与行为发生比例显著低于辽宁农户。基于此,提出发展现代种业必须坚持以满足农户种子需求为核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政府部门不能直接参与或干预种子经营,加强对农户的农业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2.
发展节水农业是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新疆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中介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探究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户采纳农艺节水、生物节水和管理节水技术的比例分别为91.9%、75.8%和64.6%;农户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传统信息渠道和新媒体信息渠道,其中借助新媒体信息渠道获取农业用水信息的农户比例低于传统信息渠道。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节水政策认知在信息获取渠道影响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家庭非农收入在节水政策认知与农业节水行为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相较于传统信息渠道,新媒体信息渠道对促进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边际效应更大。因此,建议加强多种类型信息渠道的利用,加大节水政策宣传推广力度,健全完善节水奖励机制,精准开展节水技术推广,以促进农户采纳农业节水行为。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湖北荆州油菜种植农户购种行为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种子信息渠道对农户重复购买有显著影响,但是技术信息渠道对农户重复购买行为无显著影响。(2)种子信息获取渠道中亲朋邻居的信息交流,销售种子网点所做的宣传和发放的资料,以及实验示范户和电视广告都对农户重复购买起着积极的作用,相反,种子包装袋上面的印刷广告和县乡种子站对农户的继续购买没有起到促进作用。此外,文章还对相关种子企业的营销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生产中,农户的生产行为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文章采用多水平模型研究农户的生产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研究的相关结果表明:除了农户的个体特征以外,村庄的特征对农户的生产行为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村庄举办农业种植技术培训以及村庄周围存在方便打工的地方对农户减少施用化肥农药的意愿存在显著正影响,而村庄水利条件的便捷对农户减少施用化肥的意愿存在显著负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拓宽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渠道等引导农户生产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农户的金融需求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比分析了新疆地方和兵团农户(职工)金融需求行为,结论为:地方农户和兵团职工在储蓄目的、金融供给主体的选择、信贷资金规模、民间借贷动机、信贷的可得性,农业保险满意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收入情况是影响地方农户金融需求的主要因素,而兵团农户金融需求主要受农村金融供给市场特征影响。据此,研究认为地方金融机构应创新担保方式、拓宽金融服务的渠道、加快合会等新型金融组织机构建设;而兵团金融机构应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金融服务的自身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借助文献研究和均衡博弈模型提出了解释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4个理论假设,以微观调查数据为对象,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的研究方法对文章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成员相对固定的农村,存在明显的从众效应,农户的羊群行为、农户个体特征对农药施用行为有显著影响,农户认知和市场环境对农药使用行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根据湖北和山东两地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对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采用行为,考察了农户对转基因棉花种子的技术需求。研究表明,农户购买转基因品种受到农户内部因素和农户外部因素的影响,农户内部因素包括购种决策者受教育程度、农户收入水平、耕地面积和劳动力状况;农户外部因素包括国家的相关政策、自然环境、种子经销商和农技人员等。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资源环境不断恶化、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加快推进农户绿色生产,对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苹果主产区1 086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互动频率、信任程度、依赖程度、网络中心性4个维度研究社会网络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互动频率、信任程度、网络中心性对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对苹果收购商的信任程度正向影响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与农资零售商的互动频率正向影响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因此,政府应注重加强农户社会网络的构建、重视农村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促进农户与正规大型农资企业的交流、拓展农户安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对农户选择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短缺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缓解农业用水压力,我国近年加大对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和投资力度。然而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仍缺少积极性。为分析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影响因素,从农户个体特征、农户生产特征、资源禀赋特征、制度与政策特征以及农业节水技术特征这五方面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江西省规模农户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利用描述性统计和ISM模型,分析江西省生产性废弃物处理现状,以及个体特征、生产特征、认知特征和环境特征对规模农户生产性废弃物处理行为的影响,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加入农民合作社、接受培训类型、地区农业生产力以及对低碳政策的了解程度是影响规模农户的弃置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新疆欠发达地区红枣产业农户的典型调查,从农户角度分析了红枣产业农业服务渠道选择现状以及农业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业服务渠道以政府部门为主,传统渠道为辅,农业合作集体组织与"龙头"企业服务缺乏,市场化程度不足。农户家庭背景特征对农业服务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新疆欠发达地区产业化经营需加强农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建设,实施针对性农业服务,巩固农户市场经济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疆于田县15个乡镇600户农户调研数据,借用离散选择模型中的多元Logit(MNL)模型分析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选择过程中,其个体特征、所处外部环境等因素对某类适应性行为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经验、教育和信贷支持程度对改变种植结构有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时长和借贷能力越强的农户,以及居住在绿洲-荒漠交错带的农户增加灌溉意愿强烈;性别、家庭年均纯收入、能否获得借贷是影响地膜覆盖面积的主要因素;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均纯收入越高的农户,越愿意通过增加农作物多样性以应对气候变化,而与亲戚朋友和邻居交往越密切的农户更易对改变播种期持怀疑和反对意见;山区和绿洲-荒漠交错带的农户对家畜圈养适应性选择偏好最低。  相似文献   

13.
河南主产棉区的农户对转基因抗虫棉的采用发生逆转。本文对农户采用抗虫棉逆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采用抗虫棉逆转行为的发生主要受户主自身及其家庭特征、对转基因抗虫棉的认知评价、获种行为及种子市场风险、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莉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250-254
对江汉平原两个村庄社区的个体农户进行了分类深入访谈。结果表明,农户采取了多样的气候灾害适应行为,分布在气候灾害发生的不同时间、农业产业链的不同阶段和农户生计系统的不同纬度,呈现出退却性适应、选择性适应和创新性适应三种类型;在农民的生活实践中,适应作为一种社会选择,不单纯受制于气候因素的影响,而更多置身于气候、农户自身发展、政策和市场等因素的系统综合体中,是农民与环境互动选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农户购买农资时面临多样化的购买渠道,而信息化与社会网络是影响农户农资购买渠道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陕西、甘肃、山东和云南四省农户调研数据,比较了公司直销与农资零售店两种购买渠道的差异,运用二元 Logit 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信息化与社会网络对农户农资购买渠道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选择公司直销与农资零售店的比例分别为10.1%和89.9%,即大多数农户选择农资零售店购买农资。信息利用对农户选择公司直销渠道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亲戚和朋友两个维度测量社会网络,发现宗族型社会网络对农户选择公司直销渠道产生了正向影响,朋友圈型社会网络影响不显著;农户农资市场信息认知在信息利用促进农户选择公司直销渠道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因此,政府应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农户信息利用能力。公共信息供给过程中扩大宣传对象群体,促使信息在农户社会网络中有效扩散传播。建设农资企业与农户间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打破信息壁垒,从而帮助农户改进农资购买决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山东省烟台市苹果种植区42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似不相关双变量Probit模型研究了社会信任因素、农户个体特征、经营现状以及自然环境特征等对农户废弃物肥料化利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废弃物化内部与外部利用行为具有替代效应,社会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废弃物肥料化内外部利用行为。综合上述,建议农户根据自身禀赋选择不同的废弃物肥料化合作循环模式,并提出了相关部门应重视农村人力资本建设,增加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加大对农户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的补贴与惩罚力度;提高农业经济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规范、引导与补贴力度等对策,以期推动农户废弃物肥料化利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江苏省滨海盐碱区2个县级市4个行政村133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农户盐碱地改良技术选择意愿与各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从农户特征、家庭特征、政策导向、社会环境4个方面分析农户选择盐碱地改良技术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丰、东台2市以秸秆还田为代表的化学生物改良技术普及率较高;家庭农业人口多,农业纯收入大的农户更加意愿进行盐碱地技术改良;非农就业情况影响农户盐碱地改良的行为决策;农业政策诸如补贴、农业保险、贷款因素等对改良技术选择的影响有限;东台、大丰2市影响农户盐碱改良技术的意愿的因素大体一致,部分因子在影响方向和显著程度上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
基于羊群行为理论,以水稻种植劳动密集型环节和技术密集型环节生产社会化服务为例,在与传统计量模型比较的基础上,使用空间Probit模型探讨了农户选择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户选择2种类型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机制存在差异,农户选择技术密集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时存在羊群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订单合同销售模式在中药材销售渠道中的有效实施,提高市场流通效率,降低农户交易成本,以陕南商洛市、安康市5个县256个中药材种植农户为调查样本,运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订单合同销售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市场风险承担程度、中药材种植面积、收购商信誉等因素与其选择订单合同销售方式成正相关,而市场价格波动程度越大,农户越不愿意选择订单合同销售中药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推进水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沙颍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访谈农户调研获得210份调查问卷,分析农户土地利用的投入行为和种植行为特征,并从农户家庭因素、农业经济因素、环境意识和政策认知因素中选取变量,分别构建农户土地利用的投入行为和种植行为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结果】农户土地利用的投入行为特征表现为农业生产劳动力人数减少、投入农业生产时间缩短、生产资金投入增加。农户学历、农作物总产量、农业收入、土地流转状况与其对土地的劳动力投入负相关;农业劳动时间和耕地质量与其对土地的劳动力投入正相关,耕地面积、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及其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与其对土地的劳动力和资金投入均正相关。农户土地种植行为特征表现为种植规模有限、种植作物种类以粮食作物为主、土地利用强度大。户主年龄、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收入、粮食作物产量和价格对农户选择种植粮食作物有正影响;户主学历、农业劳动力数量、油料作物产量、农业是否污染水环境对农户选择种植油料作物有负影响;蔬果作物产量和价格对农户选择种植蔬果作物有正影响。【结论】在耕地面积和劳动力数量有限、农业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的现实条件下,农业经济因素对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影响最大,其次是农户家庭因素,环境意识因素影响较小,政策认知因素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