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稻田养鱼是北方寒地发展高效益生态渔业的新领域赵连胜(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区行政公署水产局150040)稻田养鱼是池塘养鱼的组成部分。稻田养鱼具有“一本百利”的突出特点,已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笔者不揣冒昧,将所学、所思、所见,就稻田养鱼是发展高效益的生态渔...  相似文献   

2.
绥化地区是全省稻田养鱼的主产区,也是多年的典型示范区。稻田养鱼自1984年拉开序幕以来,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全区农村稳粮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振兴当地农村经济发挥了明显作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全区稻田总面积279.4万亩,其中适宜养鱼面积119.5万亩。今年全区稻田养鱼面积已发展到60.6万亩,养鱼户数达50775户。稻田养鱼户均面积11.9亩,养鱼稻农人均稻田养鱼面积4亩。预  相似文献   

3.
<正> 1980年冬,我们在全省11个地区进行了稻田养鱼调查。稻田养鱼是我省山区、丘陵区农村养鱼的一种传统方式,是解决群众吃鱼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途径,也是改善水稻生态结构,促进稻谷增产的有力措施。本文根据调查材料,就湖南省稻田养鱼的现状和今后发展,提出粗浅看法。一、稻田养鱼的概况和区域分布我省的湘西、湘南是我国稻田养鱼的策源地之一。地处湘南的临武县,稻田养鱼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朝。解放后,我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松花江地区1989—1992年稻田养鱼的发展情况,指出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是稻田养鱼迅速发展的先决条件,依靠科学是稻田养鱼迅速发展的推动力,而加强服务,形成合力是稻田养鱼迅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重庆水产》1997,(2):1-4
自1990年全国第二次稻田养鱼经验交流会议在我市召开后,我市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发展稻田养鱼。特别是中央决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稻田养鱼和四川省政府提出“稳粮增收”奔小康以来,各级政府把稻田养鱼作为抓“米袋子”、“菜篮子”、“钱夹子”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增加投入,加强科技,搞活流通,使我市稻田养鱼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6.
稻田养鱼的水温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田养鱼在我国具有有悠久历史。近年来随着有关生物学理论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稻田养鱼的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大、分布广,发展稻田养鱼是有很大的潜力的。1 水温是稻田养鱼的重要生态参数 稻田养鱼的总收益因地区而异,主要受  相似文献   

7.
一、鸡西地区稻田养鱼现状九五年鸡西地区稻田养鱼已发展22,300亩,占全地区稻田总面积73万亩的百分之三,比九四年增加1,272亩,可见稻田养鱼在鸡西地区发展速度相当缓慢。鸡西地区推广稻田养鱼也有几年了,但致今尚未使之在鸡西地区立足,成为农民的一新的致富生产领域,如市郊搞了七八年,到九四年稻田养鱼1,642亩,九五年一下跌到仅1,056亩。说明稻田养鱼发展极不  相似文献   

8.
四川旺苍县委、县府、县水电局把发展稻田养鱼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新经济增长点来抓。认真开展“稻田养鱼高产高效示范”项目建设,建成了一批高产高效规范化的稻田养鱼示范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养鱼稻田比不养鱼稻田水稻增产10%以上,亩均产鱼为:工程式102公斤,田由式75.8公斤,亩均收入是不养鱼稻田收入的2倍以上。示范项目带动了全县稻田养鱼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和完善:一是养鱼面积成片建设规模化。从1990年的2000亩扩大到1996年的2万亩,净增长9倍;二是生产布局合理化。全县现已初步形成工程式、…  相似文献   

9.
小池稻田养鱼是在稻田开挖一个小池塘,并连通起来养鱼。它是稻田养鱼的新发展,是稻田养鱼与池塘养鱼的有机结合。小池稻田养鱼综合了稻田养鱼和池塘养鱼的优点,克服了后二者的缺点,因而具有许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稻田养鱼事业近年有较大的发展,全国稻田养鱼面积1983年达到了849万亩。当然,和全国现有稻田3.76亿亩相比,利用潜力还很大,应该大力推广。发展稻田养鱼在技术上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稻田性质和耕作制度,推广稻田养鱼。凡是水源比较充足、水深能保持二、三  相似文献   

11.
我市现有稻田面积74万亩,其中可利用稻田养鱼面积达30多万亩,为发展稻田养鱼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近年来,由于受到严重干旱和平板式养鱼效益较低、不易管理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我市稻田养鱼生产处于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为了开辟发展稻田养鱼的新路子,充分挖掘稻田养鱼的生产潜力,大幅度地提高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使稻田养鱼真正成  相似文献   

12.
稻田生态种养新技术发展现状与建议(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推广稻田种养新技术存在的问题目前的稻田养殖,无论是养殖面积、产量都徘徊不前,甚至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1.传统的稻田养鱼工艺不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1)传统的稻田养鱼相对效益下降传统的稻田养鱼系统是一种建立在传统农耕文化基础上的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鱼系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之以人为的措施,既种稻又养鱼,达到稻鱼共生互利,使稻田的生态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都得到合理的改造,并发挥最大的“负载力”。传统的稻田养鱼只是一种狭义的概念,稻田养鱼发展到今天,其已变为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仅是单养鱼类,而且包括养殖甲壳类(蟹类、虾类)、两栖类(蛙类)、爬行类(甲鱼)、贝类(河蚌)等宜养的水产品种。我国稻田养鱼的实践证明,稻田养鱼既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又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吴亦侠副部长指出,稻田养鱼是一项一举多得,利国利民,振兴农村经济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4.
二、流水坑沟式流水坑沟式稻田养鱼是根据流水养鱼原理同稻鱼共生原理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稻田养鱼法。1、稻田工程1) 稻田选择: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具有常流水,且不受干旱影响,不受洪水冲淹。水质要清新,无污染,符合养鱼水质标准。土壤以壤土、粘土  相似文献   

15.
提高稻田养鱼产量及经济效益的主要技术措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稻田养鱼发展很快,已成为渔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稻田养鱼也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怎样提高稻田养鱼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1995年是江西省稻田养鱼继续较快发展的一年,全省稻田养鱼面积达到117.67万亩,比上年增长18.13%,稻田养鱼总产量2.9万吨,平均亩产24.8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29.1%和7.8%。另外,稻田养鱼种面积26.14万亩,培育鱼种24233万尾,计5192吨。发展较快的赣州地区稻田养鱼面积达到44.17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37.5%,平均亩产25.4公斤,总产成鱼11218吨,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13.9%;占全省稻田养鱼总产量的38.5%。该区于都县稻田养鱼面积41715亩,平均亩产48.6公斤,总产成鱼2027吨,占全县水产品产量的27.4%,是全省稻田养鱼产量最高的县。抚州地区广昌县稻(莲)田养鱼面积25200亩,平均亩产40.6公斤,总产1022吨,占全县水产品总产量的51.5%,是全省稻田养鱼产量比重最高的县。  相似文献   

17.
邵东县汪塘乡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引下,把大力发展稻田养鱼作为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推动了全乡稻田养鱼的发展,八四年稻田养鱼470亩,今年发展到1240亩,比八四年增加1.63倍,并组织双龙、寨岭、小吾、莲塘等八个村,开展亩产“双纲粮百斤鱼”的稻田养鱼高产试验。成片稻田养鱼面积达514.5亩,占该乡稻田养鱼面积的41.6%。  相似文献   

18.
稻田养鱼是拓宽渔业生产领域,开发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市“米稻战略”的深入实施,大力发展稻田养鱼,实施“151585”工程,对我市农业及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我市稻田养鱼发展的基本现状我市稻田养鱼起始于九十年代初,到1997年全市稻田养鱼面积580,00亩,产鱼464吨,增产稻谷2,987吨,鱼稻增加产值701万元,增加经济效益685万元。并出现了集贤县腰屯乡腰屯村规模发展稻田养鱼的典型,为实施“151585鱼米之乡工程”树立了可供借鉴的典范(即千亩稻田,实现养鱼500亩,产值1万斤,增产稻谷5万斤,鱼稻增收8万元,纯收入5万元)。该村稻田面积2500亩,其中,养鱼稻田1,000亩;307户农民,有120户种稻养鱼。今年共生产商品鱼和鱼种8,000公斤,增产稻谷51,850公斤,鱼稻增加产值12.1万元,节约化肥、农药、人工支出1.11万元。全村仅稻田养鱼一项增加纯收入11.81万元,其中岳清华等9户稻农151亩(其中5户放夏花计76亩)。稻田养鱼调查结  相似文献   

19.
稻田养鱼是把水土资源优势变成稻鱼经济优势的一种立体开发的三高农业项目,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好门路,因为它投资少,成本低,只要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无论是早、中、晚稻田,均可养鱼。近几年四川的稻田养鱼发展很快,主要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省稻田养鱼恢复和发展很快,1984年全省稻田养鱼面积达300余万亩。据统计,我省可供稻田养鱼面积有700余万亩,潜力很大。但是,稻田养鱼主要存在施农药、化肥的矛盾,影响稻田养鱼的大力发展,如何妥善处理养鱼与使用农药、化肥的矛盾,这是当前稻田养鱼中急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也是养殖农户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