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退耕还林种下的树木已经成林,不能再间作粮食作物,有很多林农咨询有没有适宜林地间作的中药材品种.  相似文献   

2.
在日益扩大的中药材规模化种植过程中,中药材的连作问题日益突出,打破了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平衡.近年来,采用间作、套种模式是有效的解决方式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间作、套种在中药材种植中的研究进展,为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和借鉴,并展望了中药材种植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对泸州龙眼园高接换种后3年内利用行间间作现状进行调查,并对7种间作模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龙眼园间作中药材一季收入为3550元/667m2,收益最高;间作春茄子和冬豌豆一季收入3150元/667m2,收益次高;种植南瓜和箭舌豌豆一季收入105元/667m2,收入最低。建议对种植和销售风险承受能力强、懂技术且有充足劳动力的合作社或种植大户选择在龙眼果园中间作种植中药材和蔬菜类作物,其他可在果园中间作种植粮油类作物或绿肥。  相似文献   

4.
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隆德县为自治区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县,这为隆德县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林药间作,不仅使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有了很大改观,而且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正>南和县地处太行山脉和华北平原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该区域的气候、土壤、水质都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生长,近几年一直加大中药材种植发展力度,今年我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为18000亩,主要种植品种有菊花、天花粉、柴胡等。经营模式:均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订单"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订单式生产;采用大田种植和林下间作的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种植业收入。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产业是固原市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也是六盘山区退耕还林和生态移民迁出区推行林药间作,实现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林药间作在隆德县已初见成效。目前,固原市拥有17.34万hm~2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研究探索林药间作方式,大力发展林药间作种植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南和县地处太行山脉和华北平原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该区域的气候、土壤、水质都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生长,近几年一直加大中药材种植发展力度,今年我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为18000亩,主要种植品种有菊花、天花粉、柴胡等。经营模式:均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订单"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订单式生产;种植模式:一是大田种植,二是林下间作。提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与农作物间作,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笔者根据近年来生产实践总结了如下三种间作模式,供大家参考。一、地边闲散地间作模式利用农田地边的荒沟、荒坡等闲置地种植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灵台县中药材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从合理规划 ,区域布局 ,规模种植 ;建立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采用林药间作 ,发展药材种植 ;优化环境 ,加大投资力度 ;改造扩建加工企业 ,提高加工转化能力 ;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科技含量 ;健全信息服务网络 ;加强销售体系建设 ;实施名牌战略方面提出了灵台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永年县认真贯彻落中央、省、市关于支持发展中药产业的相关文件精神,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现有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发展大宗道地药材,全面推广林药间作标准化技术。在稳步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集中连片发展特色品种,逐步形成中药材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创建高标准中药材示范园,全面提升中药材综合生产、创新和产品竞争力,促进全县中药材健康有序发展,并逐步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采用"果药间作"、"仿野生种植"等方式发展中药材产业,创新模式,促农增收。文章针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省安吉县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县,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种植中药材提供了良好的立地条件。杭白芍和白术均是著名的"浙八味"中药材,在本县种植历史悠久,充分利用这两种中药材生长年限不同、采收期不同的特性进行间作,可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在杭白芍间作白术栽培技术模式下,杭白芍栽种后第4年9~10月收获(或根据市场行情延至第5年10月收获),一般亩产(干重)约850 kg,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与农作物间作,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笔者根据近年来生产实践总结了如下三种间作模式,供大家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木薯间作套种穿心莲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薯作为全球重要的薯类作物,既是热带地区粮食安全的保障,也是重要的淀粉工业原料。为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提高木薯种植比较经济效益,根据我区木薯间作套种中药材穿心莲在平南县的种植管理经验,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木薯间作套种穿心莲栽培技术,为木薯间作套种规范化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随着退耕还林惠农政策的深入落实,退耕面积逐年加大。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利用林(果)间空地种植中药材,实行果药间作,成为承德县退耕农民新的种植增收模式。目前承德县中药材发展势头强劲,农民积极性较高。本文简要介绍了承德县中药材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退耕还林惠农政策的深入落实,退耕面积逐年加大。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利用林(果)间空地种植中药材,实行果药间作,成为承德县退耕农民新的种植增收模式。目前承德县中药材发展势头强劲,农民积极性较高。本文简要介绍了承德县中药材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京郊中药材种植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京郊中药材种植面积、模式、品种等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指出京郊中药材面积和技术稳步提高,道地和观光中药材占主导地位,种植区域也由平原转向山区,并以林药间作模式为主。同时查找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京郊中药材发展方向,包括制定中药材种植规划,筛选道地品牌、药食同源和观光生态中药材品种,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建立种苗繁育体系和开发多种农业功能。为京郊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一、林药间作的优势和可行性林药间作模式是指林下培育、种植药材的一种方式,该模式作为林业发展与中药材生产相结合的产物,越来越成为发展林下经济的一种常见方式。林药复合经营,效益较为明显。首先,林药复合经营能避免严重的水土流失,缓解土壤被侵蚀,迅速增加植物多样性,从而有利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该文针对当前曲靖市沾益区银杏种植现状,结合曲靖市沾益区中药材生产实际,在已种植的银杏地块选择种植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好的一年生当归,两年生黄芩、桔梗发展中药材立体种植,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等多方条件,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的中药材立体种植模式,做到了地尽其力,物尽其用,有效地提高了银杏园内间作中药材的总体效益,为曲靖市沾益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吉林省白山市的部分县份,参后还林地面积较大,在保证快速发展林业产业的同时,实行林药间作的模式,发展部分道地中药材品种,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而且可以有效利用林地资源,提高林区居民经济收入.靖宇县近几年在参后还林地块通过林药间作的方式,进行了针叶林与返魂草药材间作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林药间作的试验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