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关于聚乙烯醇可降解材料的相关研究,本文就聚乙烯醇的性能、降解机理以及其复合材料的可降解研究进展作以介绍。结果显示,聚乙烯醇中添加淀粉、纤维素、壳聚糖、聚乳酸、大豆蛋白等生物可降解材料能够明显提高聚乙烯醇的降解速率,但聚乙烯醇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实践应用中仍然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可降解营养钵培育苗木的技术研究,总结了应用可降解营养钵苗木造林的好处,结论为推广应用可降解营养钵苗木造林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3.
利用济宁地区具有代表性的4种土壤质地(壤粘土、壤土、粘土、砂土)4个站点济宁、曲阜、汶上、泗水2010—2016年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资料,对4种不同土质在季节和不同深度上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土壤水分盈亏计算方法,得出不同土质不同层次的盈亏规律。结果表明:在季节上由于土质、降水和灌溉量的不同,各站点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既有相似性,又存在着区域差异性。总的来看,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受本地区降雨的强烈影响,与当地降水季节性变化相一致。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逐渐减少,且自上而下大致可分为3个层次,分别为活跃层(0~40cm)、次活跃层(40~60cm)、相对稳定层(80~100cm)。不同土质土壤水分的盈亏值出现的阶段不同,但4—6月份各种土质和不同层次均处于亏缺状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8种生物可降解地膜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NLI10/200A膜可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魔芋片对流干燥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魔芋片对流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及温度、干燥介质流量对其影响情况。[方法]在不同对流干燥温度下研究魔芋片的水分变化规律,并分析干燥介质流量对魔芋片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魔芋片干燥具有明显的恒速期和降速期。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干燥介质温度越高、风量越大,魔芋片脱水越快、干燥时间越短。建立了魔芋片在不同温度和通风量下的对流干燥曲线拟合方程:y=ax2+bx+c,其中,y为魔芋片干基含水量(g/g),x为干燥时间(min),c为魔芋片初含水量(g/g)。[结论]为科学合理地设计魔芋片干燥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用常规方法对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水分变化特征研究表明 ,兰考泡桐苗木顶芽与侧芽和与枝条相比 ,具有较强的保水力 ;顶芽RWC在入冬前后下降幅度较大 ,与旬平均低温呈显著正相关 ;侧芽RWC与枝条RWC较顶芽RWC与枝条RWC为相关 .水分胁迫可能是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死亡的原因之一 .此外 ,对不同条件下兰考泡桐苗木顶芽和顶端苗干不同条件下的失水速率 ,与顶芽有关的物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8.
阿勒泰地区是新疆农作物地膜覆盖率较高的区域之一,农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覆盖塑料地膜和生物降解地膜将对土壤起到明显作用。塑料地膜在多年的使用中,已经对土壤造成了明显的严重污染。此外,农业膜渣的去除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较大操作实施难度。近年来,可生物降解塑料薄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玉米田试验,可以有效地了解可降解生物地膜的降解及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常规方法对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水分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兰考泡桐苗木顶芽与侧芽和与枝条相比,具有较强的保水力;顶芽RWC在入冬前后下降幅度较大,与旬平均低温呈显著正相关;侧芽RWC与枝条RWC较顶芽RWC与枝条RWC为相关.水分胁迫可能是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死亡的原因之一.此外,对不同条件下兰考泡桐苗木顶芽和顶端苗干不同条件下的失水速率,与顶芽有关的物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典型黑土水分物理性质的垂直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冯勤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847-6848
对典型黑土的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土壤孔隙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整个土壤层次可划分为0~50cm的高孔隙度区和50~100cm的低孔隙度区;土壤持水性能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柠条平茬后植株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放牧区和围栏区柠条花、叶、枝条在生长季水分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柠条叶含水量以5月叶片初展期(花期)最大为(80.17%),随后逐月递减,10月枯黄期最小;枝越嫩,叶含水量越高。柠条生长季内枝叶混合样(整株)含水量呈较规律的抛物线状变化,以5月最高,但放牧较围栏内含水量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填埋试验法,对Nature M.T环保地膜的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填埋60 d后,Nature M.T环保地膜的降解率达37.77%,常规聚乙烯农膜的降解率仅为1.02%,可见,Nature M.T环保地膜比常规聚乙烯地膜更容易降解。本研究为Nature M.T环保地膜在果蔬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大蒜的农田适用性及推广可行性,以裸地(CK1)和2种PE地膜(CK2、CK3)作对照,研究0.006 mm(A)、0.008 mm(B)、0.01 mm(C)和0.01 mm(D)4种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增温、保墒、降解等性能,及对秋播大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参试4种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诱导期长短顺序为D>C>B/A,功能期在210~140 d不等;地膜C和D能满足鲁南地区秋播大蒜对地膜功能期不低于180 d的要求。覆盖PE地膜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覆盖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处理,且同种类型的地膜厚度越大保墒效果越好。土壤积温按照CK3、D、C、B、A、CK2、CK1的顺序降低。与裸地处理相比,覆膜处理根系数量增加约30%,蒜头产量提高28.06%~34.69%,但覆膜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覆盖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处理大蒜抽薹期比覆盖PE地膜晚2~3 d。以上结果表明,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增温、保墒及对大蒜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与普通PE地膜相当,可以作为替代普通PE地膜解决蒜田地膜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工艺金华火腿肌肉水分活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金华火腿肌肉水分活度变化与原料腿型、肌肉部位和腌制用盐量的关系,为确定不同规格原料腿的加工安全性和制订现代化工艺金华火腿原料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代化工艺加工金华火腿,测定了不同原料腿型、肌肉部位和腌制用盐量的肌肉水分活度。【结果】金华火腿肌肉水分活度随加工进程呈现规律性降低,盐渍期间浅层肌肉水分活度下降迅速,加工后期变缓,而股二头肌的水分活度在整个加工期间相对匀速下降,最终内外层趋于均衡。加大腌制用盐量能够促进浅层肌肉水分活度快速下降,但不利于加工后期水分活度的均衡分布;皮下脂肪厚度增加会延缓内外层肌肉水分活度的下降速度和均衡速度,经过腌制过程后其影响变小。原料腿重量越大,肌肉水分活度越高,加工后期尤其明显。加工结束时所有火腿各部位肌肉水分活度都在0.88以下,表现出良好的贮藏安全性。【结论】火腿各加工阶段水分活度受原料腿重量、皮下脂肪厚度和腌制用盐量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晋杂34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对其进行了不同灌水量对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高粱的穗长、一级枝梗数、千粒质量及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地增加;拔节期100 mm以上的灌水量会与灌浆期灌水量产生产量的叠加效应。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穗长呈现对数函数曲线走向,一级枝梗数呈现logistic生长曲线走向,千粒质量、产量呈现对数函数曲线走向。  相似文献   

16.
贵州山地杂交籼稻区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贵州山地不同杂交籼稻生态区水分亏缺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水稻生产区域水分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气象资料分析和田间试验结合的方法,在贵州5个杂交籼稻生态稻区,收集了1986—2015年30 a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并在每一生态区的代表试点进行杂交籼稻生育期试验,按有效分蘖、无效分蘖、孕穗开花和灌浆成熟4个阶段分析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和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结果]30 a贵州5个杂交籼稻生态稻区的安全播种期呈现提前的趋势,黔南、黔东、黔北、黔西南和黔中稻区安全播种期的倾向率分别为-6.5、-5.4、-4.9、-4.7和-4.1 d·10 a-1;5个生态区杂交籼稻的有效分蘖、无效分蘖、孕穗开花和灌浆成熟阶段时长相差6.0~17.2 d,黔西南稻区无效分蘖阶段较长、黔南稻区灌浆成熟阶段较短。本田期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由东向西增高,黔西南稻区(612.5 mm)高于其他稻区,30 a杂交籼稻生长前两阶段ET0呈下降趋势,后两阶段ET0呈升高的趋势;本田期有效降水量(Pe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丹参地上部分在热风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比较了不同部位的水分分布及不同温度(35、55℃)条件下水分散失规律.结果表明,白花丹参与紫花丹参地上部位的水分特征一致,都有3种状态的水,即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叶、花萼中以不易流动水为主,茎、侧枝、花(除花萼)、花蕾中以自由水为主.在热风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18.
石墨烯基碱金属原子有效电荷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S.Yu.Davydov提出的石墨烯态密度模型,求出吸附在石墨烯上的碱金属原子的有效电荷数,研究了吸附原子的电子能级、能级移动量、有效电荷数随金属原子元素的变化以及有效电荷数随电子能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被吸附的碱金属原子的电子能级和能级移动量随原子序数的变化为非线性,在Li,Na,K,Rb,Se,Fr这6种碱金属原子中,以Na原子的值为最小,其原因在于碱金属原子的电离能以及石墨烯与吸附原子的相互作用能均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2)石墨烯能带电子和吸附原子的局域态电子对有效电荷的贡献以及总有效电荷数,均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非线性地减小.其中,能带电子对有效电荷的贡献与电子能量无关,而吸附原子局域态电子的贡献与总有效电荷数和电子能量都有关,且随电子能量的变化有明显的局域特点,最可几电子能量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在尚义县典型地膜覆盖菜区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评价研究,通过进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覆膜、裸地和普通PE膜覆膜栽培试验,监测分析地膜田间降解特性、增温保墒功效以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最终探明全生物降解地膜大田使用效果,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同时,做出总结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以普通地膜为对照,在烤烟生产中开展了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应用效果试验,旨在为可降解膜的推广应用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T1、T2两种全生物可降解膜在使用30 d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150 d后两种膜的降解率均达到70%以上;可降解膜保苗、保温保湿效果能够达到与普通地膜一致的水平,在不影响烟株正常生长的前提下,能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性状。可见,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具备普通地膜的功能,能够满足烟株生长发育需求,且降解率高,可有效解决田间白色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