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鸡适时出栏效益高卢明华(辽宁省凤城市畜牧技术推广站118100)肉鸡适时出栏应考虑到饲料消耗、屠体品质、市场需求及销售价格等诸多因素。现代肉鸡的特点是早期生长速度快,母鸡在7周龄、公鸡在9周龄时增重速度达到高峰,以后增重速度逐渐减慢。随着日龄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肉鸡适时出栏应考虑到饲料消耗、屠体品质、市场需求及销售价格等诸多因素。现代肉鸡的特点是早期生长速度快,母鸡在7周龄,公鸡在9周龄增重速度达到高峰,以后增重速度逐渐减慢。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公斤增重耗料量也随之增加。如以第2周料肉比为100%,由第3周为...  相似文献   

3.
肉鸡适时出栏应考虑到饲料消耗、屠体品质、市场需求及销售价格等诸多因素。现代肉鸡的特点是早期生长速度快,母鸡在7周龄、公鸡在9周龄增重速度达到高峰,以后增重速度逐渐减慢。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公斤增重耗料量也随之增加。如以第2周龄料肉比为100%,则第3周为113.6%,第8周为168.2%,到第  相似文献   

4.
肉鸡适时出桂应考虑到饲料消耗、屠体品质、市场需求及销售价格等诸多因素。现代肉鸡的特点是早期生长速度快,母鸡在7周龄,公鸡在9周龄增重速度达到高峰,以后增重速度逐渐减慢。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千克增重耗料量也随之增加。如以第2周龄料肉比为100%,则第3周为113.6%,第8周为168.2%,到第10周为201.9%,耗料量增加1倍,出栏目龄推迟,饲料转化率降低,脂肪较多,肉质品质下降,经济上不合算。有些鸡在6周龄前即可达到上市体重标准,饲料消耗较少,但是屠体品质欠佳,胸肌和腿肌的比例较小,出肉率较低,加工费用较高,过早出栏…  相似文献   

5.
肉鸡适进出栏应考虑到饲料消耗、屠体品质、市场需求及销售价格等诸多因素。现代肉鸡的特点是早期生长速度快,母鸡在7周龄,公鸡在9周龄增重速度达到高峰,以后增重速度逐渐减慢。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公斤增重耗料量也随之增加。如以第2周龄料肉比为100%,则第3周为113.6%,第8周为168.2%,到第10周为201.9%,耗料量增加1倍。出栏日龄推迟,饲料转化率降低,脂及较多,肉质品质下降,经济上不合算。有些鸡在周龄前即可达到上市体重标准,饲料消耗较少,但是屠体品质欠佳,胸肌和腿肌的比例较小,出肉率较低,加工费用较高,过早出栏…  相似文献   

6.
一般情况下,肉用仔鸡饲养6--8周,平均体重达到一定标准即可上市,经过研究和总结,找出肉用仔鸡出栏的最适时间,就能使每批肉鸡获得更多的利润。出问时问的确定应根据肉仔鸡经济效。Z、【。场消费方向、市场供求关系及价值变化情况等来确定。①根据肉鸡经济效益,确定肉用仔鸡出栏时间,公母鸡日增重相差1%,上市时体重相差25%左右。母鸡在7周龄后相对增重速度下降,而饲料消耗急剧上升。如此时已达上市体重应尽早出售。公鸡9周龄后相对增重速度才下降,以9周龄出售最佳。②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确定肉仔鸡出栏时间。怎样确定肉用仔鸡最…  相似文献   

7.
肉鸡出栏应考虑到饲料消耗、屠体品质、市场需求及销售价格等诸多因素。肉鸡的特点是早期生长速度快,母鸡在第7周龄,公鸡在第9周龄增重速度达到高峰,以后增重速度逐渐减慢。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公斤增重的耗料量也随之增加。如以第2周龄料肉比为100%,则第3周为113.6%,第8周为168.2%,到第10  相似文献   

8.
随机选取1日龄817杂交肉鸡360只,公母各半,常规饲养56d,记录各周龄末体重、采食量,计算各周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及料肉比,并分析最佳出栏时间。结果表明,817肉鸡生长规律与快大型肉鸡较相似,7周龄绝对增重最高,日增重达45g以上,相对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都随周龄增加而逐渐降低。根据经济效益分析,817肉鸡以7~8周龄出栏为宜。  相似文献   

9.
苏从成 《水禽世界》2011,(10):14-16
选择健康817肉鸡商品雏200只为试验材料,饲养期共8周,在初生和各周龄末空腹称重,计算各周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及饲料利用率。从研究结果看,817肉鸡体重的增长规律与快大型肉鸡的生长规律基本相同,绝对增重在6周龄最高,饲料利用率随周龄增长而逐渐降低。从试验结果看,817肉鸡以6-8周龄出栏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畜牧科技的发展 ,肉鸡的生产性能日益提高 ,上市日龄和生产周期缩短。但是在现实生产中 ,若肉鸡生产性能顺其自然发挥 ,往往会造成肉鸡前期生长过快 ,后期抗病力降低 ,一旦发病 ,难以治疗 ,甚至不能正常出栏。因此 ,掌握肉鸡生长规律是提高生产性能和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1 肉鸡的相对增重规律相对增重 =(末重 -始重 ) /始重× 1 0 0 %。这个指标反映出某个阶段生长速度的快慢。肉鸡以周龄计算 ,计算这一周比上一周体重增加的倍数。表 1 肉鸡生长初期的相对增重周龄 1 2 3 45 67 8相对增重 3 3 81 5 1 81 5 7 42 3 3 2 5 2 0  由表 …  相似文献   

11.
闫景晨 《中国家禽》1997,(10):22-22
选用1日龄艾维茵仔鸡4000只随机分成两组,育雏床上分别采用35℃和32℃的初温,以后每周降3℃,比较两组仔鸡在2周龄以内的增重和死亡情况。结果显示一周内肉鸡的增重高温组高于低温组,差异显著(P<0.05);第二周内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二周内鸡的死亡数为高温组低于低温组,差异极显著(P<0.01)。鸡7周龄出栏时料肉比:高温组为1.94,低温组为2.01;7周龄出栏平均体重:高温组为2.49kg,低温组为2.30kg。35℃初温育雏肉鸡的效果好于32℃初温。  相似文献   

12.
肉牛适时出栏效益高卢明华(辽宁省凤城市畜牧技术推广站118100)肉牛适时出栏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家畜在1岁前生长迅速,增重较快,1岁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一般,第二年增重仅为第一年的70%,第三年增重又为第二年的50%。随着...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高原地区黄羽肉鸡、青脚麻鸡和黑麻鸡的生产性能,选取1日龄黄羽肉鸡、青脚麻鸡和黑麻鸡各3 000只,相同条件下饲养17周后出栏,测定每周的增重和生长速度。结果显示,黄羽肉鸡、青脚麻鸡和黑麻鸡统一管理条件下饲养17周,累计料重比分别为2.03∶1、2.77∶1、2.91∶1;1~17周龄黄羽肉鸡的累计成活率为96.3%,明显高于青脚麻鸡的累计成活率(90.3%)和黑麻鸡的累计成活率(90.2%),青脚麻鸡和黑麻鸡成活率无明显差异;黄羽肉鸡、青脚麻鸡和黑麻鸡的出壳重差别不显著,饲养17周3个品种的相对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黄羽肉鸡的绝对生长速度高于青脚麻鸡和黑麻鸡。试验结果表明,黄羽肉鸡的增重、各阶段的料重比和生长速度等生产性能优于青脚麻鸡和黑麻鸡。  相似文献   

14.
肉牛多大出栏效益高肉牛适时出栏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家畜生长发育规律指出,家畜在1岁前生长迅速,增重较快;1岁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特别是1.5-2岁以后生长更慢。一般地说,第二年增重仅为第一年的70%,第三年增重又仅为第二年的...  相似文献   

15.
肉鸡实行科学饲养,适时屠宰,不仅可提高鸡肉品质和屠宰率,而且可节省饲料,提高经济效益。可是,受季节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上市肉鸡往往不能及时出栏,还需要养些日子。这时,许多养殖户普遍担心喂养时间长了会赌钱,影响收益。为了研究探讨出栏肉鸡育肥期间平均日增重与饲料消耗之间的关系,作者通过实践,作了初步偿试。  相似文献   

16.
庆阳地区畜牧兽医工作站为了给本地发展肉鸡提供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和最佳日粮配方,于1984年5月19日至8月11日进行了苏禽8号雏鸡肥育试验。试验根据我国肉鸡饲养标准,结合本地区常用饲料的营养价值,拟定了0—4周龄和4周龄以上两个日粮配方。苏禽3号肉用仔鸡,饲喂到12周龄时,70只鸡的平均体重为4.02斤,平均日增重23.4克。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肉仔鸡出栏标准。其中公鸡36只,平均体重4.18(3.6—5)斤,日增重24.4克,  相似文献   

17.
“1005”品系肉鸡与肖山鸡杂交的后代——杂交黄肉鸡56日龄生长速度比肖山鸡提高36%,其优势来自采食量与饲料报酬的提高。早期增重规律的分析认为:4周龄时的体重可以估测8周龄体重;各类型鸡种绝对增重最大值在第6周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型鸡种5~6周龄后相对生长速率没有差别,它们的差异主要是在4周龄以前,此时杂交鸡的生长趋势倾向于肉用鸡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在肉鸡生产中。出栏体重和成活率是衡量肉鸡饲养效果的主要指标,因此如何加快肉鸡增重和提高全期成活率是养好肉鸡的关键。饲养专业户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在肉鸡生产中,出栏体重和成活率是衡量肉鸡饲养效果的主要指标,因此如何加快肉鸡增重和提高全期成活率是养好肉鸡的关键。冬春交替季节,肉鸡生产中存在不少问题,饲养专业户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肉牛多大出栏效益高卢明华辽宁省凤城市畜牧技术推广站(118100)肉牛适时出栏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按照家畜生长发育规律,家畜在1岁前生长迅速,增重较快;1岁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特别是1.5-2岁以后生长更慢。一般地说,第二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