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油菜全程机械化现状与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生产与需求、种植区域分布、品种特点和生产机械化等角度出发,概述了我国油菜生产现状,分析了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等技术问题;根据品种特点、种植方式、收获工艺3个方面与机械化的关系,阐述了油菜全程机械化的技术影响因素,指出了推进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主要技术途径.通过研究分析可知:油菜全程机械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品种培育、规范农艺技术、改进和开发机械装备等3方面协调地解决;必须针对各主产区品种特点、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集成并融合单项技术,建立油菜机械化的区域技术模式和技术体系,系统地推进油菜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华东地区油菜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传统的油菜生产方式严重制约了油菜产业的发展,发展全程机械化对于油菜生产十分重要.为此,概述了华东地区油菜种植的情况,从油菜种植面积、机械化规模、主要作业农机具、农艺配套及技术规范等方面分析了该地区的油菜机械化生产现状和发展水平,并对油菜品种、播种方式、作业机具及技术、政策推广等制约油菜机械化生产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油菜生产机械化是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作为粮油生产主产区,与水稻、小麦等主要大田作物相比,荆门市油菜种植播种、收获环节还基本依赖手工,手段落后,效率低下,解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为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加速农业现代化,荆门市农机局将油菜生产机械化作为全市今后农机化工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油菜作为除粮食以外种植面积最大的大田作物,主要由人工进行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而油菜机械化生产是我国油菜生产发展的方向。文章针对油菜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如何正确发挥农机农艺相互融合的模式,进而提高油菜机械化生产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油菜是湖南省衡阳县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为稳定和发展油菜生产,提高生产效益,近年来,该县把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2008年,农业部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在衡阳落户,通过项目实施,推进了全县油菜生产机械化。  相似文献   

6.
油菜是我国主要产油作物之一,作为全世界菜籽油第一生产大国,油菜产量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油菜种植方式效率低下、机械化程度低,因此必须提高油菜种植效率及油菜全程机械化应用程度,改变以往以人为主的作业方式。统计表明:人工费占据油菜总成本的70%左右,扣除原料、肥料、药水等费用,农民种植油菜难以获得利润。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效率低下,因而推进油菜全程机械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油菜生产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冬油菜和春油菜主产区生产方式低下的现状,分析我国油菜种植、分布以及油菜生产机械化情况,总结油菜生产机械化存在生产成本高、种植效益低;农机农艺不融合、品种栽培技术有待改进;生产规模小、制约机械化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关键技术和装备不成熟、科研开发还需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政策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最后提出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趋势和建议,以期指导推进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油菜的生产成本,提高油菜生产效益,加快油菜生产的发展,巩固湖北“双低”油菜的优势地位,近日,省农业厅提出进一步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重点发展机械播栽、收获和干燥?发展目标为:“十一五”期间,在双低油菜生产优势“三区”共28个县市,每年选择10个重点县市建设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区,以点带面推动油菜生产机械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贵州省锦屏县油菜机械化生产情况,从种植环节、管理环节和收获环节3个方面介绍了锦屏县油菜机械化现状,从地理环境、土壤条件、生长周期、油菜品种和种植情况5个方面分析了发展油菜机械化作业的影响因素,提出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建设宜机化高标准农田、深入推进农机和农艺紧密融合的油菜机械化生产建议,为锦屏县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浙北地区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和生产成本提高,油菜生产形势严峻,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已成为稳定和恢复油菜生产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浙北地区油菜生产装备现状和机械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