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银杏种仁黄酮与内酯含量变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银杏4个良种(马铃5号、马铃9号、金坠13号、金坠17号)不同采收时期的银杏种子为试验材料,对银杏种仁中的黄酮、内酯含量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各种物质变化规律表现出相似性。在种子发育及采后层积过程中,不同时期银杏种仁的黄酮含量呈现减少—增加—减少的趋势,并与胚的生长及种子的萌发能力呈负相关;各品种种仁中内酯的含量变化均为前期减少,9月10日至2月20日基本稳定在0 5%~0 6%之间。研究发现银杏种仁内可能存在某种抑制物质,它不仅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还抑制幼苗特别是胚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银杏系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孓遗的稀有树种之一。学术界把它称为活化石。银杏内含银杏内酯、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对心脑血管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具有独特疗效。其中银杏内酯是仅发现于银杏中的带有特丁基的二萜内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银杏叶黄酮、萜内酯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及适采期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掌握银杏叶品质和产量的形成规律,对银杏叶黄酮、萜内酯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及适宜采收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月份前,银杏新梢幼叶中黄酮含量最高,达到2.74%;随叶龄增大黄酮含量迅速降低,到6月中旬达到最低,为1.05%;7~9月银杏叶黄酮含量有所增加。银杏萜内酯含量和单叶干重随叶龄增大而增加,到8~9月处于最高水平,分别为0.25%~0.26%和0.30%~0.32%。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了贵州市中  相似文献   

4.
银杏Ginkgo biloba L.属银杏科银杏属多年生落叶乔木,是冰川时期存活的孑遗植物之一,属我国特产植物,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青海、西藏等省、区以外,其余各省、区均有分布,被誉为我国的“国树”。黄酮作为银杏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中包括扩张冠状血管、降低血压、抗衰老、抗肿瘤、抑制ACE、兴奋人体免疫系统等。银杏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且主要以配糖体的形式存在。研究表明,动物体对黄酮的吸收效果表现为黄酮苷元可直接进入血液,而黄酮苷大部分不能直接进入血液,可见,前者比后者具有更高的生物效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银杏叶斑病病叶中黄酮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患不同程度银杏叶斑病的银杏病叶,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叶中黄酮,同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叶中黄酮含量,探讨黄酮在叶斑病致病过程中含量变化规律,确定患叶斑病叶片是否适合采摘再利用,同时也为阐明黄酮在叶斑病致病过程中是否可能起到抵抗病原菌侵染作用提供初步研究。[结果]随着叶斑病患病程度的加深,叶片上侵染面积的增大,叶中黄酮含量有所增加;但当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时,黄酮含量不再增加。[结论]患病程度轻的银杏叶片具有采摘再利用的价值,同时因为黄酮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说明黄酮含量升高可能是银杏叶抵抗叶斑病病原菌侵染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丝素对银杏黄酮的控释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丝素含量的增大,控释作用增大;随着银杏黄酮含量的增加,控释作用降低,丝素对银杏黄酮具有较好的控释作用。药片制备压力参数对控释作用的影响不大。随着pH的降低,控释作用逐渐增强,pH为2时,控释作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以银杏用栽培园、丰产园(果叶兼用)和盆栽园叶片以及盆栽银杏根部为试材,对比分析了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用园叶黄酮含量最高,丰产园次之,盆栽园最低;达到含量高峰的时间,前期是叶用园最早,盆栽园次之,丰产园最慢,后期是盆栽园和叶园同步,比丰产园早半个月;含量高峰次数叶用园、丰产园均3次,盆栽园2次;变化幅度盆栽园最大,丰产园变化相对稳定。根系中有叶黄酮存在,早期含量甚微,后期逐渐稳步增加,与叶片相比,峰值低,10月份后二者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8.
对银杏实生苗接种VAM真菌,叶面喷施N、P肥及干旱胁迫处理,测定银杏生长及黄酮苷和萜类内酯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增施N、P肥能显著改善银杏植株N、P供应,增加银杏苗叶量和干重,显著提高银杏叶萜类内酯含量,而对银杏黄酮苷含量影响较小;干旱胁迫降低银杏叶水势和萜类内酯含量,对银杏黄酮苷含量没有影响,接种VAM真菌能减轻干旱胁迫的负影响,显著提高银杏萜类内酯含量。银杏萜类内酯的生物合成代谢与银杏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王一萍  李小平  梁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290-19290,19307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银杏外种皮中银杏内酯C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ODSC18柱(250.0 mm×4.6 mm);以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10 nm。以银杏内酯C标准品为对照,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银杏外种皮中银杏内酯C含量为0.043%;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1.06%,RSD为2.25%。[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便于操作,为银杏外种皮中银杏内酯C含量的测定以及进一步开发银杏外种皮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性别、树龄、树冠部位的银杏(Ginkgo biloba L.)叶片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0年树龄树冠下部叶黄酮含量最高,达到0.335g/kg,其上、中、下不同树冠部位叶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为下部叶>上部叶>中部叶;20年树龄银杏叶黄酮含量变化规律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不同性别、不同树龄的银杏叶黄酮含量差异不大,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因此,以采收叶片为栽培目的的银杏园,应该根据不同树龄,对不同树冠部位进行修剪,以提高叶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江西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从江西各地引种到江西农业大学的银杏其叶不同季节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银杏叶黄酮含量差异较大;不同季节含量也有差异,以10月份为最高。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银杏叶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黄酮类和萜内酯是目前银杏叶提取物及植物药质量控制的有效。依据。本文详细综述了银杏叶中黄酮类和萜内酯有效成分,扼要讨论了它们的结构与活性关系,并简单概述了萜内酯的合成。  相似文献   

13.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银杏叶提取物类脂质体(EGBN)中银杏3种黄酮化合物(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和4种萜类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白果内酯)的含量,及银杏总黄酮醇苷的饱和溶解度.采用透析法提取出EGBN中的银杏黄酮.黄酮应用Agilent HC-C18色谱柱(4.6 mm× 250.0 mm,5μm),以V(乙腈)∶V(0.4%磷酸)=28∶7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nm,柱温40℃.萜类内酯应用Agilent HC-C18色谱柱(4.6 mm×250.0 mm,5μm),以V(甲醇)∶V(四氢呋喃)∶V(水)=46∶7∶47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NEB温度60℃,EVA温度105℃.结果表明:透析法可以将EGBN中有效成分很好的分离,从而易于测定其中药物含量.在此色谱条件下,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分别在2.01~100.50,1.01~50.3,0.26~ 12.8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白果内酯采用外标两点测定;平均加样回收率(n=6)均在(100±2)%范围内;精密度试验的RSD(n=6)均<2.0%.并将该法应用于银杏总黄酮醇苷的饱和溶解度的测定.该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结合透析法可以准确的测定EGBN中黄酮、萜类内酯的含量,适合于银杏叶提取物类脂质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光照强度对银杏叶片发育及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大田和盆栽试验系统研究发现 ,光照强度影响银杏叶片的生长发育、黄酮和内酯含量以及光合速率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大小。密植采叶银杏园群体内光照条件随着密度的增加和叶幕层高度的降低而急剧衰减。各叶幕层叶片的重量、长度、宽度和厚度随着光照条件的改善而增大。群体内各叶幕层相对光照强度与相对应的叶片形态指标显著相关。人为遮荫处理后叶片黄酮和内酯含量发生变化 ,且二者的变化趋势相似。在一定光照范围内存在一最适光照强度 ,高于或低于这一光强 ,叶片的黄酮含量和内酯含量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作为次生代谢类物质黄酮合成的关键酶 ,其活性随光照强度的下降而下降 ,二者之间相关性显著。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黄酮含量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15.
采用乙醇和微生物的方法对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和银杏(Ginkgo biloba L.)叶进行黄酮的提取,并测定粗提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乙醇提取马齿苋和银杏叶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2.00%和4.37%,微生物提取马齿苋和银杏叶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2.07%和4.84%。马齿苋和银杏叶微生物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在相同的稀释倍数下高于乙醇提取液,表明微生物提取植物中黄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银杏叶黄酮积累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银杏资源,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时期、不同树龄的银杏叶黄酮含量以及落叶期生物量进行比较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调查期间黄酮含量积累变化呈"马鞍形",即4月和7月中下旬出现两个高峰且7月含量最高,6月中旬含量最低;黄酮含量随树龄的增加而减少,以树龄12 a左右时含量减少最快;随着树龄增长,植株生物量逐渐升高,但5~8 a树龄的年平均增长率18.89%,其值最大,22~30 a树龄的年平均增长率1.4%,其值最小,且幼叶明显高于老叶.因此,银杏幼叶黄酮含量高,5~8 a树龄的年平均增长率高;最佳采叶期在7月末,对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利用达到最大,从而更好的开发利用银杏资源.  相似文献   

17.
沿北京市主道路网二、三、四、五环路均匀设置12个采样点,采集银杏叶片样本120片,研究其反射光谱与叶面尘土量的关系。利用光谱仪和电子分析天平获取除尘前后叶片反射光谱及叶面尘土量,分析数据并寻求银杏叶片光谱变化特征波段,筛选出与叶面尘土量相关性高的光谱反射率,利用传统回归和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分别建立模型。结果表明:除尘前后叶片光谱曲线在300~710nm范围内,叶面尘土量与叶片反射光谱特征呈负相关关系;在710~850nm范围内,有尘叶片光谱率>无尘叶片;在叶面尘土量与叶片光谱各波段组合关系研究中,红边面积和归一化指数与叶面尘土量具有相对较好的相关性,基于可见光波段与部分近红外波段的银杏叶片叶面尘土量预测结果较准;在叶片表面尘土量反演研究中,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叶面尘土量反演精度,在3种回归模型中偏最小二乘法反演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石灵高  韦藤幼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701-2703,2707
[目的]研究银杏叶中银杏总黄酮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减压内部沸腾法,对银杏叶粉末进行解吸和提取,考察了解吸和提取中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最佳解吸和提取条件,并与传统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优选的最佳解吸条件为:解吸剂为浓度80%乙醇,解吸时间20 min,解吸剂用量15 ml;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压力为0.067 MPa,提取温度为60℃,提取剂为浓度30%乙醇,提取2次,每次5 min;在此条件下,银杏总黄酮的提取提取率为2.55%。与传统的乙醇提取方法比较,温度降低了20℃,提取速度快了11倍,乙醇用量减少了2倍,提取液色素、杂质含量少,并可以直接上柱,银杏总黄酮的纯度达29.8%,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该方法节约、快速、有效,可用于银杏叶中银杏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9.
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贮藏蛋白质在木本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银杏不同部位的营养贮藏蛋白质进行了研究,经分析初步确定了两种营养贮藏蛋白质组分的分子量,探讨了其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银杏皮层中的营养贮藏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木质部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