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种植物次生物质对荔枝蒂蛀虫产卵的驱避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室内测试了12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驱避作用,结果表明,在选择性试验和非选择性试验中红花羊蹄甲的乙醇提取物驱避作用最高,分别为79.52%和86.87%。用4种不同溶剂对红花羊蹄甲的乙醇提取物做进一步的分离,确定其有效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乙酸乙酯和水层萃取物中,驱避率分别为80.69%和74.26%。  相似文献   

2.
为了综合利用入侵植物,通过离体半叶枯斑法,对18种入侵植物提取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垂序商陆、粉花月见草、三叶鬼针草、紫茎泽兰、飞机草、钻叶紫菀、苦苣菜、野茼蒿等9种入侵植物的提取物浓度为10 mg/mL对TMV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在59.15%93.06%,这些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入侵植物具有开发植物源农药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综合利用入侵植物,通过离体半叶枯斑法,对18种入侵植物提取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垂序商陆、粉花月见草、三叶鬼针草、紫茎泽兰、飞机草、钻叶紫菀、苦苣菜、野茼蒿等9种入侵植物的提取物浓度为10 mg/mL对TMV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在59.15%~93.06%,这些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入侵植物具有开发植物源农药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高效的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泽漆、牛至、车前草、龙葵和铁苋5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2 mg/m L时,铁苋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效果在24 h和48 h均极显著于其他4种植物(P﹤0.01),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3.63%和85.21%。根据初筛结果对铁苋进行不同极性溶剂的生物活性测定,得到氯仿提取物杀螨活性(48 h)极显著高于石油醚和乙醇提取物(P﹤0.01),校正死亡率为90.28%。进一步采用喷雾法对铁苋氯仿提取物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触杀时间的延长,LC50逐渐降低,在处理48 h时LC50最小,为2.81 mg/m L。由此可知:铁苋氯仿提取物有较高的杀螨活性。研究为开发高效的植物源杀螨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18-15019,15034
[目的]研究香椿提取物对玉米象的驱避活性和触杀活性。[方法]选用95%乙醇、石油醚和二氯甲烷分别萃取香椿树叶和树皮的活性成分,配制成0.60、0.30、0.15g/ml3种浓度对玉米象进行室内生物活性研究。[结果]香椿叶石油醚提取物对玉米象具有较强的驱避作用,香椿的3种溶剂提取物对玉米象没有明显的触杀活性。[结论]香椿石油醚提取液对玉米象具有一定的驱避活性。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具有较高杀虫活性的植物,采用乙醇浸提法制备荆条提取物,研究其对萝卜蚜的触杀和驱避作用。结果表明:荆条提取物对萝卜蚜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浸渍法处理 48 h 后,60,600 mg·m L-1提取物对萝卜蚜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71.43%,95.19%;喷雾法处理 48 h 后,60,600 mg·m L-1提取物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63.19%,80.00%;60,600 mg·m L-1提取物对萝卜蚜 4h 后的驱避率达 61.19%,72.97%。因此,荆条对萝卜蚜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其作用方式为触杀和驱避,可用于开发高效的植物源杀虫剂。  相似文献   

7.
唐永清  蒋红云  冯磊  张燕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342-11343
[目的]筛选出对棉蚜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植物。[方法]测定了8种中药材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棉蚜的毒杀、触杀、忌避活性。[结果]在10 mg/ml的浓度下,藁本乙醇粗提物杀虫活性较好,48 h后内吸毒杀校正死亡率为70.69%,触杀校正死亡率为95.67%,忌避率为86.67%。[结论]藁本对棉蚜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可望用于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8.
4种中草药对绿豆象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中草药提取物对仓储害虫绿豆象的生物活性,为其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通过点滴、熏蒸等方法测定络石、苣荬菜、土牛膝和马松子等4种中草药正己烷提取物对绿豆象的触杀、熏蒸和趋避等活性。结果表明:马松子的触杀活性最高,达83%;其次是土牛膝和苣荬菜,分别为63%和57%。4种中草药均没有明显的熏蒸活性,苣荬菜和土牛膝的趋避活性分别为III级和II级。中草药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杀虫效果存在差异,络石的触杀效果叶优于藤(56.7%13.3%),苣荬菜的触杀活性茎优于叶(60%53.3%),但是,其趋避活性叶优于茎(56.7%16.7%)。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筛选出一些对褐飞虱有较好生物活性的植物提取物,为深入开发用于褐飞虱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方法】用冷浸法提取13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在室内对褐飞虱的成虫进行产卵忌避活性试验,对若虫进行触杀毒力试验。【主要结果】水菖蒲乙醇提取物的产卵忌避作用最好,24h的产卵忌避率可达99.16%;肉豆蔻乙醇提取物次之,24h的产卵忌避率为83.40%;紫芥乙醇提取物第三,24h的产卵忌避率为71.90%。在13种植物提取物中,花椒,石菖蒲,胡芦巴,水菖蒲和肉豆蔻5种乙醇提取物对褐飞虱若虫的触杀作用明显。在83.70μg/cm2的剂量处理下,24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达80%以上。LD50值分别为37.95μg/cm2、41.84μg/cm2、43.71μg/cm2、46.33μg/cm2和61.48μg/cm2。【结论】这5种植物提取物对褐飞虱若虫有很好的触杀毒力,可利用开发研制成植物源杀虫剂。其中,水菖蒲,肉豆蔻对褐飞虱成虫的产卵还有很好的产卵忌避活性,还可考虑利用开发成昆虫趋避剂。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环流热提的方法获得了丁香、美洲商陆、姜黄、马钱子、土槿皮、紫荆皮、地肤子、蓖麻、巴豆、白芷、乌头、甘松、狼毒、藜芦等14种中药植物的乙醇、乙醚提取物,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这些植物的提取物对粘虫的触杀和胃毒活性,以及乙醇提取物时嗜卷书虱成虫的熏蒸活性.结果表明,巴豆、乌头、姜黄、紫荆皮、土槿皮的杀虫活性比较明显,以稀释10倍的提取物处理后的玉米叶片饲喂粘虫,48 h后,乙醇提取物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43.3%,46.7%,22.2%,25.8%,22.6%,乙醚提取物分别是65.0%,55.0%,60.0%,30.0%,60.0%;提取物用丙酮稀释20倍后,每头3龄粘虫点滴1μl,48 h后乙醇提取物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72.5%,25.0%,10.0%,37.5%,32.5%,乙醚提取物分别是60.0%,40.0%,35.0%,7.5%,27.5%;其中紫荆皮和土槿皮均表现出一定麻痹作用;以2 mg/L紫槿皮、姜黄、丁香和商陆的乙醇提取物对嗜卷书虱进行熏蒸处理,24 h后的校正死亡率为100%,95%,100%和80%,而其余的10种中药植物基本没有熏蒸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植物源杀虫剂,实现安全和绿色储粮。[方法]采用冷浸提取法,制备蓖麻叶、曼陀罗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研究它们对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结果]蓖麻叶、曼陀罗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赤拟谷盗成虫12h后的驱避率分别为96.30%、96.30%、98.30%和86.20%,72h后杏叶提取物的驱避率为52.38%,其他3种提取物的驱避率均保持在65%以上。曼陀罗叶、蓖麻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对锈赤扁谷盗成虫12h后的驱避率分别为100.00%、94.50%、98.30%和94.50%,72h后的驱避率分别为72.22%、56.06%、56.65%和67.84%。[结论]4种植物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成虫均具有较好的驱避效果,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驱避率下降,12h后驱避率均超过85%,72h后的驱避率也都保持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和野生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种植物在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冬季最冷月自然降温过程中,2种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降温初期二者SOD活性下降明显,但阿拉伯婆婆纳的降幅(13.1%)小于白三叶的降幅(17.3%),且阿拉伯婆婆纳的SOD活性始终高于白三叶;从2018-12-14到2018-12-24阿拉伯婆婆纳叶片脯氨酸含量显著上升,白三叶脯氨酸含量到2019-01-03才有明显上升;2种植物丙二醛(MDA)含量降温初期均有上升,但白三叶的增幅(29.7%)高于阿拉伯婆婆纳的增幅(12.5%)。3项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均表明,阿拉伯婆婆纳比白三叶能够更好地进行自身生理调节,以适应低温胁迫,且越冬率及返青情况观测结果与生理指标反映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蓖麻、曼陀罗、番茄和杏树4种植物叶片的乙醇提取物对赤拟谷盗成虫和锈赤扁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结果表明:4种植物提取物对两种储粮害虫成虫均具有较强的驱避效果,12 h的驱避率均超过85%,72 h后的驱避率也能保持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核桃皮、马齿苋和辣蓼草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触杀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核桃皮、马齿苋和辣蓼草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校正死亡率的影响。[结果]马齿苋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触杀活性校正死亡率为96.20%,核桃皮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触杀活性校正死亡率为93.64%,辣蓼草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触杀活性校正死亡率为67.99%。[结论]马齿苋乙醇提取物触杀活性最强,其次是核桃皮乙醇提取物,辣蓼草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触杀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15.
3种植物精油对绿豆象成虫的熏蒸及驱避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测定了辽东蒿精油、野艾蒿精油及茼蒿精油对绿豆象成虫的熏蒸和驱避活性。结果表明:3种植物精油对绿豆象均有较好的熏蒸活性,辽东蒿精油体积分数为16.67μL/L,熏蒸处理8 h后校正死亡率为100%,在12 h后各精油处理组的校正死亡率均70%;野艾蒿精油体积分数为25.00μL/L,熏蒸处理8 h后校正死亡率为100%,在12 h后各精油处理组的校正死亡率均40%;茼蒿精油体积分数为41.67μL/L,熏蒸处理8 h后校正死亡率为100%,在12 h后各精油处理组的校正死亡率均30%。辽东蒿精油、野艾蒿精油对绿豆象成虫的驱避活性高于茼蒿精油,10μL/L辽东蒿、野艾蒿精油处理10 min后驱避率88%,茼蒿精油驱避率约为57%。  相似文献   

16.
广西4种外来入侵植物提取物对烟蚜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试了飞机草、紫茎泽兰、银胶菊、水葫芦等4种外来入侵植物提取物对烟蚜的触杀、胃毒和选择性忌避作用等室内生物活性。结果显示,水葫芦提取物在5g/L浓度下对烟蚜的胃毒活性最高,48h校正死亡率达84.86%;飞机草、银胶菊、水葫芦提取物在10g/L浓度下处理48h对烟蚜的触杀校正死亡率均在65%左右;4种植物提取物对烟蚜有一定的忌避作用,但效果不太理想。研究结果初步证明水葫芦提取物对烟蚜有较高的胃毒活性,因此,有必要对从水葫芦提取物中分离出的对烟蚜有杀虫活性的物质做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其有效成分及结构,为研制开发新的植物源农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常规植物石蜡制片手段对商陆与垂序商陆营养器官进行了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解剖结构基本相同,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商陆根中央维管束排列成蝴蝶结状,垂序商陆维管束散射状排列,髓射线明显;商陆与垂序商陆茎都由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商陆髓部所占茎横切面的比例较垂序商陆小,皮层薄壁细胞层数较多,垂序商陆皮层薄壁细胞仅4~6层;商陆与垂序商陆叶的结构基本类似,均为异面叶,但叶片厚度、栅栏组织细胞和海绵组织细胞大小以及气孔密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药液浸虫法、叶片浸药饲虫法、叶蝶法和选择着落法研究了多裂骆驼蓬乙醇提取物对常见昆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多裂骆驼蓬的乙醇提取物对常见昆虫具有触杀、胃毒、拒食和忌避活性,其中触杀和胃毒活性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中草药提取物对仓储害虫绿豆象的生物活性,为其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通过点滴、熏蒸等方法测定络石、苣荬菜、土牛膝和马松子等4种中草药正己烷提取物对绿豆象的触杀、熏蒸和趋避等活性.结果表明:马松子的触杀活性最高,达83%;其次是土牛膝和苣荬菜,分别为63%和57%.4种中草药均没有明显的熏蒸活性,苣荬菜和土牛膝的趋避活性分别为Ⅲ级和Ⅱ级.中草药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杀虫效果存在差异,络石的触杀效果叶优于藤(56.7%>13.3%),苣荬菜的触杀活性茎优于叶(60%>53.3%),但是,其趋避活性叶优于茎(56.7%>16.7%).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研制和开发夜来香源绿色农药、夜来香多功能产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获得夜来香乙醇提取液,研究提取液对果蝇的熏蒸作用、驱避作用和触杀作用。[结果]果蝇在夜来香乙醇提取液和夜来香稀溶液中经过1 h的熏蒸,全部死去,说明夜来香乙醇提取液和夜来香稀溶液对果蝇有较好的驱避作用,30 min内驱避效果达100%。夜来香稀溶液和夜来香乙醇提取液对果蝇的触杀作用都很弱,触杀效果仅为10%。在受到夜来香乙醇提取液和夜来香稀溶液的熏蒸时,果蝇有局促不安的症状,并渐渐失去活力直至死亡,30 min内熏蒸效果达100%。[结论]夜来香对果蝇有较好的熏蒸作用和驱避作用,但触杀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