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八棱海棠种子分别进行水浸处理、赤霉素溶液浸泡处理、蔗糖溶液浸泡处理、低温层积等处理,而后进行发芽试验,统计分析发芽率、发芽势以及移栽生长情况等指标。结果表明:蔗糖溶液和赤霉素溶液浸泡均不能完全打破种子休眠;低温层积是解除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低温层积90d后,可解除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2.
卢芳  周瑞玲  蔡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19-6420
对用浓硫酸酸蚀过的巨紫荆种子进行不同浓度(2505、001、000 mg/L)赤霉素浸种与冰箱低温层积相结合的催芽试验,测定了发芽率。巨紫荆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低温层积能够增进巨紫荆种子萌发,时间越长发芽率越高。层积前用赤霉素浸泡促进巨紫荆种子萌发的作用明显,以250 mg/L赤霉素浸泡244、8 h后层积60 d打破种子休眠效果较好,种子发芽率分别达22.5%和25.5%。清水浸泡促进萌发的效果不明显。赤霉素浸泡必须与低温层积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用250 mg/L赤霉素浸泡是理想的巨紫荆种子催芽方法。  相似文献   

3.
GA3与层积综合处理对打破不同类型野生杏种子休眠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两种类型野生杏(甜仁杏和苦仁杏)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GA3与低温层积相结合的综合性处理方法,研究对打破两种类型野生杏种子休眠的效果,进行发芽率与培根伸长的统计分析.以低温层积处理的作为对照,GA3与低温层积相结合对打破野生甜仁杏种子休眠提高其发芽率及胚根生长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发芽率与胚根长度最大分别提高到对照的2.9和4.6倍,野生苦仁杏在100 mg/L GA3浸种12 h结合低温层积时其发芽率略有提高,其胚根伸长最大达到对照的2倍.上述结果说明低温和GA3综合处理对打破甜仁杏的休眠有增益效应而对苦仁杏则没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赤霉素浸泡与层积时间对山樱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层积前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浸泡48 h以及层积时间对山樱(Cerasus serrulata Don.)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樱种子具有低温休眠的特性,未通过休眠的种子不发芽,通过低温层积能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层积前用赤霉素浸泡能显著缩短层积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在所有处理组合中,以1 500 mg/L赤霉素浸泡48 h后层积60 d和层积40 d两处理打破休眠效果最好,其种子发芽率分别达到92.2%和88.1%,极显著或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组合.清水浸种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种子的发芽,但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短果茴芹种子为试材,通过测定种皮的透水性和种子中的抑制物质,探讨种子休眠的原因;采用赤霉素和层积处理结合室内发芽试验,寻找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测定层积过程中种子的主要贮藏物质含量变化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了解解除种子休眠与物质代谢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短果茴芹种子的休眠是由胚未发育完全和存在萌发抑制物质引起的综合性休眠.低温层积和赤霉素浸种后再低温层积,均能打破休眠,其中200mg·L-1 GA3浸种24h后低温层积105d效果最好,发芽率达54.84%.在低温层积阶段,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但当休眠逐渐打破,其含量均呈下降趋势;ABA、POD、CAT含量呈下降趋势,IAA总体保持较稳定状态.GA含量、GA/ABA总体呈上升趋势,IAA/ABA变化不明显,说明短果茴芹种子内源ABA、GA含量的变化与种子休眠和萌发具有相关性,ABA可能是种子休眠的抑制物质.  相似文献   

6.
影响新疆野苹果种子萌发相关因素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新疆野苹果不同单株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层积时间、去种皮和不同激素处理对新疆野苹果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层积能有效地解除种子的休眠,层积75 d带皮种子发芽率达到90;以上;种皮对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层积45 d带皮种子发芽率为8;,而去皮后种子发芽率达到90;;去皮种子经赤霉素处理可明显提早发芽,低温层积30 d后经500 mg/L GA3处理发芽率较高;GA3和6-BA处理对带皮种子萌发的影响均不明显;在相同处理条件下,不同单株之间的发芽率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三角槭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种皮透水性测定、种胚和种皮提取液生物测定、层积处理和赤霉素溶液浸种等方法,研究三角槭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三角槭种子本身含有发芽抑制性物质,赤霉素浸种处理有助于缩短低温层积的时间而使种子发芽时间提前,低温层积42d后可逐步解除其休眠.  相似文献   

8.
马蔺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物理、药剂、低温层积以及多种配合处理方式对破除马蔺种子休眠及诱导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马蔺种子种皮约占种子风干质量的27.99%,种子透水性较差,种子自然萌发率较低,为2%~3%.物理、药剂、低温层积处理方法的单一处理对破除种子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效果不明显.但将几种方法配合处理后,发芽率有所提高.特别是在层积处理60d,又经300mg/L赤霉素处理后,种子萌发率可达14%.由此可见,多种处理方法的配合使用对破除马蔺种子休眠以及提高其萌发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了解丝棉木种子的休眠特性对丝棉木的苗木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测定丝棉木种子的生活力、发芽率,并进行丝棉木种子萌发抑制物的生物测定及催芽试验,以期研究其休眠类型及打破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1)新采收的丝棉木种子生活力达到89%,但带有假种皮的种子发芽率为0,去假种皮的种子发芽率平均不超过8. 3%,具有明显的生理休眠现象。(2)丝棉木种子的假种皮、种皮、胚乳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萌发均存在抑制作用,种胚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萌发不存在抑制作用。丝棉木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内存在发芽抑制物质,抑制物质主要存在于假种皮、种皮、胚乳中,抑制强度为假种皮种皮胚乳种胚,种胚中基本不存在发芽抑制物质。(3)种子是否去除假种皮对发芽的影响显著,低温层积催芽、赤霉素浸种、水浸种的催芽方法对发芽率有极显著影响。低温层积催芽40 d和250 mg/L赤霉素处理能打破这种休眠,低温层积催芽比用赤霉素浸种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0.
砂梨种子休眠原因与解除休眠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砂梨(P.pyrifaliaNakai)种子休眠主要原因与解除休眠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砂梨种子休眠的主要有种皮障碍、种胚休眠和种胚后熟;而解除休眠的主要方法为低温层积处理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裸层积和沙层积在解除种子休眠上的发芽效果是一致的,使用GA3溶液浸种,不能完全打破种子休眠,用GA3500~1 000 mg/L低温层积30 d即可解除种子休眠,比直接沙层积缩短30d,其发芽率比直接沙层积高。  相似文献   

11.
赤霉素处理及层积处理对野茉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赤霉素浸种24 h,结合低温层积,研究野茉莉种子萌发的特性。结果表明:野茉莉种子具有低温休眠特性,低温层积促进萌发,且发芽率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层积前用赤霉素浸种,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以500 mg/L GA3浸种后层积80 d或100 d及750 mg/L GA3浸种后层积80 d效果较好,种子发芽率分别为65.23%、68.00%和67.57%。  相似文献   

12.
外源激素及低温处理对桃种子休眠解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山桃和云南毛桃作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低温处理和外源激素与低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来打破种子休眠,以提高种子萌芽率。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不同天数对打破种子休眠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提高萌芽率。低温处理从0 d增加到30 d时,甘肃山桃萌芽率从43.53%提高到73.61%,云南毛桃萌芽率从1.45 %提高到42.19%。在低温处理30 d的基础上,采用高浓度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后,其打破种子休眠的效果更显著,甘肃山桃的萌芽率从73.61%提高到88.14%,云南毛桃的萌芽率从42.19%提高到66.61%。在相同处理条件下,甘肃山桃萌芽率优于云南毛桃。  相似文献   

13.
酸枣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军  王琼  江涛  宋桂龙  韩烈保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58-6759
[目的]寻求提高酸枣种子发芽率的最佳途径。[方法]通过对野生酸枣种子萌发的试验研究,研究了赤霉素处理(0、200、500、800mg/L),室温(21℃)和低温(4和-20℃)层积处理和98%浓硫酸处理对酸枣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赤霉素溶液浸种可打破酸枣种子的休眠,显著提高酸枣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多重比较表明,用0.8‰赤霉素浸种24 h,可使去壳酸枣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发芽指数达到0.815、0.735和9.340;层积处理(含壳)在室温下,发芽率可达到48.5%,但其效果在4和-20℃下不明显;98%浓硫酸浸泡带种壳的种子处理24 h,种子发芽率与自然萌发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用800 mg/L赤霉素溶液处理去壳的酸枣种子提高酸枣种子发芽率的最佳的种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沙藏处理对欧洲花楸种子的催芽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欧洲花楸(Sorbus aucuparia)种子育苗技术问题,研究了不同低温沙藏处理和赤霉素浸泡对5个种源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5~6℃变温沙藏(平均5.6℃)相比,先2.9℃沙藏60 d再5℃沙藏至播种的两段恒温沙藏处理其种子发芽时间有所推迟(0~24 d),但发芽率明显提高,如2,3,6号种源的发芽率由变温沙藏的1%以下分别提高到15%,57.8%,14%.然而4号、5号种源的发芽率2种处理间无明显差异,说明不同种源的催芽条件有差别.赤霉素溶液浸泡利于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浸泡后再5~6℃变温沙藏的2号种源种子的发芽率从未经赤霉素处理的0.3%提高到12.6%~42.0%,最佳赤霉素浓度为200 ms/L.  相似文献   

15.
低温层积处理对北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低温层积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以北京丁香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低温层积时间(10,20,30,40,50,60 d)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胚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丁香最适宜的层积时间为50 d,在此处理下,萌发时间比CK提前1 d,萌发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从54.4%和18.0%提高到97.8%和85.6%,发芽指数从3.4提高到8.5,活力指数从1.85提高到8.28,胚根长从1.35 cm提高到2.75 cm。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两因子交叉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度、光照、赤霉素浓度及低温沙藏层积等因素对野生水红木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水红木种子打破休眠发芽的最适宜环境温度为23℃,种子发芽时需要必要的光照条件,赤霉素浸种处理的最适浓度为500 mg/L;种子在1~5℃低温下沙藏层积5个月不能有效打破休眠,种子用赤霉素处理前于1~5℃低温下沙藏层积5个月的效应与赤霉素浓度的效应之间相互干扰,在不进行沙藏层积条件下以赤霉素500 mg/L浸种处理的发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打破省沽油种子休眠,获得可供推广利用的优质实生苗,对解除种子休眠的措施和育苗技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持续低温层积处理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必要措施,以层积105~120d为宜;种子经200mg/LIAA溶液浸泡30h后低温层积处理120d,发芽率和出苗率分别为82.43%和60.35%;安徽石台县、湖北大悟县和河南桐柏县3个地点种子的播种出苗率、幼苗移栽成活率及田间保存率分别为48.08%~53.62%,91.07%~98.28%和84.26%~90.20%,1年生幼苗的苗高和地径可达74.84~86.70cm,9.96~10.34mm。  相似文献   

18.
赤霉素处理打破萝卜种子休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素具有破除休眠和促进发芽的生理作用,而不同品种的萝卜具有不同的休眠期。由于休眠期的存在,直接影响种子发芽和商品性,迫切需要得到打破萝卜种子休眠最佳的赤霉素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赤霉素处理打破萝卜种子休眠试验结果表明:用赤霉素水溶液处理萝卜种子比用清水处理萝卜种子打破休眠效果好,尤其是用浓度为150mg/kg的赤霉素水溶液处理种子4h,对打破萝卜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提高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的萌发率,以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为试验材料,统计不同温水浸种时间+赤霉素浓度、不同珍珠岩和基质配比、不同低温层积时间+赤霉素浓度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赤霉素浓度为600 mg/L,浸种60 min时的发芽率最高,为45.1%。珍珠岩和基质配比为0∶1时,发芽率为40%,显著高于对照(滤纸),且极显著高于其他配比。低温层积时间和赤霉素浓度组合处理下,赤霉素浓度在150 ~900 mg/L,种子发芽率随层积时间的增加先升后降;层积14 d、赤霉素浓度为0 mg/L时,发芽率最高,为74 %。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为变温培养条件下温水浸种60 min,低温层积14 d,使用纯基质做萌发床。  相似文献   

20.
不同处理方式对黄冠梨种子打破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冠梨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方式对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其打破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30d可使自然贮藏1 a的黄冠种子发芽率达90.5%,当年采收新种子发芽率15.6%;当年采收种子去皮后发芽率达72%;单独使用GA3和6-BA均能提高黄冠种子的发芽率,不能完全打破种子休眠;4℃低温20d以上GA3和6-BA可使种子发芽率分别达51.66%和90.47%,6-BA浸泡后4℃低温20d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