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中华鳖养殖业发展概况宝应县发展中华鳖养殖是全国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华鳖养殖始于1973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初处于鼎盛时期,室外养殖面积达3万多亩,温室大棚养殖面积5万多米~2,年产商品鳖3000多吨,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华鳖养殖基地之一。目前全县池塘等混套养鳖面积达10万亩,养殖面积占江苏省中华鳖养殖面积  相似文献   

2.
祖国各地     
祖国各地湖北省发现红色鳖和白色鳖红色鳖是中华鳖的红色变异,群众称为金鳖。我国首次报导红色鳖是在1983年7月,产地为湖北省红安县大别山区;以后又有几个省先后发现红色鳖。根据刘友亮、谢文星(1989)的统计(到1989年3月止),湖北省发现红色鳖11只...  相似文献   

3.
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的分析,探讨了中华鳖5个群体(黄河、淮河、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间的遗传变异与分化。中华鳖编码MHCⅠ类分子α2结构域基因的多态性很丰富。主要表现在:(1)中华鳖编码MHCⅠ类分子α2结构域的基因序列存在插入或缺失变异,共获得7种不同长度的基因序列,其中222bp、231bp分别在42、23个体出现,为两种主要长度的基因序列;(2)共获得41种不同的核苷酸序列,这些核苷酸序列的相似度在0.386—0.995之间,表明序列间的歧异度较大;(3)在所有核苷酸序列中,共有250个有效位点,其中174个为变异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达69.6%,但群体间存在差异:①多态位点百分率大小顺序为鄱阳湖鳖(71.02%)〉太湖鳖(58.05%)〉淮河鳖(57.69%)〉黄河鳖(55.32%)〉洞庭湖鳖(48.09%);②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大小顺序为鄱阳湖鳖(0.4273)〉太湖鳖(0.2872)〉洞庭湖鳖(0.2840)〉黄河鳖(0.2727)〉淮河鳖(0.2463);(4)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太湖鳖与黄河鳖、淮河鳖2群体间,淮河鳖与洞庭湖鳖间有极显著的遗传分化(P〈0.001);(5)根据核苷酸序列的平均遗传距离,用UPGMA和NJ法进行聚类分析,黄河鳖与淮河鳖、洞庭湖鳖与太湖鳖分别先聚在一起,最后再与鄱阳湖鳖聚类,显示鄱阳湖鳖与其它4群体中华鳖在MHC基因上有明显歧化。  相似文献   

4.
《海洋与渔业》2009,(6):15-17
中华鳖(南方区)中华鳖分类上隶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中华鳖肉可食用,味鲜美,富营养,有滋补健身之功能,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美味佳肴和保健食品。规范中华鳖养殖中的环境条件、配套设施以及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等饲养管理操作,有助于提高养殖中华鳖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初报杨先乐,周剑光,柯福恩,贺路,艾晓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暂名)是近两年来在我国大部分鳖养殖区流行的一种新的传染病。该病不仅来势猛,传染快,而且危害大。由于该病的流行,使不少鳖养殖业者蒙...  相似文献   

6.
中华鳖(Trionyz sinensis)是古老的爬行动物,属龟鳖目、隐颈龟亚目(cryptodira)、鳖科(Trionychidae),鳖属(Trionyx)。鳖属分布广泛,亚洲、非洲、北美都有。我国现存鳖类只有鼋属一种和鳖属两种,即鼋(Pelochlys bibroni)、山瑞鳖(Trionyx steindachneri和中华鳖(T.sinensis)。  相似文献   

7.
鳖保宁对中华鳖气单胞菌病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常规方法对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常见病害进行细菌学检查,测定了鳖保宁及相关单味药对中华鳖主要病原菌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和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观察鳖保宁预防鳖病害的效果,结果表明:20例患病鳖中共分离到28株细菌,其中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分别占32.14%和21.43%;鳖保宁及相关单味药对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其中鳖保宁的作用最强;鳖保宁预防鳖病害的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宝应县近几年养鳖生产有较大的发展,截至1990年全县养鳖面积近200亩,产出成鳖2.2万公斤,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他们为促进养鳖生严的发展,重点解决了若干关键问题。——抓好苗种繁育。选择好亲鳖以提高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及仔鳖的培育和越冬管理。宝应县的水产科技人员和特种水产养殖渔场的职工经过  相似文献   

9.
鳖的营养价值与抗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鳖俗称甲鱼、水鱼、团鱼,学名为中华鳖(Pelodicussinensis),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养鳖生产正在蓬勃发展,成为名、特、化水产业中的较姣者。我国人工养殖的鳖类主要是中华鳖和山瑞鳖oelodiscussteind。hue…,中华鳖的野生种群除了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没有分布外,从南到北都有分布。山瑞鳖的野生种群仅分布在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贵州南部,其人工养殖的数量和产量,远不如中华鳖的数量多、产量高。近年来,作者发现在湖南、湖北人工饲养的中华鳖种群中混杂有一种九助鳖(PePlodiscussP),外部形态和体色与中华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饲料中添加鱼油、茶籽油、亚麻籽油以及碘酸钾对中华鳖()稚鳖生长和脂类代谢的影响,本研究配制了4种油脂含量为10%的饲料,分别为鱼油料(FO,对照组)、鱼油+碘酸钾料(FO+PI,碘酸钾添加量为75 mg/kg)、茶籽油料(TO)和亚麻籽油料(LO),饲喂初重为(5.06±0.05)g的中华鳖66 d。FO+PI组和LO组中华鳖稚鳖的存活率显著低于FO组(<0.05)。各组中华鳖稚鳖血浆中葡萄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无显著差异(ACACA)的表达水平,上调了中华鳖-499的表达水平(-23b的表达水平(<0.05)。FO+PI组和TO组的稚鳖肝脏细胞内脂滴空泡较少,同时TO显著影响了肠道组织的黏膜褶。结论认为,相比于鱼油组,在饲料中添加10%茶籽油、亚麻籽油和添加75 mg/kg碘酸钾不会引起稚鳖生长差异,但是亚麻籽油和碘酸钾降低了稚鳖的存活率,茶籽油和碘酸钾影响肝脏的脂类代谢。  相似文献   

11.
李莉  陈昌福 《水利渔业》2000,20(4):35-36
将红霉素(EM)、氯霉素(CP)和土霉素(OTC)分别按50、150和300μg/g用量添加在配合饲料中投喂中华鳖稚鳖,结果表明,饲喂拌有EM、CP和OTC的药饲对供试中华鳖稚鳖的摄食量和增生率没有显著影响,而相同抗生素不同添加剂量对中华鳖稚鳖的增生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鳖的采选与运输技术要点马承源(赣州市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笔者从1994年以来,在深圳宝安先益实业公司从事中华鳖(纯种)养殖工作。就生产中鳖的采选与运输,总结出一套经验:一、亲鳖的采选与运输技术亲鳖的主要来源:一是在自然界中采选已达性成熟的野生鳖;二...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宝应县子婴河乡特种水产养殖户毕文彩12年来专事龟、鳖、鳝的养殖,并勤于钻研技术,对龟、鳖、鳝的生活习性、人工繁殖及  相似文献   

14.
中华鳖“白板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工健  王磊 《淡水渔业》1998,28(2):42-42
中华鳖“白板病”防治研究周工健王磊(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研究所,长沙41006)中华鳖“白板病”(暂名)主要在幼鳖、商品鳖和种鳖的人工养殖过程中发生。发病季节一般在48月份,但在加温养殖中发病不受季节限制。病鳖肺、肝、肠、胃等内脏发炎,口鼻或泄殖孔出血导...  相似文献   

15.
中华鳖腐皮病的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养鳖业在全国各地迅速盛行起来,鳖的高密度养殖,高蛋白饲料投喂易造成水环境恶化,同时许多养鳖场忽视了防病措施,鳖的传染病日趋严重,发病率极高,中华鳖腐皮病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该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而以春季居多。我们对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为了了解病原菌对中华鳖的致病过程及致病机理,对自然发病的中华鳖的肝。肾、脾等三种器官进行了解剖学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与健康鳖的相应器官组织进行了比较。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自然发病鳖与健康鳖均来自徐水县甲鱼场。(2)方法将…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产》2012,(1):43-43
2011年,广东以中华鳖为主要品种的鳖类市场迎来了一个极为罕见的牛市行情,鳖业从业者获利颇丰。商品鳖类价格全年一路走高,到年底,普通规格中华鳖市场价格上涨到30元/500克以上,而普通规格中华鳖养殖生产成本只有15元/500克。该行情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一是生产萎缩,由于长时间全行业亏损导致种鳖苗繁育、投苗量和商品鳖养殖规模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17.
中华鳖人工繁殖技术1994年,我们承担了县水产局下达的“中华鳖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试验课题,经过两年试验,全面完成了课题下达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1995年鳖卵受精率89%,孵化率95%,稚鳖成活率99.1%生产稚鳖7770只,纯利润226767元,每只...  相似文献   

18.
鳖在放养前的挑选和药物防病伍惠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鳖的学名是中华鳖,俗称甲鱼、团鱼,它是名特优水产品中的主要养殖对象。近年来,国内养鳖生产发展很快。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措施不力等原因,鳖病时有发生,个别地区、个别养鳖场鳖病...  相似文献   

19.
中华鳖俗称甲鱼,它是我国水产特种养殖的珍品.常州市自1983年以来,在进行开发性养鳖试验过程中,对缩短养鳖生产局期作了许多探索性试验,取得了一些明显效果,作者对缩短养鳖生产周期的技术要点作全面概述.  相似文献   

20.
山瑞鳖与中华鳖繁殖生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山瑞鳖和中华鳖的繁殖生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鳖的发情和交配季节以及产卵时间和产卵习性均相似。山瑞鳖卵在室内常温下的孵化期平均为75 d,中华鳖卵平均为50 d。山瑞鳖年产卵窝数少于中华鳖。山瑞鳖卵的受精率和卵化率均明显低于中华鳖。山瑞鳖卵的长径和卵重明显大于中华鳖,山瑞鳖稚鳖也明显大于中华鳖稚鳖。两种鳖的卵长径与卵重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两种鳖的稚鳖背甲长与体重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