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麦黑颖病     
近年来小麦黑颖病在克山、嫩江、德都及呼盟岭北等地发病较重,1978—1979年为局部地区偏重流行年。其发病特点是以叶部症状为主,一般表现小区发病重(而呼盟岭北是大田发生重)。过去,往往把小麦黑颖病看成是穗部病害;事实上,本病可引起全株发病,也可单独在叶部、茎秆、穗部发病。在克山、呼盟岭北几种类型都存在。叶部发病的症状特点是:初期为水浸状斑点,后期呈条状,迎光可见黄色小颗粒,类似结晶体或胶体,遇潮湿天气,可见细菌溢脓。茎秆上的溢脓,大小如高粱粒,色黄、似胶水,病叶在一、二天内可完全枯死,影响产量可达20—30%。品种间有明显差异;特尼河农牧场“农垦149”和“克丰一号”,严重度4级,发病率100%。苏沁农牧场“东农101”,全株发病,严重度4级,  相似文献   

2.
小麦黑颖病又名小麦细菌性条纹病或条斑病,是一种遍及全球的重要病害。该病虽早在1918年就有首次报道,但一直对其研究甚少。近年来,该病在美国爱达荷州严重发生,重病田块小麦损失达30%~40%。因该病是沿导管蔓延,所以一旦侵染,传播、蔓延,再防治就极其困难了。目前,波兰、保加利亚、希腊、阿联、埃及等国家已将此病列为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疆北部麦区发展起来一种病害,当地叫“细菌性条斑病”。我们对该病原菌,做了致病性、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血清反应等项鉴定,确定病原菌为小麦黑颖病黄色单胞杆茵氢(Xanthomonas translucens Dowsom),属于小麦专化型。  相似文献   

4.
小麦黑颖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translucens(Jones et al.)Dye1989年在我市首次发生,发病面积10亩,发病品种是京双16号、丰抗8号。严重地块病叶率达80%,病情指数为44.4,产量损失14%。自1989年开始,利用了三年的时间对该病症状进行了系统观察记载,并对小麦各期症状进行了现场  相似文献   

5.
1999年 7月泰来县托力河乡发现一种为害小麦的新病害 ,经有关专家鉴定 ,此病为小麦黑颖病 (颖枯病 )。这种病害在我县大面积发生实属罕见。小麦黑颖病 (颖枯病 )症状 :病株叶片枯萎 ,穗部护颖上和部分病株的茎秆上有黑褐色病班 ,病穗的籽粒只有一层种皮 ,即不灌浆不结实 (此时健株已蜡熟 )。多数患病植株从茎基部又生出分蘖 ,但不能抽穗结实。将病部组织经培养基培养 ,颖壳及病粒的周围有乳黄色菌脓 ,同时病部生有白色菌丝。通过镜检乳黄色菌脓为细菌 (黄单胞杆菌 ) ,白色菌丝为大量的交链孢属和部分长蠕孢属的分生孢子 ,因此鉴定细菌侵染为…  相似文献   

6.
黑颖病[Xanthomonas translncensf.sp.unduulosa(S.,T.and R.)]是我市麦田的一种常见病,常在抽穗后的麦田零星发生,一般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但1989年4月上旬,在本市丰台南苑大红门村的1000亩麦田普遍发生,其中的200余亩农大146品种特重。病株率重病因100%,轻病田也有40%,当时正值拔节期,病株春生1、2叶  相似文献   

7.
1973年田间调查207份小麦品种、品系,1974—1982年陆续鉴定品种、品系材料557份,以田间成株期鉴定为主,室内苗期鉴定为辅,重复鉴定5年的材料为19份,4年的39份,3年的59份,2年的76份;田间与室内结合鉴定的为37份。  相似文献   

8.
谌多仁  丁爱云 《植物保护学报》1981,8(4):249-254,290
发生在山东泰安及甘肃的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经测定是由Xanthomonas translucens f. sp. undulosa (Smith et al.) Hagborg引起的小麦黑颖病。病叶呈水渍状斑点,后变黄扩大为黑褐色条斑,有菌浓。菌体短杆,尺度为0.4~0.8×1~2.5μ,无芽孢及荚膜,单个极鞭;格兰氏染色负性;菌落腊黄、圆、光滑、中凸、粘稠,在斜面上丝状;使营养液混浊,有表膜;使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木糖及甘露糖等液变酸,不使麦芽糖、菊糖、甘露醇及水杨苷等变酸;不水解淀粉,液化明胶;不使硝酸盐产生亚硝酸;产生硫化氢及氨;不产生吲哚;石蕊牛乳凝集并胨化、微碱性。病原细菌除为害小麦外,经接种可侵染大麦及黑麦,而燕麦不感染。20个小麦品种及品系苗期测定,都表现感病。  相似文献   

9.
1985—1987年,经温室、小区和田间示范试验证明,用15%叶枯宁胶悬剂,以300—1000ppm浓度,从孕穗初期起喷药防治小麦黑颖病,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效达81—99%,可增产1—2成,经济效益显著;用该药浸种或随灌溉水施药,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该试验结果,可供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稻品种抗黑条矮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建立科学有效的水稻品种抗黑条矮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分别研究了病毒在介体体内的循回时间、接种时间、接种强度、水稻接种苗龄4个因素对鉴定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病毒在介体体内的循回时间为12~15天或21~24天条件下,鉴定效果优于8~11天和16~17天处理;接种48~72 h条件下,鉴定效果优于12~24 h处理;有效接种强度4~20虫/苗条件下,鉴定效果优于1~3虫/苗处理;水稻接种苗龄0.5~2.5叶龄条件下,鉴定效果优于2.5~3.5叶龄处理。由此构建了水稻抗黑条矮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循回时间为12~15天、接种时间48~72 h、有效接种强度4~20虫/苗和水稻接种苗龄0.5~2.5叶。在此条件下对不同抗性表现的水稻品种进行鉴定,其鉴定结果与重病区田间鉴定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所建立的人工接种鉴定方法能客观地反映水稻品种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谷子白发病接种效率和鉴定结果的准确性,研究了卵孢子菌土种子包衣接种鉴定技术和孢子囊(无性孢子)浸芽接种鉴定技术:(1)利用16%甲基纤维和50%京二BA剂水溶液作粘着剂,将菌:±=1:5的菌土均匀粘着在种子表面。其接种效率和鉴定准确性大大优于菌土覆盖播种层的传统鉴定方法;(2)利用孢子囊菌悬液浸泡2-3毫米的谷芽,可以造成系统侵染并可作为谷子白发病抗病性鉴定接种方法。作者还研究了孢子囊诱发和病叶保存作孢子囊源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2.
甘薯品种对蔓割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4—1987年采用盆苗接种法鉴定890个甘薯品种(系),结果表明:属于高抗和抗病型的41个;中抗型的71个;中感型的261个;感病型和高感型的517个。不同抗性型品种用不不同菌株和不同菌量测定,或在不同气候下重复鉴定,虽会发生不同幅度的抗性变化,但都保持相对稳定的抗病性。同时,用不同抗性型的10个品种分别在盆栽苗期和田间成株期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证实了两者间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小麦离体叶段鉴定白粉病抗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990年4月至1994年4月对小麦离体叶段鉴定白粉病抗性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灭菌条件下,以在培养皿中垫两层滤纸,用6BA作保绿主,超过人主至进行鉴定效果较好。(2)保绿剂的浓度低,发病快、退绿早,反之反病慢、退绿晚。其最适浓度是:苗期6BA为60-100ppm、苯咪唑为60ppm ;成株期6BA以80-150ppm为佳。(3)份病快、退绿迟的角度出发,鉴定材料以株龄小、叶龄短的初展  相似文献   

14.
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植抗虫品种是防治麦红吸浆虫的经济有效措施,研究小麦品种抗虫性是抗虫育种的重要基础。在50、60年代,国内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但随着吸浆虫为害的逐步控制,此项研究也随之中断。近几年,吸浆虫的发生为害又有回升。为此,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近年来水稻白叶枯病分子遗传学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寄主水稻感抗机制的了解仍很有限。  相似文献   

16.
麦穗形态学与抗吸浆虫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系统观测了85个品种材料的小穗高度、宽度、密度,抽穗期麦芒与穗轴的夹角,抽穗期小穗与穗轴的夹角,第1对麦芒长,第2对麦芒长,护颖芒的长度,扬花盛期内外颖的开张角度和持续的时间,内外颖的长度差,内颖缘膜的宽度等。利用重量法测定了各品种的灌浆速度及扬花10天后千粒重与成熟期千粒重之比。结合生育期运用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等方法,找出了对抗性表现有显著作用的8个因子,以每穗虫量为依变量建立了估测品种抗虫程度的多元回归方程;从小麦吸浆虫的为害习性出发,提出了小麦对吸浆虫的抗性机制是多层次、综合性的论点,比较合理地解释了小麦品种对吸浆虫所表现的各种抗性类型。  相似文献   

17.
 試驗証明温度和光对小麦品种抗条銹病性的影响极大。由于小麦品种对条銹菌不稳定反应所造成生理鑑定小种的困难,基本上可通过严格控制温度和光获得解决。条锈菌生理小种的鑑定最好在15℃恆温和恆光的設备下进行。用日光灯为光源,光強度保持4,000 Lux,每日照射16小时即已足够使小麦品种正常发病。  相似文献   

18.
大豆疫霉菌对甲霜灵(Metalaxyl)的敏感性及变异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megasperma f.sp.glycinea)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及变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7个中国大豆疫霉菌侏菌丝生长对甲霜灵较敏感,Ec50值平均为0.0098ppm,Ec95值平均为2.6295ppm。但不同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不同,Ec50值范围在0.0042~0.0297ppm之间,相差7倍左右。Ec95值范围在0.7688~6.1682ppm之间,相差8倍左右。3个美国菌株菌丝体生长对甲霜灵有一定耐药性,Ec50值范围在0.3725~0.4813ppm之间,Ec95值范同在125.97~280.59ppm之间,分别比中国大豆疫霉菌株Ec50值和Ec95值平均高43倍和77倍。单孢分离物菌丝体生长对甲霜灵敏感性变异较大,B1菌株单孢分离物Ec50值范围在0.0058~0.2537ppm之间,S367菌株的单孢分离物的Ec50值范围在0.0069~0.1735ppm之间,分别相差43倍和25倍。有的单孢分离物对甲霜灵的耐药性增高。各菌株孢子囊和卵孢子产生对甲霜灵敏感性有一定差异,但1.0ppm的甲霜灵对其抑制率均为100%。活体测定结果表明,1.0ppm的甲霜灵对该病的防效达94~100%。  相似文献   

19.
大豆疫霉病菌在中国的发现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本文通过对从黑龙江、吉林和北京等地的大豆上分离的7个疫霉菌株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并以美国的Phytophthora megasperma标准菌株为对照,将该7个菌株鉴定为Phytophthoramegasperma f.sp.glycinea。接种试验表明,该菌在不同大豆品种上致病力表现差异明显,而且对三叶草和紫花苜蓿不侵染。用MTT染色法定期检测埋在不同处理的土壤中的卵孢子活性。经一年后,所有处理中90%以上的卵孢子均处于活性状态;而温度对卵孢子的休眠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1μg/g土的氟乐灵播前土壤处理,棉花出苗后移栽到无氟乐灵的土壤中并接种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axysporum f.sp.vasinfectum)。结果表明氟乐灵处理明显降低了棉苗枯萎病的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了棉苗对枯萎病的抗病性。氟乐灵处理组棉苗根部和茎部枯萎病菌侵染率均低于对照组,特别是上部茎片段中处理组侵染率降低更为明显。氟乐灵处理组棉苗根部和茎部的菌量明显降低,而且处理组茎部菌量的增长明显滞后于对照。以上结果表明,病菌对氟乐灵处理棉苗根部的侵入和病菌在棉苗体内的纵向扩展及增殖受到了阻抑,因而氟乐灵处理后棉苗对枯萎病菌的抗性表现了抗侵入和抗扩展的特性。试验还证明,氟乐灵处理并接种病菌的棉苗茎部组织中类萜烯醛的含量明显提高;并产生一种能抑制病菌大型分生孢子萌发的真菌毒性物质。这些抑菌物质的产生和积累可能与抗扩展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