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戴树荣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154-159
马铃薯是南安市主要冬种经济作物,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和商品率的重要技术措施。应用"3414"田间肥料试验设计方法,于2006—2007年连续2年,对马铃薯主产区不同土壤类型进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主要土壤类型能获得的马铃薯产量在20780.6~41818.66kg/hm2之间,平均为31264.05kg/hm2。最高产量的氮磷钾推荐施肥量分别是N173.09~243.57kg/hm2、P2O556.25~82.60kg/hm2、K2O182.63~324.76kg/hm2,平均则分别是N204.24kg/hm2、P2O568.01kg/hm2和K2O253.62kg/hm2,三要素比例是1:0.26~0.44:0.93~1.44;最佳施肥效益的推荐施肥量分别是N165.19~292.78kg/hm2、P2O55.45~82.50kg/hm2和K2O178.66~418.25kg/hm2,平均则分别为N219.09kg/hm2、P2O556.77kg/hm2和267.08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02~0.50:1.08~1.43。由于不同土壤类型的速效氮磷钾含量有一定差异,马铃薯适宜施肥量应因土壤类型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
肥料与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此试验通过研究N、P、K、有机肥的配合施用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玉米高效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主区肥料因子为A共4个水平,即A1(N:150 kg/hm2、P2O5:90 kg/hm2、K2O:45 kg/hm2);A2(N:300 kg/hm2、P2O5:180 kg/hm2、K2O:90 kg/hm2);A3(N:450 kg/hm2、P2O5:270 kg/hm2、K2O:135 kg/hm2);A4(N:450 kg/hm2、P2O5:270 kg/hm2、K2O:135 kg/hm2、有机肥7200kg/hm2)。设副区密度因子为B共6个水平,即B1:108000株/hm2、B2:96000株/hm2、B3:84000株/hm2、B4:72000株/hm2、B5:60000株/hm2、B6:48000株/hm2。共24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有显著影响。在4个肥料处理中,A4处理在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产量都是最高值。密度对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及产量都有显著和极显著影响,基本上都是随着密度的增高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在降低,但产量却是逐渐增加,在密度为96000株/hm2时产量最高,随后密度进一步增加产量下降。综合考虑肥料和密度因子,A4B2组合产量最高(12513.0 kg/hm2)。  相似文献   

3.
采用3414试验设计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冷凉地区对胡萝卜施用化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种植胡萝卜大量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用化肥均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增产20%以上,增收3300元/hm2以上).每kg N平均增产胡萝卜38.5kg,每kg P2O5增产胡萝卜173.8kg,每kg K2O增产胡萝卜117.2kg.磷肥效果>钾肥效果>氮肥效果.该地区获最高产量为72.2t/hm2.获最大施肥效益的施N量为251.7kg/hm2,施P2O5量为64.3kg/hm2,施K2O量为172.3kg/hm2.在该地区最佳经济施肥量下的产量为71.8t/hm2.N的养分利用率为25.7%,P2O5的利用率为22.2%,K2O的利用率为30.1%.每生产1t胡萝卜吸收N2.26kg,吸收P2O5 0.63kg,吸收K2O3.58kg.  相似文献   

4.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重穗型品种冈优 5 2 7产量与有机肥 ,N ,P ,K施用量间的关系 ,建立了各因子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确定了冈优 5 2 7高产栽培在密度 2 4万 /hm2 条件下 ,有机肥 ,N ,P ,K施用量的优化方案是 :有机肥为 13890~ 16 110kg/hm2 ,N施用量2 0 6 .2 5~ 2 2 0 .35kg/hm2 ,P2 O5施用量 12 5 .5 5~ 14 4 .4 7kg/hm2 ,K2 O施用量 139.72~ 16 0 .2 8kg/hm2 。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适合湘中南双季稻地区烟稻轮作制条件下烤烟作物的平衡施肥模型,确定烟草的合理施肥量,运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3414”试验方案,稍作修改,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湘中南双季稻地区烟稻轮作制条件下烤烟作物施用氮磷钾肥的增产效应及其最佳施肥量,以为烤烟作物的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烤烟作物的地力贡献较小,无肥区产量仅占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处理6)产量的34.6%~39.4%;增产效果居首位的是氮肥,农大,永州,常宁3个试验点分别增产719.6 kg/hm2、1109.7 kg/hm2和441.0 kg/hm2;运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得到的各试验点的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均不成功,农大点推荐施肥宜使用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据此所得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59.8 kg/hm2,P2O5 86.1 kg/hm2,K2O 152.2 kg/hm2;永州点推荐施肥宜使用三元二次方程模型,据此所得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75.2 kg/hm2,P2O5 52.1 kg/hm2,K2O 278.3 kg/hm2;常宁点推荐施肥宜使用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据此所得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78.7 kg/hm2,P2O5 107.8 kg/hm2,K2O 279.2 kg/hm2;综合各函数的最佳施肥量得到湘中南双季稻地区的烟草作物的施肥决策:烤烟作物对氮、磷、钾养分的最佳产量施肥量为N 172.2 kg/hm2,P2O5 93.3 kg/hm2,K2O 300.0 kg/hm2。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蚕桑主产区桑园施肥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44个有代表性的桑园养分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主产区桑园施用有机肥的比例为75.0%,所有桑园均施用一定量的化肥。全省桑园氮(N)、磷(P2O5)、钾(K2O)平均施用量分别为453.0、114.0和175.5 kg/hm2,其中由有机肥提供的氮、磷、钾分别占总投入的25.5%、69.7%和87.2%,养分施用的N:P2O5:K2O比例为1:0.25:0.39。鄂东蚕区的肥料用量明显高于鄂北和鄂西南蚕区。桑园NPK养分投入量相差很大:施氮(N)量 > 600 kg/hm2的桑园比例为15.9%,而22.7%的桑园年施氮量 < 150 kg/hm2;施磷(P2O5)量>225 kg/hm2的桑园比例为6.8%,施磷<75 kg/hm2或不施磷的桑园比例为22.7%;施钾(K2O)量 > 300 kg/hm2的样本比例占15.9%,而全年未施钾肥的桑园比例高达25.0%。湖北省桑园全年施肥次数以1次和2次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5.0%和63.6%,反映出桑园施肥次数偏少。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芝麻的生产提供施肥的理论依据,采用“3414”测土配方试验设计,通过不同的NPK配比了解群体的生育变化并进行群体的产量比较,从中筛选出最佳产量和氮磷钾配比,从理论上阐述对芝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供氮磷钾量分别为N 82.95 kg/hm2、P2O5 30.75 kg/hm2、K2O 69.15 kg/hm2;肥料利用率分别为N 13.46%、P2O5 19.34%、K2O 23.56%。由此得出,氮磷钾配施为N 120 kg/hm2、P2O5 45 kg/hm2和K2O 120 kg/hm2能获得最高的经济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春玉米施肥现状调查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2008年通过对东北地区443个农户施肥调查资料的分析,了解到东北地区平均N、P2O5 、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07 kg/hm2、100 kg/hm2、65kg/hm2,比例为1:0.5:0.3;施用高氮肥的农户所占的比例为33%,施用有机肥的农户只占总调查农户数量的6%;进行追肥的农户达到了65%;根据习惯、地力和技术手册来确定肥料用量的比例分别为69%、37%和3%。  相似文献   

9.
稻田春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湖南省改部分双季稻田为春玉米—杂交晚稻的种植制度 ,作者对稻田春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稻田种植春玉米的产量在 6 0 0 0kg/hm2 的施肥技术为 :施N180kg/hm2 ,P2 O56 0kg/hm2 ,K2 O 12 0kg/hm2 ,并以基肥和穗肥二次施用 ,即全部P ,K肥及 1/ 2N作基肥 ,1/2N作穗肥 ,穗肥施用时期 ,中、早熟种 (叶片数在 16~ 17片叶 ) ,在 9叶全展施用增产效果较好 ;迟熟品种则在 10~ 11叶施用增产效果较好。产量在 75 0 0kg/hm2 以上的施肥技术为 :施肥水平应以施N2 2 5~ 30 0kg/hm2 ,P2 O570~ 10 0kg/hm2 ,K2 O15 0~ 2 0 0kg/hm2 ,N素按基肥∶攻秆肥∶穗肥 =1∶1∶2的比例施用为宜 ,攻秆肥在 4~ 5叶全展施用 ,穗肥中、中熟种在 9叶全展施用 ,迟熟品种则在 10~ 11叶施用  相似文献   

10.
生物有机肥对木薯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试验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供试品种,用湘桂生物有机肥作追肥,共设CK(0 kg/hm2),A(150 kg/hm2),B(300 kg/hm2),C(450 kg/hm2),D(600 kg/hm2)5个处理,观察测定木薯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改善了木薯地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促进了木薯的生长,增加了木薯块根的产量,增长幅度分别为A处理1.59%、B处理22.93%、C处理38.01%、D处理15.98%。其中以C处理450 kg/hm2增产效果最佳。由此可见,施用生物有机肥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木薯产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每公顷施用450 kg为宜。  相似文献   

11.
对韭菜氮肥施用品种、氮肥最佳使用量和氮、磷、钾合理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韭菜适宜施用的氮肥品种为硫酸铵和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和氯化铵增产效果较差。在中等肥力石灰性土壤上,露地栽培的韭菜适宜的氮、磷、钾肥用量为:每hm2纯N450-530kg,P2O5378kg,K2O440kg,N:P2O5:K2O=1:0.77:0.90。  相似文献   

12.
春玉米测土施肥技术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合理施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通过采用田间试验、养分速测和常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草甸黑土上春玉米的目标产量、百公斤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土壤的供肥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有效养分的校正系数等参数。结果表明,在草甸黑土上,春玉米目标产量为9945 kg/hm2;每形成100 kg春玉米籽粒需要吸收氮2.27 kg、五氧化二磷0.88 kg、氧化钾2.01 kg;草甸黑土在玉米的生育期可提供氮212.4 kg/hm2,五氧化二磷81.4 kg/hm2,氧化钾209.9 kg/hm2;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氮素为0.49,磷素为1.20,钾素为0.37;而肥料利用率:氮肥为27.8%,磷肥为10.8%,钾肥为20.6%。这说明测土施肥技术的参数是确定施肥量的关键,这些参数受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影响,各个参数经过田间试验校验之后,可长期在该土类测土施肥中应用。通过连续3年正常年份春玉米的产量估测的春玉米的目标产量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东北典型黑土供肥量与大豆肥料利用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壤对大豆的供肥量与肥料利用率,是养分平衡法施肥的重要参数,对于科学施肥和提高产量具有指导意义。在位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鹤山农场的北京师范大学九三水土保持试验站,选取黑土(Black soils,土壤系统分类为均腐土,Isohumisols),按当前大田施肥水平设计盆栽试验,包括混施肥(NP、NK、PK、NPK)、不施肥(CK)、单施肥(N、P、K)共8种处理各3个重复,确定该种土壤类型对大豆的供肥量和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土壤供氮量为63.28 kg/hm2,供磷量为50.15 kg/hm2,供钾量为110.39 kg/hm2。氮肥利用率为15.99%,磷肥利用率5.12%,钾肥利用率为78.79%。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相比,研究区供肥水平中等,钾肥利用率较高,氮肥和磷肥利用率较低。据此,依据养分平衡法,确定比较适宜的大豆纯肥施入量应为72.87 kg/hm2,N:P2O5:K2O应为1:0.88:0.16。按此标准,研究区目前实际施纯肥总量偏高39%,施肥配比中,氮肥比例偏低,磷肥和钾肥比例偏高,应考虑改变施肥现状。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肥对马铃薯营养状况及块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试验分别在甘肃省景泰县、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和河北省沽源县3个马铃薯生产基地进行,在基地常规N、P2O5、K2O肥施用量分别为300、345、375kg/hm2的基础上,研究改变磷、钾、氮肥用量对马铃薯营养状况、块茎产量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从N300、P2O5345、K2O375kg/hm2降低到180、180、225kg/hm2,对植株干物质累积量没有显著影响,3个基地都呈相同的趋势;3个基地不同处理的块茎产量也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在试验条件下,氮、磷、钾肥用量和比例为180-180-225的施肥处理,其经济效益较高。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磷肥,当施用磷肥后,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提高,而且主要存在于表层土壤(0 ̄20cm),这说明缺磷土壤通过施用磷肥,可提高土壤有效磷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针对星云湖径流区蔬菜面积扩大、过量施肥,导致土壤养分残余量加大,对湖水质量产生影响的实际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技术对洋葱产量的影响,探讨了试验前后不同土层养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技术对洋葱产量影响不明显,以每公顷施N 450 kg、P2O5 0 kg、K2O 150 kg,并采用10%氮肥及50%钾肥作基肥施于移栽沟中、20%氮肥移栽后15天兑水追施、70%氮肥及50%钾肥鳞茎膨大初期兑水追施的施肥技术产量最高。0~35 cm层及35~50 cm层的土壤速效N残余量随着施N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而50~75 cm层的土壤速效N残余量则略有降低;0~35 cm层的土壤有效P及速效K的残余量相应地随着P2O5、K2O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但耕作层以下的各层土壤有效P及速效K的残余量只是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6.
黑龙港流域夏玉米肥料效应与养分平衡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黑龙港流域典型农业县域玉米施肥产量效应及土壤养分利用平衡状况,以夏玉米为供试材料,设计不同氮磷钾用量水平处理,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可显著增加夏玉米产量,且在本区域内,氮磷钾三大元素中,玉米产量对氮素最为敏感,其次为钾,最后为磷;随着氮磷钾肥用量增多,土壤中氮磷钾盈余随之增加。研究中夏玉米氮磷钾肥利用率为10.0%~31.6%、13.3%~23.3%和52.5%~60%。综合考虑产量、养分平衡和吸收利用情况,推荐本区县域氮磷钾合理用量为:N 225~255 kg/hm2,P2O5 60~75 kg/hm2,K2O 12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