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在分类上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楯手目、刺参科、仿刺参属。随着刺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不正确的养殖造成病害问题日趋突出,出现了多种明显病症和大规模死亡现象,部分养殖区相继出现了刺参腐皮综合征、后口虫病、气泡病、不摄食等病征,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给刺参养殖业者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阻止了海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本次调查统计了池塘养殖海参常见疾病,通过实践案例分析了疾病暴发的致病  相似文献   

2.
海参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参主要食用海水中的底栖单胞藻类、有机碎屑等.滦南县沿海地区海水中各类有益藻类较多,对海参生长特别有利,所以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2006年4月-2007年4月,唐山普林海珍养殖有限公司利用海水池塘养殖海参,取得了成功,经济效益显著,为广大养殖户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致富门路,将进一步推动全县的海水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潮间带池塘海参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间带池塘海参养殖便于管理,回捕率高,养殖成本低,每吨海参成本一般在1万元左右,在海参价格低时仍能保持很高的经济效益。我市潮间带池塘海参养殖是从1997年开始的,到目前已发展到1000多亩,1999年市政府又将此列为“养好 1头参”项目之一。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 我市大部分潮间带池塘建在半封闭的内湾或中潮区以下,水质清新无污染,设进、排水闸门1孔于池子最低处。池面积2~4亩,水深2~3m。部分单位增设提水设备。2准备工作2.1清池进入2月上旬,把池塘的水全部放掉,封闭好闸门,用铁锨把淤…  相似文献   

4.
赵广苗 《齐鲁渔业》2006,23(5):29-30
目前刺参是我国海参中唯一的养殖对象,通常说的海参养殖即是指刺参养殖。近几年,各地纷纷改造池塘进行海参养殖,但是,由于海参生长对环境的要求和对养殖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一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对水质的调控、投喂饵料的质量、日常管理等缺乏科学方法,导致海参养殖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甚至出现病害,既影响了海参的质量又降低了养殖效益。针对这一情况,从2003~2005年我们在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进行了刺参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试验,旨在探讨刺参池塘健康养殖的技术措施,规范刺参养殖业,为社会提供健康、无污染的海参产品。  相似文献   

5.
微孔增氧技术在海参池塘高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葫芦岛市池塘海参养殖发展速度较快,养殖面积由2004年初的200hm2发展到2012年的3 333hm2。但是,由于养殖人员技术欠缺、生产技术落后、养殖水域环境恶化,导致海参病害频发,商品参产量不高,同时还存在质量安全等问题,养殖效益低下。为探索海参池塘高产养殖技术,年初我站进行了《微孔增氧技术在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池塘养殖海参产业的快速兴起,养殖规模和养殖环境都有很大的变化,一些养殖病害呈现多发态势,养殖产量也不理想。虽然海参价格还比较坚挺,但是由于养殖产量不高,最终导致养殖效益低下。如在我地区春季多发的肿嘴、化皮、吐脏等现象对养殖产量影响较大,给养殖户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为此,在养殖实践中我们对海参病害产生的原因作了研究分析,对海参养殖底质进行取样测定,并施用底质改良剂加以处理,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海参、鲍鱼皆为海八珍中名贵海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海参、鲍鱼等滋补品也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接受,成为国内和国际市场畅销的高档海味佳品。目前海参、鲍鱼的养殖方式主要有底播养殖、筏式养殖和网箱养殖等,其中筏式养殖应用较多。近年来,随着近海网箱的发展,利用网箱进行单养海参和鲍鱼也陆续见相关报道,因其养殖环境更接近自然水域,水环境稳定,溶氧充足,不受赤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较工厂化养殖成本低得多,  相似文献   

8.
营口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参与承担了中央财政“海水池塘海参生态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该项目落实到盖州市和老边区。随着海参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生产中存在的养殖方法落后,养殖模式老套,养殖人员技术欠缺、水域环境恶化、水产病害频发等问题日渐突出。为进一步改善水域养殖环境条件,规范海参养殖,确保海参质量安全,推广池塘海参生态养殖技术势在必行。此项目重在指导养殖户规范使用药物,科学使用生物制剂,使养殖环境成为能够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使环境与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保证海参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阚建东 《河北渔业》2011,(10):27-27,55
<正>经过几年的探索,辽宁锦州、大连等地的海参养殖户在乐亭县改造虾池进行海参养殖获得成功,一般年产量达到1 200~1 500 kg/hm2,纯效益每年能达到7.5万~12万元/hm2左右。当地养殖户逐步认可了这一新兴养殖品种,海参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为了探索海参在当地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昌黎县海参池塘养殖起步于二十一世纪初期。传统海参池塘养殖模式主要是在池底堆砌石块作为人工鱼礁附着基,但该模式容易造成礁体下沉,导致清池困难、池底老化,病原生物滋生等问题。为此,我们利用圆锥型编织袋作为附着基进行了海参池塘养殖试验,通过近两年的养殖对比,发现该养殖模式不仅成本低,且易于清池,产量和效益也得到明显提升。1场址与水源试验养殖场位于昌黎县茹河乡大滩村塔子  相似文献   

11.
海参池塘养殖可持续发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以来我们先后承担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技术推广项目“海参池塘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和国家海洋局海洋经济规划实施的科技推进平台与运行项目“海洋经济动物生态养殖技术服务”。经过相关单位及专家的通力协作,通过课题组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技术指标,并由此总结出了一套海参池塘可持续发展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底层微孔增氧设施在池塘养殖海参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池塘养殖海参大面积发病的时间均出现在冬春季节交替和夏季汛期,温、盐跃层出现造成的缺氧,老池塘底质老化臭底、大型藻类死亡败坏水质等是造成的海参病害或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该问题,我们在多个海参养殖场推广底层微孔增氧技术过程中,对其在海参池塘养殖中的应用作了探索。现将应用情况做一总结,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北方沿海海参池塘养殖已成为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之一.海参池塘养殖的模式和人工礁的材料多种多样,其养殖效果参差不齐,特别是软泥底质的池塘,老化程度严重,清淤困难,海参成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病害时有发生,阻碍了海参养殖的健康发展.如何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是摆在广大养殖者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长岛县海珍品试验场进行海参、鲍鱼、扇贝人工孵化、育苗和养殖试验,获得成功。培养出大量的海参,扇贝和鲍鱼,向周围海区投放了47万头稚参、23亿5千多万个海参耳状幼体。在我国海水养殖科学实验领域作出了贡献,为尽快发展我国的海珍品养殖事业开创了新途径。这个试验场先后四次出席全国召开的水产科研会议,并被全国科学大会誉为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5.
海参已成为大连地区乃至北方地区的主要养殖品种。近年来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型藻类繁殖、快速死亡对水质、底质的破坏,使海参生长受到影响。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透明度,进而影响池塘底栖硅藻的繁殖。对于池塘养参是水深还是水浅好,养殖户一直众说纷纭。认为养殖海参水深好的理由是:  相似文献   

16.
7月10~16日,山东省昌邑市境内连降几场大到暴雨,给海参池塘养殖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现将强降雨给海参池塘养殖造成危害的原因、强降雨来临前的防范措施及强降雨后的应急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海参的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有斌 《齐鲁渔业》2008,25(5):29-30
近10余年来,随着全球海参自然资源日趋枯竭与国内海参消费持续增长,我国刺参养殖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尤其在烟台、威海、大连、青岛等地,刺参现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水产养殖品种。本文对我国刺参养殖技术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为刺参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春季化冰后,由于整个冬季未对参池进行系统管理,池塘中会产生大量有害细菌,池底会积累较多有机物和发酵产物,因此需要对参池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杀菌和改底工作。实践证明,春季参池的彻底消毒杀菌及改底可以有效防止各种病害发生,对全年生产非常必要。春季常见的问题有:  相似文献   

19.
经过科研工作者和养殖技术人员的探索研究,近几年海参养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养殖模式呈多样化.海参养殖逐渐成为北方水产行业中重要的产业.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海参的池塘养殖情况.  相似文献   

20.
鲍鱼塑料笼沉箱养殖的技术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池 《海洋渔业》2001,23(3):135-136
鲍鱼栖息的自然海区条件为海水盐度高、透明度大、水流畅通与海藻丛生的浅海岩礁地带 1993年湛江市硇洲岛地区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圆筒形沉箱,进行杂色鲍和九孔鲍养殖,1998年海南省水产研究所在琼海市长坡镇椰林浅海区试验推广,拉动了本省沿海市县鲍沉箱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