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对2006—2012年新疆82个县(市)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增长的效应不同,南疆地区基础效应高于北疆地区,增长效应更加明显;部分农户收入高增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以及贫困地区均出现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增长呈负效应的情况,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排斥和金融体系结构与功能矛盾。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农村金融排斥,优化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环境,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创新性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满足不同金融需求,提高监管有效性,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拓展农村普惠金融领域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省为例,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贫困的减缓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移动终端深入贫困地区,使行业运营、服务成本降低,使贫困地区也能享受优质的金融服务,减贫作用明显。未来,相关部门需要改良与创新征信体系,加大力度推进贵州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3.
应用传统统计研究手段和探索性空间数据研究方法,对贵州省88个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贫困发生率整体情况进行研究,从全局空间和局部空间相结合的视角,揭示县域经济发展和贫困的耦合交互关系,从空间耦合效应角度寻求区域经济发展和贫困的协同发展,为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提供动力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贵州省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黔中、黔北与黔西北地区,贫困发生率分布整体呈现中北部低、西南部高的U型态势,黔北和黔西南部分地区减贫速率较快。经济发展与贫困发生率的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时段内呈现出下降趋势,且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低耦合协调地区主要位于贵阳市所属区以及周边县(区),经济发展基础好,充分发挥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与经济涓滴效应。高度耦合协调地区主要位于黔东南地区,为空间贫困陷阱区域。据此,提出贵州省应继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等政策,弥补因区域经济发展不足而陷入贫困的县(区),同时为其他区域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绝对贫困的全面消除,我国将进入以相对贫困治理为核心的扶贫工作新阶段,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减缓相对贫困的效应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宁夏3县区9村426户田野调查数据,运用熵值法、A-F法、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在测算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识别多维相对贫困家庭的基础上,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宁夏农村地区经济维度的“贫”已基本得到消除,但健康、教育、安全饮水和卫生厕所等因素导致的相对之“困”依然严峻。农户在数字普惠金融的结算、储蓄和信贷服务已有部分涉及,但对互联网投资、互联网保险等深层次金融业务的参与尚且较低。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权重下的相对贫困均有显著的减缓作用,并且随着剥夺维度提升其减贫作用呈增长态势。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农户电商意愿及行为、增强健康意识、促进消费进而达到缓解相对贫困之目的。因此,为减缓宁夏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状况,需注重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农村生活标准改善,深化农户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助农作用等。  相似文献   

5.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选用2011—2020年新疆14个地州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村生活条件、城镇化水平等因素从不同程度上都作用于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从不同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均对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推动作用,且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效果依次递增。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北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南疆次之,东疆最小,农业与经济越发达地区正向作用越强。据此,提出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强乡村数字化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宁夏陆续出台了多项支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基于IFI指标评价体系的评价显示宁夏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具有较高金融包容性。然而,涉农信贷有效需求不足、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能力有待提升、缺乏涉农贷款风险分散、担保和补偿机制以及农村普惠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等因素还制约着宁夏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建议从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明确农村土地的抵押权权益、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的能力、创新财政支持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等方面提升宁夏农村普惠金融水平。  相似文献   

7.
根据空间分工理论,地区专业化包括产业专业化与职能专业化。通过从资本形成、资金流动、风险分散、要素流动等方面阐述中国金融发展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机制,采用1995~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产业专业化和职能专业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中国产业专业化的提升主要依靠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而职能专业化的提升主要依靠金融发展效率和发展深度的提高;分地区回归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金融结构优化对区域贫困减缓效应及其互动关系,以促进金融结构优化与金融扶贫战略的实施。【方法】基于我国200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差分GMM模型对金融结构对贫困减缓的直接与间接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金融结构优化对贫困减缓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减贫效应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存在非线性关系,且具有双重门槛特征。由于中小企业是最优产业结构中的主体企业类型,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中小企业的角度研究金融结构对贫困减缓的间接作用,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优化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对贫困减缓产生间接效应。【结论】适当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和贷款准入门槛,逐步提高中小银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增强中小企业与中小银行的合作,实现发展共赢,助推区域减贫。  相似文献   

9.
以广东省梅州市为例,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正向效应,但其效应大小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梅州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与使用深度等方面依旧有待提升。基于此,需要继续完善梅州市金融体系建设,注重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商业银行为首的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使得人民群众获得金融服务越来越便捷。但同时不难看到,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金融体系并未消除,直接影响着普惠金融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1.
普惠金融对新疆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严重制约着新疆农村经济发展。首先对普惠制金融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新疆农村普惠制金融实施的现实情况的分析得出新疆农村普惠制金融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对促进新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利用时间序列研究方法,以浙江省1980-2018年数据作为样本,探究互联网和金融发展对于贫困减缓的影响程度、长短期效应和Granger因果等,并为浙江省互联网金融扶贫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浙江省金融和互联网发展对贫困减缓短期作用均不显著,但长期正向效果显著。因此,进一步推进浙江省金融政策改革、完善宽带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未来扶贫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在中国受到高度关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一大产物,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对中国31个省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验证数字普惠金融对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普遍偏低,且各省份间存在显著差异;分区域来看,共同富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从空间上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负向的溢出效应。基于此,建议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地区间横向带动来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以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关于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建设的内容规定为导向,并综合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提出一个可以监测、度量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6年我国31个省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包括浙江、北京、江苏、上海在内的13个省份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大于0,其余18个省份的综合得分小于0,表明我国大多数省份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从普惠综合因子所反映的一个地区农村普惠金融的整体概况来看,北京、上海和天津获得了较高得分;浙江、江苏和山东在农村信贷方面具有较强优势;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农民则拥有较强的保险意识;青海、甘肃和广西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了缩小农村普惠金融的地区差异,还须要进一步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及扩大金融基础设施覆盖面,并加大农村金融教育的普惠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视角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理论为研究基础,从产业、生态、乡风、治理和富裕五个层面构建乡村振兴评价体系。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省市面板数据,通过双固定效应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与效果。研究得出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所以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传统金融创新的手段,可通过拓宽数字金融外延,结合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和金融脱贫,全面发挥数字普惠金融资金融通、优化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职能,引领乡村产业结构优化,激活乡村振兴动力。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研究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安徽省17个市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截面加权估计,得出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安徽省三次产业的贡献度不同,对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大于第三产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度大于第一产业。与进口贸易相比,出口贸易对安徽省三次产业的拉动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新疆农村信贷与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参考,利用1995—2014年新疆农村信贷发展与棉农收入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与层次分析法分析新疆农村信贷发展与棉农收入的关联,并探讨其对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启示。结果表明:新疆农村信贷的发展与新疆棉农收入的变化具有显著关联。其中,农业贷款额与棉农收入的关联度最大,投资投向效率次之,再次是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农村资本形成效率与棉农收入的关联度最小。市场失灵、政府干预过度、金融服务的获得性不足是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应加大政府农村金融的财政与行政支持力度,加强政府自身及其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积极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农村信贷担保制度,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主体。  相似文献   

18.
19.
构建了天津市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PCA-综合距离评价两步法,对2009—2011年天津市10个区县的农村"三化"子系统水平进行评价,进一步测定天津市郊区县综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0个区县根据农村"三化"综合发展水平的高低程度可分为4档地区,表现为由近郊城区向周边区县梯度变化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20.
以江苏省44个县域为样本,测度2009—2014年江苏省各县域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县域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44个县域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苏南县域地区金融普惠水平较高,多数苏中和苏北县域地区金融普惠水平较低,且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即地理位置相近的县域具有相似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影响县域普惠金融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普及率、教育普及程度和道路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