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不同药剂防治太子参根腐病筛选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防治太子参根腐病的防治药剂,2013年3~5月组织在贵州省瓮安县进行了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药剂防治太子参根腐病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制剂量100g/667m2处理最好,其次是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制剂量100g/667m2处理。建议在瓮安县防治太子参根腐病,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g/667m2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g/667m2轮换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4.
5.
6.
太子参,别名孩儿参,石竹科假繁缕属植物,为补益类中药,以块根药用,具有补气、生津、补肺、益脾等功效.自1993年太子参落户施秉以来,经历了起步、摸索、扩张、发展4个阶级,种植规模从当时的几十hm2发展到2004年的0.153万hm2,形成了以太子参为主导品种的中药材生产格局,是全国太子参第2产地,其产量高,质量优,一般单产鲜根450~600kg/667m2,收入5000~8000元/667m2,太子参生产已成为施秉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生产实践证明,实现太子参与玉米套种,不但确保太子参高产稳产,而且还可多收一茬玉米,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前太子参已成为惠水县偏远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为更好的推广太子参种植,通过对太子参生长习性、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优质稻SRI适宜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原始强化栽培体系本土化技术方案由于种植密度过小造成减产等不足进行改良,以优质常规稻品种力源占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优质稻强化栽培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16.65万-21.45万穴/hm^2均能极大发挥植株个体的生长潜力,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为优质常规稻强化栽培适宜密度;改良后的强化栽培体系方案仍存在结实率和千粒重较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第六师共青团农场开展6 000株/667 m~2、7 000株/667 m~2、8 000株/667 m~2、9 000株/667 m~2 4种不同密度玉米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中,郑单958在种植密度为7 000株/667 m~2时,单产可达1 267.31kg/667 m~2,位居第1;而玉米品种德美亚2号、克玉16、先玉38P05适宜的种植密度分别为7 000株/667 m~2、6 000株/667 m~2、7 0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10.
正种植密度普遍不足是限制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准确掌握玉米高产栽培最佳种植密度,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园区旱田试验区域安排玉米种植密度试验。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供试品种供试品种:德美亚一号。1.2试验地基本概况试验设在八五九农场19作业站进行,供试土壤为草甸型白浆土,土壤质地黏性、肥力中等。1.3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11.
通过2012-2013年在贵州省黔东、北片区对太子参调查结果表明:太子参发生有害生物种类11种,其中,病害8种,虫害3种;太子参种植地发生杂草28科99种;使用农药种类有46种,其中,杀虫剂有9种、杀菌剂有26种、除草剂有9种、生长调节剂有2种;农药使用情况为采用土壤处理和种子处理为基础,在生长期间根据田间发生病虫种类使用农药,在种植后出苗前使用触杀除草剂+芽前除草剂;生长期使用选择性除草剂;倒苗后使用触杀除草剂;存在问题:一是部份药农不进行土壤消毒和种子处理,二是部份药农不根据田间发病情况用药,采取2~3种杀菌剂加杀虫剂加叶面肥混合施用,三是未在防治适期施药,四是施药时用水量不足,施药不均,五是乱施乱用除草剂,药害发生普遍.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量及种植密度对拉萨大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昆药集团新药研制提供优质的原药材,对采自西藏地区的拉萨大黄进行引种栽培,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及种植密度对拉萨大黄产量的影响。采用施肥量与种植密度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共有4个试验因素,分别为施氮量N、施磷量P、施钾量K和种植密度,每个因素均设3个不同的试验水平。运用直观及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处理的拉萨大黄鲜根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拉萨大黄产量的影响的主次因素为施氮量、施钾量、种植密度、施磷量,其中施氮量、施钾量、种植密度对拉萨大黄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云南丽江地区种植拉萨大黄的氮、磷、钾适宜施用量分别为纯N 450 kg/hm2、P2O5 0 kg/hm2、K2O 450 kg/hm2,适宜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以"遵椒4号"为材料,开展密度、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产量的关系试验,为辣椒最优种植方案提供参考。采用四因素(密度、氮、磷和钾)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按标准试验布置小区,36个处理,以小区产量Y为因变量,密度(X1)、氮(X2)、磷(X3)、钾(X4)四元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分析和主效应分析,发现:四因素对小区产量影响的大小依次为氮钾密度磷,二次项:钾磷氮密度,说明磷和钾对产量有较大影响。拟合最优栽培方案为:N:7.13~9.43 kg/667m2;P2O5:6.56~9.76 kg/667m2;K2O:17.1~18.9 kg/667m2;密度:7000~7302株/667m2。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以贵州省施秉县牛大场镇药材基地种植的太子参茎尖、茎段、种根、叶片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茎尖和茎段较适合作为组培快繁的材料,初代培养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ZT2.0 mg/L+NAA0.01~0.08mg/L+3.0%糖+1.2%琼脂;芽诱导率可达90%以上;增殖培养最适培养基为MS+ZT 3.0 mg/L+NAA 0.01 mg/L+3.0%糖+1.2%琼脂,最高增殖倍数为10.5;壮苗生根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2 mg/L+3.0%糖+1.2%琼脂,壮苗培养的同时产生根系和块根,省略了根诱导环节,极大的缩短的培养时间.当石英砂与泥土体积配比为1∶2时移栽存活率最高,达到90%. 相似文献
17.
湖南永州地区蓖麻不同密度种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蓖麻在不同种植密度下,株高、叶面积系数、净同化率、产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800株/667m~2的种植密度,产量为250~300kg/667m~2,灌浆成熟期株高230~240cm,花果期叶面积系数2.0~2.5,开花期净同化率为7.9~8.4g/m~2·d为宜。 相似文献
18.
叶斑病是太子参主要病害,为了有效控制叶斑病的发生,选用不同药剂对太子参叶斑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效果最好,防效为76.54%,其次是40%氟硅唑乳油,防效为73.00%,百泰防效为72.67%、阿米西达悬浮剂防效为71.19%,10%世高防效为62.71%,而对照药剂多菌灵的防效仅为48.42%,可能是产生了抗药性。"百泰"喷施后对太子参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用后至6月底叶色仍保持淡绿色,然后叶色逐渐退至黄绿色。"世高"转叶色较百泰慢,但其药效保持时间也较长,至6月底叶色仍保持淡绿色。供试的几种其他药剂均没有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